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akuaipao
直接买2013软考网络工程师教程第三版修订+历年试题+冲刺指南只要把网络工程师教程看完,一般上午的试题就能过了,然后在做做试题。下午卷的试题的时候尽量多的去做动手实验,把原理搞清楚就可以了
michellellll
考网络工程师,首先要有的是标准教材《网络工程师》,清华大学出版社,雷震甲主编,虽然这本书很垃圾,但是没有还不行,因为这本书其实是个目录,讲到什么内容,你就找什么内容的资料看。nbsp;还有几本必备的书:nbsp;《计算机网络(第三版)》nbsp;黑色的封面,是外国人主编,中国翻译的那本,别搞错了,中国也有《计算机网络》,很薄,看了还不如不看。nbsp;《CISCO网络技术教程》nbsp;很有用的,交换路由的知识全靠它了。nbsp;到考前1个月,就买真题来做,死命做,然后总结出知识点,你会发现来回就是几个点考得最多。当然前面的复习很重要。下午题考的是实践了,除了多看书和做题之外,安个虚拟机玩玩是必不可少的~~nbsp;网络工程师一年考两次,大概是在5月和11月。具体情况请参考这个网址:
李利李利5
20天通过网络工程师考试全攻略
离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对于以前没有进行过准备或者没有时间准备的考生来讲,通过考试将是十分艰难的。
网络工程师考试范围十分广泛,涉及的学科众多,即要考查基础理论,又要考查实践应用经验;既要考查计算机专业知识,也要考查网络基础知识与工程实践;既有中文试题,也有英文试题。那么,究竟在20天内如何进行复习,以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呢?
下面,我们给出一个学习计划,如表1所示。供大家参考:
首先,学习希赛教育软考学院的网络工程师串讲视频教程,该视频教程根据最新的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和希赛教育软考学院进行考试辅导和阅卷的经验,对其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基本上囊括了考试的所有知识点。对于网络系统规划、服务应用与网络设备配置试题,不但详细讲解了相关配置的实例,而且还介绍了试题解答方法和技巧,以及考试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通过专家的详细讲解,使我们迅速掌握考试重点和难点知识;掌握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彻底解决“答不到点子上”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短时间内备考,极大地提高考试通过率。
其次,学习希赛教育软考学院的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讲解视频教程,该视频教程对2004年11月至2007年11月的网络工程师考试的试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包括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上午试题)、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下午试题),对考试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学习试题讲解视频教程,我们可以迅速掌握考试所涉及的知识点,了解试题的出题动向和试题结构。同时,从历年考试试题来看,试题重复的概率越来越高,特别是上午的试题,很多试题原样不动地又出现了,或者只换了一个数字又被“翻新”了。因此,熟悉历年试题,掌握历年试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是备考的一个捷径。
最后,需要参加希赛教育软考学院的辅导,现在既可以参加冲刺班,也可以参加强化训练班。通过模拟试题来强化知识结构,查漏补缺。特别是对于下午试题的练习,需要老师的指导。从往年阅卷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考生的下午考试败在解答方法和技巧上。在做模拟试题的时候,需要做一套试题,就掌握该套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特别是对自己做错的试题,要更加认真对待。这样,就能得到迅速的提高。
angela颖宝贝
一 .准备充分 (1)四级考考试笔试部分知识量较大,考试难度较高。准备四级考试一定要有一个详细且周密的复习计划,笔试部分的集中复习时间以两个月为宜,时间太长效果不一定好,主要是识记的东西可能发生遗忘。备考过程中我有一个原则是“以题为本,以纲为纲”。也就是说做练习一定要贴近考题,不要什么题都做,复习要按考试大纲制定计划,以达到大纲要求为准,不要做无用功。 (2)四级考试涉及的知识量很大(看看那厚厚的教材就知道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难点主要在离散数学和计算机英语 。对于离散数学,如果有机会旁听一下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离散数学》会很有帮助,另外要作一定数量的习题,因为仅仅通过识记是无法提高水平的。计算机英语没有有些人想象中的困难,常用的单词只有几百个,只要把近五、六年的试题中英语题过一遍就差不多了,手头最好有一本专业词典。笔试中比较灵活的是论述题,建议买一本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每年国家考试中心都出版),仔细研究一下,掌握答题方法。论述题通常有四道,可以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 (3)C语言上机考试,笔者的感觉难度并不比三级大。较复杂的部分,如文件读写、函数调用等,通常题目已给出,因而所考的依然是比较基本和典型的算法。虽然难度并不大,但仍然要对C语言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尤其要留意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选择法、冒泡法等)。一般来说,如果能独立做出大部分课后题就可以了。平时自己多做一些小程序会有很大帮助的,另外编程时注意要尽量符合规范,否则很容易丢分。 二 . 三遍读书法 (1)复习过程中要扣住教材,按笔者的亲身经历,看三遍书的复习效果比较好。第一遍要通读教材,不要纠缠于艰难的部分,要注重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结合以前的知识,建立知识网络,注意各种原理的理解,不必太注意细节。所用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到两周时间好。 (2)第二遍是攻坚阶段,要结合手中的辅导书进行,一本好的辅导书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帮助,由于四级考试已经举行多年,各出版社出的辅导书内容都比较翔实。我强烈推荐大连理工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题典(四级)》,这本书贴近考试,解答详尽。选好辅导书之后开始一章一章地作题,遇到不懂的部分就到教材相关的地方找答案,帮助自己理解和识记相关知识。复习过一章之后要整理一下本章的知识点。 (3)最后一遍复习以辅导书为主,将辅导书从头到尾的看一遍,对辅导书中出现的知识作一下强化记忆,并开始每隔一两天作一套模拟题或以前的考题,最好是近五年以内的试题。最后一周结合教材把第二遍复习时整理的知识点看一看,主要是为论述题做准备。最后一轮复习对考试成绩影响最大,切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认真对待。 三 . 临场发挥四级的笔试时间比较长,有三个小时,时间很充足,对论述题一定要深思熟虑。四级上机考试和三级一样,只有一道编程题,注意别紧张,一定要存盘,否则没有成绩。当时跟我一个考场的同学就有人因为慌乱忘记存盘,造成下午的考试没有通过。另外答案要写得简洁明了,尽量使用专业术语,一些最基本的用语一定要记住,对于自己把握不准的千万不能胡编乱造,自创词汇,弄巧成拙。四 . 四级考试大纲基本要求1.具有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2.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的原理及其应用。3.熟悉计算机体系结构、系统组成和性能评价的基础和应用知识。4.具有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5.具有计算机应用项目开发的分析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基本能力。6.具有计算机应用系统安全性和保密性知识。考试内容一、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1. 基本概念:⑴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⑵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⑶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2.运算方法基础与运算器:⑴ 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⑵ 非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⑶ 数据校验码。⑷ 基本的算术运算。⑸ 基本的逻辑运算。⑹ 运算器的组成。3.指令系统及控制器:⑴ 指令格式和指令的寻址方式。⑵ 指令类型。⑶ 控制器的组成。⑷ CPU的总体结构。⑸ 中断系统。4.存储系统⑴ 存储系统原理。⑵ 半导体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⑶ 主存储器的组成与读写操作。⑷ 外存储器的工作原理。5.输入/输出设备与输入/输出系统:⑴ 常用输入/输出设备。。⑵ 程序查询方式。⑶ 程序中断方式。⑷ DMA方式。⑸ 通道方式。⑹ 典型总线。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1.基本概念:⑴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⑵ 算法的定义、性质、描述与算法分析。2.线性表:⑴ 线性表的基本概念。⑵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⑶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3.数组:⑴ 数组的基本概念(定义,基本操作)。⑵ 数组的存储方法。⑶ 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4.堆栈与队列:⑴ 堆栈的基本概念与操作。⑵ 堆栈的顺序存储结构。⑶ 堆栈的链式存储结构。⑷ 队列的基本概念与操作。⑸ 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⑹ 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5.树和二叉树:⑴ 树的基本概念(定义,名词术语)和存储方法。⑵ 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及性质。⑶ 二叉树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⑷ 二叉树的遍历(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按层次遍历)。⑸ 线索二叉树。⑹ 二叉排序树(建立与查找)。6.图:⑴ 图的基本概念(定义,分类,名词术语)。⑵ 图的存储方法(邻接矩阵存储方法,邻接表存储方法)。⑶ 图的遍历(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⑷ 最小生成树。⑸ 最短路径问题。⑹ 拓扑排序。7.文件及其查找:⑴ 数据文件的基本概念。⑵ 顺序文件及其查找方法(顺序查找方法,折半查找方法)。⑶ 索引文件及其查找方法。⑷ 散列文件及其查找方法。 8.内排序:⑴ 排序的基本概念(定义,功能,分类)。⑵ 插入排序方法。⑶ 选择排序方法。⑷ 起泡排序方法。⑸ 希尔排序方法。⑹ 快速排序方法。⑺ 堆排序方法。⑻ 二路归并排序方法。三、离散数学1.数理逻辑:⑴ 命题、联结词及其命题符号化。⑵ 命题公式及其分类。⑶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⑷ 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⑸ 命题逻辑推理理论。⑹ 谓词与量词。⑺ 谓词公式与解释。⑻ 谓词公式的分类。⑼ 谓词逻辑等值演算与前束范式。⑽ 谓词逻辑推理理论。2.集合论:⑴ 集合基本概念。⑵ 集合的运算。⑶ 基本的集合恒等式。⑷ 有序对与卡氏积。⑸ 二元关系。⑹ 关系的逆、限制及象。⑺ 关系的性质。⑻ 关系的闭包。⑼ 关系的复合。⑽ 等价关系与划分。⑾ 偏序关系与哈斯图。⑿ 函数及其性质。⒀ 复合函数与反函数。⒁ 自然数与自然数集合。⒂ 集合之间的等势与优势。⒃ 集合的基数。 3.代数结构:⑴ 代数运算及其性质。⑵ 代数系统。⑶ 代数系统的同态与同构。⑷ 半群与群。⑸ 子群与陪群。⑹ 正规子群与商群。⑺ 循环群与置换群。⑻ 环与域。⑼ 格与布尔代数。 4.图论:⑴ 无向图与有向图。⑵ 路、回路与图的连通性。⑶ 图的矩阵表示。⑷ 二部图与完全二部图。⑸ 欧拉图与哈密尔顿图。⑹ 平面图。⑺ 无向树及其性质。⑻ 生成树。⑼ 根树及其应用。四、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基本概念:⑴ 操作系统的功能。⑵ 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⑶ 操作系统的接口。2.进程管理:⑴ 进程、线程与进程管理。⑵ 进程控制。⑶ 进程调度。⑷ 进程通信。⑸ 死锁。3.作业管理:⑴ 作业与作业管理。⑵ 作业状态与调度。4.存储管理:⑴ 存储与存储管理。⑵ 虚拟存储原理。⑶ 页式存储。⑷ 段式存储。⑸ 段页式存储。⑹ 局部性原理与工作集概念。5.文件管理:⑴ 文件与文件管理。⑵ 文件的分类。⑶ 文件结构与存取方式。⑷ 文件目录结构。⑸ 文件存储管理。⑹ 文件存取控制。⑺ 文件的使用。6.设备管理:⑴ 设备与设备分类。⑵ 输入输出控制方式。⑶ 通道技术。⑷ 缓冲技术。⑸ 设备分配技术与SPOOLing系统。⑹ 磁盘调度。7.典型操作系统的使用:⑴ UNIX的特点与使用。⑵ Linux的特点与使用。⑶ Windows的特点与使用。五、软件工程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⑴ 软件与软件危机。⑵ 软件工程定义。⑶ 软件生命周期。⑷ 软件过程模型。2.结构化分析与设计:⑴ 问题定义与可行性研究。⑵ 软件需求分析。⑶ 数据流程图与数据字典。⑷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⑸ 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⑹ 模块结构设计与数据结构设计。⑺ 用户界面设计。3.原型化开发方法:⑴ 原型化开发的基本原理。⑵ 原型化开发模型。⑶ 原型化开发过程。⑷ 软件复用。4.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⑴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⑵ 面向对象分析。⑶ 面向对象设计。⑷ 统一建模语言(UML)。5.软件测试:⑴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⑵ 软件测试方法。⑶ 测试用例设计。⑷ 软件测试过程。6.软件维护:⑴ 软件维护的基本概念。⑵ 软件维护活动。⑶ 软件可维护性。⑷ 软件维护的负作用。7.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⑴ 软件开发工具。⑵ 软件工程环境。8.软件质量保证与软件质量度量:⑴ 软件质量概念。⑵ 软件质量保证。⑶ 软件质量度量与评价。⑷ 软件技术的评审。⑸ 软件可靠性。8.软件管理:⑴ 软件管理职能。⑵ 软件项目组织与计划。⑶ 风险分析。⑷ 项目进度与跟踪。⑸ 软件配置管理。⑹ 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CMM)。⑺ 软件工程标准化与软件文档。⑻ 软件产权保护。六、数据库1.数据库基本概念:⑴ 信息处理与数据库。⑵ 数据模型。⑶ 数据库系统结构。⑷ 数据库系统组成。2.关系数据库:⑴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⑵ 关系数据模型。⑶ 关系的完整性。⑷ 关系代数。⑸ 元组关系演算⑹ 域关系演算。3.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⑴ SQL语言的特点。⑵ SQL语言的基本概念。⑶ 数据定义。⑷ 数据操纵。⑸ 视图。⑹ 数据控制。 ⑺ 嵌入式SQL。4.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⑴ 函数依赖。⑵ 多值依赖。⑶ 关系模式分解。⑷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5.数据库保护:⑴ 数据库恢复。⑵ 并发控制。⑶ 完整性。⑷ 安全性。6.数据库设计:⑴ 数据库设计的目标。⑵ 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步骤。⑶ 需求分析。⑷ 概念设计。⑸ 逻辑设计。⑹ 物理设计。⑺ 数据库的实施与维护。7.数据库管理系统:⑴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⑵ 数据库系统的工作过程。⑶ 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 8.数据库新技术:⑴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⑵ 分布式数据库。⑶ 并行数据库。⑷ 多媒体数据库。⑸ 对象和对象-关系数据库。⑹ 数据库仓库。⑺ 数据挖掘。⑻ Web数据库。 七、计算机体系结构1.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⑴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⑵ 体系结构的定义。⑶ 体系结构的分类。⑷ 体系结构发展的影响因素。⑸ 体系的定量分析。2.存储体系:⑴ 存储层次。⑵ Cache工作原理。⑶ 虚存工作原理。3.指令与时间并行性:⑴ 指令优化策略。⑵ 流水线技术。⑶ RISC。4.并行处理技术:⑴ 并行性概念。⑵ 超流水线与超标量技术。⑶ 向量处理机。⑷ 阵列处理机。⑸ 多处理机。⑹ 机群处理机。 5.系统性能评价:⑴ 性能评价概念。⑵ 基准测试程序。八、计算机网络与通信1.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⑴ 网络发展与网络用户。⑵ 网络硬件。⑶ 网络软件。⑷ 参考模型。⑸ 网络实例(Internet)。2.应用层:⑴ 应用层概述。⑵ 万维网:HTTP。⑶ 文件传输:FTP。⑷ 电子邮件。⑸ 域名系统:DNS。⑹ 网络安全。3.传输层:⑴ 传输层概述。⑵ 传输协议的要素。⑶ 无连接传输:UDP。⑷ 面向连接传输:TCP。⑸ 拥塞控制。4.网络层与路由:⑴ 网络层概述。⑵ 路由原理。⑶ Internet协议。⑷ Internet路由。⑸ 服务质量。⑹ 网络互联。5.链路层与局域网:⑴ 数据链路层概述。⑵ 流量控制。⑶ 差错控制。⑷ Internet链路层与HDLC。⑸ 多路访问协议与ETHERNET。⑹ 数据链路层交换。上机测试内容1.计算机操作能力。语言程序设计能力。3.项目开发能力。4.开发工具的使用能力。考试方式1.考试形式包括笔试(180分钟)和上机测试(60分钟)。2.笔试的试题包括选择题和论述题两种类型,其中在五分之一的选择题用英文书写,其余选择题和论述题用中文书写。
RosaLifeShare
考试资料,一些书籍和其他资料的来源: 1、《网络工程师教程》;必看,当作指导性的大纲来看,它可以使你网络知识的结构更加清晰与合理。由于教程不完全覆盖考试内容,获取其他资料作为知识的深化和补充是绝对必须的,下面的推荐与大纲介绍的基本同步。 2、《数据通信原理》;包括通信原理和交换技术的内容,在上午肯定有一二道大题,只看教程不够。对这本书不一定看得太深,即使没有任何基础通上一两遍也不困难,可以让你提高一大步。这部分相关的内容还包括《信号与系统》,不想做硬件的朋友我觉得就不用看了。 3、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这部分看教程即可。另外,作为教材的参考书,建议两本书,这两本书的名字都叫《计算机网络》,目前都已经发行到第四版了,只不过一本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是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后一本的作者是谢希仁。前一本的知识点介绍的比较深一点、广一点,和网工考试相对结合要紧密一些,比较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考生;后一本相对来说介绍的要通俗易懂一些,比较适合初学者或是基础不是很扎实的人。 4、局域网技术;先看教程,然后找一本CCNA英文教材看一遍。这样有三个好处:比教程更深入;同时提高专业英语水准;顺便学习CISCO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础知识。 5、广域网技术看教程;这部分ATM是重点,需要找别的资料深化一下(因为它流行,如CISCO流行一个道理)。另外广域网的基本组网原理还是要弄清楚,再就是其用到的基本协议等,了解就行了。 6、网络互连;先看教程。路由方面的知识教程上不够,建议有Linux环境,看看UNIX系统中的路由配置。CCNP的教程不必要全看,路由和交换看看就行,中文的也可以。 7、网络操作系统;如上,研究linux就可以。上午题目里面会有。 8、网络管理;前面对局域网的管理部分非常好,是每一个网络管理员都应该耳熟能详的经验。后面的SNMP不太深,但是也差不多够了。 9、网络安全;教程很概念化,如果想深入一点,看看《计算机密码学》,对加密技术能有更多感性认识(如RSA的加密、解密原理),但不用太深入。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感受一下win2000在安全方面对身份认证,鉴别,访问控制等技术的具体实现。我觉得其中有两个重要问题,访问控制和防火墙,但是这两年都没考,最好结合Cisco的学习去深化一下。 10、后面章节的内容光看教程还是不行的。建议多上网查找相关项目资料和实践技术文档补充。此部分涉及到的实践知识和项目环境在下午的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对考生综合运用技能和知识能力的考核。一句话--还是看大伙对前面知识掌握的如何。 11、Linux教程必看,包括各种网络服务的配置(WWW,FTP),CGI现在不太时髦,可以不用看。另外如果有时间,把《网络操作系统》看一遍也很不错。 12、网络程序设计,只要有相当C语言能力,越高越好,不需要C++(有的话更好),在Linux环境下,学习socket就可以,书方面看UNIX或LINUX网络程序设计都可以。这方面的资料最好从网上下载,不过书店也有的卖,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我好象看到书店有一本铁道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这样的书,看起来不错。 13、网设教程有一本配套的同步辅导,作一遍也好,但感觉没有本质进步,另外有一本网络设计师重点分析,那本书更没用(有抄袭之嫌)。真正的网工题目往往需要你的综合能力,能够运用自己各方面的基础知识解决问题,比如2001年上午题目有一个有关路由表的问题。 14、如果感觉专业英语有欠缺,可以找一本清华的《计算机英语》,不过这不是专门面向网络英语的,可以考虑从 订阅一份CCNA的邮件,既能学英语,又能做做题目。网上其他计算机英语读物,或是英文网站都不错,自己动手去找找,绝对可以丰衣足食。 15、越多的实践对你帮助越大,能在一个单位作网络管理最好啦。没有机会就尽量创造机会啦。如果时间和金钱允许的话,建议去参加CCNA培训,这样是最好的。最没有办法的办法那就是象我一样,疯狂的积累理论知识,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对付考试中的实践题还是绰绰有余的! 16、多了解目前一些最流行的网络新技术(如,WAP、CDMA、PHS、GPRS等等),这方面具体的知识最好是到网上查找。 17、一定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相关的这方面的专业网站比较多,建议把一些好的知识点打印下来看。再就是不懂的知识点一定要多用搜索引擎,输入要查找的关键字,就可以找到相关的资料。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