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庭装饰02
2. 认证条件 申领《制冷工程师资格证书》的条件 要求本人具有良好的职业行为道德规范,并提供以下有效文件: 学历证书和有关专业继续教育证书的复印件; 工程师外语合格证书或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 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 NIT )或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 通过制冷工程师资格考试; 实际工作经历: 本科毕业 4 年以上(非制冷空调及相关专业需 5 年);专科毕 业 5 年以上(非制冷空调及相关专业需 6 年);相应专业硕士生毕业1年以上, 其中必须有 1 年以上在生产企业或科研部门工作经历;同等学历者须有 15 年 以上的工作经历; 必须提供技术总结(3000字左右)以及公开出版的论著、译著、论文(只提供发 表刊物封面、目录、本人论文第一页的复印件)。以上材料1式3份,论著、译 著和论文不作硬性要求; 工作总结报告(由本人工作单位写出工作业绩评语,并需经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及 公章证明)。
麦麦舞雨
注册给排水基础考试通过率在30%。
专业考试平均通过率10%左右,目前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问(给水排水)总人数在1万人,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9000人。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6000人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总人数不超过3万人,属于含金量相当高的证书。
基础考试报名条件:
1、取得本专业(指公用设备专业工程中的暖通空调、动力、给水排水专业,详见专业对照表,下同)或相近专业(详见专业对照表,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2、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3、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妖娆176991534
制冷工程师需考取《制冷工程师资格证书》,根据职称等级划分,具体考取条件如下:
一、助理暖通制冷工程师:
1、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力学生;
2、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力应届毕业生并有相关实践经验者;
二、暖通制冷工程师:
1、已通过助理暖通制冷工程师资格认证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学力应届毕业生;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一年以上者;
4、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两年以上者。
三、高级暖通制冷工程师:
1、已通过暖通制冷工程师资格认证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一年以上者;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两年以上者;
4、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三年以上者。
四、考试相关:
每年统考四次,时间为4月、6月、10月和12月。关注中国人事考试网具体报名时间,进行网上报名、缴费,然后到期参加考试,进行证书考取。
五、发证机关:
经职业技能鉴定、认证考试合格者,颁发加盖全国职业资格认证中心(JYPC)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钢印的《注册职业资格证书》。
扩展资料:
报考制冷工程师要求本人具有良好的职业行为道德规范,并符合以下条件:
1、要求本人具有良好的职业行为道德规范;
2、学历证书和有关专业继续教育证书的复印件;
3、工程师外语合格证书或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
4、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NIT)或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
5、通过制冷工程师资格考试;
6、实际工作经历:本科毕业4年以上(非制冷空调及相关专业需5年);专科毕业5年以上(非制冷空调及相关专业需6年);相应专业硕士生毕业1年以上,其中必须有1年以上在生产企业或科研部门工作经历;同等学历者须有1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制冷工程师
红豆花花花
一、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在专业考试之前进行基础考试是和国外接轨的做法。通过基础考试并达到职业实践年限后就可以申请参加专业考试。基础考试是考大学中的基础课程,按考试大纲的安排,上午考试段考11科,120道题,4个小时,每题1分,共120分;下午考试段考7科,60道题,4个小时,每题2分,共120分;上、下午共240分。试题均为4选1的单选题,平均每题时间上午2分钟,下午4分钟,因此不会有复杂的论证和计算,主要是检验考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考生在复习时不要偏重难度大或过于复杂的知识,而应将复习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弄清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方面。二、考生在复习之前,应认真阅读“考试大纲”,清楚地了解考试的内容和范围,以便合理制订自己的复习计划。复习时一定要紧扣“考试大纲”的内容,将全面复习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着重对“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和步骤,以及基本知识的应用等内容有系统、有条理地重点掌握,明白其中的道理和关系,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还应会使用为减少计算工作量或简化、方便计算所制作的表格等。三、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基础考试上、下午试卷共计240分,上、下午不分段计算成绩,这几年及格线都是55%,也就是说,上、下午试卷总分达到132分就可以通过。因此,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应注意扬长避短。从道理上讲,自己较弱的科目更应该努力复习,但毕竟时间和精力有限,如2009年新增加的“信号与信息技术”,据了解,非信息专业的考生大多未学过,短时间内要掌握好比较困难,而“信号与信息技术”总共只有6道题,6分,只占总分的%,也就是说,即使“信号与信息技术”1分未得,其他科目也还有234分,从234分中考132分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此考生可以根据考试分科题量、分数分配和自己的具体情况,计划自己的复习重点和主要得分科目。当然一些主要得分科目是不能放松的,如“高等数学”24题(上午段)24分,“水文学和水文地质”12题(下午段)24分,“水泵及水泵站”12题(下午段)24分,都是不能放松的;其他科目则可根据自己过去对课程的掌握情况有所侧重,争取在自己过去学得好的课程中多得分。四、在考试拿到试卷时,建议考生不要顺着题序顺次往下做。因为有的题会比较难,有的题不很熟悉,耽误的时间会比较多,以致到最后时间不够,题做不完,有些题会做但时间来不及,这就太得不偿失了。建议考生将做题过程分为三遍:(1)首先用15~20分钟将题从头到尾看一遍,一是首先解答出自己很熟悉很有把握的题;二是将那些需要稍加思考估计能在平均答题时间里做出的题做个记号。这里说的平均答题时间,是指上午段4个小时考120道题,平均每题2分钟;下午段4个小时考60道题,平均每题4分钟,这个2分钟(上午)、4分钟(下午)就是平均答题时间。将估计在这个时间里能做出来的题做上记号。(2)第二遍做这些做了记号的题,这些题应该在考试时间里能做完,做完了这些题可以说就考出了考生的基本水平,不管考生基础如何,复习得怎么样,考得如何,至少不会因为题没做完而遗憾了。(3)这些会做或基本会做的题做完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就做那些需要稍多花费时间的题,能做几个算几个,并适当抽时间检查一下已答题的答案。(4)考试时间将近结束时,比如还剩5分钟要收卷了,这时你就应看看还有多少道题没有答,这些题确实不会了,建议考生也不要放弃。既然是单选,那也不妨估个答案,答对了也是有分的。建议考生回头看看已答题目的答案,A、B、C、D各有多少,虽然整个卷子四种答案的数量并不一定是平均的,但还是可以这样考虑,看看已答的题A、B、C、D中哪个答案最少,然后将不会做没有答的题按这个前边最少的答案通填,这样其中会有1/4可能还会多于1/4的题能得分,如果考生前边答对的题离及格正好差几分,这样一补充就能及格了。五、基础考试是不允许带书和资料的,2012年前,考试时会给每位考生发一本“考试手册”,载有公式和一些数据,考后收回。但从2012年起,取消了“考试手册”的配发。据说原因是考生使用不多,事实上也没有更多时间去翻手册。因此一些重要的公式、规定,考生一定要自己记住。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