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2

花轮小丸子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航天工程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linkblink02

已采纳

1、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民族脊梁

这位科技界巨擘,历经艰难于1955年回到祖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他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陈俊亮——纠错编码:将卫星无线数据传输,可靠性提高1000倍。

“东方红一号”的研制过程中,北京邮电大学的一位科学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亮。

数据通讯设备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前端为调制解调设备, 后端为纠错编码设备,而陈俊亮正是承担了纠错编码设备的开发研制工作。

3、“嫦娥一号”研发团队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仅30岁。副总指挥34岁,副总设计师37岁,总体主任设计师36岁。这是一群航天才俊,3年多来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007年11月7日,当“嫦娥一号”卫星以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准度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的那一刻,举国欢庆、全民振奋,中国人千年奔月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

4、吴伟仁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升空,奔向月球。在近月制动环节,测控精度十分重要。在卫星第一次进入100公里绕月轨道时,如果控制不好,可能撞向月球,或者是“跑了”,没被月球“抓住”。

当时有很多技术风险。嫦娥二号最终被月球捕获,在月球轨道上环绕起来,吴伟仁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5、孙家栋

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人物详细事迹如下:

1967年,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技术负责人。1989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谈判代表团团长。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0年1月11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孙家栋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航天工程师

343 评论(8)

可爱小伶伶

选择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因为航天设计师的话,对于航天知识要有一定的储备,所以说必须选择飞行器这一方面的知识,才将有利于将来的这一专业。 学校的话,可以选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非常好的,其次也可以选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13 评论(13)

下雨不流泪

航天工程师是国家工作人员。航天工程师是国家单位航天局工作人员。所以航天工程师是国家工作人员。航天工程师是航天员的分类。主要负责确保航天器的正常运行,对航天器各系统设备进行必要的维修、检查及执行出舱活动。

16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