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缘分
工程师文化,这个词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因为IT行业的爆炸式发展,一群硅谷的公司的风格,如穿着休闲,时间自由,头发蓬乱,放荡不羁,公司里这里摆个雕塑那里放个躶体画之类的,被很多媒体再煽风点火添油加醋的一炒作,就火了。 关于工程师文化的定义,知乎王一的回答: 1. 热爱创造。你愿意弄脏自己的手,捏出个什么,搭出个什么,并引以为豪。 2. 爱你的工具。工具是工程师的命根子。不管是扳手,还是软件,还是报表。它们的祖先,是人类第一个举起的那根木棒。 3. 永不满足。总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总有可以优化的地方,总有可以完善的地方。 4. 理性思维。不做无用之事。明白实验与犯傻之间的区别。 5. 好奇。对自己专业的好奇,对不同专业的好奇,对生活的好奇,对世界的好奇,对宇宙的好奇。 6. 热爱自己的专业,并一直向下挖。 7. 疯狂到相信自己能够改变世界。这句话最近也很火。但是真的,工程师,确实是这么一群人。而且他们真的在改变世界,已经改变了好几万年了。 工程师文化,其实在国外离生活并不远,从儿童时的乐高玩具,年少时跟着父母做屋子修修补补的工作,青年时打工买二手车折腾来折腾去。人生在这里会出现分水岭,好一些的家庭继续深造,真正进入工程师的某个专业。大部分人则去打体力工,进入规范的流水线。 但无论是哪一种人生,这个社会的洋人给我一种他们依然保留着游牧民族的不安分,与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的感觉。很多孩子小的时候,都收到过塑料的扳手做为礼物。而成人的梦想,则是有一车库的工具放在价值上千的工具柜中。整套整套的螺母,整套整套的扳手放在超市里供人选购。更有许多超大型的商店, 占据最好的地段,专门出售格式各样的工具与原材料。 这是属于创造的浪漫,来自于改造这个世界的不安分。拿起厚重而锋利的冲锋锯的时候,你的灵魂仿佛与百万年前那个举起木棒的先祖相连。这,就是工程师。 而当上面这些东西,散布在每一个家庭的车库里,散布在每一辆公路上奔跑的汽车里,每一个孩子都知道如何用改锥去拧紧一个螺丝,每一个少年都知道如何用千斤顶顶起车来换轮胎以便继续泡妹子,每一个成年人都知道如何将木板拼搭成漂亮的露台。这种文化,就形成了。 这才是工程师文化。硅谷的年轻人的自由与青春只是它表达的一小部分,而这种文化自身,则要深邃的多,包容的多,广阔的多。 本文还想介绍另一个词——工匠精神,百度百科的定义是:“ 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 精雕细琢 ,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 “工匠”是技艺精湛的人,在欧洲,德国的学徒传统培养了最优秀的工匠、瑞士的顶级名表都是工匠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打磨而成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并且专业、专注。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庄子》中就有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和音律的。 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回答说,他凭精神和牛的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体本来的构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九年了,他的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 厨师还说:每当碰到筋骨交错很难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霍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看看瑞士名表,将一项技术发挥到极致,顶级品质造就了顶级品牌。 工匠用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不为钱工作。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作 政府工作报告 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 迄今为止,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我们研究了他们都在传承着—— 工匠精神 ! 其实工程师文化一定程度上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乐于创造,永不满足,热爱自己事业的基础上,以精益求精的、追求完美的态度并享受产品升华的过程,才能创造有价值的产品、经久不衰的企业,才能造就经典,打造百年品牌。 时代不会亏待那些具备工匠精神的工作者。我认为是每个人把自己的岗位作为创业、创新的平台,匠心筑梦,在实现“个人梦”的同时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一份匠人力量。
灵魂尽头z
:1、当前,我国正处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培育和弘扬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对于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而只有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形成共识,才能树匠心、育匠人,为推进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提倡工匠精神,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的需要。3、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扩展资料: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是根本,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核心,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是要义,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灵魂。1、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爱岗敬业,是爱岗和敬业的合称,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爱岗是敬业的基础,而敬业是爱岗的升华。2、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顾名思义,精益求精,是指一件产品或一种工作,本来做得很好了,很不错了,但还不满足,还要做得更好,达到极致。3、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如果说“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传统的“工匠精神”中具有的内涵,那么,“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则主要体现于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之中。4、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一样,“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也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之一,甚至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灵魂。部分新时代精神与旧工匠精神的比较:1、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传统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继承,祖传父、父传子、子传孙,是传统工匠传承的一种主要方式。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的则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因为只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无“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判断一个工人能否称之为新时代“工匠”的一个重要标准。2、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和传统工匠不同,新时代工匠尤其是产业工人的生产方式已不再是手工作坊,而是大机器生产,他所承担的工作,只是众多工序中的一小部分。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