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lentpri
基础考试分为专业基础和公共基础。考试分2个半天进行,各为4小时,一般上午为统一试卷,下午为分专业试卷(发输变电专业和供配电专业试卷相同率在95%以上,有些题目侧重点不同)。
专业考试分专业知识和专业案例两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均分2个半天进行,每个半天均为3小时。
专业考试均分为2天每天上、下午各3小时。为专业知识考试,成绩上、下午合并计分;第二天为专业案例考试,成绩上、下午合并计分。
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2、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3、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应基础考试合格或符合免基础考试条件,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
4、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
天生我翔2011
公共基础考试大纲 I. 工程科学基础一. 数学 空间解析几何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及混合积;两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直线方程;平面方程;平面与平面、直线与直线、平面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点到平面、直线的距离;球面、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旋转轴为坐标轴的旋转曲面的方程;常用的二次曲面方程;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曲线方程。 微分学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的性质及无穷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及其类型; 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高阶导数;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的切线及法平面和切平面及切法线;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曲线的凹凸性、拐点;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二阶偏导数;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多元函数的最大、最小值及其简单应用。 积分学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与三重积分的概念、性质、计算和应用;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和旋转体的体积。 无穷级数数项级数的敛散性概念;收敛级数的和;级数的基本性质与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几何级数与 级数及其收敛性;正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别法;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幂级数及其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和收敛域;幂级数的和函数;函数的泰勒级数展开;函数的傅里叶系数与傅里叶级数。 常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全微分方程;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代数行列式的性质及计算;行列式按行展开定理的应用;矩阵的运算;逆矩阵的概念、性质及求法;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矩阵的秩;等价矩阵的概念和性质;向量的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定;线性方程组求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与性质;相似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的相似对角化;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合同矩阵的概念和性质;二次型的秩;惯性定理;二次型及其矩阵的正定性。 概率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基本性质;古典型概率;条件概率;概率的基本公式;事件的独立性;独立重复试验; 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及其性质;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矩、协方差、相关系数及其性质;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 样本方差和样本矩; 分布; 分布; 分布;点估计的概念;估计量与估计值;矩估计法;最大似然估计法;估计量的评选标准;区间估计的概念;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区间估计;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差和方差比的区间估计;显著性检验;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二.物理学 热学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自由度;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方均根速率;平均速率;最概然速率;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的应用;绝热过程;气体的摩尔热容量;循环过程;卡诺循环;热机效率;净功;致冷系数;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波动学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一维简谐波表达式;描述波的特征量;阵面,波前,波线;波的能量、能流、能流密度;波的衍射;波的干涉;驻波;自由端反射与固定端反射;声波;声强级;多普勒效应。 光学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和光程差;薄膜干涉;光疏介质; 光密介质;迈克尔逊干涉仪;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射光栅与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喇格公式;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三.化学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状态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和离子的电子结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周期 族;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酸碱性。离子键的特征;共价键的特征和类型;杂化轨道与分子空间构型;分子结构式;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分子间力与氢键;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溶液溶液的浓度;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渗透压;弱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分压定律;解离常数;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溶液的pH值;盐类的水解及溶液的酸碱性;溶度积常数;溶度积规则。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的物理意义;催化剂;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的特征;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的概念;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电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的组成和符号;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及应用;金属腐蚀与防护。 有机化学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官能团及分子构造式;同分异构;有机物的重要反应:加成、取代、消除、氧化、催化加氢、聚合反应、加聚与缩聚;基本有机物的结构、基本性质及用途:烷烃、 烯烃、炔烃、 芳烃、卤代烃、醇、苯酚、醛和酮、羧酸、酯;合成材料: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工程塑料。 四.理论力学 静力学平衡;刚体;力;约束及约束力;受力图;力矩;力偶及力偶矩;力系的等效和简化;力的平移定理;平面力系的简化;主矢;主矩;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式;物体系统(含平面静定桁架)的平衡;摩擦力;摩擦定律;摩擦角;摩擦自锁。 运动学点的运动方程;轨迹;速度;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平动和绕定轴转动;角速度;角加速度;刚体内任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动力学牛顿定律;质点的直线振动;自由振动微分方程;固有频率;周期; 振幅;衰减振动;阻尼对自由振动振幅的影响—振幅衰减曲线;受迫振动;受迫振动频率;幅频特性;共振;动力学普遍定理;动量;质心;动量定理及质心运动定理;动量及质心运动守恒;动量矩;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守恒;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转动惯量;回转半径;平行轴定理;功;动能;势能;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达朗贝原理;惯性力;刚体作平动和绕定轴转动(转轴垂直于刚体的对称面)时惯性力系的简化;动静法。五.材料力学 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低碳钢、铸铁拉伸、压缩实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力学性能指标。 拉伸和压缩 轴力和轴力图;杆件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强度条件;虎克定律;变形计算。 剪切和挤压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剪切面;挤压面;剪切强度;挤压强度。 扭转 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切应力;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虎克定律; 圆轴扭转的强度条件;扭转角计算及刚度条件。 截面几何性质 静矩和形心;惯性矩和惯性积;平行轴公式;形心主轴及形心主惯性矩概念。 弯曲 梁的内力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分布载荷、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正应力强度条件;切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合理截面;弯曲中心概念;求梁变形的积分法、叠加法。 应力状态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应力圆法;主应力和最大切应力;广义虎克定律;四个常用的强度理论。 组合变形 拉/压--弯组合、弯--扭组合情况下杆件的强度校核;斜弯曲。 压杆稳定 压杆的临界载荷;欧拉公式;柔度;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的稳定校核。六、流体力学 流体的主要物性与流体静力学流体的压缩性与膨胀性;流体的粘性与牛顿内磨檫定律;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的分布规律;作用于平面的液体总压力的计算。 流体动力学基础以流场为对象描述流动的概念;流体运动的总流分析;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的运用。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实际流体的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圆管中层流运动;紊流运动的特征;减小阻力的措施。 孔口管嘴管道流动孔口自由出流、孔口淹没出流;管嘴出流;有压管道恒定流;管道的串联和并联。 明渠恒定流明渠均匀水流特性;产生均匀流的条件;明渠恒定非均匀流的流动状态;明渠恒定均匀流的水平力计算。 渗流、井和集水廊道土壤的渗流特性;达西定律;井和集水廊道。 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力学相似原理;相似准数;量纲分析法。II.现代技术基础七. 电气与信息 电磁学概念电荷与电场;库仑定律;高斯定理;电流与磁场;安培环路定律;电磁感应定律;洛仑兹力。 电路知识电路组成;电路的基本物理过程;理想电路元件及其约束关系;电路模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等效电源定理;迭加原理;正弦交流电的时间函数描述;阻抗;正弦交流电的相量描述;复数阻抗;交流电路稳态分析的相量法;交流电路功率;功率因数; 三相配电电路及用电安全;电路暂态;R-C、R-L电路暂态特性;电路频率特性;R-C、R-L电路频率特性。 电动机与变压器理想变压器;变压器的电压变换、电流变换和阻抗变换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接线、启动、反转及调速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特性; 简单继电-接触控制电路。 信号与信息信号;信息;信号的分类;模拟信号与信息;模拟信号描述方法;模拟信号的频谱;模拟信号增强;模拟信号滤波;模拟信号变换;数字信号与信息;数字信号的逻辑编码与逻辑演算;数字信号的数值编码与数值运算。 模拟电子技术晶体二极管;极型晶体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射极跟随器与阻抗变换;运算放大器;反相运算放大电路;同相运算放大电路;基于运算放大器的比较器电路;二极管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二极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数字电子技术与、或、非门的逻辑功能;简单组合逻辑电路;D触发器;JK触发器 数字寄存器;脉冲计数器。 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系统特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及控制系统;总线;数模/模数转换;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特征;操作系统功能;操作系统分类;支撑软件;应用软件;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信息表示 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二进制编码;数据单位;计算机内数值数据的表示;计算机内非数值数据的表示;信息及其主要特征。 常用操作系统 Windows发展;进程和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输入/输出管理;设备管理;网络服务。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网络概念;网络功能;网络组成;网络分类; 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网络管理;网络安全;Windows系统中的网络应用;信息安全;信息保密。III、工程管理基础八.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总则;建筑许可;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总则;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总则;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一般规定;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其他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总则;行政许可的设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行政许可的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总则;节能管理;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节能技术进步;激励措施;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总则;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责任。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总则;资质资格管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发包与承包;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与实施;监督管理。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总则;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建设工程质量保修。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总则;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安全责任;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九.工程经济 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息及计算;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图;资金等值计算的常用公式及应用;复利系数表的应用。 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项目的分类;项目计算期;财务效益与费用;营业收入;补贴收入;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项目评价涉及的税费;总投资形成的资产。 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资金筹措的主要方式;资金成本;债务偿还的主要方式。 财务分析财务评价的内容;盈利能力分析(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项目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偿债能力分析(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资产负债率);财务生存能力分析;财务分析报表(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基准收益率。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经济费用和效益;社会折现率;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效益费用比。 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分析图);敏感性分析(敏感度系数、临界点、敏感性分析图)。 方案经济比选方案比选的类型;方案经济比选的方法(效益比选法、费用比选法、最低价格法);计算期不同的互斥方案的比选。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特点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特点。 价值工程价值工程原理;实施步骤。勘察设计注册电气工程师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试题配置说明Ⅰ. 工程科学基础(共78题)数学基础 24题 理论力学基础 12题物理基础 12题 材料力学基础 12题化学基础 10题 流体力学基础 8题Ⅱ. 现代技术基础(共28题)电气技术基础 12题 计算机基础 10题信号与信息基础 6题Ⅲ. 工程管理基础(共14题)工程经济基础 8题 法律法规 6题 注:试卷题目数量合计120题,每题1分,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4小时。专业考试大纲1.安全熟悉工程建设标准电气专业强制性条文;了解电流对人体的效应;掌握安全电压及电击防护的基本要求;掌握低压系统接地故障的保护设计和等电位联结的有关要求;掌握危险环境电力装置的特殊设计要求;了解电气设备防误操作的要求及措施;掌握电气工程设计的防火要求及措施;了解电力设施抗震设计和措施。2.环境保护与节能熟悉电气设备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熟悉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节能措施; 熟悉提高电能质量的措施;掌握节能型电气产品的选用方法。3.负荷分级及计算掌握负荷分级的原则及供电要求;掌握负荷计算的方法。4.110kV及以下供配电系统熟悉供配电系统电压等级选择的原则;熟悉供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特点;熟悉应急电源和备用电源的选择及接线方式;了解电能质量要求及改善电能质量的措施;掌握无功补偿设计要求;熟悉抑制谐波的措施;掌握电压偏差的要求及改善措施。5. 1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所址选择及电气设备布置熟悉变配电所所址选择的基本要求;熟悉变配电所布置设计;掌握电气设备的布置设计;了解特殊环境的变配电装置设计;6. 短路电流计算 掌握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熟悉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的应用; 熟悉影响短路电流的因素及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7. 110kV及以下电气设备选择 掌握常用电气设备选择的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 熟悉高压变配电设备及电气元件的选择; 熟悉低压配电设备及电器元件的选择;8. 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 掌握导体的选择和设计; 熟悉电线、电缆选择和设计; 熟悉电缆敷设的设计; 掌握电缆防火与阻燃设计要求;了解架空线路设计要求。9. 1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控制、测量、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掌握变配电所控制、测量和信号设计要求; 掌握电气设备和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整定计算及选型; 了解变配电所自动装置及综合自动化的设计要求。10 . 变配电所操作电源 熟悉直流操作电源的设计要求;熟悉UPS电源的设计要求;了解交流操作电源的设计要求。11.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 了解电力系统过电压的种类和过电压水平; 熟悉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设计要求及限制措施; 掌握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 掌握建筑物防雷和防雷击电磁脉冲设计的计算方法和设计要求。12. 接地 掌握电气装置接地的一般规定; 熟悉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的范围; 熟悉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设计要求; 了解各种接地型式的适用范围; 了解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计算方法。13. 照明 了解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的划分; 熟悉照度标准及照明质量的要求; 掌握光源及电气附件的选用和灯具选型的有关规定; 掌握照明供电及照明控制的有关规定; 掌握照度计算的基本方法; 掌握照明工程节能标准及措施。14. 电气传动 熟悉电气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了解电动机选择的技术要求; 掌握交、直流电动机的起动方式及起动校验; 掌握交、直流电动机调速技术; 掌握交、直流电动机的电气制动方式及计算方法; 掌握电动机保护配置及计算方法; 熟悉低压电动机控制电器的选择; 了解电动机调速系统性能指标; 熟悉PLC的应用。15. 建筑智能化 掌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控制的设计要求; 掌握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要求; 掌握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要求; 熟悉通信网络及系统的设计要求; 了解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要求;了解扩声和音响系统的设计要求; 了解呼叫系统及公共显示装置的设计要求; 熟悉建筑物内综合布线设计要求。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规范及设计手册一.规程规范: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6.《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0.《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1.《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12.《3kV-110kV高压配电装置》GB50060;13.《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14.《电力装置的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3;1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 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7.《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1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19.《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 20.《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1.《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22.《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3.《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24.《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2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8.《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29.《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30.《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31.《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137;32.《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5222;33.《严酷条件下户外场所电气设施》~;34.《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1232535.《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GB1232636.《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37.《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1554338.《电工电子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GB/T12501;39.《电工电子设备按防电击保护的分类》GB/ (第二部分:对电击防护要求的导则); 40.《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41.《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GB/ (第一部分:常用部分) ;42.《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GB/ (第二部分:特殊情况) ;43.《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44.《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6158;45.《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46.《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42部分:安全防护-热效应保护);47.《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第54 章: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48.《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第53章: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49.《建筑物的电气装置》(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3章:过电流保护);50.《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第52章:布线系统);51.《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第706 节:狭窄的可导电场所);52.《建筑物电气装置》GB/(第7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第707节:数据处理设备用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53.《建筑物电气装置》GB/(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5章:欠电压保护);54.《建筑物电气装置》GB/(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4章:过电压保护第446节:低压电气装置对高压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保护);55.《建筑物电气装置》GB/(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4章:过电压保护第443节:大气过电压或操作过电压的保护);56.《建筑物电气装置的电压区段》GB/T18379;57.《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50348;58.《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5044;59.《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97注:以上所有规程、规范以考试年度1月1日以前实施的最新版本为准。二.设计手册:1.能源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中国电力出版社,1989年12月;2.能源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二次部分),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年8月;3.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编《工业和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10月;4.《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编委会编《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年1月;5.北京照明学会照明设计专业委员会编《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12月;6.机械电子工业部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编著《电气传动自动化技术手册》(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注:设计手册的内容与规程、规范不一致之处,以规程、规范为准。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科目、题量、分值、时间分配及题型特点1.考试科目(1)安全(2)环境保护与节能(3)负荷分级及计算(4)110kV及以下供配电系统(5)1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所址选择及电气设备布置(6)短路电流计算(7)110kV及以下电气设备选择(8)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9)1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控制、测量、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10)变配电所操作电源(11)防雷及过电压保护(12)接地(13)照明(14)电气传动(15)建筑智能化 好了,分数给我吧。。。
创兴门窗
手把手教你成为优秀的模拟电路设计工程师 怎么来训练一个刚刚毕业的工程师呢?我只能从我所从事的领域出发,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我会提供一些在其他工程领域同样有效的建议,读者可以为他(她)自己的工作制定相应的计划(Program)。 1. 起初,毕业生会被分配到应用工程师的工作。应用工作是公司与客户公众间的技术纽扣,这个组会接客户的电话来回答客户的技术问题,然后在没有技术资料或者设计师的帮助下,通过在实验室里搭建各种电路来帮助客户解决各自的特定问题。接电话只是应用工作的一半,他们会用公司的产品开发应用电路,然后写出一些技术文章,通常是发表在像EDN这种销售杂志上。他们会写一些应用文档(Application Notes),这会有助于教客户如何实际使用公司的产品。成熟(Welll Developed)的应用部门也会写Datasheet(译者:这个单词我从来没有翻译过,等会翻译了再说吧),这样会减轻设计工程师的担子,但是也会使公司的文档在质量上和一致性上提高一个层次。我在这个行业里头两年的工作就是这个。有一次我曾经让一个芯片重新设计,因为很简单,当我在为这个芯片写Datasheet的时候我发现它不能为最终应用提供出足够的功能。当然了,设计工程师一直都认为他们的芯片足够好。一个真正适应了工作的应用工程师可以参与到对新产品的选定工作中。 这个安排的要点是教会未来的设计工程师们知道:应该设计什么,客户需要什么(而不是想要什么),怎样与工厂交流,还有市场上大致的信息。我不会让毕业生立即与客户直接沟通,首先他们会为新产品写Datasheet,然后要求他们在实验室里搭建与工厂中使用我们芯片的类似的电路。在高级应用工程师的指导下,我们会要求他撰写应用文档。我相信对于设计工程师来说,开发优秀的工程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几个月后,他们就可以回答客户的电话了。我想前几个电话应该由高级工程师陪同,然后在电话后再教年轻的工程师。让工程师尽可能的在客户面前表现出专业和有助于客户,来显示出公司的良好形象,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中的大多数给其他公司打电话寻求解决产品问题的帮助时,只能得到一些没用的重复。 这种应用的工作会全职的持续6个月,然后再持续干6个月半天,比如说上午,对于我们这些西海岸的人来说。 2. 提取器件模型可以是下一个半职工作时间中的安排(上午App,下午Modeling)。在模拟电路设计中,使用精确、复杂的模型参数应用到电路模拟器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始的时候,没有好的模型会使我们不断地重复设计,并且绝大多数设计师从来就没有一个足够精确的模型。当电路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的`时候,模型的准确性就变得很致命了。更大一些的公司有模型参数组(Modeling Group),或者要求工艺开发工程师写模型。在我之前曾经工作过的大公司里,我发现其实这些组的数据并不准确。最近我们通过器件实例和一个知名的模拟器公司提供的模型对比做精度检查,我们发现他们的数据纯粹就是垃圾,因此我们靠自己自己准确的提取器件模型。 这是一个普遍的设计需求,我会让年轻的工程师在高级工程师的指导下,教他们这一领域的一些诀窍,然后从工艺实例中提取参数模型。这项工作也是一个将工程师浸泡在部门的仿真的各个步骤中的好机会,因为通过对模型参数进行电路仿真模拟数据与测试参数拟合,模型参数需要被不断地验证和修改。这是个十分乏味的工作,它包括大量的细心的测量和推算,所以需要大概三个月的半职工作来重新描述一个工艺的特性。提取器件模型的工作确实可以给工程师一些基本概念:为了适合于不同的电路应用要求,器件在电路和尺寸上的限制,这些概念中有些真的很神奇,有的对实际的技术能力非常有益,而且这些概念可以正确评价设计中需要的精度和细节问题。 由于提取器件工作冗长乏味,很少的设计公司具备现有工艺的精确模型。 3. 然后布置一些版图的工作就比较合适了。在ELantec我们的很多设计工程师都会完成自己新片的部分版图设计,但是这在业内是非常少见的。通常的做法是设计工程师向版图工程师提供并不充足的设计信息,然后在版图设计的细节上与他们争吵,浪费很多时间。设计师通常对最终的版图检查得并不仔细,偶尔还会坚持修改那些本来很早就应该检查到的地方。当项目不能按时完工的时候,设计师也会指责版图工程师。这种事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我会让年轻的工程师在半职工作的第二个三个月的时间里,接手一个简单的版图工作。他会为另外一个设计工程师画版图,然后观察堆积在他身上的没有效率之处,希望是通过眼睛来预防它们在将来在自己身上发生。实际上,我们这些设计师发现画自己的电路非常有用,你能感觉到什么类型的电路适合于版图设计,什么是优秀的用于传给版图工程师的电路信息,并且你会面对器件匹配、电流/功率密度等问题。设计师还会获得在版图设计之前估计电路的版图尺寸的能力。最终能够得到的是提高工程师的管理多人项目的能力。 4. 第一个真正的设计工作可以在第二年头上开始。这个项目应该是被保证能够成功的,比如说把已经存在的电路A与已经存在的电路B连接起来,这种工作不需要创新,只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这是现代模拟IC设计的趋势:为成功的芯片继续精心设计,增加新的功能。年轻的工程师会被一个高级工程师监督,这个高级工程师一般就是待增进的芯片的初始设计者。高级工程师被授予管理年轻的工程师的权利,而且应该为这个项目的结果负责。我们不应该过早的考察年轻工程师对项目的管理能力,这对他们不公平。年轻工程师当然也会为自己的电路画版图,然后测试芯片,然后写Datasheet。这段工作时期是为期5个月的全职设计工作,在等流片归来的时间不计算在内,然后再是为其两个月的全职测试工作。 5. 现在第一个独自的设计(Solo)可以开始了。工程师已经被带着经历了设计的每一个步骤,除了产品的开发。产品开发是设计师(我们只有当年轻工程师设计的芯片进入量产以后才会改称他们为“设计师”)从市场部获取产品细节然后将这些细节重组为一个更加可以被生产在硅片上的定义。在初始化产品定义的最后,设计师应该能够像公司报告预期的产品规范、功能和芯片尺寸。修改市场的初始需求通常会有很多困难和牺牲,这需要被设计经理监督。新项目大概将会继承类似现有的技术。年轻的设计师在这里会被允许使用一个版图工程师了,但是应该有可能需要最后一次测试芯片并且写Datasheet。 这个办法会用去两年多的时间,但是这样做从一开始对公司来说都是值得的。长远来说,公司会用大约三年时间获得一个成熟的设计师,而不是一般的至少七年时间。这也是一个在不招致破坏员工情绪和不影响项目的前提下,来观察我们预期的工程师们会在哪里遇到困难的好机会。这些毕业生们也能够决定设计这条路对自己来说是否真的合适,而学徒的过程正好为他们跳往其他职业提供了很多机会。 我喜欢艺术职业中的这些概念:学徒工、学徒期满的工人和大师。如果你在这个行业里干了足够长的时间,你就能获得“高级”或者“职员”这样的称谓。其实这是职位上的“通货膨胀”,我在我们这行很少看见大师,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属于学徒期满之流。我没有把统一的内涵放在形式上,我只是想要强调技能。 有一些工程师在刚刚毕业的时候就做好了为公司赚钱的准备,但是非常少。大多数工程师都很稚嫩,需要被培养成为真正的工程师。对于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应该训练他们的人,限制不应承受的失败的时候了。我曾经在一个非常出名的IC设计公司工作了5年,它们喜欢吹嘘他们20%的利润都返回到研发工作中。但实际上,这个公司的组织非常混乱以至于多半数的开发项目都失败了。对于项目的管理很混乱不说,这公司还喜欢于”把一个工程师和一个项目都向着墙扔去,然后看他俩哪个能粘在墙上”。大多数被扔出去的设计师都是刚毕业不久的。 我们应该通过上述的学徒过程来指导毕业生,来保护他们的激情和能量,来为我们大家确保一个更好的行业整体。 ;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