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59

amy229815572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工程师考试必备知识点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福气娃娃TT

已采纳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属于软考中级资格考试,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包含两个科目,上午考试科目为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科目的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题型为客观选择题,满分为75分。软考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考试科目为基础知识,考试时间安排在上午9:00-11:30,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基础知识科目考试知识点如下:1.信息系统基础知识;1.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制及其转换;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常用数制及其相互转换;数据表示;数的表示:原码、补码、反码,整数和实数的机内表示方法,精度与溢出;非数值表示:字符和汉字的机内表示,声音和图像的机内表示;校验方法和校验编码;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计算机中二进制数的运算方法;逻辑代数基本运算;数据结构与算法基本概念;2.计算机系统知识;计算机硬件知识;计算机系统组成和主要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CPU和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I/0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性;常用I/0设备的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CISC/RISC、流水线操作、多处理机、并行处理基本概念;存储系统;高速缓存、主存类型;虚拟存储器基本工作原理,多级存储体系;RAID类型和特性;存储介质特性及容量计算;计算机软件知识;操作系统知识;操作系统的类型、特征和功能;中断控制、进程、线程的基本概念;处理机管理(状态转换、同步与互斥、分时、抢占、死锁);存储管理(主存保护、动态连接分配、分页、虚存);设备管理(I/0控制、假脱机);文件管理(文件目录、文件的结构和组织、存取方法、存取控制、恢复处理、共享和安全);作业管理;汉字处理,人机界面;操作系统的配置;程序设计语言和语言处理程序基础知识;汇编、编译、解释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作原理;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数据、运算、控制和传输,过程调用的实现机制;各类程序设计语言的主要特点和适用情况;系统配置和方法;系统配置技术;C/S系统、B/S系统、多层系统、分布式系统;系统配置方法(双份、双重、热备份、容错和群集);处理模式(集中式、分布式、批处理、实时处理和Web计算);事物管理(并发控制、独占控制、故障恢复、回滚、前滚);系统性能;性能指标和性能设计,性能计算、性能测试和性能评估;系统可靠性;可靠性指标与设计,可靠性计算与评估;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辅助设计、科学计算、人工智能、远程通信服务等基础知识;多媒体应用基础知识;3.计算机网络知识;协议和传输;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拓扑、0SI/RM、基本的网络和通信协议);TCP/IP协议基础;传输介质、传输技术、传输方法、传输控制;局域网和广域网;LAN拓扑、存取控制、LAN的组网、LAN间连接、LAN-WAN连接;互联网基础知识及其应用;网络性能分析(传输速度、线路利用率、线路容量)和性能评估;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要点;网络安全(加密解密、授权、防火墙、安全协议);远程传输服务;常用网络设备和各类通信设备;网络管理与网络软件基础知识;网络管理(运行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管理工具);4.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集中式数据库系统、Client/Server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SQL的功能与特点;用SQL进行数据定义(表、视图、索引、约束);用SQL进行数据操作(数据检索、数据插入删除/更新、触发控制);安全控制和授权;应用程序中的API、嵌入SQL;数据库的管理与控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征;数据库事务管理、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技术、并发控制;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基本知识;5.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管理知识;信息化、信息系统与信息系统开发基本知识;信息化、信息系统、信息工程概念;信息系统结构与中间件技术;知识产权、信息系统、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信息系统开发工具、开发环境、开发方法概念;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基本知识;系统分析设计基础知识;系统分析的目的和任务;结构化分析设计方法和工具;系统规格说明书;系统总体结构设计、详细设计;系统设计说明书;面向对象分析设计与统一建模语言(UML);系统实施基础知识;系统实施的主要任务;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可视化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程序设计风格;系统测试的目的、类型和方法;测试设计和管理;系统转换知识;系统运行管理知识;系统(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各类人员的职责;系统的成本管理、用户管理、安全管理、性能管理;系统运行操作(系统控制操作、数据I/O管理、操作手册);资源管理(硬件资源管理、软件资源管理、数据资源管理、网络资源管理、相关设备和设施管理、文档管理);系统故障管理(处理步骤、监视、恢复过程、预防措施);分布式系统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工具(自动化操作工具、监视工具、诊断工具);系统运行管理的标准化;系统维护知识;系统维护的内容(软件维护、硬件维护、数据维护);系统维护的类型(完善性维护、适应性维护、纠错性维护、预防性维护);系统维护方法(日常检查、定期检查、预防维护、事后维护、远程维护);按合同维护;系统维护工作的特点;系统的可维护性(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系统维护的组织管理;系统评价基础知识;系统的技术评价(目标评价、功能评价、性能评价、运行方式评价);系统成本的构成;系统经济效益的评价(性能效益、节省成本效益)及其评价方法;6.信息安全知识;信息安全基本概念;计算机病毒防治,计算机犯罪的防范,网络入侵手段及其防范;容灾;加密与解密机制,认证(数字签名、身份认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安生管理措施;私有信息保护;可用性保障(备份与恢复、改用空闲的线路和通信控制设备);7.标准化知识;标准化的概念(标准化的意义、标准化的发展、标准化机构);标准的层次(国际标准、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代码标准、文件格式标准、安全标准、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基础知识;8.专业英语;正确阅读并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猎考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下方免费复习资料内容介绍: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真题范文汇总 格式:ZIP大小: 2022下半年信息系统监理师学习手册 格式:DO大小:资格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工程师考试必备知识点

253 评论(14)

YeezyYeezy

2022年一级消防工程师马上就要考试了,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我为大家整理了消防工程师常考知识点,考生可以抓紧这最后的时间再记一记,帮助自己提高分数。

一、声强

1、水力警铃喷嘴处压力不应小于,且距水力警铃3m远处警铃声声强不应小于70dB。

2、防火卷帘启、闭运行的平均噪声不应大于85dB。

3、每个报警区域内应均匀设置火灾警报器,其声压级不应小于60dB;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其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

4、消防应急广播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

二、开启力

1、除特殊情况外,防火门门扇的开启力不应大于80N。

2、防火卷帘用卷帘门机应具有电动启闭和依靠防火卷帘自重恒速下降(手动速放)的功能。启动防火卷帘自重下降(手动速放)的臂力不应大于70N。

3、灭火器箱经测力计实测检查,开启力不大于50N。

三、偏差

1、防火卷帘装配完成后,帘面在导轨内运行应平稳,不应有脱轨和明显的倾斜现象。双帘面卷帘的两个帘面应同时升降,两个帘面之间的高度差不应大于50mm。

2、同一规格的灭火剂储存容器,其高度差不宜超过20 mm。同一规格的驱动气体储存容器,其高度差不宜超过10mm。

3、室内消火栓栓口中心距地面应为,特殊地点的高度可特殊对待,允许偏差±20mm。

4、消火栓箱消火栓的启闭阀门设置位置应便于操作使用,阀门的中心距箱侧面应为140mm,距箱后内表面应为100mm,允许偏差±5mm。箱体安装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mm。

四、喷头备用量

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有备用喷头,其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每种型号均不得少于10只。

2、不同类型的火灾报警探测器应有10%但不少于50只的备品。

3、每次送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超过计算单元配置灭火器总数量的1/4。超出时,应选择相同类型和操作方法的灭火器替代,替代灭火器的灭火级别不应小于原配置灭火器的灭火级别。

4、水喷雾灭火系统不同型号、规格的喷头的备用量不应小于其实际安装总数的1%,且每种备用喷头数不应少于5只。

5、细水雾灭火系统应按喷头的型号规格储存备用喷头,其数量不应小于相同型号规格喷头实际设计使用总数的1%,且分别不应少于5只。

五、防护等级

1、消防水泵控制柜设置在专用消防水泵控制室时,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0;与消防水泵设置在同一空间时,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5。

2、加油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以外的照明灯具,可选用非防爆型。罩棚下处于非爆炸危险区域的灯具,应选用防护等级不低于IP44级的照明灯具。

3、隧道内设置的消防设备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

4、细水雾泵组的供水装置宜由储水箱、水泵、水泵控制柜(盘)、安全阀等部件组成,水泵控制柜(盘)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

5、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应有防护等级要求,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 4208-2008规定的IP30要求;且应符合其标称的防护等级的要求。安装在室内地面的消防应急灯具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 4208-2008规定的IP54,安装在室外地面的灯具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 4208-2008规定的IP67,且应符合其标称的防护等级。

六、安装间距

1、高位消防水箱外壁与建筑本体结构墙面或其他池壁之间的净距,应满足施工或装配的需要,无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安装有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且管道外壁与建筑本体墙面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宜小于,设有人孔的水箱顶,其顶面与其上面的建筑物本体板底的净空不应小于。

2、水泵接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且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不宜小于15m,并不宜大于40m。墙壁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高度距地面宜为;与墙面上的门、窗、孔、洞的净距离不应小于,且不应安装在玻璃幕墙下方。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使进水口与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大于,且不应小于井盖的半径。

3、市政消火栓距路边不宜小于,并不应大于。市政消火栓距建筑外墙或外墙边缘不宜小于。

4、建筑室内消火栓栓口的安装高度应便于消防水龙带的连接和使用,其距地面高度宜为;其出水方向应便于消防水带的敷设,并宜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或向下。

5、消火栓的启闭阀门设置位置应便于操作使用,阀门的中心距箱侧面应为140mm,距箱后内表面应为100mm,允许偏差±5mm。

6、除吊顶型喷头及吊顶下安装的喷头外,直立型、下垂型标准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不应大于150mm。当在梁或其他障碍物底面下方的平面上布置喷头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同时溅水盘与梁等障碍物底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5mm,不应大于100mm。在梁间布置喷头时,应符合本规范条的规定。确有困难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550mm。 梁间布置的喷头,喷头溅水盘与顶板距离达到550mm仍不能符合条规定时,应在梁底面的下方增设喷头。密肋梁板下方的喷头,溅水盘与密肋梁板底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5mm,不应大于100mm。

7、直立式边墙型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且不宜大于150mm,与背墙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并不应大于100mm。水平式边墙型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且不应大于300mm。

8、报警阀组的安装应在供水管网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安装时应先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然后进行报警阀辅助管道的连接。水源控制阀、报警阀与配水干管的连接,应使水流方向一致。报警阀组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报警阀组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明显位置,距室内地面高度宜为;两侧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报警阀组凸出部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安装报警阀组的室内地面应有排水设施。

9、信号阀应安装在水流指示器前的管道上,与水流指示器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

10、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与建筑其他弱电系统合用的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应集中设置,并应与其他设备间有明显间隔。

11、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点型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1/2。

12、点型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探测器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当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高度宜为~,且应有明显的标志。

14、火灾报警控制器、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控制器类设备(以下称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楼)面~。

15、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探测器周围水平距离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最近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安装探测器时,宜居中安装。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安装间距的一半。

七、管径

1、消防水池进水管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DN100。

2、高位消防水箱进水管的管径应满足消防水箱8h充满水的要求,但管径不应小于DN32,进水管宜设置液位阀或浮球阀。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管径应满足消防给水设计流量的出水要求,且不应小于DN100。

3、水力警铃与报警阀连接的管道,其管径应为20mm,总长不宜大于20m。

4、短立管及末端试水装置的连接管,其管径不应小于25mm。

5、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的供气管道,采用钢管时,管径不宜小于15mm;采用铜管时,管径不宜小于10mm。

142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