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张总
本人29岁取得岩土+结构双证,2010年本科毕业,2014年通过结构,2015年勘察设计停考,2016年知识158,案例84,顺利通过岩土。我同意前面一位朋友说的,结构是这辈子考过最难的考试(放水年2010,2016年除外),一个考场30个人最多能过1~2个,大部分人会成为通过率的分母。虽然3年过去,但是当年在考场伏案疾书情形历历在目。注册考试要的就是一个恒心,有些人年年考年年不通过,但是只要坚持,遇到“防水年”总能过的。建议每天坚持看书1~2小时,长此以往,收获很大。假如考试有十个难度等级,一级建造师难度5,岩土难度8,结构难度10.。岩土考试特点是面广,但是考得不深,案例还可以30选25来做,没有连锁题;结构特点是面广,考得还深,而且不能选做,主要题型方式为连锁题型。加油吧!只要坚持,一定就能过!
偶与吃货
2016年一次通过专业考试,应该说如果以后题目风格都和今年一样的话,那通过率应该会降低。 复习的话,《土力学》可以说是必修的,如果没学好,想通过考试真的是痴人说梦。完成土力学复习(学习)之后,可以考虑看看大学的《基础工程》教材(这本我有看,但觉得没有土力学那么神圣),完成这些之后,就可以进入系统复习了。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首先,准备复习资料,复习教材可以使用华南虎、李向阳等等的。建议购买正版书(上淘宝买,凭订单号加入复习QQ群,相信我,里面大神很多,对你绝对有帮助)。购买考试所需规范(注意时效性,不一定是使用时效,而是考试使用实效),个人建议全部买单行本,好用。
AppleApple是苹果
无论是一注结构还是注册岩土,都是属于大土木的范畴,只要是正规土木院校出身,应付这两门考试的知识面和基本功应该都是够的,要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从我考试的经历来说,一注结构的考试难度要大于注册岩土,主要体现在一注结构的题目都是80道,全部要写过程,没得蒙没得挑,绝对公平。岩土的专业知识全是选择题,且是开卷,考试基本没有挂在这上面的,案例题也是可以挑选最有把握的题目来做,对搞民建的交通的水利的都照顾的比较好。另外引出一个问题就是一注无论题目的难度和计算量大不大,你都得争取去答题,岩土则能避重就轻,挑软的会的优先做,由于规则是从第一题开始判题的,所以最后一题通常会被大多数人放弃。记得勘察大师顾宝和曾经说过,不求计算精确,但求判断准确。岩土跟水土打交道,注定不是以精准的计算来论英雄,岩土的考试内容主要还是偏重基本概念和定性判断为主,计算题当然有,但转的弯挖的坑没有一注的多。岩土的专业知识尽可能覆盖更广的知识面,但难度低,大多是规范手册中的原话,只要你平时复习有点印象,这分就放心丢不了。
垂杨紫陌
【导读】对于岩土相关从业人员整个群体来说,这个难度系数肯定是蛮高的。因为从事岩土相关行业人员至少大几百万人,土木相关的的更是不可计数,但整个中国具备这个注册岩土执业资格的人数是1万出头。拿1万去除你选择的分母,无论是哪一个分母,这个比率都是极小的。这个考试需要毕业五年才可以参加,考试本身又分为四天两次,包括基础课和专业课,即使你是一次过,也需要至少2年时间。基础课涉及18门课程。(1.高等数学 ;2.普通物理;3.普通化学 ;4.理论力学 ;5.材料力学 ;6.流体力学 ;7.计算机应用基础 8.电气与信息 ;9.工程经济 ;10.法律法规 ;11.工程测量 12.职业法规 ;13.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 ;14.结构力学 ;15.结构设计;16.岩体力学与土力学 ;17.工程地质 ;18.岩体工程与基础工程)考试时间为8小时。以上每个目录背后都是一门学科,至少是一本教科书。虽然现在都有综合类的培训资料。那个厚度大概也跟砖差不多厚。学土木的应该都知道砖有多厚吧。如果你够幸运通过的基础课,专业案例其实还算简单,不过是60道题,你还不必做完,只需要选择其中50道即可。还是开卷考试。开卷考试。开卷考试。对于我们从事本行业工作的人来说,我感觉,考案例真是比考基础轻松太多了。但是可能对于非本专业的人来说,后者可能比前者又更难一些,那些基础课,你可能忘了,也可能刚看到也是懵的,但是至少你曾经学过。费劲脑子最多再把大学课程学一遍。不过说到这里,我感觉也不亚于再参加一次高考吧。。我们中国的考试很少会有开卷考试。可能专业案例是我唯一能想起来的,这辈子参加过的专业考试。开卷其实比闭卷更难。因为闭卷考试,很多的知识点你可以记忆,背诵,下的苦功夫就好。对于我们这些从小经历了十几年应试教育的人,这是我们的长项。但是开卷的考试的,知识点你只需要记住在哪里就好,你随意带书、带规范进去。去参加考试的人,人手一个行李箱,行李箱里满满当当全是规范。你随便翻,随便看。看似简单,其实更难,因为答案就在那些规范里,都是真实世界的案例。工具也给你了。考的不是你的记忆力。考的是你应用水平。那些案例很容易挂。看到一个题目,你知道这是啥,哪个规范里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条文,你兴冲冲翻开就做。60道题目,你还是选择放弃其中10道你觉得没把握的。但是等你考完出来。你会发现,你常常没有考虑到某个细节、某个条文、某个适用条件。案例考试还有一个难点,就是考试速度的问题。一天的考试,上午不过30道题。考试时间好像有3个小时吧。看起来时间蛮充裕的。如果一道题给你足够的时间琢磨。你可能能够确保正确。但是你试试看拿一道真题出来,从你审题、翻书、确认解题思路、计算、核实。特别是翻书到确认解题思路这段时间,轻松松松十几二十分钟就过去了。很多人,如果没有熟练的练习。常常考试时间内,别说30道题,连25道题都做不完。满分的理论机会都没有。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试试看,我觉得挺好的。通过一次考试。可以扎实自己系统的理论。这也是对自我职业生涯一个重要的收获。
头头的奋斗
1、学习过去做错的试题,对考前复习很有帮助 你要认真分析到底在哪个部分受到的挫折严重,将过去的模拟考卷拿出来看看,错误的地方就是你的弱点,要好好认清这些薄弱环节,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把模拟考试中错误的部分挑出来,认真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加以改正,这样就会弥补自己的弱点,可得到相当不错的效果。不要回避自己的错误,而应该总结经验教训。否则会在正式考试中失败;2、不要只做应用题,应该做基础问题的复习 “只剩十天!”应该将每一门功课必定会出的基础知识作为复习的重点。 另一个是心理问题。多做各类例题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应用题不容易找出正确的结果。实际上在几百个题中,只会做一两题,关系不大。这个时候不妨再翻阅复习一下各类基础知识题。 基础知识题,即无论语文或数学,都是要理解的基本公式和文法。因此,如果不能掌握这些基础题,就不能说真正拥有实力。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