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6

carryme2015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检验检测质量工程师考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潘朵拉的音乐

已采纳

北京市2010年质量师考试合格标准专业名称 级别 科目名称 试卷满分 合格标准质量 中级 质量专业综合知识 170 102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 170 102初级 质量专业相关知识 150 90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 150 90

检验检测质量工程师考试

163 评论(15)

略过剧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质检总局联合组织。质量专业技术人员介绍 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的适用对象为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从事质量专业工作及相关工作的人员(在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机构从事专职检验工作的人员除外)。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分初级和中级两个级别。取得初级资格,作为质量专业岗位职业资格的上岗证,可根据《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聘任为工程技术员或助理质量工程师职务;取得中级资格,作为某些重要产品生产企业关键质量岗位职业资格的必备条件,可根据《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聘任为质量工程师职务。2000年12月,人事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了《关于印发〈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人发〔2000〕123号),国家开始实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以下简称质量专业资格)制度。考试工作由人事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同负责,日常工作由设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管理司的质量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承担,具体考务工作由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实施。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6月中旬。原则上只在省会城市设立考点。2001年6月13日,全国又有4万多人参加了全国质量工程师资格考试。 考试时间2013年度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定于2013年6月23日进行,具体时间和科目为[3]:上午 9:00—12:00质量专业相关知识(初级)质量专业综合知识(中级)下午 2:00—5:00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初级)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报名时间2013年质量工程师考试报名工作已经于2013年1月开始展开。考试科目设置初级和中级考试各设2个科目。具体是:初级: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教材《质量专业相关知识》、《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中级:《质量专业综合知识》、《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各科试卷均为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各考试科目试卷全部由客观题组成,在答题卡上作答。考生应考时可携带钢笔(黑色或蓝色)、2B铅笔、橡皮、计算器(无声编辑存储功能)。试卷卷本可作草稿纸使用,不再另发带稿纸。考试分2个半天进行,各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3个小时。考试成绩管理参加考试的人员须在1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主考单位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国家人事部共同组织,考试共设2个科目,北京地区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在北京市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负责组织考试工作。报考条件一、2013年全国质量工程师报考条件如下:(一)报考初级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居民以及获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就业的外籍人员,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遵守有关质量工作法律法规,热爱质量专业工作,恪守职业道德,并具有中专以上学历者,均可报名参加质量专业初级资格考试。在报名时,对尚未获得学历证书的应届毕业生,可持能够证明其在考试年度可毕业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等)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证明报名。(二)报考中级条件。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报名参加质量专业中级资格考试: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5年;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4年;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2年;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1年;5.取得博士学位;6.2000年12月22日前,按国家统一规定已受聘担任助理工程师职务,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5年。二、免试部分科目条件1、2000年12月22日前,按国家统一规定已受聘担任工程系列助理工程师职务报考初级的质量专业人员,可免试《质量专业相关知识》科目,只考《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科目。2、2000年12月22日前,按国家统一规定已受聘担任工程系列工程师职务报考中级的质量专业人员,可免试《质量专业综合知识》科目,只考《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科目。三、报考条件中涉及专业工作时间期限的,均计算到报考当年年底。四、因有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已按有关规定处理,尚在停考期内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该项考试。特别声明: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届时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同时本站会将各地质量工程师考试报考条件及时更新。报名时间报名时间一般为1—3月份(以当地人事考试部门公布的时间为准)。2013年质量工程师考试报名工作已经陆续展开。报名材料关于报名材料各地或有不同,应以当地报名通知中的要求为准。报名时间一般为1月份(以当地人事考试部门公布的时间为准)。 报考者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后,报考者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后,携带有关证明材料到当地人事考试管理机构办理报名手续。党中央、国务院各部门、部队及直属单位的人员,按属地原则报名参加考试。[1]网上报名一般都是分两个步骤:网上报名、交费确认、资格审核。基本内容提供如下例:例:北京,网报报名方法非首次报考人员,须登录北京市人事考试网(网址:略),按照网上的要求直接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缴费手续。首次报考人员操作程序如下:1、报考人员须登录北京市人事考试网填写提交《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资格审核表》(以下简称《资格审核表》);2、提交完成后,使用A4纸打印《资格审核表》,在规定位置粘贴本人同一底版二寸(34mm×45mm)免冠证件照两张,经本人所在单位的人事(干部)部门或档案存放部门审核后盖章;3、持《资格审核表》、本人身份证明(身份证、军官证、机动车驾驶证、护照,下同)、学历证书、职称证书(以上均为原件)到北京市质量监督检验培训中心(地址:略;联系电话:略)进行资格审核;4、通过资格审核的报考人员务必登录北京市人事考试网,在网上缴纳报考费用,确认报考费用缴纳成功后,方完成全部报名手续。注册管理质量专业资格考试合格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职改)部门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的、人事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用印的《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取得《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者,须按规定到所在省(区、市)质量技术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资格证书每3年登记1次。考试大纲第一章概率统计基础知识1.掌握随机现象与事件的概念2.熟悉事件的运算(对立事件、并、交及差)3.掌握概率是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的概念4.熟悉概率的古典定义及其简单计算5.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6.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7.掌握事件的互不相容性和概率的加法法则8.掌握事件的独立性、条件概率和概率的乘法法则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随机变量及随机变量分布的概念1.熟悉随机变量的概念2.掌握随机变量的取值及随机变量分布的概念(二)离散随机变量的分布1.熟悉离散随机变量的概率函数(分布列)2.熟悉离散随机变量均值、方差和标准差的定义3.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以及相关概率的计算4.了解超几何分布(三)连续随机变量的分布1.熟悉连续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2.熟悉连续随机变量均值、方差、标准差的定义3.掌握连续随机变量在某个区间内取值概率的计算方法4.掌握正态分布的定义及其均值、方差、标准差,标准正态分布的分位数5.熟悉标准正态分布表的用6.了解均匀分布及其均值、方差与标准差7.熟悉指数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8.了解对数正态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9.熟悉中心极限定理及其样本均值的(近似)分布三、统计基础知识1.掌握总体与样本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熟悉频数(频率)直方图3.掌握统计量的概念4.掌握样本均值和样本中位数概念5.掌握样本极差、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和样本变异系数概念及计算方法6.熟悉抽样分布概念7.熟悉t 分布、χ2分布和F分布的由来四、参数估计(一)点估计1.熟悉点估计的概念2.掌握矩法估计方法"3.熟悉点估计优良性的标准4.熟悉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参数的点估计(二)区间估计1.熟悉区间估计(包括置信水平、置信区间)的概念2.熟悉正态总体均值、方差和标准差的置信区间的求法3.了解比率p的置信区间(大样本场合)的求法五、假设检验(一)基本概念1.掌握原假设、备择假设、检验统计量、拒绝域、两类错误、检验水平及显著性的基本概念2.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二)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1.掌握对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总体方差已知或未知的情况)2.掌握对正态总体方差的检验3.熟悉比率p的检验(大样本场合)第二章常用统计技术一、方差分析(一)方差分析基本概念1.掌握因子、水平和方差分析的三项基本假定2.熟悉方差分析是在同方差假定下检验多个正态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二)方差分析方法1.掌握单因子的方差分析方法(平方和分解、总平方和、因子平方和、误差平方和,自由由度、F比、显著性)2.了解重复数不等情况下的方差分析方法。二、回归分析.(一)散布图与相关系数1.掌握散布图的作用与做法2.掌握样本相关系数的定义、计算及其检验方法(二)一元线性回归1.掌握用最小二乘估计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方2.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方法3.熟悉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在预测中的应用(三)了解可化为一元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问题三、试验设计(一)基本概念与正交表1.了解试验设计的必要性2.熟悉常用正交表及正交表的特点(二)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1.熟悉使用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的步骤2.掌握无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的直观分析法与方差分析法3.熟悉贡献率的分析方法4.了解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法5.熟悉最佳水平组合的选取成绩管理办法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以下简称“质量专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国家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标准、统一证书。人事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成立"质量专业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和"质量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司,负责考试的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考务工作委托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实施。

136 评论(8)

不给知道我是谁

1.检测的准备 (1)检测之前,应检查样品或试样(件)的技术状态是否完好; (2)检测用仪器设备的功能和准确度是否符合要求;使用状态是否符合检定和校准状态; (3)环境技术条件是否满足检测的技术要求。 (4)样品、仪器设备及环境状态的检查结果应如实记录。 2.检测操作和记录 (1)检测人员按照规定的检测程序和检验规程进行检测操作。 (2)做好检测原始记录。当检测由一人读数一人记录时,记录人员要复念一遍所记的数字,以避免数字传递发生差错。 (3)在检测中,出现靠近合格界限的边缘数据时,须进行必要的重复检测,以验证检测的准确性。 (4)检测结束,应对仪器设备的技术状态和环境技术条件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出现异常,应查明原因,并对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3.异常情况的处理 (1)检测数据发生散布异常时,应查清原因,纠正后,方可继续检测。 (2)因外界干扰(如停电、停水等)影响检测结果时,检测人员应中止检测、待排除干扰后,重新检测,原检测数据失效,并记录干扰情况。 (3)因仪器设备出现故障而中断检测时,原检测数据失效。故障排除后,经校准合格,力可重新检测。 (4)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样品或试样(件)损坏、变质、污染,无法得出正确的检测数据时检测失效,应改用备用样品或者重新抽取样品重新进行检测。以后者的检测数据为准,不得将前后二者的检测数据拼凑在一起。 4.使用计算机检测的控制 使用计算机采集、处理、运算、记录、报告、贮存检测数据时,应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1)计算机的操作应实行专人负责制,未经批准不得交叉使用。 (2)计算机软盘应建账,专人负责,妥善管理。禁止非授权人接触,以防止对检测数据的人为修改。 (3)首次使用计算机检测和数据处理,应验证计算机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可能时通过人工计算等其他方法进行比对。 (4)计算机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予以排除,并在检测记录中注明。 (5)计算机打印的原始记录应有检测人员签字。对多页原始记录应加盖骑缝章保存,以防止随意更改储存的数据,便于区别原始数据和二次调出的数据是否一致。 (五)检测记录和报告 1.检测记录的基本要求 检测原始记录是检测数据和结果的书面载体,是表明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是分析质量问题、溯源历史情况的依据,是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因而检测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应加强对检测记录的质量控制。对检测记录的格式、标识、填记、校核、更改、存档等应有具体的规定。 (1)检测记录应做到:如实、准确、完整、清晰。记录的项目应完整,空白项应划上斜线。 (2)检测记录的格式和内容,应根据不同的检测对象不同的要求,合理编制。一般包括: ①检测的样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样品编号。 ②检测的技术依据。 ③主要仪器设备、环境技术条件(如温度、湿度值)。 ④检测项目、技术要求的规定值,检验和测试的实测值。 ⑤必要的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 ⑥在检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和处理记录。 ⑦检测的时间、检测人和校核人签名。 ⑧检测记录的页数和页次。 (3)检测记录发生记错数字时,应及时更正。更改的方法应采取"杠改"的办法,即在错误的数字上划一水平线,将正确的数字填写在其上方或下方,加盖更改人的印章。更改只能由检测记录人进行,他人不得代替更改。不允许用铅笔记录,也不允许用涂改液更改。 (4)检测记录应由检测人和校核人本人签名,以示对记录负责。 (5)数据处理应符合误差分析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检测报告的基本要求 检测报告是实验室的工作成果,检测报告的质量是检测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检测报告应做到:完整、准确、清晰、结论正确,易于理解。 (1)检测报告的格式应统一。其内容依据检测的要求,包括检测结果相关的、必须的全部信息。如,检测报告的标识、编号,样品状况,检测依据,检测的日期和场所,各项检测项目和检测数据,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结果的判定,报告的编制、审核、批准人等。 (2)检测报告的编制和审批。检测报告通常是由检测人编制,经审核人员审核后,由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批准。 ①编制人员根据检测记录和编制检测报告的有关规定编制报告。应做到填写的项目齐全、准确、判定结论正确。 ②校核人员检查检测报告填写的内容是否与检测记录相符,数据运算是否正确,检测的依据是否适用有效,环境条件是否满足要求,判定的结论是否正确。 ③批准。对检测报告依据、判定结论的正确性进行核定后,予以批准。 ④校核人、批准人发现报告有错误时,应通知报告的编制人员复查更正,更正后要重新履行审批手续。 (3)检测报告中,如有分包给外部实验室进行的检测项目,其检测结果应注明分包实验室的名称或加以说明。 (4)检测报告的更改。对已发出的检测报告因故需要修改、更正时,应由原报告编制人员提出更改报告,按规定履行报告的审批手续,经批准将更正后的报告发至原报告的发放范围,同时收回原报告,作废处理。

80 评论(13)

loversea2005

工程师分数线][最新]2019年全国质量工程师考试成绩分数线公布[历年]2019年全国质量工程师考试合格分数线[预测]全国质量工程师多少分及格[点击...布谷鸟是大家最熟悉又最陌生的鸟类之一,熟悉是因为每年的4-6月份,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能听到布谷鸟“布谷~布谷”的叫声,陌生是因为大都人只听过布谷鸟叫,没有见过真正的布谷鸟。有人说:布谷鸟是一种非常残忍的鸟。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布谷鸟的习性布谷鸟学名大杜鹃,属于鸟纲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下的鸟类,它们广泛的分布于亚洲、欧洲以及非洲大陆上,根据分布的不同,大杜鹃又分为4个不同的亚种(华西、华东、新疆以及指名亚种)。在我国这四个亚种的大杜鹃都有分布,其中以华东和指名亚种最为常见。从外观上看,布谷鸟跟斑鸠有些相似,不过要比斑鸠大一些,平均体长在30公分左右。布谷鸟的翅膀和尾羽颜色以浅黑色为主,腹部的毛发呈灰白色的,从腹部的中部一直到尾巴有褐色的斑纹,爪子大都以黄色为主。布谷鸟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一种“益鸟”,因为它的食物主要以昆虫为主,因此,布谷鸟的栖息环境主要以森林为主(昆虫数量较多),当然在森林日益减少的今天,布谷鸟在农村地区经常出现了田间的大树之上。由于布谷鸟停留的地方大都是高大的乔木,所以,大多时候我们对它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鸟的”。许多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布谷鸟的4个亚种均在我国有分布,为什么我们只在每年的4-6月才能听到布谷鸟叫?细心的小伙伴一定发现了,布

20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