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秀梅+刘洋
【导读】众所周知,由于疫情的原因,我国建筑行业的考试都多少有所影响,2020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将在11月7号至8举行, 考试科目分为四个,其中《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题型均为客观选择题,《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的题型为主观题,即根据所给出的案例内容,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说说2020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题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审题、理解问题的含义和考查内容
2、分析背景材料中内涵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表达顺序等各种关系和相关性。
3、充分利用背景材料中的条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层次的解答问题,避免答非所问。
4、解答问题针对性要强、内容要完善、重点要突出、逐层分析、逐步表达、依据充分合理、结论明确。
对于题目比较长的试题,应考者往往非常紧张。怕花太长的时间审题导致来不及写答案,往往以较快的速度浏览题目,结果导致在写答案时又要花很长的时间反复浏览分析题目,并且不能真正确定命题者的考核要求,不能吃透模拟场景或业务活动背景材料中内涵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法定关系、表达顺序等内容,答题出现漏项、判断失误、答非所问等情况。因此建议考生至少仔细审核两遍题目,第一遍审完后,仔细看一下要回答的问题;再在审第二遍时带着要求回答的问题审题,对重要的、关键地方可以用笔画一下作为提示,或给题干适当分段已达到真正理解题意和考核内容。
有分析过程的尽量写出分析过程,有计算要求的要写出计算过程,有相关的知识点联系内容的可以点缀一下,尤其是要注意与考试用书的内容紧密结合。
答案的评分标准一般以准确性、完整性、分析步骤、计算过程、关键问题的判别方法、概念原理的运用等为判别核心。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发布的关于2020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题答题技巧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现在,大家就可以整理下适合自己的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备考技巧,争取在考场上,正常发挥,获得一个好成绩。
CuteGourmet
2017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模拟真题及答案
案例一:
B家具厂木材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动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接触控制箱外壳,导致1名员工触电。现场员工情急之下未切断电源就拉扯三芯电缆线,引发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d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
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包括()
A.医疗费用
B.企业停产损失费用
C.事故罚款
D.清理现场费用
E.丧葬及抚恤费用
正确答案:B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特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答案:A
3、从业人员长期接触B厂木材加工车间内的粉尘可能会引起的职业病是()
A.尘肺
B.苯中毒
C.炭疽
D.职业性哮喘
E.甲醛中毒
答案:A
4、下列措施中,对解决木材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
A.密闭产尘设备措施
B.粉尘惰化措施
C.除尘净化措施
D.通风净化措施
E.防静电措施
答案:A C D
5、在移动传送带过程中,可用于预防人员间接触电的技术措施有()
A.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B.安装电磁屏蔽
C.采用TT系统
D.安装机械联锁
E.采用保护接零系统
答案:A C E
案例分析不定项选择题
6、针对B厂的粉尘爆炸危险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粉尘分散度越高,越容易发生爆炸
B.粉尘浓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C.氧含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
D.粉尘温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E.粉尘湿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答案:A B C D
7、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有()
A.优先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原则
B.“四不放过”的原则
C.公正、公开的原则
D.企业利益至上的原则
E.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答案:B C E
8、该起事故暴露出B厂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
A.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
B.安全检查不到位
C.劳动防护用品不合格
D.未采用防爆电动机
E.岗位责任制不健全
答案:A B E
案例二:
某厂进行职工安全教育,由主管安全生产的厂长甲为大家系统讲解了我国安全管理方针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则等。甲讲,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甲进一步说,所谓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是“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能量逆流作用于人体造成伤害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伤害及伤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能量大小、能量集中程度、接触能量的人体部位、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能量的种类。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
A.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
B.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所谓“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
C.所谓“预防为主”,就是预防事故的扩大,尽量减少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D.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按照个人的意志开展生产活动,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
多项选择题:
l.按照甲对系统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C)。
A.整个厂是一个系统
B.厂中的一个班组不能成为一个系统
C.整个厂的生产工艺构成一个系统
D.整个厂生产工艺的一部分不能构成一个系统
2.按照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C)。
A.中毒属于第一类伤害
B.中毒属于第二类伤害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能量作用于人体的时间越长,对人体的伤害越严重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能量作用于人体的时间越短,对人体的伤害越严重
【相关知识】:
1.《安全生产法》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定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所谓“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其他各项目标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特别是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所谓“预防为主”,就是对安全生产的管理,主要是在发生事故前采取控制措施,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具有独立功能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对生产系统而言,系统构成包括人员、物质、设备、资金、任务指标和信息六个要素。
3.所谓以人为本,其基本含义简要说就是: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4.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因此,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作为能量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
“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按照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伤害,将伤害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伤害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Jonathan261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1、题干暂缺
【解析】
问题1:(4分)
建设期利息第1年:1500×1/2×6%=45万元
第2年:(1545+1500×12)×6%=元
合计:45+万元(2分)
固定资产折旧费,(5300+×(1-5%)÷8=万元(2分)
问题2:(4分)
每年得还本息和:
×6%×(1+6%)5-【1+6%)5-1】=万元(2分)
运营期第1年应还利总:×6%=万元(1分)
应还本金:万元(2分)
问题3:(5分)
运营期第1年应投入的流动资金:
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12=2700÷12=225万元
现金=(工资及福利费+其他费用)÷9=(700+290)÷9=110万元
存货=385万元
流动资产=225-110+385=720万元(2分)
应付账款=外购原材料、燃料费÷6=1680÷6=280万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280万元(1分)
运营期第1年应投入的流动资金720-280=440万元(1分)
运营期第2年应投入的流动资金=855-350-440=65万元(1分)
问题4:(2分)
运营期第1年增值税:3520×13%-200-300=万元,故应纳增值税为0(2分)
问题5:(5分)
运营期第1年:
总成本费用=2700+万元(2分)
税后利润=()×1(1+25%)=方元(1分)
因万元>当年应还本金万元,故,运营期第1年可以满足还款要求。(2分)
2、题干暂缺
【解析】
问题1(4分)
问题2:(4分)
方案一得分:
10××××××(1分)
方案二得分:
8××××××(1分)
方案三得分:
7××××××(1分)
因方案一得分最高。故推荐方案一为最优方案。(1分)
问题3:(6分)
方案三寿命周期年费用:
2100%×(A/P,8%,50)+120-70×(P/F,8%,50)×(AP,8%。50)=2100÷×÷万元(1分)
成本指数:(2分)
万元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价值指数:(2分)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0408/
因方案三价值指数最高,故选择方案三为最优方案。(1分)
问题4:(6分)
A方案费用净现值:1800+60-40×(P/F,8%,40)+(130-8)x(P/A,8%,40)+20x【(P/F,28%,10)+(P/F,8%,20)+(P/F,8%,30)=1800+60-40×××)方元(分)
B方案费用净现值:1800+100-40X(P/F,8%,40)+(130-11)×(P/A,8%,40)+50×(P/F,8%,20)=1800+100-40××11925+50×万元
因B方案费用净现值最小,故,选择B方案为最优方案。(1分)
3、题干暂缺
【解析】
问题1
施工进度计划
Z工程款:(600×150+50×1500+160000)××106××元(2分)
问题2:(4分)
事件2不可以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2分)
承包人未通知监理人到场检查,私自将工程隐蔽部位覆盖的,监理人有权揩示承包人钻孔探测或揭开检查,无论工程隐蔽部位是否合格,由此增加的费用和延误的工期均由承包人承担。(1分)
费用索赔的0元(1分)
问题3:(4分)
从经济的角度,总承包商应压缩10天工期。(1分)
压缩F和G工作各10天(1分)
费用增加(2000×10+5000×10=70000元
可获得的收益为:(220-210)×100007000=30000元(2分)
问题4:(分)
总承包商直接确定评标专家的做法正确。(分)
理由:评标专家可以采取随机抽取或者直接确走的方式。一般项自,可以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技术特别复杂、专业性要求特别高或者国家有特殊要求的招标项感采取随机抽取方式确定的专家难以胜任的,可以由招标人直接确定。(2分)
问题5:(分)
评标委员会对施工业绩认定的做法错误。(分)
理由:评标委员会应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资格审查方式审查投标人资格,若需投标人给予额外资料补充说明的,应书面通知投标人补充。(2分)
问题6:(2分)
总承包人可以重新招标或选择中标候选人名单排名第二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确走排名第一的年标候选人为中标人。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的经营、财务状况发生较大变化或者在在违法行为等形,不符合电标条件的,招标人可以按照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中标候选人各单排序依次确定其他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也可以重新招标。(2分)
4、题干暂缺
【解析】
问题1:(5分)
总价措施项目费用=163×159=24145万元(1分)
安全文明施工费=163×6%=92378万元(1分)
签约合同价=(163+×)×107×方元(1分)
工程预付款=163×××20%=38021万元(1分)
开工前应支付安全文明施工费=××70%×90%=7。186万元(1分)
问题2(5分)
截止第2个月末:
拟完工程计划投资=(12+454)×107×方元(1分)
已完工程计划投资=(27500×48010000350×32010000×107×万元(1分)
已完工程实际投资=27+500×48010000+350×33010000××万元(1分)
投资偏差=万元,即,投资超支万元:(1分)
进度偏差=万元,即,进度超前方元,(1分)
问题3:(4分)
第3个月:
承包商完成分项玉程项目费用=500×480-350×330+200×280)1000=方元(1分)
发包人应付工程款-【415+()5+978×30%+20×1052】×××90%万元(3分)
问题4:(6分)
(1)分项工程B按调整后综合单价计算费用的工程量为:1500-1200×(1分)
原人材机:元m3(1分)
调整后管利:×12%×(15-50%)=元m3
(2)整后综合单价:428257+元m3(1分)
(3)B分项工程费用增加:【(300-120)×480-120X45428】1000014091方元
C分项工程费用增加1400×(330-320)10000=万
分项工程费用增加:万元(1分)
总价措施麦用增加:×159=万元(1分)
(1)实际总造价()×107×万元(1分)
竣工结算款:(××)x90%=万元(1分)
冲哥是个姐
一、A焦化厂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2009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2人轻伤。该厂因精苯工业废水兑水稀释后外排,被环保部门责令整改。该厂采取的措施是将废水向煤堆喷洒,这样既仰制了扬尘,又避免了废水外排。为防止相关事故发生,该厂于2009年5月20日制定实施了《A焦化厂精苯污水喷洒防尘管理办法》。 2011年5月11日15时20分许,A厂备煤工甲、乙在进行胶带输送机巡检作业时闻到强烈异味,随后两人分别前往不同部位查找原因。15时38分,乙听到从甲的方向传来一声闷响,气浪迎面扑来,发现通廊部分坍塌。乙立即呼救。厂领导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对胶带输送机通廊坍塌现场进行搜救,在胶带输送机通廊北端发现甲倒在废墟中。甲头部有明显外伤,身上大面积烧伤,经医务人员确认已经死亡。 事故调查确认,此次事故为1号煤仓内苯蒸汽爆炸事故。在含苯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1年后,废水管道断裂,废水从管道断裂处流入煤堆底部,经胶带输送机运输,大量含苯煤粉进入1号煤仓,从含苯煤粉中挥发出的低浓度苯蒸汽积累、聚集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后引起爆炸。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规定,A厂( ) A.可以只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可以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C.可以委托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D.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可以委托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个人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2、A厂招收新从业人员,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 3、A厂2009年百万工时伤害率( ) 4、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作为A厂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可从事的安全生产工作包括( ) A、参与本厂组织的事故调查 B、参与本厂厂内隐患排查治理 C、进行本厂员工职业病鉴定 D、参与本厂员工安全培训 E、为本厂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5、根据生产事故调查和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的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国资委组织调查 B、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调查 C、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境部门组织调查 D、可邀请相关专家作为调查组成员参与事故调查 E、A厂上级主管部门、工会参与事故调查 6、A厂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 ) A、煤尘 B、笨 C、氯 D、高温 E、焦炉煤气 7、A厂要恢复生产在修复破坏的设备、设施后还需( ) A、重新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B、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C、将事故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 D、全面落实事故调查报告整改要求 二、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天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厂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1、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包括( ) A.医疗费用 B.企业停产损失费用 C.事故罚款 D.清理现场费用 E.丧葬及抚恤费用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很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3、从业人员长期接触B厂木材加工车间的粉尘可能引发的职业病是( ) A.尘肺 B.苯中毒 C.炭疽 D.职业性哮喘 E.甲醛中毒 4、在下列措施中,对解决木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ABCD) A、密闭产尘设备措施 B、粉尘堕化措施 C、除尘净化措施 D、通风净化措施 E、防静电措施 5、在移动传送带过程中,可用于预防人员间接触电的技术措施有(ACE) A、安装静电保护装置 B、安装电磁屏蔽 C、采用TT系统 D、安装机械联锁 E、采用保护接零系统 6、针对B厂的粉尘爆炸危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粉尘的分散度越高,越容易发生爆炸 B、尘浓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C、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 D、粉尘温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E、粉尘湿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大 7、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有(BE) A、优先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原则 B、“四不放过”的原则 C、公正、公开的原则 D、企业利益至上的原则 E、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8、该起事故暴露B厂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AB) A、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 B、安全检查不到位 C、劳动防护用品不合格 D、未采用防爆电机 E、岗位责任制不健全 三、C建筑工程公司原有从业人员650人,为减员增效,2009年3月份将从业人员裁减到350人,质量部、安全部合并为质安部,原安全部的8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转入下属二级单位,原安全部的职责转入质安部,具体工作由2人承担。 2010年5月,C公司获得某住宅楼工程的承建合同,中标后转包给长期的包工头甲某,从中收取管理费。2010年5月,甲找C公司负责人借用吊车吊运一台800KG-m的塔式起重机组件,并借用了“A”类汽车驾驶执照的员工乙和丙。2010年11月7日中午,乙把额定起重8T的汽车式起重机开到工地,丙用汽车将塔式起重机塔身组件运至工地,乙驾驶汽车式起重机开始作业,C公司机电队和运输队7名员工开始组装塔身。当日18时,因吊车油料用完且天黑无照明,丙要求下班,甲不同意。甲找来汽油后,继续组装。20时,发现塔吊的塔身首位倒置,无法与塔基对接。随后,甲找来3名临时工,用钢绳绑定、人拉钢绳的方法扭转塔身,转动中塔身倾斜倒向地面,作业人员躲避不及,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确定此次事故类别并说明理由。 2、指出C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 3、分析本次事故暴露出的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4、提出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四、D热电厂2x300MW扩建工程的燃煤系统包括:煤仓,运煤系统,破碎系统,给煤系统。煤仓内堆煤高度为14m。燃煤由汽车运入电厂,采用胶带输送机将煤送到磨煤机中磨成煤粉,煤粉送至锅炉喷燃器,由喷燃器喷到炉膛内燃烧。扩建工程使用该厂原有的2个容积500立方米柴油储罐储存点火锅炉用燃油。 给水系统的功能是将水送入省煤器。进入省煤器的水经水冷壁和过热器等受热面,变成过热蒸汽后送入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D厂调节水系统有一个储存为12t的液氨储罐。 发电机的冷却方式为“水—氢—氢”方式,氨气由直径100mm的管道引入发电机设备。制氢系统有9个表压,容积10立方米的氢罐。锅炉机组连续蒸发量为1025t/h,过热蒸汽出口压力为17075MPa。 D厂远离城区。为方便员工生活,D厂在厂区设立了一座加油站,加油站有2个容积150立方米的汽油储罐,汽油的密度为730kg/m3. 受D厂委托,E安全评价机构对该厂扩建工程进行了安全评价,出具了安全评价报告,并提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计22分) 1、为预防燃煤输送系统事故,应采取哪些安全技术措施? 2、D厂委托给E机构的安全评价属于哪种类型?简述该类安全评价包括的主要内容。 3、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结合以上场景,说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 4、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指出D厂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说明理由。 五、F氧化铝厂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生产工艺为:原料储运,石灰消化,原矿将制备,高压溶出,赤泥沉降洗涤,分解与种子过滤,蒸发及排盐,氢氧化铝焙烧与包装等。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主要有:铝土矿,石灰,液碱,燃煤,硫酸,柴油,硫酸铵,赤泥,氧化铝,灰渣,煤气,过热蒸汽,液氨,水等。该厂生产的主要工作由本厂负责,辅助性工作承包给G企业。F厂主办公楼有:2部电梯,1套消防系统,26个灭火器。 F厂自备煤气站和热电站。煤气站生产氢氧化铝焙烧用煤气,煤气生产能力为。热电站有:3台130t/h燃煤锅炉,1套12MW汽轮发电机组,1套25MW汽轮发电机组。热电站生产270度地蒸汽,生产能力为220t/h , 蒸汽在管道中的压力为。 F厂热力工程系统有:主厂房,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除盐水站,点火泵房,灰渣库,熔盐加热站,除灰系统,热力管网,氨法脱硫系统等单元。工艺间物料采用管道或机动车辆输送。 2010年3月,F厂组织了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析表明,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意识到的事故隐患占31%,查出的两个重大事故隐患1,2在2010年1月份检查时已经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的甲车间认为是乙车间负责整改,乙车间认为应由甲车间负责整改。重大事故隐患2未整改的原因是F长认为是应由G企业出整改资金,G企业认为应由F厂出整改资金。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指出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得火灾爆炸物质并说明理由。 2、指出上述场景中的特种设备。 3、指出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危险因素及其存在的单元。 4、确定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责任单位并说明理由。 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第三题 1.此次事故类别为起重伤害。 理由:发生在塔式起重机(起重机械)的安装过程中。 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使用。 (4)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汇报生产安全事故。 3.本次事故暴露出的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1)起重机械的安装和拆卸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2)没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3)施工中没有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 (4)在作业环境不良的条件下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5)临时工未经培训上岗,特种专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6)相关方管理混乱,存在着非法分包、转包的现象。 4.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3)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4)加强相关方管理,严格审核相关单位的资质和条件。 (5)加强从业人员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6)现场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保证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第四题 1.为预防燃煤输送系统事故,应采取哪些安全技术措施: (1)防粉尘措施:改革T艺流程,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湿式作业;密闭、通风、除 尘;个体防护。 (2)机械传动部件采用防护罩、防护网等防护装护装置防止机械伤害。 (3)采用接地等防静电措施。 (4)接地、屏蔽等防雷击措施。 厂委托给E机构的安全评价属于安全验收评价。 主要内容: (1)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 (2)发生事故与职业危害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 (3)与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符合性评价。 (4)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量、定性分析。 (5)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撰写评价报告。 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生产现场管理与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 (1)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并使危险有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2)起重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一作业实行作业许可制度。 (3)作业许可证上应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 (4)爆破、吊装作业要派专业人员现场监督,保证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厂存在的重大危险源: (1)加油站(2个汽油储罐)。理由:加油站汽油储量大于汽油临界量200t。 (2)液氨储罐。理由:液氨储罐储量大于氨临界;lot。 (3)氢罐。理由:氢罐储量大于氢临界量5t。 第五题 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的火灾爆炸物质 (1)燃煤。理由:属于易燃(自然)物质。 (2)柴油。理由:属于易燃液体。 (3)煤气。理由:属于易燃气体。 (4)硫酸铵、硫酸。理由:属于强氧化性物质二 2.场景中的特种设备:电梯,锅炉,蒸汽管道,压容器。 3.按事故类别分类,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存在的:!要危险有害因素及类别如下。 (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火灾。类别:油泵房、点火泵房、溶盐加热站等。 (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其他爆炸。类别:除灰系统(粉尘爆炸)、热力管网r管道爆炸)。 (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坍塌。类别:堆煤场。 (4)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高处坠落。类别:主厂房等检修。 (5)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淹溺。类别:除盐水站。 (6)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触电。类别:各种电气设备。 (7)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机械伤害。类别:各种机械。 (8)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窒息和中毒。类别:热力管网气体。 4.重大事故隐患I、Ⅱ的整改责任单位:F厂。 理由: (1)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整改、防控的主体。 (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本单位事故隐患。 (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力案。 (4)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方、承租方的隐患排查负有统一协调、管理的职责, 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落实。 (3)建立健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复查、举报等隐患排查制度。 (4)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建立隐患排查专项资金使用制度。 (5)坚强相关方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 (6)对重大事故隐患要制定隐患整改方案,落实整改隐患整改措施,整改完毕后,应对整改情况进行评估。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