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71

小熊缭乱1990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低应变工程师考试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谁是谁007

已采纳

1500~2000吧,忘了,考试的时候给了,给多少设置多少!

低应变工程师考试

165 评论(15)

落落晓婷

摘要:北京望京新城K5区521号~524号四栋高层塔式住宅楼,24层总建筑面积10万m2,地下两层,箱形基础,埋深,基底标高,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60kPa ,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故采用CFG 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方案。 CFG 桩在基底标高上进行施工,钻孔穿越的各土层依次为:标高~,砂质粘土~粉质粘土,具有中低压缩性;标高~,重粉质粘土~粘土;标高 以下为稳定的粘质粉土~砂质粉土。采用管井井点降水至标高. 关键词:CFG桩 CFG桩复合地基 北京望京新城K5区521号~524号四栋高层塔式住宅楼,24层总建筑面积10万m2,地下两层,箱形基础,埋深,基底标高,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60kPa ,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故采用CFG 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方案。 CFG 桩在基底标高上进行施工,钻孔穿越的各土层依次为:标高~,砂质粘土~粉质粘土,具有中低压缩性;标高~,重粉质粘土~粘土;标高 以下为稳定的粘质粉土~砂质粉土。采用管井井点降水至标高. 1复合地基设计 本工程设计主要参数为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650kN;桩径400mm;桩长,定长度控制;桩端持力层为粘质粉土、砂质粉土;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20;面积置换率,按正方形布置,桩间距为×,4栋建筑物总布桩2120根。 2CFG 桩施工 工艺流程 钻机就位→成孔→钻杆内灌注混凝土→提升钻杆→灌注孔底混凝土→边泵送边提升钻杆→成桩→钻机移位。 施工措施 (1)为检验CFG 桩施工工艺、机械性能及质量控制,核对地质资料,在工程桩施工前,应先做不少于2根试验桩,并在竖向全长钻取芯样,检查桩身混凝土密实度、强度和桩身垂直度,根据发现的问题,修订施工工艺。 (2)通常桩顶混凝土密实度差,强度低,对此采取桩顶以下 内进行振动捣固的措施。 (3)为做到水下成桩,要求钻杆钻至设计标高后不提钻,先向空心钻杆内灌注约8m 高的混凝土,然后再提钻进行桩底混凝土灌注。之后,边灌注边提钻,保持连续灌注,均匀提升,可基本做到钻头始终埋入混凝土内1m 左右。严禁采用先提钻后灌注混凝土,形成往水中灌注混凝土的错误作法。 (4)做好成孔、搅拌、压灌、提钻各道工序的密切配合,提钻速度应与混凝土泵送量相匹配,严格掌握混凝土的输入量大于提钻产生的空孔体积,使混凝土面经常保持在钻头以上1m,以免在混凝土中形成充水的孔洞。 3试验与检验 复合地基试验 为检验CFG 桩施工工艺及复合地基加固效果,取得设计和施工的技术数据,进行了一点三桩复合地基和三根单桩静荷载试验,参数与工程桩相同。 三桩复合地基试验加载值为6500kN,单桩试验加载值分别为1700kN、1300kN、1300kN,加载程序和判定标准按规范要求。 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析 (1)单桩强度控制的承载力标准值,取各试验点荷载或极限荷载的一半,则3根单桩平均承载力标准值为683kN.根据公式推算,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434kPa >400kPa. (2)取s/b =对应的荷载确定三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630kPa ,远大于设计要求的400kPa. 静载和动测检验 静荷载试验 静压三根单桩复合地基和三根单桩试验结果表明:三根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和三根单桩静载试验的Q -s曲线、s -lg(t)曲线均未出现陡降迹象,按相对变形s/b =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单桩复合地基在标准值为400kPa 的荷载下沉降值与压板作用宽度之比s/b 分别为、、,其比值均小于,表明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单桩静载试验在标准值为650kN 时,沉降分别为2mm、、,说明单桩承载力仍有很大潜力。 低应变动力试验 试验依据《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进行,检测桩数为总桩数20%. 检测结果 (1)CFG 桩桩体强度满足C20的设计要求。桩身结构完整的一类桩385根;桩身结构基本完整、桩身局部轻微离析、对桩的使用不构成影响的二类桩33根。一、二类合格桩共418根,占检测桩总数424根的. (2)浅部断裂桩6根,占检测桩总数的,经开挖核实断裂在距桩顶 左右处,断裂处混凝土对接吻合,分析为剔凿保护桩头混凝土不慎所致。经清理后复测,发现下部桩身质量基本均匀完整,属合格桩 本工程静载试验表明:一点三桩复合地基高于3根单桩复合地基,也高于由单桩承载力标准值计算的复合地基,基本消除了断桩、缩径、夹泥等质量通病,表明本工程CFG 桩采取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是可行的。

144 评论(9)

张轶群123

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参考书目(专业部分) 一、规范、规程类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2、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3、原装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6、高层建筑箱形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6-80)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8、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106-97)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10、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12、公路工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3、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1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程(GBJ25-90)15、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16、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17、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 96:97)1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二、建筑法规类1、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2、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建设市场管理规定 3、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和积极开展招标投标工作的通知4、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的规定 5、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有关的合同管理文件6、建设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7、建设部、国家计委:工程建设监理规定8、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工程建设监理合同9、国家物价局、建设部:工程勘察收费标准修订本10、国家物价局、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建设监理费有关规定的通知11、建设部:勘察设计职工职业道德准则三、建设经济类1、关于调整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若干规定2、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四、设计手册类1、林在贯、高大钊、顾宝和、石振华主编:岩土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2、常士骠、张苏民主编:工程地质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3、林宗元主编: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林宗元主编:岩土工程试验检测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桩基工程手册编写委员会:桩基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6、地基处理手册编委会:地基处理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7、水工设计手册第四卷(土石坝)。水利电力部出版社,1984年。8、公路设计手册(路基)。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 9、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路基)。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年。10、刘建航、候学渊主编:基坑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11、高大钊主编:岩土工程标准规范实施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五、一般参考用书1、陈仲颐、叶书麟主编:基础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2、高大钊主编:土力学和基础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3、顾晓鲁等主编:地基与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4、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主编:土层建筑地下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5、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同济大学等主编:岩土地下建筑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6、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同济大学等主编:岩体力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7、刘建航、候学渊主编:盾构法隧道。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8、孙钧、候学渊主编:地下结构(上),同济大学出版社。9、刘惠珊、张在明编著:地震区的场地与地基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10、杨季美主编:工程技术经济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11、隆威、黄树华主编:岩土工程预决算指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12、龚晓南编:地基处理新技术。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郑连庆主编: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说明:以上一般参考用书,可以用国内重点院校按规定教学大纲和规范编写的同类教材代用。

337 评论(13)

浮生若梦762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科目、分值、时间分配及题型特点 1.考试科目:1.1岩土工程勘察1.2浅基础1.3深基础1.4地基处理1.5土工建筑物、边坡、基坑与地下工程1.6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1.7地震工程1.8工程经济与管理以上各科目均为必答题。2. 考试时间分配及试题分值:考试分为2天,第一天为概念性考题,总分为100分;第二天为案例分析题,总分为100分。每天上、下午各3小时,但不确定各科目在上、下午的配题数量。第一天概念题上下午各50题,每题分值为1分,上下午分值合计为100分。第二天案例分析题上下午各25题,每题分值为2分,上下午分值合计为100分。3,题型特点:考题由概念题、综合概念题、简单计算题、连锁计算题及案例分析题组成;连锁题中各小题的计算结果一般不株连。基础考试分科题量、时间、分数分配表 上午段: 高等数学 24题 流体力学 12题普通物理 12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题普通化学 12题 电工电子技术 12题理论力学 13题 工程经济 10题材料力学 15题合计120题,每题1分。考试时间为4小时。下午段:土木工程材料 7题工程测量 5题 职业法规 4题 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 5题结构力学与结构设计 12题岩体力学与土力学 7题工程地质 10题岩体工程与基础工程 10题合计60题,每题2分。考试时间为4小时。上、下午总计180题,满分为240分。考试时间总计为8小时。

234 评论(15)

moon黄月月

可以。具体可以查看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教材《桥梁》分册,监理检测网上就有。

355 评论(10)

veinna2002

求2011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大纲及材料、公路方面的资料,复习题 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11-3-21 21:08 | 提问者:匿名 求2011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大纲及材料、公路、桥梁、材料方面的资料,复习题。有10年的试题也请帮忙发下,谢谢 最佳答案 第一章 公共基础第二章 《材料》一、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略二主要考试内容⒈土工试验⑴土的三相组成及物理性质指标换算理解:土的形成过程。熟悉:土的三相组成;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及指标换算。掌握:含水量试验;密度试验;相对密度试验。⑵土的粒组划分及工程分类理解:粒度、粒度成分及其表示方法;司笃克斯定律。熟悉:土粒级配指标;Ca、Cc;土粒大小及粒组划分。掌握:土的工程分类及命名(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颗粒分析试验。⑶土的相对密度及界限含水量理解:天然稠度试验。熟悉:相对密实度D1的基本概念及表达;黏性土的界限含水量(液限??L、塑限??p、缩限??s);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掌握:砂土相对密实度测试;界限含水量试验。⑷土的动力特性与击实试验理解:击实的工程意义;击实试验原理。熟悉:土的击实特性;影响压实的因素。掌握:击实试验。⑸土体压缩性指标及强度指标理解:压缩机理;有效应力原理;与强度有关的工程问题;三轴压缩试验;黄土湿陷试验。熟悉:室内压缩试验与压缩性指标;先期固结压力pe与土层天然固结状态判断;强度指标c、??;CBR的概念。掌握:固结试验;直接剪切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承载比(CBR)试验;回弹模量试验。⑹土的化学性质试验及水理性质试验理解:膨胀试验;收缩试验;毛细管水上升高度试验。掌握:酸碱度试验;烧失量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渗透试验。⑺土样的采集及制备理解:土样的采集、运输和保管。掌握:土样和试样制备。⒉集料⑴粗集料基本概念理解:集料的定义;标准筛的概念。熟悉:集料划分方法;粗细集料最大粒径和公称最大粒径概念。⑵粗集料密度理解:粗集料(涉及石料和细集料)的各种密度定义。熟悉:密度常用量纲;不同密度适用条件。掌握: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试验操作方法、结果计算。⑶粗集料吸水性和耐候性理解:吸水性和耐候性定义。熟悉:砂石材料空隙率对耐候性的影响。⑷粗集料颗粒形状理解:针片状颗粒对集料应用所造成的影响。熟悉:针对两种不同应用目的针片状颗粒的定义方法。掌握:适用不同目的针片状颗粒检测操作方法以及影响试验的重要因素。⑸粗集料力学性质理解:各力学性质的定义及力学性质内容。熟悉:每种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计算及检测结果含义。掌握:各项试验的操作内容、步骤及影响试验结果的关键因素;注意分别适用于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粗集料时的各项试验操作方法上的特点和区别。⑹粗集料压碎试验理解:压碎试验的目的。熟悉:两种适用不同范围压碎试验的操作区别。掌握:压碎试验操作步骤。⑺粗集料洛杉矶试验目的理解:洛杉矶磨耗试验目的。掌握:洛杉矶试验操作步骤,试验结果所表达的含义。⑻粗集料道瑞磨耗试验和磨光试验理解:二项试验的目的。熟悉:道瑞磨耗试验和磨光试验结果的联系和区别;二项试验操作步骤和试验结果所表达的含义。⑼粗集料化学性质理解:石料或集料化学性质涉及的含义。熟悉:化学(性质)组成与集料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应用过程中所带来的影响。⑽粗集料的技术要求熟悉:粗集料技术要求的主要内容。⑾细集料(砂)的技术性质理解:砂的技术性质涉及范围,级配的概念;砂中有害成分的类型及检测的基本方法。熟悉:细集料筛分所涉及的几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计算集料级配的方法。掌握:细集料筛分试验的操作过程、影响试验准确性的各种因素,筛分结果的计算;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和含义,砂粗细程度的判定方法。⑿砂的技术要求理解:砂的技术要求。⒀矿料级配理解:级配曲线的绘制方法;级配范围的含义。熟悉:矿料的级配类型;不同级配类型的特点。掌握:合成满足矿料级配要求的操作方法——图解法。⒊水泥及水泥混凝土⑴水泥的基本概念理解:常见五大水泥品种的定义、大致特点及适用范围;水泥的生产过程、掺加石膏及外掺剂的原因所在。⑵水泥细度理解:水泥细度大小对水泥性能的影响。熟悉:表示水泥细度的概念——筛余量和表比面积。掌握:筛析法检测水泥细度的操作方法和特点。⑶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理解:水泥净浆稠度和标准稠度概念;确定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意义。熟悉:两种标准稠度测定的方法——标准方法(维卡仪法)和代用法(试锥法)的试验原理;两种方法各自对标准稠度判断方法。掌握:维卡仪法稠度测定方法;试锥法中调整用水量和固定用水量法的关系及操作步骤。⑷水泥凝结时间熟悉:水泥凝结时间的定义;凝结时间对工程的影响。掌握:凝结时间测定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⑸水泥安定性熟悉:水泥安定性定义;安定性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掌握:安定性测定的标准方法——雷氏夹法;代用法——试饼法。⑹水泥力学性质理解:水泥力学性质评价方法——水泥胶砂法。熟悉:影响水泥力学强度形成的主要因素;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计算及结果数据处理。掌握: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的操作步骤。⑺水泥化学性质理解: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内容,对水泥性能产生的影响。熟悉:游离氧化镁和氧化钙对水泥安定性的影响及其评价思路。⑻水泥技术标准和质量评定理解:水泥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熟悉:与常规试验相关的物理力学指标;水泥强度等级的判定方法。掌握:废品与不合格水泥的判定方法。⑼水泥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理解:混凝土材料组成;普通混凝土的概念。⑽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易性)理解:维勃稠度试验方法。熟悉:混凝土工作性的定义;坍落度试验的操作原理、试验过程中评定工作性的方法;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掌握:坍落度试验操作步骤。⑾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理解: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检测方法、注意事项。⑿硬化后水泥混凝土的力学强度理解: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依据;影响混凝土力学强度的各种因素。熟悉:立方体、棱柱体混凝土试件成型方法,力学性能测试方法;混凝土强度质量评定方法。掌握:抗压合抗弯强度试验操作步骤,结果计算以及数据处理。⒀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熟悉:配合比设计要求及设计步骤。掌握:设计过程中各个步骤的主要工作内容:①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熟悉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相互间关系,水灰比计算方法,用水量、砂率查表方法,以及砂石材料计算方法。②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熟悉工作性检验方法,以及工作性的调整。③基准配合比设计阶段:熟悉强度验证原理和密度修正方法。④工地配合比设计阶段:熟悉根据工地现场砂石含水率进行配合比调整的方法。⑤控制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⒋沥青和沥青混合料⑴沥青材料基本概念理解:沥青大致的分类;沥青的组分。掌握:沥青适用性气候分区准则,分区方法。⑵沥青针入度理解:沥青黏滞性含义,针入度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针入度指数的含义。熟悉:影响沥青针入度的因素;针入度与沥青标号的关系。掌握:沥青针入度试验操作方法。⑶沥青软化点理解:软化点所代表的沥青性质;软化点与沥青黏滞性的关系。熟悉:影响软化点的因素。掌握:软化点试验操作方法。⑷沥青延度理解:延度的含义。熟悉:影响延度的因素。掌握:延度试验的操作方法。⑸沥青耐久性理解:引起沥青老化的因素;现行规范评价老化的方法。熟悉:老化的沥青三大指标的变化规律;经历老化后沥青抗老化能力评价方法。掌握:沥青老化试验方法。⑹沥青密度熟悉:沥青密度检测方法。⑺沥青腊含量理解:腊含量试验操作过程。熟悉:腊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⑻沥青技术要求理解:沥青等级概念,不同等级沥青适用范围;沥青技术标准主要涵盖的内容。熟悉:沥青标号的划分依据;不同标号沥青适用性的大致规律。⑼其他沥青材料理解:乳化沥青和改性沥青的定义及应用目的。熟悉:沥青改性常用方法;SBS改性沥青的特点;乳化沥青的乳化原理。⑽沥青混合料基本概念理解:沥青混合料类型的划分;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⑾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理解: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的含义;高温稳定性差时沥青混合料所反映出的问题。熟悉: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关键试验方法——车辙试验。掌握: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方法。⑿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熟悉:评价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指标——空隙率、饱和度、残留稳定度。⒀沥青混合料其他性能理解: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抗滑性和施工和易性。⒁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熟悉: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定义、所代表的性能。掌握:空隙率大小对混合料性能影响。⒂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试件制作方法理解:马歇尔试件组成材料计算方法;马歇尔沥青用量大致范围确定方法。熟悉: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用量表示方法;沥青含量和油石比的定义及二者之间的换算方法。掌握:成型马歇尔试件温度要求,影响试件制备的关键因素;制作一个标准马歇尔试件所需拌和物用量计算方法。⒃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密度检测熟悉:马歇尔试件不同密度定义;常用密度检测方法;不同密度检测方法的适用性。掌握: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和表观密度及理论密度试验操作过程。⒄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熟悉:稳定度和流值的含义;试验结果评定方法;影响试验结果因素的控制。掌握:稳定度试验操作步骤。⒅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理解:车辙试验目的意义。熟悉:车者试验操作方法、试验条件、结果所表示的含义。⒆沥青与矿料黏附性试验理解:影响沥青与矿料黏附性的因素。熟悉:粗细粒径矿料的两种黏附性试验方法;试验结果的评定方法;黏附等级的划分。掌握:水煮法与水侵法操作步骤。⒇沥青含量试验理解:几种常用沥青含量检测方法。(2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理解:设计内容——选择适宜的矿料类型、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熟悉:各组成材料的性质要求——适宜的沥青标号选择方法、粗集料级配及其与沥青黏附性改善方法;矿粉应用的目的及其基本性能要求;矿料设计中矿粉调整准则和调整方法;沥青混合料设计步骤——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验证阶段;沥青含量不同各个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绘制与各指标关系曲线的方法;各指标随沥青含量增加时的变化规律,形成的原因;影响各指标的因素和调整思路。掌握:最佳沥青用量OAC1和OAC2的确定方法,以及最终的OAC的确定方法。⒌无机结合稳定材料⑴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技术要求理解:水泥稳定类材料、石灰工业废渣类材料、石灰稳定类材料的常见类型、级配要求。熟悉: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的类型划分;水泥稳定类材料、石灰工业废渣类材料、石灰稳定类半刚性类材料的适用范围;总和稳定类材料技术要求。掌握:石灰、粉煤灰的技术要求;水泥稳定类原材料(土、水泥、粒料)的技术要求;石灰稳定类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半刚性混合料的强度与压实度要求。⑵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方法理解:水泥稳定类、石灰工业废渣类、石灰稳定土类混合料组成设计的一般规定;原材料试验方法。熟悉:水泥稳定类、石灰工业废渣类、石灰稳定土类混合料组成设计的内容。掌握:水泥稳定类混合料、石灰工业废渣类混合料、石灰稳定土类混合料设计步骤与要点。⑶基层、底基层材料试验检测方法熟悉: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测试方法目的与适用范围;石灰或水泥剂量测定方法的原理;EDTA滴定法的目的与适用范围、所使用的试剂、试验步骤;烘干法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的试验目的、适用范围和试验步骤;顶面法测定室内抗压回弹模量的试验步骤。掌握: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测试步骤;EDTA测定法标准曲线的制作;烘干法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的计算;击实试验步骤、要点与计算;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的制备、养生、强度测试及其要求。⒍钢材理解:钢材的种类以及用途。熟悉:普通钢筋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掌握:普通钢筋的力学性能测试——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延伸率和冷弯性能试验操作。⒎石料理解:桥涵工程所用石料的种类以及用途。熟悉:石料的技术标准、技术等级划分。掌握:石料的力学性能——饱和抗压强度、洛杉矶磨耗试验方法。⒏土工合成材料理解:公路工程对土工织物及相关产品要求;土工合成材料的适用范围。熟悉:土工织物及相关产品的质量要求;单位面积质量、厚度、渗透性、孔径、拉伸率、拉伸强度、抗滑性等;土工织物及相关产品的性能及质量检测试验;土工织物厚度测定、单位面积质量测定、垂直渗透试验、孔径测定、拉伸试验、直剪摩擦试验。掌握:相关标准对土工合成材料的规定、试验方法并熟练操作;影响试验的主要因素及试验注意事项。三主要参考书目 略二、试验检测员考试大纲 略第三章 《公路》一、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略二主要考试内容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⑴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方法理解: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概念及划分方法;关键项目、规定极值等概念。熟悉:检评程序;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工程质量评分方法;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掌握:《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目的和适用范围;分项工程计分规定。⑵路基土石方工程质量检查项目理解:土方路基、石方路基、软土地基处治、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的基本要求;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的外观鉴定;软土地基处治、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的实测项目;管节预制、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检查(雨水)井砌筑、土沟、浆砌排水沟、盲沟的基本要求和外观鉴定;挡土墙和砌石工程的基本要求和外观鉴定;其他分项工程的基本要求。熟悉:一般规定;土方路基、石方路基实测项目;软土地基处治、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的实测关键项目;排水工程的一般规定;管节预制、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检查(雨水)井砌筑、土沟、浆砌排水沟、盲沟的实测项目;墙背填土的基本要求;挡土墙和砌石工程的实测项目;其他工程的关键实测项目。掌握:土方路基、石方路基实测关键项目;管节预制、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检查(雨水)井砌筑、土沟、浆砌排水沟、盲沟的实测关键项目;挡土墙、墙背填土和砌石工程的实测关键项目。⑶路面面层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理解:水泥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外观鉴定;沥青贯入式面层、沥青表面处治面层的基本要求、实测项目;路缘石、路肩的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和外观鉴定。熟悉:一般规定;水泥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实测项目和基本要求。掌握:水泥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实测关键项目;压实度、厚度、弯沉、抗滑性能等的检查和评定方法。⒉沥青混合料与水泥混凝土理解:沥青混合料类型及其特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的概念;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概念及所代表的含义。熟悉:空隙率大小对混合料性能影响;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用量表示方法,沥青含量和油石比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换算方法;马歇尔试件不同密度定义,常用密度检测方法;车辙试验的目的及操作步骤;针对不同粒径矿料与沥青的两种黏附性试验方法;水泥混凝土原材料要求;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的因素;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测试。掌握:马歇尔试件成型方法,影响试件制备的关键因素;确定一个标准马歇尔试件混合料用量计算方法;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表观密度及最大相对理论密度试验操作过程;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水煮法和水侵法操作步骤;几种常用沥青含量检测方法;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内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水泥混凝土工作性试验。⒊路面基层与基层材料⑴路面基层理解:基层的一般规定、分类、外观鉴定;基层的类型、级配要求、适用范围;石灰工业废碴类材料的石灰、粉煤灰、土等技术要求。熟悉:基层的基本要求、实测项目;混合料组成设计的目的和要点。掌握:基层的实测关键项目;压实度、强度等的检查和评定方法。⑵路面基层材料的试验检测理解:理论计算法确定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最大干密度;顶面法测定室内抗压回弹模量的试件制作与准备。熟悉:EDTA滴定法的目的和适用范围;石灰或水泥剂量的测定方法;石灰、粉煤灰无机结合料的试验方法;烘干法测定含水量的试验目的、适用范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劈裂试验方法;承载比(CBR)试验方法;确定最大干密度的试验方法;柔性基层材料标准密度试验方法。掌握:EDTA滴定法的测定方法;烘干法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试验步骤;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击实试验步骤、要点与计算;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的制备和养生、强度要求;劈裂试验试件的制备与养生;顶面法测定室内抗压回弹模量的试验步骤;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测试的操作步骤。⒋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⑴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熟悉:现场密度试验检测方法与适用范围;灌砂法、环刀法试验注意的问题;核子密度仪试验的适用范围与试验要点。掌握:压实度概念;灌砂法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的步骤与要点;灌砂法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的测定步骤与要点灌砂法测定现场密度的试验步骤与要点,密度计算;环刀法测定现场密度的试验步骤与要点,密度计算;核子密度仪试验的试验步骤;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密度的试验步骤与要点。⑵弯沉检测方法理解:弯沉值的概念。熟悉:贝克曼梁法测试弯沉的目的与适用范围;弯沉测试车轴载的要求;贝克曼梁弯沉仪组成。掌握:贝克曼梁法测试弯沉的步骤与计算。⑶回弹模量试验检测方法理解:贝克曼梁法测试回弹模量的目的、适用范围与试验步骤;承载板法测试回弹模量的目的与适用范围。熟悉:回弹模量的常用测试方法。掌握:承载板法测试回弹模量的步骤与要点。⑷水泥混凝土路面芯样劈裂强度试验方法熟悉:水泥混凝土路面芯样劈裂强度试验步骤与要点。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芯样检查内容。⑸平整度试验检测方法理解:颠簸累积仪(VBI)与国际平整度指数(IRI)相关关系的建立;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法的适用范围、仪器设备、试验结果处理及注意事项。熟悉:平整度的概念、常用检测设备及指标;3m直尺测定法、连续式平整度仪法的适用范围、仪器设备、试验结果处理及注意事项。掌握:3m直尺测定法、连续式平整度仪法的测试步骤。⑹路面抗滑性能试验检测方法理解:路面抗滑性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路面抗滑性能的测试方法与原理;横向力系数测定车的适用范围、设备要求、测定步骤及其测试数据处理。熟悉:手工铺砂法、摆式仪法的适用范围;摆式仪测定摆值的温度修正;路面抗滑性能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手工铺砂法的试验与计算;摆式仪测试中橡胶片的要求;摆式仪测试的试验步骤与要点。⑺路面结构层厚度试验检测方法理解:常用路面结构层厚度检测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熟悉:挖坑法、钻芯取样法检测厚度的要点。掌握:挖坑、钻孔的填补要点。⑻沥青路面渗水性能检测方法理解:沥青路面渗水系数概念。熟悉:沥青路面渗水试验的目的和适用范围。掌握: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步骤与要点。⑼CBR值现场检测技术理解:路基填料CBR值要求;长杆贯入CBR间接推算法。熟悉:土基现场CBR值测试方法。⑽弯沉检测新技术理解:自动弯沉仪和落锤式弯沉仪的工作原理。⑾路面平整度、抗滑性能检测新技术与路面雷达测试系统理解:激光路面平整仪;摩擦系数测定设备;激光构造深度仪;路面雷达测试系统。

274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