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3

优尼makeup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机械工程师上岗培训内容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huchu白白

已采纳

1 .申请认证机械工程师申请人须有良好的职业行为,遵守道德规范,并提供以下有效文件:( 1 )大学毕业证书;( 2 )外语证书;( 3 )计算机证书;( 4 )机械工程师“综合素质与技能”考试合格证书;( 5 )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布的《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中所规定的一门课程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6 )实际工作经历,专科毕业四年以上(非机械类需六年),本科毕业三年以上(非机械类需五年),同等学历者十五年以上,申请人必须有一年以上在生产、科研企业工作经历,并提供工作总结报告(由本人岗位上级写出工作业绩评语并需经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及公章证明)。2 .申请认证专业工程师除满足申请机械工程师认证条件外,需要取得专业工程师资格考试合格证书并有两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实践。(详见各专业工程师考试要求)资格考试凡申请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的人员,必须通过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全国统一资格考试,并成绩合格。资格考试每年 11 月份举行。凡申请专业工程师者,除通过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还须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织的专业工程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登记注册及确认管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对已取得各类资格的人员实行登记注册制度。年度确认时重点考查其遵守机械工程师职业道德、参加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等状况。内容包括: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其中每年至少参加一门《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所含课程的学习)、参加学术交流、技术考察等。登记注册者需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或国家认可的继续教育证书及其它有效证明,向当地机械工程学会申请办理。年度确认工作自发证之日起,每三年进行一次,合格者在网上公布。资格认证上海地区资格认证和资格考试报名工作由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技术资格认证中心上海市分中心负责申请认证的受理、对申请人所提交的文件进行验证、接受资格考试的报名、根据考试大纲组织辅导培训、在上海地区开展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04年度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结果公布上海地区18人榜上有名经中国科协批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从2004年3月起通过“综合素质与技能考试”、业绩考核及同行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2004年度的综合素质与技能考试于2004年11月20日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全国15个省市同时举行。上海市共有50人报名参加考试,合格者率达64%。在考试合格者中,有18人已经符合资格认证的各项条件,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技术资格认证中心审核,确认具备了中国机械工程师资格。8月14日下午,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在科学会堂召开了上海地区首批颁证座谈会。18位同志领到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发的证书。目前2005年度考试报名工作已经开始,新一轮助学辅导班也已开学。

机械工程师上岗培训内容

332 评论(14)

已然晕菜

篇一:机械工程师岗位职责要求 1、负责机械设备及有关零部件的图纸设计、安装和试运行; 2、制定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 3、对机械设备中存在的缺陷及时进行技术改造或调整,确保设备运转在良好的状态; 4、制定机械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保养及大修计划,并负责对维修工作的组织实施及检查,确保维修质量; 5、对机械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提高机械效率 篇二:机械工程师岗位职责要求 1、负责机械组固、建档、报废、报损等相关手续的办理。 2、负责机械报表的汇总统计。 3、掌握项目经理部机械分布动态情况。 4、进行每月机械完好率、利用率的统计分析。 5、参与机械设备的检查与评比。 6、参与机械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 7、负责机械设备台帐、油水更换台帐、维修台帐的建立和更新。 8、掌握和监督设备定人定机、持证上岗情况,外租机械进退场验收。负责工区之间(或工区内)机械设备的协调及核算。 9、组织机械保养计划下达、监督保养实施和维修的落实。 10、进行机械使用和维修成本的统计与分析。 11、参与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评价和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辨识。根据自己的工作流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分工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应急预案。 《机械工程师岗位职责要求》相关文章: 1.工艺工程师工作岗位职责 2.主管工程师岗位职责 3.电气工程师岗位职责 4.机械工程师岗位职责要求 5.警察岗位职责 6.美容顾问岗位职责 7.通信技术岗位说明书 8.物业电工岗位职责 9.如何确定员工的培训需求

283 评论(11)

为食猫88

不一定需要培训才能考,看你自己的能力.报名一般问省人才市场或考试中心

195 评论(10)

小殊哥哥

有电脑么?下载一个CAD!记得安装天喻插件,再找一些图纸把绘图速度练上来!实在没有去图书馆找,买一套基础绘图集也可以!照着画! 记得要有紧迫感,这样才能练出速度!然后,学习一下三维造型!个人觉得SW就可以了!这两个差不多会了,就去找一个工作,从绘图开始,刚开始不要介意工资,多学东西!等你到了那个环境,很多东西就懂了!

221 评论(14)

滴水无香2005

机械设计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 考试科目与内容一、《现代机械设计方法》 内容:创新设计、机械动态设计、有限元分析、稳健设计、优化设计和可靠性设计。 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内容: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机械一体化系统数学模型、机械传动及其驱动系统设计、传感器与检测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及其接口设计、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笔试内容: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三维几何造型技术、CAPP技术、CAM技术、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 机试内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相关软件的应用。由机械设计学会指定的考试点根据自身的计算机软硬件条件在下列软件范围内任选两种(ANSYS、MSC、Software、Relex、ProFES、RelFMECA、CBT/NOVA、新洲软件、开目软件、CATIA、Sdidwork、Cimatron)。 注:考试统一使用机械设计学会编写的机械设计工程师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及针对上述三门考试科目的学习要求与重点所编写的考试复习大纲。未例入本次考试而在教材中有的内容可作为一般了解的内容来学习。 考试复习大纲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 第1章 绪论 了解设计的定义及其分类、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学科的研究领域。 第2章 产品生命周期设计 (1)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的基本概念。了解产品生命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的内涵及其组成。熟悉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的基本特点。 (2)面向材料选择的设计技术。了解绿色材料的基本概念。了解绿色材料的评价方法和选用方法。 (3)面向产品质量的设计技术。了解产品质量设计的基本概念、质量设计模型以及其主要设计方法及评价方法。 (4)面向环境的设计技术。了解面向环境设计的基本概念。熟悉拆卸设计、回收设计和维修设计的定义、分类及设计基本原则。 (5)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的评估。了解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评估方法。 第3章 创新设计 (1)创新设计的概念。了解设计理论的分层、创新设计的特点和创新设计的过程。 (2)产品设计中的冲突。了解工程设计中的冲突。掌握TRIZ的冲突分类。熟悉技术冲突的通用化和标准化的方法描述。 (3)冲突解决原理。熟悉发明原理。掌握冲突矩阵和技术冲突问题的解决过程。 (4)物理冲突解决原理。了解物理冲突的类型。熟悉并掌握分离原理及其与发明原理的关系。 第4章 机械动态设计 (1)引言。了解机械动态设计的含义及其关键技术、发展现状。 (2)机械结构振动理论基础。了解机械振动概念和分类。熟悉并掌握: ①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含义,阻尼机理。初始条件下单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分析,弱阻尼振动的减幅率。受迫振动的三种激励形式,单自由度受迫振动的稳态响应解,幅频特性、相频特性。非简谐振周期性激励、非周期激励的处理思想。②多自由度振动系统运动方程的建立方法,运动方程的矩阵表示。固有频率的解法、主振型和方程解耦的基本概念,比例阻尼。③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含义。负阻尼。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典型性质。非线性振动求解分析方法概述。 (3)机械结构动力学建模与参数识别。了解有限元动力学建模方法,理解机械结构动力学建模的一般方法。熟悉并掌握:①实验模态分析建模方法含义,模态分析基本概念,模态缩减的含义,模态分析中的阻尼问题。机械结构频响函数与模态参数的关系。②实验模态建模主要步骤,结构激振、信号处理、频率响应函数估计的含义,模态参数识别的含义。模态参数的频域识别法、时域识别法的含义。单模态拟合法和多模态拟合法的区别 (4)机械结构动力学修改与动力学优化设计。理解并掌握结构动力学修改概述。结构动力修改的灵敏度分析的含义。结构动力修改的矩阵摄动迭代法含义。结构动态优化设计方法的含义。 (5)机械减振、振动利用与振动控制设计。了解被动隔振、主动隔振和被动消振的概念。熟悉与掌握单级隔振系统的运动分析、幅频相频关系、隔振传递率,几类典型的无源隔振隔振器。阻尼消振含义,动力放大系数。冲击消振原理和振动的利用概述。 第5章 有限元设计 (1)概述。了解结构分析与有限元法的关系,掌握有限元的基本思想和特点,了解有限元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以及CAE技术的应用和作用。 (2)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掌握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问题的应用场合及其所对应的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形式。 (3)单元的类型及其插值函数。掌握常用的单元特性、类型和应用场合;掌握常应变三角形单元建立单元插值函数的两种方法及单元的面积坐标与之交坐标系之间的关系;熟悉单元插值函数的性质。 (4)弹性力学中的有限单元法。掌握有限元模型建立的基

212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