张伟妮妮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在满足退休两个要素后,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养老金。第一个要素:需要达到退休年限。我国社保制度规定,男性参保职工的退休年龄是60周岁,女性参保职工的退休年龄是50周岁,如果是女干部需要延长5年退休,也就是55岁才能退休。对于灵活就业参保人员来说,男性依然是60周岁退休,女灵活就业人员,根据各地不同的要求,有可能是50周岁退休,也有可能是55周岁退休。对于特殊工种,男女职工均可以提前5年退休。比如,对于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此外,还需要满足工龄条件,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岗位,工作累计满10年;从事井下和高温工作的岗位,工作累计满9年;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岗位,工作累计满8年。另外,如果职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经医院证明,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也可以提前5年退休。第二个要素:需要达到最低的社保缴费年限。参保人员,在满足退休年龄的情况下,需要满足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最低15年的要求,社保缴费设定下限,对于上限没有要求,缴费越长,养老金越高。参保人员想要退休,只要有一个要素不满足,就不能办理退休手续。退休年龄是大家没法控制,不能按时退休的原因是社保缴费不足15年。于是,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希望通过一次性补缴社保的方式,一次性补缴到15年。希望是好的,但一次性补缴社保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了,为何这么说呢?要求各地不能采取一次性补缴社保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虽然正常情况下的补缴不允许了,但在三种特殊情形下,社保还是有希望补缴的。让我们共同了解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