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杭州
苹果公司奠基者乔布斯历来都是创业史上的一个传奇。 敏感的商业思维,卓越的创新才能,对完美极简主义的极致追求,成就了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 可是除却他本身的才华,他独特准确的用人准则同样令人惊叹。 乔布斯毫无疑问是一个顶尖的领导者。 曾有人评价“他不一定是技术发明的伟人,但他肯定是洞悉人性的伟人”。 他认为,一个创业公司的前十个员工决定了这个公司的水平,因为每个人都要担负公司十分之一的工作。 他重视团队合作的力量,优秀的人只有和同样优秀的人扎堆才能迸发出集体的火花。 在乔布斯眼中,适合运营公司的人才,不一定是常春藤联盟的毕业生。 为他公司产品助力的工作人员有很多音乐家、诗人以及艺术家,甚至还有动物学家和历史学家,巧合的是,他们又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电脑科学家。 那乔布斯到底是怎样选择人才为自己所用呢? 他曾公开自己的招人原则:如果是A级6人才,不用考虑他的自尊心。 简而言之即是,真正优秀有才能的人,能够将个人能力与事件本身分开对待,即使你对他的方案再怎么批评指正,他也能够对事不对人,悉心改正自己的方案。 这样的人,对自己的本事和自尊心有正确的认知。能够把自己的自尊心放在恰当的位置上。这也恰恰是这种人才令人耳目一新的宝贵特性。 杜月笙曾将世间的人分为三类: 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 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 末等人,没本事,有脾气。在《梁知》里,梁老师给我们做了补充,一共有这四类人: 极少的人,有本事,没脾气; 一部分人,有本事,有脾气; 极端的人,没本事,有脾气; 大多数人,没本事,没脾气。 人是社会动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集体里,就避免不了和人打交道,可是在和人打交道之前,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个人定位”。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01 有本事,没脾气 这样的人是极品,少而珍贵。没脾气不代表没血性,而是能把自己的自尊心放在恰当的位置。 在中国古代常见于有成就的帝王领域。凡能开创一番大业的帝王,必要有礼贤下士的品格。 人才大多性格怪异、特立独行,而能把各个独具特性的人才归拢为自己所用,必须要有极强的领导力和统筹力。要能包忍有脾气的人才。 刘备三顾茅庐,方能请出诸葛孔明出山;唐太宗礼待谏臣魏征,方能太平盛世之貌。 反观如今,凡是拥有像乔布斯这样成就的杰出领导者,都或多或少拥有这样的品质。 他们有本事,但不以此自耀;他们有脾气,但能把脾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02 有本事,有脾气 这样的人都有一定才能和个性,他们大多恃才傲物,有很强自尊心。 对于他们来说,自尊心是一把双刃剑。 在上升阶段,不服输的个性对自身成长有推动的作用。容不得别人比我强的心态,可以是一种动力。 但当遇到了一定瓶颈时,或者出于事业的低谷期,就容易带来消极影响。人就会变得自负、刚愎自用。 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名誉累累,发明成果无数,可到了晚年,却说出了“不要对我提什么建议,任何建议都超越不了我的思维”这样的话。 可见,一个有本事的人,要学会善用自己的脾气,要学会正确持平自己的自尊。 03 没本事,有脾气 这样的人在近些年变得常见,大多都是一些极端事件的主角。 我们所熟知的马斯诺心理学中有过一个人类需求金字塔,现代人在满足了最底层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生活需要后,加剧了对自尊满足的需要。 本事象征着能力,脾气象征着自尊心。 而有些人,本身没有多少能力,但却有超一般的自尊,而在现实受挫中得不到满足。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解疏导,就出现了家暴妻子孩子,用硫酸泼女友,大学生自杀等等惨剧。 这样的人聚集在一起后更加可怕,便是被错误思想支配的“暴民”。 04 没本事,没脾气 这是大多数普通人的写照。他们安分守己,没有与本事不相匹配的野心。 他们的能力有多大,自尊就有多大,能把自己摆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不会把自己看得过高或者过低。 往往只有这些平淡从容度日的普罗大众容易得到满足,他们知足常乐,勤奋度日,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不论我们是哪一类人,都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梁老师说,脾气不能超过本事,这可以比喻为,一个女生,作的程度不要超过你的颜值。
小耳朵累了
青年乔布斯亲手挑选了一群工程师,并且带着他们搬出公司的办公大楼,到另外一栋建筑里上班,并在楼顶升起了一面画有骷髅的海盗旗。 乔布斯说:“当海盗比当正规海军有趣多了!” 乔布斯的这个“亲兵营”里的工程师们的待遇很好,每天早上可以享用现榨的果汁,外出乘用头等舱。而公司其他的工程师则拥有的是次等待遇。 以上内容见载于大卫•卡普伦的《硅谷108将——150年来硅谷英雄史诗》一书,该书中文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所出版。 乔布斯这个苹果公司开创者,开始把麦金塔项目组打造成苹果王国中的“国中之国”,他在整个苹果公司氛围内肆无忌惮地挖别的团队的墙脚。 一天,他找到苹果II项目组的工程师安迪•赫兹菲尔德,问:“你够优秀么?” 安迪自信地回答是。 数小时后,乔布斯来到安迪面前,告诉他收拾东西去麦金塔项目组报到。受宠若惊的安迪说给他一两天的时间,交接完手上的工作就去。 乔布斯不以为然,说有什么会比为麦金塔项目工作更重要。说话间,乔布斯走到安迪桌旁,一把他的电脑电源线扯了下来,机器瞬间断电,安迪正在编写的代码也随之消失。乔布斯抱起安迪的电脑,就把他“架”到麦金塔项目组。 乔布斯把麦金塔项目组叫做“海盗营”,口号是“经历就是回报”。为彰显项目组的与众不同,除在公司大楼上挂起了海盗旗,乔布斯还给每个研发人员都发一件印有醒目海盗图案的T恤。 在这种海盗精神的指导下,他开始系统地掠夺别的项目的关键技术和人员,而不关心苹果公司整体利益。 安迪曾这样回忆:“我们寻找能够讨要、借或偷代码的地方。” 乔布斯把公司更多的资源“掠夺”到自己直接管辖下的麦金塔部门。一位麦金塔团队的成员表示,“他实在太保护我们了,无论何时,只要我们抱怨部门外的某个人,他就像放出的一只杜宾猎犬一样。”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提到,优秀的经理人会经常自问: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什么事情是符合企业利益的?接着优秀的经理人会制订行动计划,承担起决策的责任,承担起沟通的责任,更专注于机会而不是问题,召开富有成效的会议,在思考和说话时习惯用“我们”而非“我”。 对照这些,人们会发现,对苹果公司整体而言,此时的乔布斯是个糟糕的管理者。 乔布斯一切围着麦金塔转的做法,让这位苹果创始人在公司的声望每况愈下。别的项目组成员嫉恨乔布斯,经常用钥匙刮伤他的座驾。没办法,他只好把车停在大楼正面一个为残疾人准备的无障碍区。 苹果公司当时的CEO斯库利起初还维护着乔布斯,但他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对他有着知遇之恩的乔布斯确实在干着一些损害公司整体利益的事。 一些部门主管向斯库利抱怨,“你是公司CEO,可我们不知道是谁在运营这家公司?如果是你的话,那为什么乔布斯到处指手划脚?你应该负起责任。” 当时的董事会成员 ArthurRock 回忆说:“那时,乔布斯刚愎自用,满脑子主意,肆意而为,毫不考虑公司的前途。” 斯库利找乔布斯长谈了几次,他后来回忆说,“史蒂夫(乔布斯)富有激情,但也自负、蛮横、极端和要求苛刻;他追求完美,但还不成熟、脆弱、敏感和易受伤害;他精力充沛,有远见,有魅力,但也经常固执己见,不懂妥协且直率得令人无法忍受。” 大卫•卡普伦在他的《硅谷108将——150年来硅谷英雄史诗》一书中这样评价:“(青年)乔布斯在苹果电脑表现最糟的一件事,就是负责麦金塔电脑的研发工作。” 本专栏系列文章所参考的文献: 《硅谷之火(第2版)》 作者:保罗•弗赖伯格、迈克尔•斯韦因,译者:王建华,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年 《苹果公司兴衰内幕》 作者:吉姆•卡尔顿,译者:朱贵东、杨芳,新华出版社,1999年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作者:杰弗里•扬、威廉•西蒙,译者:蒋永军,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0年 《史蒂夫•乔布斯传》 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译者:管延圻等,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1年 《我是沃兹》 作者: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吉娜•史密斯,译者:贺丽琴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硅谷108将——150年来硅谷英雄史诗》 作者:大卫•卡普伦,译者:陈建成、陈信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硅谷热》 作者:埃弗雷特•M•罗杰斯、朱迪斯•K•拉森,译者:范国鹰、刘西汉、崔工、陈晓玲、黄方毅、张彤、高铁生,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年 《苹果传奇》 作者:Owen W. Linzmayer,译者:毛尧飞,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重返小王国》 作者:迈克尔•莫里茨,译者:梁卿,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1年 《苹果往事:开发麦金托什的非凡岁月》 作者:安迪•赫茨菲尔德,译者:洪慧芳,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 欢迎订阅《iPhone秘史》专栏。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