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9

Charleswpf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勘察设计道路工程师培训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那一年里

已采纳

注册道路工程师专业考试需要一次通过,资格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基础考试合格并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专业考试报名条件的,可报名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资格证书》。

基础考试分2个半天进行,各为4个小时。专业考试分专业知识和专业案例两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均为2个 半天,每个半天均为3个小时。

扩展资料:

注册道路工程师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道路工程专业设计工作满2年; 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道路工程专业设计工作满3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道路工程专业设计工作满3年; 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道路工程专业设计工作满4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道路工程专业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含相近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道路工程专业设计工作满5年。

(四)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道路工程专业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道路工程专业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道路工程专业设计工作满6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道路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道路工程专业设计工作满7年。

(六)取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道路工程专业设计工作满8年。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社部—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资格考试实施办法

勘察设计道路工程师培训

180 评论(12)

520mengcheng

注册道路工程师是俗称,官方叫法是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其中道路工程技术人员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道路工程技术人员任职资格等级通过认定、评审、考试三种方式获得。一级工程师采用认定制,二级道路工程师采用考试制,三级道路工程师采用评审制。

一级道路工程师评定办法: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一级道路工程师

1、取得二级道路工程师任职资格后,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4年以上,经一级道路工程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结业证书。

2、连续从事本专业,并获得道路工程专业正高级职称。

二级道路工程师考核办法:

1二级道路工程师考核根据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资格考试实施办法,通过考试后,获得注册二级道路工程师任职资格。

三级道路工程师评定办法:

1.全日制道路或土木工程相关专业,中专毕业,担任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4年,经评审通过后,获得三级道路工程师任职资格。

2.全日制道路或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大学专科毕业,担任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2年,或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经评审通过后,获得三级道路工程师任职资格。

3.全日制道路或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经评审通过后,获得三级道路工程师任职资格。

4.全日制道路或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经评审通过后,获得三级道路工程师任职资格。

291 评论(11)

坦丁堡的血泪

1 没有注册道路工程师,拿到的肯定是假证2 正高是职称,注册类是另外一个体系,注册类只能考试取得(某些注册类刚开始实行时院士 专家有可能直接评定)

218 评论(11)

小宇巴波比

任职资格获得途径1.道路工程技术人员任职资格等级通过认定、评审、考试三种方式获得。获得勘察设计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资格后,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继续培训以保持任职资格。 2.申报勘察设计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必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一级工程师采用认定制,二级道路工程师采用考试制,三级道路工程师采用评审制。 一级道路工程师评定办法 1.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一级道路工程师 (1)取得二级道路工程师任职资格后,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4年以上,经一级道路工程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结业证书。 (2)连续从事本专业,并获得道路工程专业正高级职称。 评定流程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审核申报人的技术水平、素质能力和工作业绩等资料,经所在单位同意后,由行业主管部门认定。 二级道路工程师考核办法 1.二级道路工程师考核根据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资格考试实施办法,通过考试后,获得注册二级道路工程师任职资格。 2.考试内容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部分,其各部分权重见下表。 基础知识权重表

35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