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4

密室娱乐小伙伴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气象学工程师怎样考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珊珊来了

已采纳

1、兰州大学气象学专业的专业课复习是最重要的,无论如何进入考研复试之后,自身的的实力和成绩是最重要的,虽然考研复试的成败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还是把复试要求的内容复习好,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是前提。2、在复试开始复习之前,多联系兰州大学气象学专业的研究生,多咨询一下兰州大学气象学专业复试复习经验,毕竟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复试,只有多向已经考上了的研究生咨询复试经验,才可以让复试变得更有把握。也可以通过兰州大学气象学专业考研群进行交流复试复习经验。3、查询兰州大学研究生院的官方网站,落实兰州大学气象学专业的复试流程,甚至不同的方向复试的流程和内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把这一点落实好,如果学校官方网站上没有公布,也可以打兰州大学气象学专业研招办去落实复试流程。4、复试的注意事项也要提前好好准备一下,比如注意礼貌、穿着礼仪、导师喜好、专业素养等等很多方面,一定要把这些注意事项好好的准备一下,做到有备无患。

气象学工程师怎样考试

296 评论(15)

双双鱼儿

一、报名条件(一)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1、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见附件,下同)大专学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7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8年。2、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学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5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学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6年。3、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2年;或取得其他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3年。4、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1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博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2年。 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应该包括: 1.环境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监测) 2.环境科学(环境学、环境规划与管理) 3.生态学 4.化学 5.应用化学 6.生物科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科学与技术) 7.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 8.大气科学(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大气科学) 9.给水排水工程 10.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11.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化学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化工、生物化学工程) 12.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 13.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14.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管理(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 15.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水土保持) 16.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环境保护) 17.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规划与利用)

283 评论(14)

楠辉之恋

一样的问题,大家都着急啊

244 评论(8)

速度染发

院校的复试过程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资格审查、体检2、面试:即综合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大学本科设计、日常生活常识甚至包括体育素质等,就像平时学生在一起拉家常一样,轻松简单,学生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不要紧张,一定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要华而不实!3、口试:即外语听力与口语水平测试,主要包括自我介绍、日常口语交流、阅读理解,阅读一篇文章后一般会让学生回答后面的选择,这时建议大家朗读速度慢点,顺便看一下文章后面的选择题,这样能比较容易的找到答案!4、笔试:即专业课笔试,闭卷考试,而且还有老师监考,一定要好好准备哦,学校一般都会给出专业课笔试的考试大纲的!若学校没有提供考试大纲,请楼主及时与学校联系咨询或提前去学校打听一下情况!另外,复试时,考官一般是不会为难学生的,自己一定要放轻松,不要紧张!请楼主参考,顺祝考研成功!

320 评论(9)

最爱黄冕

气象学考研需要考的科目是101政治、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363高等数学丙、820专业综合(含大气科学概论、天气学、动力气象学)。

气象学考研专业介绍:

气象学(学科代码:070601)是大气科学的一个二级学科,它是把大气当作研究的客体,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说明大气特征的学科,集中研究大气的天气情况和变化规律和对天气的预报。本学科主要从事大气一海洋动力学、海气相互作用和海岸气象学方面的研究。

气象学专业考研的培养目标:

1、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热爱祖国和人民,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勇于追求真理和献身科学的专门人才。

2、硕士研究生对气象科学的前沿基础知识应有广泛的了解,具有坚实的数理、外语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

3、能够用现代气候学和自然地理学理论从事城市气候与大气环境、全球变化问题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毕业后能胜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科研、应用及教学工作。

30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