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ephine383
细胞培养工程师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高级职位之一,工作内容是使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生产及研究,常常需要有医学或生命科学的背景知识。由于细胞培养工程师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复杂的工作要求,通常能够享受较高的薪资待遇。根据企业员工规模、行业特点、工作年限等不同因素,细胞培养工程师的薪资水平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在生命科学研究机构、药品制造企业等行业,细胞培养工程师的平均薪资水平较高,可能在10万以上。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相关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细胞培养工程师在劳动市场上的需求将越来越高,相应的薪资水平也会有所提高。
小巴布2016
AE工程师是在生产、工程、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上,用科学技术创造性地解决工程问题,是连接研究工程师和普通技术操作人员的桥梁。他们既要领会、理解、落实研究工程师的设计和意图,又必须通过加强集体协作以解决实际问题。只有经过他们的努力才能使研究型人才的研发、设计、规划、决策转换成物质形态或者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 工作内容: 提 *** 品技术支持,包括咨询解答、产品培训、现场技术指导、故障分析和排除等; 负责市场部与R&D的沟通与信息反馈,参与技术培训和技术研讨会; 收集客户反馈意见,制定市场需求,反馈给R&D,跟踪其进展和市场反应; 制定相关工具软件的作业指导书、产品说明书等技术文档; 负责相关技术文档的发放及整理归类; 协助销售部推广公司产品。
QE是英文(Quality Engineer)的缩写,意思质量工程师。从事技术质量和服务质量等的研究、管理、监督、检查、检验、分析、鉴定等。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会设置这样的部门或岗位,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所要求的有关品质保证的职能,担任这类工作的人员就叫做QA。类似地,QC为品质控制员,即检验员;QE为质量工程师。 一、质量工程师职位描述: 1、进行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及系统可靠性设计、研究和控制; 2、组织实施质量监督检查; 3、进行质量的检查、检验、分析、鉴定、咨询; 4、进行产品认证、生产许可证、体系认证、审核员和评审员注册、质量检验机构和实验室考核等合格评定管理; 5、调节质量纠纷,组织对重大质量事故调查分析; 6、研究开发检验技术、检验方法、检验仪器设备; 7、制定质量技术法规并监督实施; 8、设计、实施、改进、评价质量与可靠性信息系统。 二、质量工程师报考条件: 1、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以及获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就业的外籍人员,遵纪守法并具有中专以上(不包含中专、高中)学历者,均可报名参加质量专业初级资格考试。 2、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以及获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就业的外籍人员,遵纪守法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报名参加质量专业中级资格考试: ①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5年。 ②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4年。 ③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2年。 ③取得硕士学位,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1年。 ④取得博士学位。 3、本规定发布前,按国家统一规定已受聘担任助理工程师职务,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2年。对本规定发布前,按国家统一规定已受聘担任工程系列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职务的质量专业人员,可免试《质量专业相关知识》或《质量专业综合知识》科目。 3、根据《关于同意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内地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9号),凡符合质量职业资格考试相应规定的香港、澳民居民均可按照文件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名参加考试。 4、应届毕业生参加质量职业资格考试的,在报名时,对尚未获得学历证书的应届毕业生,须持能够证明其在考试年度可毕业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等)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证明报名。 三、报名时间: 1、报名时间一般为1月份(以当地人事考试部门公布的时间为准)。 2、报考者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后,携带有关证明材料到当地人事考试管理机构办理报名手续。党中央、国务院各部门、部队及直属单位的人员,按属地原则报名参加考试。 四、科目设置 初级和中级考试各设2个科目具体是: 1、初级:《质量专业相关知识》、《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 2、中级:《质量专业综合知识》、《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
LED工程师大概有下列几种 1〉设备工程师:负责生产设备维护和调试,设备的选择和改善,更大程度达到满足生产和工艺要求 2〉制成工程师:对生产流程管控和改善。 3〉研发工程师:那就是研发了,根据客户需求或自身设计规格制定原材料使用,工艺规格等等 4〉品质工程师:监督过程,提高生产品质。 直接那么问可能太泛了一点,希望对你有用
SQA工程师是软件质量保证工程师。从事软件产品的评审和审计,验证软件是否合乎标准的专业测试人员。 软件质量保证(SQA)是软件测试人员建立一套有计划,有系统的方法,来向管理层保证拟定出的标准、步骤、实践和方法能够正确地被所有项目所采用。 软件质量保证的目的是使软件过程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是可见的。它通过对软件产品和活动进行评审和审计来验证软件是否合乎标准。软件质量保证组在项目开始时就一起参与建立计划、标准和过程。这些将使软件项目满足机构方针的要求。
CAM (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 简单点说CAM工程师一般都需要: 1:懂gerber的构成,明白gerber内含每组数据的意思 2:懂cam软件,方便简单如cam350,快捷如v2001,功能强大如pcrcam或ucam或 genesis 3:懂设计软件,如paotel,powerpcb,等一些设计软件的基本属性 4:要有一定的元器件知识及电路原理知识 5:要清楚工厂的制程能力,明白pcb是怎样做出来的, 6:要明白哪些cam制作能够有效的协助研发部门进行新产品的开发 7:要懂电脑知识,能够处理一些电脑的基本故障 8:要懂英文,能够对一些提示有效理解并可在软件说明里查清原因 9:要懂编程,能够自已编一些宏命令以方便软件操作
SQE(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供货商管理工程师 1、必须要有供应商跟踪的方式,质量问题独立处理的方法; 2、高级职位必须要有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管理的清晰思路与意识、坚持的原则底线; 3、供应商的内部品质管理流程、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应方式。 4、稳定性的保证手段。
据我所知SPE是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具体的你可以查SPE就知道了。
网络工程师,做弱电通讯的。
PE 是指 Perkins elmer,珀金埃尔默仪器有限公司, 历史里程 Perkin & Elmer 公司前身:PerkinElmer 由两家标准普尔 500 公司的业务部门合并而成,这两家公司分别为 EG&G Inc.(前身为 NYSE:EGG,位于马萨诸塞州的韦尔斯利)和 Perkin-Elmer(前身为 NYSE:PKN,位于康涅狄格州的诺沃克)。1999 年 5 月 28 日,EG&G Inc. 的非 *** 方以 4 亿 2500 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Perkin-Elmer 的一个传统业务部门(分析仪器部)并沿用 Perkin-Elmer 这一名称组建了新的 PerkinElmer 公司。公司聘用了全新的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会。当时,EG&G 生产各种工业产品(包括汽车、医药、航空设备和摄影器材)。Perkin-Elmer 原来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留任于重组后的公司,公司更名为 PE 公司。Perkin-Elmer 的生命科学部及其下属的两个追踪股票业务集团Celera Genomics(NYSE:CRA)和 PE Biosystems(前身为 NYSE:PEB)参与了那十年中最具影响力的生物技术事件,即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协会展开激烈竞争,该计划导致了后来的基因组泡沫,它是技术泡沫的一部分。 EG&G 创建于 1931 年;它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 Harold Edgerton 和该院学生 Kenh Germeshausen 和 Herbert Grier 在波士顿的一家车库中创建。1946 年,EG&G 的联合创始人 Harold Edgerton 荣获美国陆军部颁发的自由勋章,经他改进后的闪光灯技术可以进行夜间空中摄影。在接下来的 30 年中,EG&G 在光电学的研发领域中一路领先,获得 50 多项独家专利。该公司于 1947 年组建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正式命名为 EG&G。 1937——1991年:创建成长期 Perkin-Elmer 于 1937 年由 Richard Perkin 和 Charles Elmer 合伙创建,最初是一家光学设计和咨询公司。1944 年,Perkin-Elmer 开始涉足分析仪器领域;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PerkinElmer 和 Cetus 公司(即后来的 Hoffmann-La Roche)结成合作伙伴,成为了聚合酶链反应 (PCR) 设备制造行业中的先驱。在 20 世纪 80 年代,PerkinElmer 与 MDS Sciex 所组成的合资企业制造出了第一台商用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在 2000 年末,PerkinElmer 与 GE Medical Systems 结成合作伙伴,成为其高级医疗成像用 X 射线检测仪的独家供应商,努力将数字确立为保健标准。 从 1954 年开始,PerkinElmer 还一直在德国开展分析仪器业务,直到 2001 年,分公司位于于伯林根的博登湖,名为 Bodenseewerk Perkin-Elmer GmbH。 Perkin-Elmer 曾受委托为哈伯空间望远镜制造光学元件。主镜的制造于 1979 年开始,1981 年完成。但是,由于抛光超出了预算并且没有按照计划完成,因此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产生了严重的纠纷。由于未正确校正零像差校正器,主镜被发现在到达 STS-31 的轨道之后存在明显的球面像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份调查报告严厉批评了 Perkin-Elmer,指责它管理失职、无视书面质量指南,不重视测试数据,而测试数据中恰恰指明了校正存在问题。[3] 校正后的光学元件在第一次哈伯望远镜维护和修复任务 STS-61 中安装在望远镜中。校正装置 COSTAR 被完全应用到副镜并更换已有的仪器,这样一来主镜仍然有一个明显的像差。 1992——2008年:逐步扩展期 1992 年,公司与 Applied Biosystems 合并。1997 年,公司再次与 PerSeptive Biosystems 合并。这次合并为 PerkinElmer 带来了用于质谱分析、肽合成和低聚核苷酸合成的仪器。1998 年,PerkinElmer 收购了 Lumen Technologies,在其产品组合中增加了短弧氙灯、汞氙灯、闪光灯、金属卤化物灯、汞毛细管、电铸氙气石英反射镜和航空用照明灯。1999 年 7 月 14 日,作为新的分析仪器制造商,PerkinElmer 裁减 350 个工作岗位,重组后运营成本减少 12%。[2] 2000 年,PerkinElmer 收购 NEN Life Science Products,在产品线中增加了一系列应用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新药研究的世界一流放射性试剂和仪器;2001 年,收购 Packard BioScience 后,PerkinElmer 扩展了在自动化、液体处理和样品制备领域中的业务。同年,PerkinElmer 还收购了 Analytical Automation Specialists Inc.,该公司是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IMS) 的领先供应商,这使得 PerkinElmer 具备了提供有价值信息工具的能力,从而帮助客户提高实验室的生产效率。2005 年,PerkinElmer 通过收购 Elcos AG 扩展了已有的光子学业务,新增了领先的发光二极管 (LED) 解决方案。 2006 年,PerkinElmer 以约 4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其流体科学部,目的是将战略重点转移到高速成长的健康科学和光电子市场。此次出售之后,PerkinElmer 又收购了许多领先/发展迅猛的小型企业,包括 Spectral Genomics、Improvision、Evotec-Technologies、Euroscreen、ViaCell 和 Avalon Instruments。此后对 Evotec Technologies 的收购,增强了 PerkinElmer 在高通量和高级细胞筛选领域的实力。不过,“Evotec-Technologies”品牌仍然是 Evotec(前所属公司)的资产,直到 2007 年末,PerkinElmer 才获得该品牌的使用许可。收购 Avalon Instruments 扩充了 PerkinElmer 的分子光谱仪系列。 2006 年末,PerkinElmer 成功收购 Euroscreen Products,进而获得了独具创新的AequeoScreenTM 发光平台,该平台可用于筛选药物靶点中的一大类 - G 蛋白偶联受体 (GPCR)。 PerkinElmer 还通过收购临床实验室和服务(包括 NTD Labs、Pediatrix、Signature Genomics、Surendra、新波生物和 Visen Medical),不断扩展其在医疗领域中的业务关注点。 2006 年 7 月,PerkinElmer 收购位于纽约长岛的 NTD Labs。这家实验室专门从事孕早期的产前筛查研究。 2007 年 10 月,PerkinElmer 购买了 ViaCell, Inc. 及其位于波士顿的办事处和位于辛辛那提附近肯塔基的脐带血储藏设施。这家公司后来更名为 ViaCord。 2007 年,PerkinElmer 启动了一个具有革命性意义的问题解决计划 EcoAnalytix(R),旨在解决全球在食品和消费品安全、水质以及可持续能源开发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最终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该计划为水质、食品质量和生物燃料开发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仪器、应用方法开发、产品与应用支持、培训和行业知识共享。 PerkinElmer 还在继续通过收购扩展自己的产品和服务。2007 年,公司收购 LabMetrix Technologies 和 Improvision Ltd.,后者是一家针对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细胞成像软件和集成硬件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总部位于英国。 2008 年 3 月,PerkinElmer 收购了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布里奇维尔的 Pediatrix Screening 实验室(前身为 Neo Gen Screening),该实验室专门从事各种新生儿先天性代谢缺陷筛查,例如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和镰状细胞疾病。该实验室此后更名为 PerkinElmer Geics, Inc. 2008——2010年:战略性调整期 2008 年第四季度,PerkinElmer 对其业务进行了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将公司的业务转移到改善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方面。此次调整反映了 PerkinElmer 的战略使命,即积极地创造有助于改善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各种成果。为了反映公司的新战略重点,即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PerkinElmer, Inc. 将口号从“精确”改为“为更优质生活”。 2008 年和 2009 年,通过先后收购 Arnel Inc.(石油化工、食品和饮料以及工业卫生市场中气相色谱应用定制设计解决方案的公认领导者)和 Analytica of Branford(质谱仪 (MS) 和离子源技术领域的先驱者和领导者),PerkinElmer 进一步增强自身在分析领域的实力。 2009 年 9 月,PerkinElmer 收购了致力于胎儿、孕妇与新生儿健康的印度领先实验室 Surendra 基因实验室 (Pvt Ltd.) 的基因筛查业务和中国的领先诊断公司新波公司,从而推进在区域和全球范围扩展诊断产品的进程。 2010 年 2 月,通过在印度钦奈设立 PerkinElmer 健康筛查实验室,PerkinElmer 进一步扩展了其诊断业务。该实验室使用先进的技术诊断印度母婴的常见和严重健康问题,包括:对唐氏综合症和其它遗传代谢疾病的产前测试;对孕妇的先兆子痫、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传染病测试;对新生儿的潜在致命性遗传和代谢疾病测试。除了设立实验室之外,公司还宣布与 S. Suresh 博士领衔的 MediScan Systems 建立合作关系,S. Suresh 博士是该公司的创建人,也是印度的胎儿医学和超声检查专家。MediScan 经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主席 Kypros Nicolaides 博士认证,是印度第一家官方胎儿医学基金会培训中心。 2010 年 4 月,PerkinElmer 收购 Signature Genomic Laboratories, LLC (Signature)。Signature 由 Lisa G. Shaffer 博士和医学博士 Bassem A. Bejjani 于 2003 年创立,主要针对罹患不明身体残疾及发育障碍的患者进行染色体异常的诊断性细胞遗传学测试。Signature 的微阵列诊断技术可用于与遗传性疾病相关的 DNA 改变的产前及产后识别。最近,Signature 启动了一套面向白血病患者的诊断服务。 2010 年 8 月,PerkinElmer 收购 VisEn Medical, Inc.。此次收购扩展了公司的细胞成像业务,将公司的技术和实力向下游扩展,涉足学术科研机构和制药公司所从事的潜伏期研究领域。 同样在 2010 年 8 月,PerkinElmer 宣布以约 5 亿美元现金将照明和检测解决方案 (IDS) 业务出售给 Veritas Capital Fund III, .,双方已就此签署最终协议。IDS 在全球拥有约 3,000 名员工和 14 处生产设施,它是定制设计型专业照明和传感器部件、子系统和集成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提供商,客户面向提供健康、环保和安全领域应用的主要 OEM。 此项业务在 2010 年的预计收入为 3 亿美元。IDS 业务的剥离减小了公司业务的复杂性,并且公司可以将出售所得的资本重新投资到更有吸引力的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终端市场。
APP是Aelerated Parallel Processing的缩写。APP工程师是,指手机客户端口,应用程序的工程师。
奥利奥baby
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应用数学和自然科学概念、原理、实验技术等,探求新的工作原理和 方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工程类中级职称论文 范文 ,希望你们喜欢。工程类中级职称论文范文篇一:《试谈生物工程专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我国生物工程专业正式设立于1998年,它包含了原来的生物化工、微生物制药、生物化学工程、发酵工程等4个专业。自设立以来,发展迅速,全国办学点数从1997年的57个发展到2010年的284个,招生人数从1997年的约2250人达到2010年的30多万人,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随着科技发展,生物工程产业对从业人员的实验技能、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 经验 都提出更高层的要求,形成了高素质人才稀缺的局面。本文重点探讨目前生物工程专业的现状,分五个部分详细分析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专业改革的合理方案。 一、课程设置 多数生物工程专业是由原来分属于化工、轻工、医药等学科的生物化工、发酵工程、微生物制药等专业调整而来,部分是在师范、农林及其他综合性院校的生物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各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学背景和专业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学科定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等方面大相径庭,各有偏颇。如师范、农林及其他理科院校和部分综合性大学,背景偏理,工科基础薄弱,多存在重理轻工现象:专业课程如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课程所占课时比例较大,工程类课程如生化反应工程、分离工程、生物工程设备等课程所占课时较少。而工科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则相反,偏重于生化反应工程、生化分离工程等工科课程的教学,不重视生物学基础,大纲很少涉及细胞生物学等理论基础内容。这些致使各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上普遍存在上下游技术结合不够紧密、学研产环节薄弱甚至脱节的情况,影响了生物工程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和结合型人才的培养。 再有,现行课程体系中,基础类课程占据学生课程学习的3/4以上,致使专业课程的时间和空间严重受限,与人才培养的多元化目标背道而驰。此外,随着科技进步产生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学科越分越细,内容庞杂,与此同时,新一轮的教改进一步缩减了理论教学课时,尤其专业课程学时,从而导致学科的新思想、新成果难以及时进入课堂,知识更新速度慢。 因此,迫切需要整改课程体系,切实推进课程建设的改革,全面分析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部分,统一规划授课内容,通过每周的教师例会,将各课程体系中重复的环节适当删减,在保证学生知识体系完整的基础上,使课堂内容精简有致。 二、教材建设 许多学校都对教材选用严格管理,主干课程全部选用 教育 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①教材编写面面俱到:各教材为了强调它的理论性和系统性,知识点覆盖面不断加宽,例如生物化学教材从原来的十七个大章节增加到现在的四十大章节,内容增加一倍多,教师把握教材的难度明显加大。②知识点重复与漏洞现象并存:专业课程知识分割过细,没有从课程体系整体考虑,例如“氧化磷酸化与形成”这个知识点在主干专业课程中有七门课的任课教师都讲授、“代谢调控”有七门课重复讲授;而“包涵体”“热源”“蛋白质的修饰”等重要概念,却鲜有课程涉及。③工程实践类教材奇缺:如生物工厂设计,全国出版的教材只有“发酵工厂工艺设计”(1992年出版)和“生物工程设计概论”(原为发酵工厂工艺设计概论,1995年出版),内容陈旧,不能反映学科发展动态和专业科技发展的趋势。 针对这种现象,高校在教材选择和授课内容上需要适应学科的发展动态,在教学大纲的编写环节明确学科教学内容,全面梳理专业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编写适合专业特色的教材体系,避免教材间的过多重复,提升教学质量。 三、观念影响下的实践教学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我国各级教育历来重理论、轻实践。而工科的显著特点就在于其有很强的工程性、技术性、实践性,其忽视实践教学的后果会严重制约人才素质。欧美发达国家不但在工科本专科教育阶段有充分的实践教学环节,而且在这之后还必须接受几乎全部为实践技能训练的继续工程教育。而我国的生物工程专业普遍存在实践教学内容不足、执行困难的问题。 切实改变观念,提升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深刻理解实践教学对工程类学科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设置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是解决现有问题的必经之路。 四、实践 教学方法 和手段 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也是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涉及的实验多为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学生的参与性、创新性得不到体现。二是教育经费的紧张与逐年扩大招生的现实矛盾使高校本科实验室硬件建设落实困难,教育手段、教学方式难以突破革新。 我院的专业实验安排为专业理论课程的附属部分, 实践中发现有几点明显不足:①实验时间短而分散;②实验内容及容量受到局限;③综合实践性差。实验多安排为一周两次,每次3~4学时,连贯性差,只能开设一些验证性或 经验性实验,无法实施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和手段,增加综合性,设计类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对其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也不无裨益。另外,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感观的强烈刺激,录制实验步骤,形象演示,并增加学术 报告 丰富教学内容,都能够以新颖的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五、校外 实习基地建设 受市场 经济的影响,很多企业担心学生短期的实践会影响到有序的正常生产,影响经济收益,拒接学生实习,校外实习走马观花,变成了“参观式”学习,学生无法接触一线生产,没有亲自动手实践机会,专业技能得不到训练。 另外,教师自 身的实践水平也是左右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就生物工程专业来说,由于近年博士招生规模同比扩大,大量刚刚离开校门的年轻博士纷纷走上讲台,他们的成长背景决定了其在专业小领域具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但对学生多方面知识的渴求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指导学生动手能力训练时难免底气不足,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一方面需要重视实习基地建设,设置学校自己的校内中试规模基地,另外,对师资队伍尤其是新进教员进行及时的实践培训也是提升实践教学水平的必要 措施 。 结语 综上,我们将继续研究分析国内外生物工程技术 发展的趋势,加强素质 教育,为全国生物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持。 工程类中级职称论文范文篇二:《应用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材料、能源和信息已被公认为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作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下的分支学科,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得到了飞速发展。高分子材料应用的日趋普及,使得社会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培养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能以理论指导实践、应用于实践,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是十分重要的责任。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实施“强化基础,注重应用,突出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应用能力。 一、社会发展急需工程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分子化纤生产国,化纤工业正在实现由“数量型”向“技术型”的战略转变,使化纤主要常规品种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在一些重要高新技术纤维品种上取得产业化成果。 目前,我国高分子化纤材料工业随着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正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行业发展的速度远远高于化纤人才的培养速度。据调研统计,化纤企业的专业人才数量不到职工总数的5%,有的甚至不到1%,存在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现象。同时还发现,由于化纤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企业原有的专业人才不能完全跟上行业的发展,急需更新人才。 二、应用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 1.更新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 面向未来的教学改革需要前瞻性的教学理念和现代化的教学思想。这些教学理念包括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从封闭式的学校教育模式向开放型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转变;从标准化培养模式向个性化培养模式转变;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1,2]。 应用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培养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技开发、工艺设计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重视能力培养,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通过选修课、专题讲座、 社会实践 ,以及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工程环境背景等多种形式,从而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文化 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和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3.强化基础训练,拓宽专业口径。 强化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是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强化基础,一是在基础理论和技能上进行面上拓宽,加强要求,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更牢固,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二是将专业基础课拓宽到新的专业目录的专业口径,为新专业的各个专业方向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拓宽专业口径,不是将专业课程的名称加以改变,而是将专业主干课程认真整合,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4.优化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最直接的体现,是形成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3]。要进行课程重组,减少课程内容重复,做好课程之间的衔接,逐步深入;建立大工程观念下的新型课程体系,重视各相关学科知识内容的融合、渗透和时间安排上的协调,做到课程综合化、系统化。 二、应用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 1.实施“平台式”教学。 本着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要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原则,在加强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强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新的教学模式设置了三个教学平台,即理论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平台,以达到学生适应社会、适应行业和充分发展个性空间的目的。 “理论教学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知识能力课程、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初步形成学院、学科、专业、职业兴趣四级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学科基础实验教学和模拟仿真企业生产的工程实践教学两部分;“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平台”则包括学院公共选修课、课外素质教育及社会实践三部分,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4]。 2.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它是在大量的科学实验和工程实践基础上发现并 总结 出的一般规律,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探索这一规律内在的作用机理,采用数学、物理、化学理论与模型计算归纳形成理论体系,并在理论指导下,将科学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使理论体系进一步得以检验并逐步完善,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序渐进过程向前发展的学科。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实验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每一理论、发明的诞生都是在实验中孕育、培养出来的。针对上述学科特点,专业教研组在制定本科教学培养计划时,要有意识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课时比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分子专业教学实践分为认识实习、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专业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 毕业 实习和毕业教学环节等实践教学部分。在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要积极有效地开展研究型、设计综合型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开放实验室科研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5]。 在毕业教学环节实践中结合教师科研项目,选择学科前沿或与企业合作开发的课题进行毕业论文选题,结合工厂实际进行毕业设计,可使学生获得良好的科研能力培养,有效地促进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研究与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学改革上,注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此举不仅能为企业发展量身定做工程实际应用型人才,而且能够提前将学生“预售”出去。同时,企业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订单式”培养学生提供奖学金、贫困助学金等费用,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求学、就业等问题。 4.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要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的竞争能力,关键是建立与企业同步发展的规范的实训环境。要充分利用区域与学科优势,加强产学研联合,设立产学研联合体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社会实践场所,保障实习、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6]。实习基地可以完成学生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任务和多项工艺实验。学生通过这些实践环节能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了解了本行业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这对于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和继续深造都是大有裨益的。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需要,办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教师的知识更新与自身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学校需要不断引进高水平科技人才,提高本专业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定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授对新进教师进行“传、帮、带”教学指导,使新进教师的授课水平快速提高,从而有效地将行业发展动态与理论授课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三、结语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极其迅速,每年都会有许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而教育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是永无止境的。如何加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应用而忽略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不是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所以在重视应用的同时,还要注意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即提倡一种“强化基础,注重应用,突出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龚春丽,文胜,郑根稳,汪连生,颜永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孝感学院学报,2008,28,(6):109-111. [2]高炜斌,枝苗,自瑛.高职教育中高分子材料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12):69-70. [3]申长雨,关绍康,张锐.加强课程建设培养创新人才——“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建设随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8,(3):52-54. [4]陈立贵,袁新强,李雷权,王忠,付蕾.构建符合学校定位的高分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科技教育,2009,(22):161-162. [5]刘仿军,国平,喻湘华,曾小平,周爱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6):88-91. 工程类中级职称论文范文篇三:《试谈材料工程测试技术》 摘要:材料工程测试技术针对材料工程的检测技术。针对工程材料进行科学有效的检测,是保证工程材料符合建设要求的前提。 文章 主要对检测的概念和一般方法,以及相关方面的最新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材料工程;测试技术;新发展 1材料工程的测试技术 材料工程测试技术针对材料工程的检测技术,其任务是:一方面对成品或半成品进行检测和测量,另一方面有效的检查、监督和控制某个生产过程,或者运动对象,保证这些环节都处于最佳状况,以便能够全程掌控反映这种最佳状况的各种数据。因此,相关技术和测试人员就需要随时对这些参数的大小和变化情况,进行定性检查或定量测量。为了适应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材料工程需要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不断研制出性能优异的新型材料。实践表明,制备新型材料的需要有严格的生产工艺,同时要提高某种材料原有性能,也会对加工工艺有较高的要求,而要满足这些要求,就需要自动控制技术来保证。而自动控制技术的开展,需要在求出相关参数的基础上,经处理后送人控制装置,然后再实施自动控制。 2测量误差和提高准确度的方法 ①测量误差概述。被测对象某参数的量值之真实大小(真值)xo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测量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将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尽可能的用数学办法估算出大小。同时也掌握测量误差出现的规律,尽量减少误差的产生。 ②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方法方面:测量方法的不完善、不合理,定义的不严密,以及结果表达式不当,导致测量结果无法得到反映等因素所引起的误差统称方法误差;测量设备方面: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仪表、量具及附件不准确都可能引起误差;环境方面:在测量中,由于实际环境条件与规定的条件各不相同,可能会引起的误差;测量人员方面:在测量时由于人员的分辨能力、反应速度、感觉器官、情绪变化、工作责任心、操作经验、心理的固有习惯等存在差异,这就可能引起相应的认为误差。 3提高测量准确度的方法 要想很好的提高测量准确度,就必须要尽可能的减小误差。提高准确度,需要根据具体的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在科学的测量原理的指导下,通过优良的仪器设备,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才能实现。从实际的测量工作来看,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对测量方法、校正手段以及数据处理这些环节,来提高准确度具有更有效更积极的意义。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掌握产生误差的规律,并通过专业的理论分析,从测量方法的调整着手,完成测量的校正,或者在实验数据的指导下,找出应修正的量值大小。其次,因为缓变误差有不平稳、随机过程的特点,当前要对此问题进行解决,往往是通过不断校正,且校正周期尽量短一些的办法来解决。再次,坏值是指带有粗差的测量数据,在测试过程中一旦发现就要马上剔除,因此,掌握发现坏值的方法至关重要。最后,随机误差,针对随机误差,我们一般是通过掌握统计规律来减小误差量,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下文将主要分析利用统计规律估算随机误差、减小和剔除粗差的方法。 随机误差的估算 尽管通过正确有效的处理测量仪表的间隙和摩擦以及外界噪声干扰,可很好的减小产生随机误差的影响,然而,从随机误差的特点看,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众多微小因素共同造成的。所以,在测量时需要利用其出现的统计分布规律,结合所得出的测量结果,尽量把估算出的随机误差的范围缩小。在随机误差出现的概率分布上,测量人员必须有要对多数随机误差产生的独立因素有所理解。而误差出现的概率分布正好符合正态分布,那对一个不变的量作n次测量,其随机误差的概率密度函数P(δ)为: P()=·e- 粗大误差的减小和剔除准则 含粗差的测量值是与事实不符的坏值,在实际的测量中必须要在主观上避免出现,也就是要避免测量的操作者出错,防止外界的各种重大干扰,同时要保证测量设备的完好。如果在测量中发现问题,应该马上剔除。在测量中判别坏值主要有两种方法,即物理判别法和统计判别法。 所谓的物理判别是指测量人员一旦发现在测量过程中,有读错、记录错、操作错等错误现象,或者发现不符合测量条件或环境突变的情况下,应该随时剔除,并重新进行测量取值。统计判别是在完成自动检测中待测量后,再通过统计办法来处理所取得的测量数据。如果是在无系差的测量情况下,产生随机误差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而且出现大误差的次数是很小的,所以我们可以制定出剔除准则,常材料工程测试技术用的有3σ。 4检测的一般方法 ①电测量和非电量电测量。由于电测量的参数差别很大,很难直接检出和测量,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非电量电测量技术进行测量的。也就是通过传感器把待测的非电参数转换成电参数,接着测出此电量,最后再按原转换的规律逆向找出待测非电量。传感器是指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而敏感元件则是指传感器中能够直接感受,或者响应被测量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其他量,如果这个量已是电量,那就会被称为转换元件。 ②主动检测和被动检测。主动检测是指为了检测,主动向被测对象施加能量,通过得到的反馈情况实现检测,这种检测类似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检测瓷瓶是否破裂,就敲击一下,提高其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当然,这里要指出的是主动检测会干扰对象的状态。而相对主动检测而言,被动检测不需要向对象施加能量。 ③接触检测和非接触检测。所谓的接触检测,就是让检测仪器和对象直接接触。这种直接检测的方式必然会对对象产生一定的干扰,甚至能够对测定的正确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特殊情况下,如有高腐蚀、高辐射等情况时,对象是不便或不能直接接触被测对象的。所以,我们往往会采用非接触检测的方式,这种方法一般不会对对象的原来状态造成破坏,不过也会因为非接触,而造成侵入外界干扰的情况。 ④偏差法、平衡法和微差法、替代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在测量过程的被测量和单位量对比操作上,做出相应的变化,这样能够在原有仪表的作用下,提高测量准确度。偏差法是常规的测量方法。被测量的大小是由模拟的显示仪表指针偏转来反映的,其与家用电压表测电压相似,操作简单且快速,仪表的等级对准确度有决定性的作用。像天平称重那样,平衡法是通过不断地调节已知标准量的大小,使之与被测量平衡。如果指零仪表示零时,则表明此时达到平衡,这种情况下标准量大小就是被测量的大小。电位差计和平衡电桥均都是在此原理之下完成的。测量的高准确度,主要决定于示零仪表的灵敏度是否到位。微差法与平衡法很相似,不过这种方法可以有微小差值,不用把标准量调整到和被测量完全相等,可以用偏差法测出此差值,被测量大小就是此微差值和标准量之和,其准确度比直接用偏差法更高。替代法也是测量方法的一种,曹冲称象是最典型的例子,以石块替代大象,使船只吃水深度达到原承载大象时的深度,然后称出石头的总重量,即为大象体重。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直接称重存在困难的问题,其在检测中常常会被采用,比如辐射测温等。 5结语 材料工程测试技术是一项复杂工程,涉及了多个方面的内容。无论是测试的种类,还是测试的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测试人员只有对各种类型的测试技术有所了解,并结合工程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完成测试工作。 猜你喜欢: 1. 中级工程师职称论文 2. 测绘中级职称论文范文 3. 工程职称评定工作总结 4. 电气中级职称论文范文 5. 2017年中级职称论文格式要求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