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85

Itisgoodtoforget.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咨询工程师疫情防控培训内容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可可京99

已采纳

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内容有: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以下简称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无症状感染者可分为两种情形:

1、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经过14天潜伏期的观察,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始终为无症状感染状态;

2、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采样时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随后出现某种临床表现,即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

二、无症状感染者通过什么途径发现?

目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主动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1、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开展医学观察期间的主动检测;

2、是在聚集性疫情调查中开展的主动检测;

3、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主动检测;

4、是对部分有境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员开展主动检测。

三、无症状感染者有无传染性?

根据国家和部分省份开展的密切接触者监测数据,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存在二代病例续发,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个别由无症状感染者导致的聚集性疫情,有小样本量的研究显示无症状感染者呼吸道样本中的病毒载量与确诊病例没有太大差异。

综合目前的监测和研究,无症状感染者存在传染性,但其传染期长短、传染性强弱、传播方式等尚需开展进一步科学研究。部分专家认为鉴于无症状感染者的呼吸道标本能检出病原核酸,但由于无咳嗽、打喷嚏等临床症状,病原排出体外引起传播的机会较确诊病例相对少一些。

四、公众如何科学戴口罩?哪些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

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防护建议:不戴口罩。

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等;或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防护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应随身备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在高风险地区,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对于咳嗽或打喷嚏等感冒症状者。

对于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

五、口罩使用注意事项:

1、呼吸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和面具,佩戴前、脱除后应洗手。

2、佩戴口罩时注意正反和上下,口罩应遮盖口鼻,调整鼻夹至贴合面部。

3、佩戴过程中避免用手触摸口罩内外侧,应通过摘取两端线绳脱去口罩。

4、佩戴多个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护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并可能破坏密合性。

5、各种对口罩的清洗、消毒等措施均无证据证明其有效性。

6、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累计使用不超过8小时。职业暴露人员使用口罩不超过4小时,不可重复使用。

咨询工程师疫情防控培训内容

182 评论(11)

刘德华特首

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内容有如下:

1、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2、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3、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风。

4、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5、做好自我防护就是关爱他人,遵守文明行为就是奉献社会。

6、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

7、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8、增强防控意识,提高防护能力。

9、依法依规,科学防控,有效防范和阻断疫情传播。

10、履行公民义务,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11、 早报告,不隐瞒,有症状,早就医。

12、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311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