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9

以心为马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尉氏公务员考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虎娃妈jsz

已采纳

2022年公务员报考条件及时间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将在11月27-28日进行。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公务员考试报名流程

1、提交报考申请。

报考者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提交报考申请。报考者只能选择一个部门(单位)中的一个职位进行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

报名时,报考者应当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报考者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2、查询资格审查结果。

报考者请于规定时间内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报考申请尚未审查或者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报考申请未审查或者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

资格审查贯穿招考工作全过程。在招考各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招录机关均可以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录用资格。

3、查询报名序号。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请于规定时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报名序号。报名序号是报考者报名确认和下载打印准考证等事项的重要依据和关键字,请务必牢记。

4、报名确认。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请于规定时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并缴费,逾期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和城市低保人员,可以直接与当地考试机构联系,办理报名确认和减免费用手续。

尉氏公务员考试

321 评论(9)

多来A梦A梦

7/9 分步阅读 招考公务员可以网上报名也可以直接到所在的省市公务员管理部门去报名,根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所需要的相关岗位,自己可以选适合自己的相关岗位,提供相关的个人资料,一般包括身份证、或学生证、毕业证、户口本、工作证(如在工作)、照片。如果学生在校没有毕业,还要学校提供学历证明,如果是刚毕业的学生学校要提供)《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并认真填写相关内容。在报名时如果自己没有时间想让别人代报名的,代报人员必须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或相关证明。2/9 现在公务员报名一般都是在网上进行,按照要求提供了资料后,就在等待审查了,自己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资料有没有通过,如果没有通过要及时查原因。如果通过了就要进入下一个程序:笔试3/9 笔试的内容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所考试的内容根据公务员自身应具备的能力而定,考试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只有统一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考生可以认真阅读这个资料。笔试结束以后就要进入面试的程序。4/9 考试结束以后,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考生考试的分数的高低进行面试(一般招录人数与进入面试的人数比例为1:3或1:5),面试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或者委托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实施。面试的内容主要包括:体型气质、掌握的相关知识、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稳定性、积极性、求职动机、业余爱好、其它福利方面的问题。5/9 在面试结束以后,如果有考生要求岗位调剂的,可以提出申请,但是要符合相关调剂岗位的要求。6/9 下一步就是体检,体检内容包括:心脏、血液、血压、遗传病、传染病、皮肤病、视力、听力、头颅、甲状纤、生殖器等。展开长图7/9 体检结束以后,公务员管理部门要对你在报考时提供的相关资料再次审核,看看是否真实,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8/9 以上各关如果都过了,中央公务员管理部门将对你的相关材料备案,对考试通过的考生进行公示(时间为七天)。9/9 公示结束以后,相关录用单进行录用,试用期为一年,一年后如果合格转证,如果不合格将取消公务员的资格。

128 评论(11)

钉子生锈了

报考基本要求: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四)具有良好的品行;(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八)具备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公务员考试一般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报名资格网上初审、体能测评、网上缴费确认等)、打印准考证、笔试、查成绩、调剂、递补、资格复审、面试、体检和考察、公示和审批。

公务员考试科目:

1.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资料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言语表达等方面。

2. 《申论》

申论考察的是从事机关单位所具备的基本能力。

考试过程: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一般都统一命制试卷、统一考试时间,并统一组织阅卷评分。对笔试合格的考生,依笔试成绩高低顺序,按招考职位拟录用人数1:3的比例由人事部门确定面试对象,面试时间会有差异,届时会有通知,并在相关网站公布。

公务员省考国考资源汇总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GHO9x7x-bDAq1gRsZOCQA?pwd=2D72 提取码:2D74

资源包含:省考和国考公务员的各类学习资料,多种网课机构学习资源,历届真题、考前冲刺、行政能力测试、资料分析、公共基础、综合写作、常识、理论知识、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申论、时政、真题资料、面试等等国/省公务员考试学习资料汇总。

252 评论(10)

dlpengzhen

报名时间:10月15日8:00--10月24日18:00报名确认及缴费时间:11月1日0:00--至11月7日24:00(资格初审通过后延后一天至一周)笔试时间:11月28日(11月27日下午考专业知识)面试时间:2、3月(招录机关组织)

2021年下半年,最具重量级的公务员考试当然是2022国考,招录人数多,一般在两万左右,覆盖面广,全国各地均有岗位,对考生来说机会多。国考,又称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招录单位为中央机关,职位起点高,职业发展前景好,大多职位没有户籍限制,应往届毕业生都可以参加。尤其是应届生,要加倍珍惜,应届生身份报名有很大优势哦。

公务员考试分为国考和省考。国考是招收的国家财政负担的公务员,编制上也属于中央,可以全国调动,当然每个省都有岗位,在每个省会都有考点,基本学历要求在本科以上,统一报名统一考试,各地单位分别进行面试,考试较难,竞争比省考激烈。省考招收的是省财政负担的公务员,编制上属于各省市及下属县乡,一般多数都是省市县乡公务员四级联考,都在省考里统一招考,要求普遍在本科以上,也有少部分偏远地区和乡镇岗位放开到大专,考试较国考简单一些,竞争压力也要小一些,但是基本上平均也是十几比一的招考比例。

245 评论(12)

天蝎工科男

各个地方的考试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有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各有不同,北京、山东、浙江、上海和广东等省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

要报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同学要注意查阅当地政府公布的招考简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当下就公务员考试改革的趋势来看,倾向于向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靠拢。

扩展资料: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是指: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团等为招录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而组织进行的各级地方性考试。

中央和地方考试单独进行,不存在从属关系,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中央公务员考试和地方考试性质一样,都属于招录考试,考生填报相应的职位进行考试,一旦被录取便成为该职位的工作人员。具体公务员政策可参看国家公务员网的相关政策。

地方公务员考试有资格考试和招录考试两种,资格考试即成绩合格者发给公务员资格证书,考生可凭此资格证在市、区、县等国家机关求职,如北京市。有的需要再参加具体部门的一些考试,有的直接面试考核。

绝大多数地方公务员考试采用的是招录考试的方式,考生选择职位报名参加考试,考上后就直接录取为该部门的公务员,和中央公务员考试程序一样。

报考

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流程:

1、浏览报考信息(考试公告、考试大纲、职位条件一览表)

2、选定职位(专业上有疑义,可咨询所报单位)

3、开始网报

(1)登陆网报网站及页面

(2)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照片

(3)等待审核

(4)审核通过后网上缴费

(5)报名成功

注:当下大多数省市均采取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直接打印准考证,现场确认报名的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务员考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务员

34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