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V风月
本科双非院校,但好在天津大学没有双非歧视。在2021考研中,初试排名第一,复试排名第一,综合排名第一。就像很多同学一样,在经历了本科的学习后,会发觉自己对专业的理解还是十分不足,也同时为了提高学历,于是我选择了天津大学这所985为我考研的目标,在一年的努力后被成功录取。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为成立于1985年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是我国成立最早、学科方向最为齐全的材料类院系之一。学院所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位列材料学科领域ESI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内设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所(金属材料系)、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系)、先进陶瓷研究所(无机非金属材料系)、焊接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材料加工系)、新能源材料研究所、天津大学-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NIMS)联合研究中心等6个教学科研单位。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功能材料三个专业方向,均入选国家“双一流”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已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功能材料专业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专业。
2018~2020年录取情况
专业课参考书目
862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西安交通大学石德珂主编,第2版)
或《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通大学胡赓祥主编,第3版)
86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学硕专硕都是专业课代码863,未指定教材
推荐高分子物理(何曼君第三版)
高分子化学(潘祖仁第五版)
864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硅酸盐物理化学)(重排本)陆佩文 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专业课
①跟着b站上的视频课把高分子化学(潘祖仁第五版)学习一下,做一些必要的笔记(一个小时)
②高分子化学导读与题解(贾红兵)细看一遍,第一遍不懂得可以略过(高分子化学号之前完成)
③跟着b站视频 配合讲义把高物过了一遍,我觉得何曼君那本教材比较难晦涩难懂,就配合着本校的课本在学
④ 高分子物理学习指导(董炎明)过了一遍(暑假的后二十天完成)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学习步骤:
第一轮:过课本,大致过上一遍,了解整体结构,框架,明白章节之间的联系,不必过于看细节。在课本上进行勾画初步标注。
第二轮:按照课本,结合学长学姐的笔记,整理自己的复习笔记,做到理解,做好笔记和标注以便后期使用。(自己学习时看不懂的地方可以看西北工业大学王永新老师网课93讲)
第三轮:真题+背诵 做完真题你心里大概知道了哪里是重点,在自己第二轮整理的笔记里面做好标记,进行补充。标注出重点,难点,进行整理,整理过程中要利用好学长学姐的资料,他们的笔记上,你很容易抓到重点,辅导机构给的高分笔记一般略微粗略)
英语:
1.单词书:纸质版推荐红宝书,app推荐墨墨。背单词一直是个重复的过程,也是每天要进行的过程(每天半小时)
2.语法和长难句:基础好的个人认为完全可以不看,看的时候可以短时间内过一遍网课,然后做真题(零几年的)进行实践。
3.真题:解析建议黄皮书。(最少做两遍,每做完一篇阅读,要保证生词做了标记,长难句做过了分析)
4.大阅读视频讲解建议唐迟。(先做题,然后对答案查生词,读懂全文意思,攻克长难句,最后听课,进行总结和反思)
5.作文:看的王江涛,我后期主要是打磨自己的模板,先看一些作文书上的万能与高分句式和模版,挑选一些适合自己的句子,然后用真题练习了几篇,最后总结了一份自己的模板,背过。(暑假期间可以开始准备了,最后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模板,适当背诵范文即可,不要在背诵上浪费太多时间,自己形成的模板最重要)
6.小三样:可以暑假结束再开始,重点是新题型,争取满分。翻译和完型,自己擅长哪个就稍微着重一些,这两个都很不好拿高分。网课老师,根据同学们和自己经历,没有哪个老师口碑很突出,老师基本上差不多,我看的是唐静的翻译,宋逸轩的完型和刘琦的新题型。
去年的英语很难,所以今年应该会相对简单一些。在前期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背诵单词,对于与我同样底子较差的同学,一开始就着手真题是一种浪费。单词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前期每天背几个小时单词,特别重要的是滚动记忆(大家应该都有今天记明天忘的体验),不要觉得复习是浪费时间,相反,捡起来自己学过的才是最实在的。在有了单词基础后在着手做题,就会顺畅很多,同时考研也可以顺便过了六级,这对复试也是有帮助的。
数学(一天四小时四十五分钟左右)
在备考初期,大家都被一头拦路虎高数伤害,我也如此。但是考研最重要的便是坚持两个字,在保证学习时间的同时,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大量的习题练习,解题过程会越来越流畅。数学二的内容较数学一与数学三较少,但考察深度却不低。所以在初期的入门学习中,就要特别注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注意区分各个概念防止混淆,在整本书过一遍之后要注意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体系。在解题过程中就可以优先通过分析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从而思考对应的方法而解题。我认为数学的学习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刷题,很多同学沉迷于看视频,个人觉得过多的视频实际上是一种偷懒的表现。只有大量的题目才能加深对考点的理解,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题目见的多,做的多,在考研时就能得心应手了。其次还要在做题的同时及时回顾之前学的知识,以防遗忘,这就要求我们把做过的数学题做不止一遍,并尽可能多地重复,在此基础上再去做新的习题。
①汤老师的强化课听完并且做好笔记,听课的同时每天还要做10道李永乐基础660的题目,把课听完后每天做二十五道,并不是每道题都要做完,一些特别简单的真的就不要动笔去写了,线代的题目我也是零零散散的去做的,关键是做一道会一道做好记录,每天留时间复习。
②李老师的线代强化也要听起来了,每天一小时,做好复习,做题过程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也可以配合其他老师的课程进行补充。
基础:武忠祥老师/张宇+1800基础篇
强化:武忠祥老师/张宇+660+880强化篇,一定要做好专题总结,易错点,难点,这是以后冲刺和真题阶段最好的依据,定期做复盘
真题阶段:真题卷子+跟的数学老师写的真题解析
(真题最好套卷做一次,再按章节做一次,各个团队出的真题解析都是按章节编排的,选一本即可)
冲刺模拟:李林6+4
政治:
6月-8月 肖秀荣《精讲精练》 1000题 徐涛强化班
目标:
6-8月份把基础过1轮
1、配套《精讲精练》听徐涛强化班,听完课之后再看
一遍书;
2、听一节课,当天对应做配套1000题,错题就是你不理解的地方,返回书中看对应知识。
9-10月份 肖秀荣《精讲精练》 徐涛背诵冲刺笔记徐涛优题库
目标:9-10月背诵选择题知识点+刷题巩固
1、二刷《精讲精练》+《1000题》错题
2、这期间持续做题强化,可使用优题库作为习题
3、开始背诵选择题的知识点
11月-12月份 肖八 肖四 腿四 徐八米三 肖秀荣押题班(考前一周更新) 腿姐冲刺班
目标:11-12月背诵大题+强化选择题+模拟
1、每天拿出1小时背诵选择题知识点+主观题知识点
2、刷题保持手感,查漏补缺(只刷横似题选择题
3最后看一下冲刺班和押题班,了解答题框架月车
复习节奏
1.每天的节奏根据自己的生物钟来把控,效率高的时候建议学数学,数学的学习一天最好一气呵成(不要分多次)。背单词建议一天多次进行,一次不要太长时间。阅读建议一天一篇。
2.大节奏:
3-6月基础
6-7月期间要准备期末考试 暑假开始要进入强化。
暑假开始强化,专业课必须要开始,政治暑假开学后再开始完全不晚!
强化结束,水到渠成进入真题练习并对自己的薄弱点进行专题总结。注:进入真题没有固定的时间点,只有强化扎实,真题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所以强化阶段,要珍惜时间。
真题结束,开始模拟,模拟考试状态,做模拟题遇到障碍,要当作正式考试来对待,而不仅仅是会做题,应试状态很重要,要有意识训练。
复习时段计划
06:30-07:00
起床(洗漱,早饭)
到自习室-07:30
背单词,重点是从真题阅读里面摘录的单词还有之前重复多遍忘掉的单词
07:30-08:30
跟着可爱的徐涛老师学政治,一天两节课,有时间就做精讲精练上面的题目,没时间就不做了
然后就休息十五分钟,起得早你可能会困,十五分钟足够啦
08:45-09:00 复习660上的错题,重点要做标记
09:00-11:00跟着不达鸟的汤老师学习强化课内容,11:00-12:00习题时间 强化课学习之后都是习题时间
12:00-13:30吃饭加午休
13:50-14:00把做的笔记,单词,长难句分析复习一下
14:00-17:00
99-04阅读文章的精读,文章口头翻译,记录生单词,长难句做标记,再配合黄皮书把上面的单词记录一下,并跟着黄皮书的单词重新读一下文章(在做这些之前你可以把文章按阅读的步骤来做,但是有一点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做完之后对答案,这样话根本就没有效果)每天两篇文章,暑假结束之前你可以把10年之前的整理完。
17:00-17:30
有时间就跟着唐静老师做一句翻译真题,剩下的时间可以跟着刘晓艳老师的作文强化课(一定要做笔记,不然听了根本没有用)
17:30-18:30下午饭以及休息时间
18:30-21:00
跟着视频复习专业课(对于我这种上学时不听课的小辣鸡只能这么做),该做的推导自己一定要亲手去做一遍,看指定的参考书,整理基础知识
21:00-22:00
李永乐老师的线代强化课必听无疑了,一天一小时,做好笔记,我听了整整一个月,最后一定要记得复习复习再复习
22:00-22:30
自由复习时间,数学重点内容,不理解的内容可以找一下其他老师的课程,在这里推荐一下杨超老师,个人觉得比较幽默风趣,还注重一些做题方法的总结。
十二点之前肯定是要睡觉的,睡觉之前也要用墨墨背单词再复习复习单词
还有就是暑假非常累,非常累,你有时候会自我怀疑,有时候实在学不下去了就放松的去玩玩吧,每天学的头昏脑涨的,那段时间也是最专注,最充实的一段时光

kobe紫米
上海交通大学学科教学(数学)专业考研分享?
1. 本科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701
录取学校:上海交通大学
录取专业:学科教学(数学)专硕
初试成绩:总分:418 排名第一
(101)政治 74 (204)英语二 79
(333)教育综合 121 (823)高等数学 144
2. 考研目的:本科就是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的,后面还是想朝着教师这个方向发展,但是又觉得自己能力和知识都还有所欠缺,所以就决定考研。希望通过考上研究生,让我在未来的职业生活能够有个较好的起点,而且还能让我继续学习与进步,从而在正式入职前有沉淀自己的时间。
院校介绍: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上交”,位于上海,是教育部直属、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为九校联盟 [140] 、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 21、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学校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7年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学校共有33个学院/直属系,31个研究院,12家附属医院,2个附属医学研究所,23个直属单位,5个直属企业。
二、关于初试
1. 院校规划和选择
我是先确定专业再确定学校,专业就毫无疑问按照我之说的考研目的,是选择了专硕学科数学的专业。学校的确定依据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就是学校本身、专业实力和竞争的情况。二就是学校该专业课考试情况。比如历年的真题情况,会不会有太大变化从而导致无重点可抓?或者后面出来的招生简章变化的可能性大不大,如果变化比较大,可能就会影响我们后期的学习。三就是地区的选择了,这主要取决于自己未来大概的发展规划。比如我家就是上海的,所以还是希望学校不会离家太远。
院校的选择还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大家要重视,可以多花点时间去了解,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考虑,然后经过深思熟虑选择好院校以后,就要下定决心,不要轻易改变,如果你三心二意的话,不仅自己会焦虑,而且也浪费时间,影响你后面的学习。还有一点就是择校不要受身边的人的影响,你可以听取别人的意见,从其他人那里获取一些院校情况,但重要的还是需要通过自己思考与考虑,从而选出自己满意且比较适合自己的学校,这样目标明确了,学习起来也会更有动力。
2. 各科复习经验
因为疫情的原因,我在2020年的5~7月中旬根据学校的安排去了中学实习,并且下半年学校也有几门课要上。所以各方面的进度和情况可能跟部分人不太一样,没有特别系统的复习安排,我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备考进度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这里主要还是讲一些我在备考过程中是怎么做的,仅供参考。
(204)英语二
①单词。英语单词是很重要的,3月份开始背单词,因为用书背单词不太适合我,所以我一直都是用xx背单词app在手机上背。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用心背。
我主要是这样做的:每天都有要完成的单词任务量,跟朋友每天互相监督签到打卡一直坚持到考研最后一天,,单词背完重复背;用app背单词时不是一晃而过,而是要认真看里面的一些内容,比如里面会有教你怎么记或者一些有联系单词短语;此外,该app还可以自己编辑单词页里的内容,所以你如果有什么好的想法也可以输入进去,这样也能加深你的印象;还有就是在复习单词的时候要实事求是,不记得的单词就要点击忘记,这样app后面才会继续给你安排复习这个单词。
②阅读。阅读主要是要能理解长难句以及文章的逻辑。我英语基础不错,从8月份开始准备。长难句看的是刘晓艳,阅读逻辑是唐迟,可以不用看完,主要是要得到清晰的做题思路,真题是张剑的黄皮书。在阅读的时候还可以加深单词记忆,做阅读的时候不需要懂每个单词每个句子,但做完阅读之后就要仔细比对思考。真题至少刷两遍,第一遍熟悉一下做阅读的感觉,第二遍则是有目的地做,可以做一些小总结,不需要多高深,主要是根据自己做阅读的情况做一些总结和反思。
③作文。11月份开始背大小作文。背的是王江涛的高分预测,没有全背,挑了一些背,主要是里面的素材和可以用的上的句子,然后利用这些句子可以总结一个框架,然后自己再写一写,熟练一点。
(101)政治
①了解政治要考的大概内容。8月份开始看徐涛的核心考案的视频,我也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所以看完视频就看下精讲精练,里面会补充一些知识,然后再做肖秀荣的1000题练习巩固,根据自己的进度规定每天的任务量。
②强化。看完视频做完1000题后,我买了腿姐的背诵手册,我觉得里面的内容还是比较简练干货的,所以能很好的帮助我们巩固知识。而且小小一本,没事就可以看看并且和同学讨论或互相问答。然后二刷1000题,政治选择题是值得重视的,没书的时候可以在一些公众号或者小程序上练练。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经常考的土地法等可以做个归类总结。
③后期。做肖四肖八,把里面的选择题搞透。考前大概一两个礼拜出肖四,将肖四里的大题背熟,如果不放心并且时间允许,还可以自己找找素材背,这次考试肖四押题押的还是蛮准的,背肖四其实还是足够的。
(333)教育综合
①第一轮。学长学姐一般是推荐lucky学姐的高分笔记和凯程的书,挑一种适合自己的背就可以了,我背的是高分笔记。先背了教育学,然后是中外教育史,最后背了心理学。我第一轮是背了三个月(8月~10月),开始的比较晚,再加上开学的时候忙了些其他事,属于比较慢的,但不需要去跟别人比较进度,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好了。不过还是建议早点开始背更好,不然就会像我一样时间有点赶。第一轮背书都是比较痛苦的,我没有看视频,直接开始背,你会发现很快就会遗忘,这是正常的,到后面重复背的时候自然是有效果的,所以不用太担心,但是要根据自己的时间,确定任务进度,并且每天坚持完成。尝试回忆是个比较好的巩固方法,你可以睡前在脑子里回顾一下背的内容。还有个比较有趣的方法,就是将经常联系的好友的备注写成各大教育家,并且加上关于他们思想内容的关键词。
②第二轮。
十一月份才开始第二轮,时间有点匆忙,所以没有全背,只背了了比较高频的考点,目标院校历年真题考过的更是重点背。
③第三轮。第三轮就比较快,这里开始按题型背,并且整理了一些资料。因为我想名词解释一起背,每天背几个,所以我买了lucky的冲刺必备题,里面把名词解释都放在一起了,有些会漏,可以自己补充。看了历年真题,我发现中外教育史,20分的论述题一般都是考名人的思想,所以我就在A4纸上按论述题的写法写下各个名人的思想并且反复复习,要自己写,这样印象才会深刻,然后到时候考前直接看那几张A4纸就能很快地复习了。心理学论述题也可以根据考试重点挑一些写一写。
因为当时大纲是教育学原理60分,其他各30分,所以我教育学原理背的内容是最多的。这门专业课至少要重复背三四遍。注意还要理解背的内容所对应的提问方式和标题,不然到时候看到题目却无法立马想到对应的内容。
(823)高等数学
这里需要注意一下,我那年专业课考的是高等数学,20xx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课二改成了数学分析。
但我觉得高等数学与数学分析的知识有一定的相似性,而且作为数学专业本科就已经学过数学分析了,所以说认真学习是能取得一个满意成绩的。
备考高等数学的情况:
①从四月份开始看高等数学上下册的教材,并且做了课后习题。
②到七月中旬差不多看完,然后买了张宇的高数十八讲,认真看里面的内容,然后做每章小结的习题。
③看的差不多了,每天抽下午一段时间做真题,一定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把它当做就是考试。写完后核对答案,通过真题查漏补缺,把握并搞透考试重点。一些重要的公式、题型可以记下来,这样方便考前复习。
3. 初试感悟
在经历了整个初试过程之后,感悟比较深的就是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就比如我们这次,招的人比较多,招不满,所以上了国家线的基本都录取了。看到这种情况,就会有许多人后悔为什么自己不再坚持一下,也许录取的也有自己。
不要总觉得自己进度慢,时间不够了,只要你一直在努力就不会晚。我因为上半年疫情一直放假在家,并且还去了中学实习,只有周末时间比较充裕,相对其他人备考的时间不是那么充足,在备考过程中觉得时间紧任务重,也想过要放弃,但又想到之前自己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愿意前功尽弃,而且看到身边的人都还在努力,自己就会受到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所以越到后面想要坚持下去的信念就越不会动摇,我始终相信“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其实到考研前一天我都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但也庆幸自己一直坚持到了考研最后一刻。即使是考研前一刻我也在认真复习,这时只要把之前整理得资料简单浏览一下,在考场就能回忆起来了,当时我在考场就感觉大部分好像都复习到了。
三、关于复试
因为疫情的影响,我们是进行的线上复试。
①复试内容:包含但不仅限于招生简章中各专业复试科目,每个考生考核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流程:英文自我介绍(3分钟)+英语问答(2分钟)+考生随机抽取专业知识题库中的试题回答(5分钟)+复试专家组结合考生提供的个人简历、大学学习成绩单等材料自主提问(10分钟)。
②复试推荐的资料:宋乃庆张奠宙的《数学教育概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③备考。熟背数学教育概论和课程标准里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内容,提前准备好英文自我介绍并能流畅地说出来,事先准备好英文问答常会问的一些问题,根据自己提供的简历和材料,从老师的角度预测大概会问什么样的问题,这样可以有个心理准备。我当时抽到的专业题是:请你说一下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在等比数列中是怎么体现的。
祝大家考研成功!
lipingzhou13
江南大学能源动力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江南大学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成员、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学校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2年由原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专业简介;
本人一战上岸江南大学能源动力专业.
择校原因:1.环境优美
2. 地处无锡太湖风景区
3. 学校设施齐全
专业复习备考:考研备考经验分享:
一.单词
1.有必要背单词吗?什么时候开始背单词?
我的建议是要背单词的,这个任务可以从复习的第一天就开始,一直到复习的最后一天。前紧后松,不断重复。
2.选择什么单词书好?
单词书:《1575必考词》
特点:这本书很火,身边很多研友记单词用的都是这本书,不同颜色字体印刷以突出重点,也方便做笔记,重点是开本较小,女孩子们带的挎包都能装下,逛街累了抽出来背十分钟也不是不可以
3.记不住单词怎么办?
一开始都觉得效果很差,这是很正常的。当你反复记忆,尤其在做阅读反复看到的时候,就会慢慢记住了,相信我,单词就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4.其他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我最大的一个教训就是,只会看到英文说中文,而看到中文时却想不起对应的单词,直接导致后期作文费了牛劲,考试写的一塌糊涂。所以,尽量中文和英文都记住吧!
、阅读篇
1、书籍选择
主流的两本也就是黄皮书和考研真相我都买过,老实说即使对我这种基础很差的人来说黄皮书也是全面胜出,首先考研真相引以为傲的大篇幅讲解语法和句子成分显得十分多余,考研阅读根本不需要对语法有如此细腻的掌握,而对于段落句子间逻辑关系的梳理更是被黄皮书全面碾压,很多题目你看考研真相解析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看似写了一长段话非常详细,但其实都是废话,黄皮书的很多解析都有着和唐迟讲阅读完全不同的分析思路,一些连唐迟都讲不明白,让人感觉似懂非懂的题目
看黄皮书反而能弄懂,经常给人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因为强推黄皮书。
后期二刷三刷真题的时候也不用再买黄皮书,可以买这种试卷版的真题,因为黄皮书贵在解析,解析有一套就够了,这种只包含题目的真题平均一年还不到一块钱。
2、怎么做阅读?
①首先不推荐全文翻译。
我当然知道做一篇全文翻译会让人很有成就感,花了两小时写了满满一篇让你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但仔细想一想,一篇阅读的每句话都值得翻译吗?大部分句子你其实都读得懂,也许理解的没那么精确,但其实并不影响你做题,真正影响你做题的是那几句长难句,也只有弄懂长难句你才会有收获有进步,但弄懂长难句根本不需要全文翻译,唐迟的视频里也会把长难句挑出来讲,你只需要标记下来经常复习就行了.
②记笔记技巧。
做题过程中适当记一些笔记有助于提高做题的正确率,我个人习惯是每一段后标注出段落的感情色彩,只需要标注向上or向下的箭头。一是有利于读到后面也能快速回忆起前面在讲什么,不用回忆的很详细,只要知道这一段还是在夸XX就够了。二是很多文章前后对一个东西的感情色彩是会发生变化的,前面骂后面夸,前面夸后面骂的都有,每段标注感情色彩让你能清晰看到哪一段开始作者的感情色彩开始发生变化,进而方便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而这一段往往就是出题点的所在位置。
我也会标注副词(修饰形容词)的感情色彩,比如15年text2中文章评价一个建议是recklessly modest,reckless意为鲁莽,modest意为谦虚,两词一褒一贬,但这句话其实还是骂这个建议,因为前面的副词才真正决定一句话的感情色彩。否定词和关联词我也习惯标出来,更有助于理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平时养成的小习惯直到考场上我也还在用,我觉得对我的阅读成绩很有帮助。
时间分配上,我第一遍做一篇阅读的总时间在1小时左右,15-20分钟做题,20分钟看唐迟视频(倍速),20-25分钟订正错题+整理单词和长难句。
我二刷阅读的总时间在30-40分钟左右,10-15分钟做题,10-15分钟看唐迟视频(2倍速且),10分钟订正错题。三刷四刷还会更快,最快可能才20分钟,因为从三刷开始一些题目比如词义题无法避免会记得意思,5个题经常只有3-4个有价值做,而且看唐迟视频也不用再全部看,只看做错的题目就行了。
计划安排上,我从7月暑假开始时,一直保持每天2篇的进度,基本雷打不动,9月前我都只做阅读,不做其他任何题型,这个时期也没有刷套卷的必要性。
英语考研是我个人认为除了专业课最难得一个科目,它不仅考验你的词汇量、语法、还有自己的的听力等等等等,但是努力了就一定会考过的。
数学方面:
考研数学难度分析
根据我在考研期间的复习和大家对不同年份的考研数学的感触,可以大致的用一句户来概括:奇数年稍易,偶数年稍难。例如2016年和2018年是偏难年份,2017和2019又是偏易年份。所以,按照历史数据推算(虽然数据样本不够多),大致可以推算出2020是一个偏难的年份,预估是在2019年难度至2016年难度中间阶段,略微比2018年简单。
往年分数线概览
从国家的线排布来看,今年或许会回归理性值(68分)左右。
数学考研用书推荐
《李永乐考研数学复习全书》
这本书是1970年8月22日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共四章,每一章结合考核知识要点讲行讲解,知识点全面布局合理有配套练习题,题目相对基础话合基础下大好的同学,用的人数比较多同学间方便讨论;《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是为准备考研的学生复习线性代数而编写的一本辅导讲义,由编者近年来的辅导班笔记改写而成,全书共分六章及一个附录每章均由知识结构网络图、基本内容与重要结论、典型例题分析选讲以及练习题精选四部分组成:《无师自通考研数学复习大全》主编为汤家凤,连续20年从事考研数学教学和命题研究工作,全国全程脱搞讲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并能融会贯通的名师,连续十多年担任研究生入学数学考试阅卷组成员每年都全程指导出大量高分甚至满分的学生.
数学是大部分考研专业都会考的科目,一个好的复习计划能够提高复习效率
3月~ 6月 夯实基础
目标:
梳理出学科的理论框架,全面掌握考研数学所要求的基础考点,训练科学的数学思维方式,为强化提高做好知识上和方法上的准备
7月~ 9月 学习解题思路
全面梳理学科知识体系,系统总结考研数学的基本题型及其解题思路,配合大量的强化练习
10月~ 11月 强化练习 锻炼解题能力
掌握重难点,总结各个学科的核心考点,从知识体系和解题思路两个层面予以加强,具体复习目标如下:
1、结合考研真题理解和把握考研数学的“三基”;
2、能够对考研数学的命题方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熟练掌握中等难度考研试题的求解;
3、通过对真题的训练让考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能够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同时查漏补缺。
12月 模考点睛 提高应试能力
目标:
梳理学科知识体系,重点考点及题型预测,准确把握考研新动向、高效备考 考前模拟,实战演练,调整考生考试状态、保证考生最大限度发挥已有的知识水平。
政治
政治分五门,马哲,毛概,史纲,思修和当代.
各科具体分值网上都能找到,就不在讲述了。这部分主要讲下复习策略马哲的主要考点在2、3、4章,大题也主要出在这几章,是要重点复习的章节。马哲对大部分考生来说都是比较麻烦的部分,内容比较绕,选择题失分会比较严重,所以建议这部分要多下功夫。毛概分值最多,也是最杂的。但是个人感觉,难度不大,主要是些记忆性的东西,多看就好。史纲、思修这俩是纯记忆性,每天看看就好,不需要下太多功夫。史纲的主观题这几年有向毛概结合的趋势,所以还是要在毛概上多下点功夫。时政选择题4分,有时间就关注一下,没时间做做模拟题就够了。
没必要为了4分去下大功夫。时政主观题这几年押题大多都能压中,考前看看押题就好了,实在不会套毛概吧。些零碎经验练习题买一本就好,做多不如做精,选择题题目千变万化,但是考点就那些,掌握好考点,比刷几本题库有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以把易混点,易错点记下来,没事多看看。主观题考的还是考点,不需要全文背诵押题卷答案,是没必要,是没时间间。只需要背考点就好,然后根据材料去扩展。政治70分真的不难。有人说我是理科生,天生不会政治,我想说的是,文科生的政治不见得比你好。考研政治考的是应试,比的是学习,大家基本都是占在同起跑线上。
用书推荐:1.《肖秀荣考研政治》
那真正在做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 那么多“引申”的背后,究竟出题人想问什么?
比如这个题目,说了那么多。归结起来就是一个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所以,答题时的立足点应该放在“基本立场”上。
2. 如何针对一个题目做到举一反三?
还是这个题目,假如现在我换一种问题的角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等,那么现在的话就需要你可以很清楚的做出区分,不用死记硬背,只要答题的时候,你知道怎么选择就行!
【针对做错题集的看法】
这里有小伙伴会问了,我错的题目需要做错题集吗?
答案是:一定要做!!!
2. 《风中劲草冲刺背诵核心考点》
这本书需要结合肖秀文一起使用,二者搭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建议二者搭配使用哦.
复习计划
政治其实在所有学科中是最简单的,但是每年也都会有人因为政治而栽跟头。这里所谓的栽跟头并不是说政治不过线,而是在大家平均都60-70分的水平下,你的政治可能是50多分,给你拖了后腿。要知道考研里的1分是相当难得的,你要做多少阅读理解才能多做对那一道英语阅读,如果政治给你拖了后腿,别的科目的辛苦努力就付诸东流了。
然而为什么有些人会在政治上栽跟头呢?原因无外乎过于依赖了「成功人士」的经验。这些人的经验其实都没错,但是记住一句话:脱离实际情况谈复习经验都是耍流氓。就像小马过河一样,同样的一条河,小马认为水很深,老牛认为水很浅。所以,他们的经验都没错,错的是这个经验只在他们身上奏效。
如果你基础不好,平时又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懂政治不懂历史,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不清楚,你听信了别人说政治2个月时间复习足够,你将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还是越早复习越好!
下面这张表是我自己本人在考研期间用的时间计划表,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态调整:
复习的过程中,因为各种事情的影响。很多同学会心神不宁、不能静下心来去复习。
这个时候,不要着急,先静下来,找个没人的地方,把自己所担心的事、焦虑的事、面对的压力梳理一下。
背的忘了,心里着急,害怕自己考不上,群里看到别人把书都背了好几遍,看到目标院校报考人数过多,这些都会不同程度上影响心情。但在考试之前,一切皆有可能,还有机会。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就义无反顾走完它,等初试考完再说。
看着别人都签了工作,看着别人在谈恋爱,看着别人可以睡到自然醒,看到别人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玩儿。
再看看自己,每天三点一线,头发也越来越少,心里会形成对比,觉得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条路。
这些都很正常,想想自己当初的坚定和努力,想想自己对未来的期待,这个过程会给自己一份宝贵的礼物。
加油,考研上岸!!!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