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夜北极光
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创建于1978年,是湖北省首批高校改革试点学院,是一所具有鲜明电力特色,行业优势明显的学院。设有电气工程系、电力电子系、输电线路工程系、自动化系、新能源微电网研究中心、水电仿真研究中心、创新创业中心7个系中心。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含输电线路工程专业方向、新能源发电方向)、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专业、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电力与新能源学科群是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学院拥有电气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输电线路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能源微电网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梯级水电站运行与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微电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电站仿真原国家电力公司(部级)重点实验室,电工电子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7个,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点,具有电气工程、控制工程专业学位型硕士点,具有电气工程领域、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建有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先进自动化联合示范实训中心等创新实验室,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8项,其中一等奖4项;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挑战杯等学科竞赛,获国家奖13项。目前学院在校学生2993人(其中:研究生410人,留学生58人)。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和五大发电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就业,就业率达99%。学院现有教职工180人,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第一层次人才1人,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2人,楚天学者上岗教授4人,特聘教授20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宜昌市劳动模范1人。

happyzhang123
1、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于2002年由宜昌市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办学历史上溯到1949年8月成立的宜昌专署财经学校。
学校践行“正则、修能、追远”的校训精神,秉承“励学善思,崇尚团队,以人为本,融合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发展战略;
依托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大城建设,立足三峡,面向全国,始终致力于培养“人文素养、专业精神、实践技能”并重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校企融合、开放育人、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突出。
2、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校园坐落在世界水电之都湖北省宜昌市市中心,距繁华商业区仅800米,校园占地面积429亩,一年四季鸟语花香,风景宜人,既携秀山丽水的神韵,又带水电之城的灵气,是读书求学的理想之地。
学校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特色促发展的办学理念,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协会认定的首批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设有电气与新能源学院、电力与信息学院、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建筑与管理学院等四个二级学;
开办并常年招生的专业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新能源应用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二十余个。学校现有在校学生七千余人。
3、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宜昌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省内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旅游高等职业学院。是宜昌市普通话测试中心、宜昌市教师资格培训认证中心及宜昌市旅游人才培训中心所在地。
学院位于宜昌职教园,地处火车东站和客运中心附近,属宜昌市高新区建设核心区域,占地2000余亩。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达29个。
1、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2、国家级实训基地: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实训基地。
3、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技术。
4、湖北省重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5、湖北省特色专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6、湖北省重点发展专业: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
7、湖北省级实训基地: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实训基地、建筑技术实训基地。
8、省级精品课程:《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与检修》《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与运行》。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