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8

青蛙公主999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博弈论咨询师工程师考试题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空山微风

已采纳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单选60*1,多选35*2,满分130分。《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单选60*1,多选35*2,满分130分。《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单选60*1,多选35*2,满分130分。《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综合题6*20,满分130分。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单选题60,每题1分;多选题35,每题2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30分,78分合格;

《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单选题60,每题1分;多选题35,每题2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30分,78分合格;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单选题60,每题1分;多选题35,每题2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30分,78分合格;

《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6个主观题;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30分,78分合格。

考试成绩实行4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参加全部四个科目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4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必须在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

博弈论咨询师工程师考试题

350 评论(14)

zhuhuals2008

咨询工程师考试的四个科目各有特点,在备考的时候考生可以针对各科目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这样也会让备考更有效率。就四个科目的题型及特点来看,《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的难度相对高一点,需要考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三个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试题题型为综合题。

其中,《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单选题60道,多选题35道;《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单选题60道,多选题35道;《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综合题6道。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考试时间为小时,《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考试时间为小时,《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考试时间为小时,《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考试时间为3小时。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科目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和国家发展规划两部分内容,经济政策部分内容较多。本科目的考题计算题相对较少,以文字理解为主。在复习中应注重对政策、指标的理解,在整体把握章、节逻辑的基础上,注重对细节考点的记忆。

《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内容和方法,旨在考查考生掌握这些知识的程度及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中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各参与方对项目管理的特点和主要任务,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工程项目综合管理、范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内容侧重对概念及定性知识的考查。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及实际应用程序来理解记忆,而进度管理和费用管理比较偏重定量计算,是本科目的考试难点,考生需要重点掌握网络图及赢得值的计算方法。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内容始终围绕一个主题:项目的决策。要做出决策,就要对项目的各个方面做出判断,所以本科目在内容上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包括市场战略、市场营销、工程技术、财务分析、经济分析、概率分析、风险分析等。

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须注意他们之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本科目的考察采取客观题的形式,在复习的时候应注意阅读的覆盖面要全,概念要准确把握,关键知识点、重点词语要记忆。

《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以主观题方式考核。从概念到方法、从理论到案例,既要求应试人员具有宏观知识背景,又注重检验其运用咨询方法,进行分析、论证、运算和判断的实际操作能力。

251 评论(15)

坏坏的小幸福

在经济生活中,经常出现劣币会驱逐良币的现象,比如山寨手机对正规手机造成较大冲击,劣质商品大行其道等,请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解释。首先要搞清楚劣币驱逐良币的含义。跟山寨手机纯粹成本和价格优势不一样的。劣币驱逐良币(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为16世纪英国伊丽莎白造铸局长提出,也称"格雷欣法则"(Gresham'sLaw),他观察:消费者保留储存成色高的货币(undebase money)(贵金属含量高),使用成色低的货币(debased money)进行市场交易、流通。这种现象的发生存在两个假设前提。一、经济人假设。即参与经济活动的人都具备相当的理性,了解自己的利益需求。这亦是博弈论的假设前提。二、信息不对称假设。即在交易发生时,货币的支出者和接受者对货币的成色(原指铸币)了解程度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劣币的支出者才有可能把货币支付出去。在这两个假设条件下,货币的支付者愿意保留成色更足的铸币,而倾向于使用成色较差的铸币(当然它们的面值是一样的)。而接受货币的一方由于信息不对称,对货币成色的了解不够,于是接受了劣币。当所有人都能够判断货币成色的时候,市场上流通的就只有劣币,良币都被持有者收藏起来。当然今天已经不是铸币时代,但道理是一样的。举个例子,假如黄金和美元能够同时在市场上流通,在面值相通的情况下,人们一定更倾向于支付美元而保留黄金。又比如在美元坚挺而日元持续走软的形势下,人们一定愿意以日元支付而保留美元。这样的结果之一就是:在完全市场状态下,良性货币在流通领域的量越来越小,而需求愈来愈大,价值也越来越大;劣币反之。市场自我调节的缺陷由此产生。参考资料:答得不好,仅供参考,请别骂我。

351 评论(10)

小玩子2603

百分网小编收集整理2010年注册咨询工程师考试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试题及答案,供大家交流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如某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效益目标主要是使城市污水处理率从36%提高到70%,并使河道水体达到符合旅游景观水要求的地面水V类标准。这体现项目的()。 A.宏观目标B.规模目标C.效益目标D.功能目标 2.对于一些经不起失误的重大决策问题,尤其是对于缺乏经验的新问题,先采用()对少数典型单位或部分环节作试点,然后总结经验作为最后评定的依据,仍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A.试验法B.数学分析法C.经验判断法D.逐步淘汰法 3.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项目内在规律的要求,是项目建设程序的客观要求,它适用于()。 A.所有投资项目B.企业投资项目C.政府核准项目D.私人投资项目 4.如果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得出项目可行的结论,()在做出结论的同时可提出推荐项目的建议。 A.项目经理B.投资人C.项目发起人D.注册咨询工程师 5.()是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基础,通过对项目的产出品、投入品或服务的市场容量、价格、竞争格局等进行的调查、分析、预测,为确定项目的目标市场、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提供依据。 A.市场调查B.市场预测C.市场分析D.市场战略选择 6.市场预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包括()。 A.投资项目的方向B.投资项目的产品方案C.投资项目的市场需求D.投资项目的生产规模 7.等式Yi=a+bxi+ei中,ei为()。 A.回归系数B.回归常数C.回归余项D.残差项 8.()是指企业向市场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用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从而形成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A.重点集中化战略B.成本领先战略C.差别化战略D.成本优化战略 9.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企业形象B.消费者形象C.消费环境D.客观因素 10.不属于项目选址应考虑的区域因素是()。 A.环境因素B.劳动力因素C.政策因素D.自然因素 11.搞好()的关键在于把握调查对象的代表性,它直接关系到调查效果。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市场普查 12.由于各行业生产性质的不同,建筑系数和场地利用系数的大小必然有所差异,就一般工业项目而言,其建筑系数应()。 >30%>40%C.≤40%D.≤30% 13.()是安全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任务。 A.安全生产B.生产健康C.环境保护D.消防 14.应充分利用国外相对丰富的资源条件是()开发利用的一般原则。 A.能源资源B.土地资源C.水资源D.矿产资源 15.对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推进()。 A.企业废物“零排放”B.企业废物“达标排放”C.企业废物“合理排放”D.企业废物“分类排放” 16.《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是我国关于节约能源的基本大法。该法明确要求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资金中()。 A.安排节水资金B.安排节电资金C.安排节省土地资金D.安排节能资金 17.节约用水原则中的“三个相结合”原则表述不正确是()。 A.节水工作要实现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B.先进技术与落后技术相结合 C.强制节水与效益引导相结合D.先进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 18.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是()。 A.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B.可能造成一般程度环境影响的C.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D.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 19.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环境影响大的建设项目从严把关管理 B.对环境影响小的建设项目从严把关管理 C.对环境影响大的建设项目适当简化评价内容和审批程序 D.对环境影响小的建设项目适当简化把关管理程序 20.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不包括()。 A.环境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B.污染处理工艺达标可行性论证 C.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D.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21.环境影响被筛选为三大类,其中正确的是()。 A.一类是被剔除,然后再做评价分析的影响B.一类是不需要做任何定性说明的影响 C.一类是那些需要并且能够量化和货币化的影响D.一类是被剔除,再做定性说明的影响 22.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分析基础上,根据评价的需要,将建设项目() A.分成若干个评价单元B.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 C.分成两个评价单元D.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23.下列公式中,正确的是()。 A.流动资金=现金+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负债B.流动资金=现金+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负债 C.流动资金=现金+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负债D.流动资金=现金+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负债 24.朗格系数法是以()为基础,乘以适当系数来估算项目投资的方法。 A.建筑工程费B.安装费C.设备费D.建安费 25.某地拟于2008年兴建一座工厂,年生产某种产品50万t。已知2005年在另一地区已建类似工厂,年生产同类产品30万t,投资亿元。若综合调整系数为,用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计算拟建项目的投资额应为()亿元。 26.某项目总投资为1600万元,项目建设期为4年,每年投资400万元,建设期内年利率为10%,则建设期应付利息为()万元 27.某项目,在建设期初的建筑安装工程费为1000万元,设备、工器具购置费为800万元,项目建设期为2年,每年投资额相等,建设期内年平均价格上涨率为5%,则该项目建设期的涨价预备费为()万元。 28.融资方案研究是在已确定建设方案并完成投资估算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实施组织和建 设速度计划,构造融资方案,进行()分析。 A.融资结构、融资成本、融资渠道B.融资成本、融资风险、融资渠道 C.融资结构、融资成本、融资风险D.融资结构、融资风险、融资渠道 29.某公司发行总面额为800万元的债券,票面利率为12%,发行费用率为4%,发行价格为900万元,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则该债券的发行成本为()。 30.外源融资,即吸收()的资金。 A.融资主体外部B.融资客体外部C.融资主体内部D.融资客体内部 31.项目融资风险分析中,贷款的利率不随市场利率变动,但如果未来市场利率下降,项目资金成本不能相应下降,则相对资金成本将变高,上述情况是采用()利率贷款。 A.浮动B.固定C.市场D.票面 32.对非国家投资项目而言,投资者在确定基准收益率时应以()为基础。 A.资金限制和投资风险B.资金成本和通货膨胀C.资金成本和目标利润D.目标利润和投资风险 3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在()允许的范围内由企业自行确定。 A.经济法B.金融法C.担保法D.税法 34.作为净现值的辅助评价指标,净现值率是指()的比值。 A.项目净现值与项目全部投资现值B.项目全部投资现值与项目全部投资额 C.项目净收益与项目全部投资额D.项目净现值与项目全部投资额 35.计算折旧,需要先计算固定资产()。 A.现值B.原值C.磨损值D.产值

119 评论(14)

solomuse2012

第一次接触博弈是在给我的学生上供应链管理,学生们感觉课本很无聊,其中有在供应链的合作伙伴选择中提到了 博弈 一词,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博弈很有意思,她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大家没察觉,2个或者以上的人只要有互动就有博弈存在,单独一个人也存在博弈:例如如果我感冒了,我就会与上帝博弈:我是选择吃药,还是简单的多喝点水,还是置之不理,上帝就会根据我的选择“制定”我感冒的结果。 现在我给新的班级上课前第一节课都会见解一下博弈(给计算机专业的上课,我就强调信息流的重要,其他专业也可以联系起来,因为处处有博弈),囚徒困境也暗含着人与人之间要多沟通,这样结果就会最优(沟通的少也不可以,如果让囚徒提前接触10分钟,结果可能还是同样的)下边几个例子是我讲给学生的,通俗易懂。 有点长,建议你看完后再看一下电影《美丽心灵》 学习供应链管理之前,建议先学习一下博弈论,通过学习博弈论,我们就可以看到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博弈之我见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智力测验:海盗分珠宝。有五个海盗抢得100颗价值连城的珠宝,这100颗珠宝完全相同。那么现在就要分脏了(海盗不会按我们常规的分法,每个人都想分得最多),于是有人提出一个方法,大家都同意了,这个方法是:抽签将五个海盗排成1,2,3,4,5号,由1号海盗开始,让他来提出一个分配方案,决定每个人该分多少,然后所有海盗(包括他自己)一起进行举手投票,如果有50%以上(包括50%)的海盗同意,那么就按他的分配方案来,但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那他将被扔进海里喂鲨鱼,而后由2号来提方案,以此类推,直到只剩5号海盗为止。条件:1.每个海盗只想获得最大利益。2.所有海盗都是非常理智的这就是一个博弈问题,大家可以想想,如果你是海盗,你希望是第几个海盗?如果你是第一个海盗,你怎么分这100颗珠宝?下边的问题有点枯燥,我来讲一下博弈的概念,如果没兴趣的,可以动笔分析解答海盗问题。一、博弈的概念博弈简单的看,弈,就是下棋的意思,博弈,就是很多人下棋的意思。像象棋、五子棋、扑克等等都是最直接的博弈。博弈是指在一定的游戏规则约束下,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各参与人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策略(行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成本最小化的过程。博弈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我们早上起床穿哪件衣服,吃什么早饭,老师讲课,我是听还是聊天....这些都是博弈再像2000多年前,《孙子兵法》就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专著,2000年后,毛泽东提出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也是一种博弈。现在给大家5分钟时间思考一下海盗问题......答案是 98 0 1 0 1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让10000个人从1-100里选择一个数,最后选择离大家的平均值的一半最接近的就获胜。通常认为,人数够多,选择的数字就分散,所以最后的平均数应该接近50,所以我选25=50/2应该获胜把握大。但我再想,我知道这个其他人也知道这个,所以假定他们也都选25,那我就该选=25/2。同样道理,别人也会想到这点,如此不断,最后大家都选1。没有获胜者。二、博弈的种类1、博弈可以分为动态博弈和静态博弈。静态博弈:指参与者同时采取行动,或者尽管有先后顺序,但后行动者不知道先行动者的策略。像前边讲的平均值问题。动态博弈:指双方的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并且后行动者可以知道先行动者的策略。像前边讲的海盗问题。三、我们为什么学习博弈我们说过任何一个人做的任何一件事多多少少都有博弈的因素在里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包罗·萨缪尔逊如是说: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个有价值的人,你就必须对博弈论有个大致的了解。也可以这样说,要想赢得物流管理,不可不学博弈论;要想赢得生活,同样不可不学博弈论,甚至你的感情也与博弈有关。理论的不讲了,我们现在就通过几个例子来学习博弈:1、经济学中的“智猪博弈”(Pigs’payoffs) 这个例子讲的是: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 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原因何在?因为,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不踩踏板总是好的选择。反观大猪,已明知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所以只好亲力亲为了。 “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是由于故事中的游戏规则所导致的。规则的核心指标是:每次落下的事物数量和踏板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 如果改变一下核心指标,猪圈里还会出现同样的“小猪躺着大猪跑”的景象吗?试试看。 改变方案一:减量方案。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不去踩踏板了。小猪去踩,大猪将会把食物吃完;大猪去踩,小猪将也会把食物吃完。谁去踩踏板,就意味着为对方贡献食物,所以谁也不会有踩踏板的动力了。 如果目的是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这个游戏规则的设计显然是失败的。 改变方案二:增量方案。投食为原来的一倍分量。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会去踩踏板。谁想吃,谁就会去踩踏板。反正对方不会一次把食物吃完。小猪和大猪相当于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竞争意识却不会很强。 对于游戏规则的设计者来说,这个规则的成本相当高(每次提供双份的食物);而且因为竞争不强烈,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的效果并不好。 改变方案三:减量加移位方案。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但同时将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结果呢,小猪和大猪都在拼命地抢着踩踏板。等待者不得食,而多劳者多得。每次的收获刚好消费完。 对于游戏设计者,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案。成本不高,但收获最大。 原版的“智猪博弈”故事给了竞争中的弱者(小猪)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发。但是对于社会而言,因为小猪未能参与竞争,小猪搭便车时的社会资源配置的并不是最佳状态。为使资源最有效配置,规则的设计者是不愿看见有人搭便车的,政府如此,公司的老板也是如此。而能否完全杜绝“搭便车”现象,就要看游戏规则的核心指标设置是否合适了。 比如,公司的激励制度设计,奖励力度太大,又是持股,又是期权,公司职员个个都成了百万富翁,成本高不说,员工的积极性并不一定很高。这相当于“智猪博弈”增量方案所描述的情形。但是如果奖励力度不大,而且见者有份(不劳动的“小猪”也有),一度十分努力的大猪也不会有动力了----就象“智猪博弈”减量方案一所描述的情形。最好的激励机制设计就象改变方案三----减量加移位的办法,奖励并非人人有份,而是直接针对个人(如业务按比例提成),既节约了成本(对公司而言),又消除了“搭便车”现象,能实现有效的激励。2、囚徒困境博弈 在博弈论中,含有占优战略均衡的一个著名例子是由塔克给出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博弈模型。该模型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警察与小偷的故事。假设有两个小偷A和B联合犯事、私入民宅被警察抓住。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不同的两个房间内进行审讯,对每一个犯罪嫌疑人,警方给出的政策是:如果一个犯罪嫌疑人坦白了罪行,交出了赃物,于是证据确凿,两人都被判有罪。如果另一个犯罪嫌疑人也作了坦白,则两人各被判刑8年;如果另一个犯罪嫌人没有坦白而是抵赖,则以妨碍公务罪(因已有证据表明其有罪)再加刑2年,而坦白者有功被减刑8年,立即释放。如果两人都抵赖,则警方因证据不足不能判两人的偷窃罪,但可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将两人各判入狱1年。分析:略,A通过分析可得,无论B如何选择,自己选择坦白都是明智的,同理可得A也是选择坦白,而我们知道最优方案应该是都抵赖。这就是个人利益最大并不能实现整体的利益最大化,这个问题最先被纳什发现,每一方在选择策略时都没有“共谋”(串供),他们只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不考虑社会福利或任何其他对手的利益。也就是说,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局中人(也称当事人、参与者)的最佳策略组合构成。没有人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以便使自己获得更大利益。“囚徒的两难选择”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他们两人都是在坦白与抵赖策略上首先想到自己,这样他们必然要服长的刑期。只有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或者相互合谋(串供)时,才可以得到最短时间的监禁的结果。“纳什均衡”首先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战。按照斯密的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最终全社会达到利他的效果。不妨让我们重温一下这位经济学圣人在《国富论》中的名言:“通过追求(个人的)自身利益,他常常会比其实际上想做的那样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从“纳什均衡”我们引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两个囚徒的命运就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纳什均衡”提出的悖论实际上动摇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石。因此,从“纳什均衡”中我们还可以悟出一条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美丽心灵》就是讲纳什的 如果他们4个全部去追那漂亮女生,那她一定会摆足架子,谁也不搭理;这时再去追其他女孩子,别人也不会接受,因为没人愿意当次品。”突然,纳什自言自语道,“但是,如果他们4个先追其他女生,那漂亮女生就会感到被孤立,这时再追她就简单得多。《老友记》瑞秋和罗斯爱情坦白博弈当然电视剧追求完美结果,现实中如何处理爱情博弈。从“囚徒困境”这个典型博弈问题,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略)

225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