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0

TTTTTTTT醬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网络工程师的考试流程图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群群群群超爱吃

已采纳

一 .准备充分 (1)四级考考试笔试部分知识量较大,考试难度较高。准备四级考试一定要有一个详细且周密的复习计划,笔试部分的集中复习时间以两个月为宜,时间太长效果不一定好,主要是识记的东西可能发生遗忘。备考过程中我有一个原则是“以题为本,以纲为纲”。也就是说做练习一定要贴近考题,不要什么题都做,复习要按考试大纲制定计划,以达到大纲要求为准,不要做无用功。 (2)四级考试涉及的知识量很大(看看那厚厚的教材就知道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难点主要在离散数学和计算机英语 。对于离散数学,如果有机会旁听一下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离散数学》会很有帮助,另外要作一定数量的习题,因为仅仅通过识记是无法提高水平的。计算机英语没有有些人想象中的困难,常用的单词只有几百个,只要把近五、六年的试题中英语题过一遍就差不多了,手头最好有一本专业词典。笔试中比较灵活的是论述题,建议买一本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每年国家考试中心都出版),仔细研究一下,掌握答题方法。论述题通常有四道,可以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 (3)C语言上机考试,笔者的感觉难度并不比三级大。较复杂的部分,如文件读写、函数调用等,通常题目已给出,因而所考的依然是比较基本和典型的算法。虽然难度并不大,但仍然要对C语言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尤其要留意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选择法、冒泡法等)。一般来说,如果能独立做出大部分课后题就可以了。平时自己多做一些小程序会有很大帮助的,另外编程时注意要尽量符合规范,否则很容易丢分。 二 . 三遍读书法 (1)复习过程中要扣住教材,按笔者的亲身经历,看三遍书的复习效果比较好。第一遍要通读教材,不要纠缠于艰难的部分,要注重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结合以前的知识,建立知识网络,注意各种原理的理解,不必太注意细节。所用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到两周时间好。 (2)第二遍是攻坚阶段,要结合手中的辅导书进行,一本好的辅导书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帮助,由于四级考试已经举行多年,各出版社出的辅导书内容都比较翔实。我强烈推荐大连理工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题典(四级)》,这本书贴近考试,解答详尽。选好辅导书之后开始一章一章地作题,遇到不懂的部分就到教材相关的地方找答案,帮助自己理解和识记相关知识。复习过一章之后要整理一下本章的知识点。 (3)最后一遍复习以辅导书为主,将辅导书从头到尾的看一遍,对辅导书中出现的知识作一下强化记忆,并开始每隔一两天作一套模拟题或以前的考题,最好是近五年以内的试题。最后一周结合教材把第二遍复习时整理的知识点看一看,主要是为论述题做准备。最后一轮复习对考试成绩影响最大,切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认真对待。 三 . 临场发挥四级的笔试时间比较长,有三个小时,时间很充足,对论述题一定要深思熟虑。四级上机考试和三级一样,只有一道编程题,注意别紧张,一定要存盘,否则没有成绩。当时跟我一个考场的同学就有人因为慌乱忘记存盘,造成下午的考试没有通过。另外答案要写得简洁明了,尽量使用专业术语,一些最基本的用语一定要记住,对于自己把握不准的千万不能胡编乱造,自创词汇,弄巧成拙。四 . 四级考试大纲基本要求1.具有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2.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的原理及其应用。3.熟悉计算机体系结构、系统组成和性能评价的基础和应用知识。4.具有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5.具有计算机应用项目开发的分析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基本能力。6.具有计算机应用系统安全性和保密性知识。考试内容一、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1. 基本概念:⑴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⑵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⑶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2.运算方法基础与运算器:⑴ 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⑵ 非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⑶ 数据校验码。⑷ 基本的算术运算。⑸ 基本的逻辑运算。⑹ 运算器的组成。3.指令系统及控制器:⑴ 指令格式和指令的寻址方式。⑵ 指令类型。⑶ 控制器的组成。⑷ CPU的总体结构。⑸ 中断系统。4.存储系统⑴ 存储系统原理。⑵ 半导体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⑶ 主存储器的组成与读写操作。⑷ 外存储器的工作原理。5.输入/输出设备与输入/输出系统:⑴ 常用输入/输出设备。。⑵ 程序查询方式。⑶ 程序中断方式。⑷ DMA方式。⑸ 通道方式。⑹ 典型总线。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1.基本概念:⑴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⑵ 算法的定义、性质、描述与算法分析。2.线性表:⑴ 线性表的基本概念。⑵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⑶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3.数组:⑴ 数组的基本概念(定义,基本操作)。⑵ 数组的存储方法。⑶ 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4.堆栈与队列:⑴ 堆栈的基本概念与操作。⑵ 堆栈的顺序存储结构。⑶ 堆栈的链式存储结构。⑷ 队列的基本概念与操作。⑸ 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⑹ 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5.树和二叉树:⑴ 树的基本概念(定义,名词术语)和存储方法。⑵ 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及性质。⑶ 二叉树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⑷ 二叉树的遍历(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按层次遍历)。⑸ 线索二叉树。⑹ 二叉排序树(建立与查找)。6.图:⑴ 图的基本概念(定义,分类,名词术语)。⑵ 图的存储方法(邻接矩阵存储方法,邻接表存储方法)。⑶ 图的遍历(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⑷ 最小生成树。⑸ 最短路径问题。⑹ 拓扑排序。7.文件及其查找:⑴ 数据文件的基本概念。⑵ 顺序文件及其查找方法(顺序查找方法,折半查找方法)。⑶ 索引文件及其查找方法。⑷ 散列文件及其查找方法。 8.内排序:⑴ 排序的基本概念(定义,功能,分类)。⑵ 插入排序方法。⑶ 选择排序方法。⑷ 起泡排序方法。⑸ 希尔排序方法。⑹ 快速排序方法。⑺ 堆排序方法。⑻ 二路归并排序方法。三、离散数学1.数理逻辑:⑴ 命题、联结词及其命题符号化。⑵ 命题公式及其分类。⑶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⑷ 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⑸ 命题逻辑推理理论。⑹ 谓词与量词。⑺ 谓词公式与解释。⑻ 谓词公式的分类。⑼ 谓词逻辑等值演算与前束范式。⑽ 谓词逻辑推理理论。2.集合论:⑴ 集合基本概念。⑵ 集合的运算。⑶ 基本的集合恒等式。⑷ 有序对与卡氏积。⑸ 二元关系。⑹ 关系的逆、限制及象。⑺ 关系的性质。⑻ 关系的闭包。⑼ 关系的复合。⑽ 等价关系与划分。⑾ 偏序关系与哈斯图。⑿ 函数及其性质。⒀ 复合函数与反函数。⒁ 自然数与自然数集合。⒂ 集合之间的等势与优势。⒃ 集合的基数。 3.代数结构:⑴ 代数运算及其性质。⑵ 代数系统。⑶ 代数系统的同态与同构。⑷ 半群与群。⑸ 子群与陪群。⑹ 正规子群与商群。⑺ 循环群与置换群。⑻ 环与域。⑼ 格与布尔代数。 4.图论:⑴ 无向图与有向图。⑵ 路、回路与图的连通性。⑶ 图的矩阵表示。⑷ 二部图与完全二部图。⑸ 欧拉图与哈密尔顿图。⑹ 平面图。⑺ 无向树及其性质。⑻ 生成树。⑼ 根树及其应用。四、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基本概念:⑴ 操作系统的功能。⑵ 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⑶ 操作系统的接口。2.进程管理:⑴ 进程、线程与进程管理。⑵ 进程控制。⑶ 进程调度。⑷ 进程通信。⑸ 死锁。3.作业管理:⑴ 作业与作业管理。⑵ 作业状态与调度。4.存储管理:⑴ 存储与存储管理。⑵ 虚拟存储原理。⑶ 页式存储。⑷ 段式存储。⑸ 段页式存储。⑹ 局部性原理与工作集概念。5.文件管理:⑴ 文件与文件管理。⑵ 文件的分类。⑶ 文件结构与存取方式。⑷ 文件目录结构。⑸ 文件存储管理。⑹ 文件存取控制。⑺ 文件的使用。6.设备管理:⑴ 设备与设备分类。⑵ 输入输出控制方式。⑶ 通道技术。⑷ 缓冲技术。⑸ 设备分配技术与SPOOLing系统。⑹ 磁盘调度。7.典型操作系统的使用:⑴ UNIX的特点与使用。⑵ Linux的特点与使用。⑶ Windows的特点与使用。五、软件工程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⑴ 软件与软件危机。⑵ 软件工程定义。⑶ 软件生命周期。⑷ 软件过程模型。2.结构化分析与设计:⑴ 问题定义与可行性研究。⑵ 软件需求分析。⑶ 数据流程图与数据字典。⑷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⑸ 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⑹ 模块结构设计与数据结构设计。⑺ 用户界面设计。3.原型化开发方法:⑴ 原型化开发的基本原理。⑵ 原型化开发模型。⑶ 原型化开发过程。⑷ 软件复用。4.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⑴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⑵ 面向对象分析。⑶ 面向对象设计。⑷ 统一建模语言(UML)。5.软件测试:⑴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⑵ 软件测试方法。⑶ 测试用例设计。⑷ 软件测试过程。6.软件维护:⑴ 软件维护的基本概念。⑵ 软件维护活动。⑶ 软件可维护性。⑷ 软件维护的负作用。7.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⑴ 软件开发工具。⑵ 软件工程环境。8.软件质量保证与软件质量度量:⑴ 软件质量概念。⑵ 软件质量保证。⑶ 软件质量度量与评价。⑷ 软件技术的评审。⑸ 软件可靠性。8.软件管理:⑴ 软件管理职能。⑵ 软件项目组织与计划。⑶ 风险分析。⑷ 项目进度与跟踪。⑸ 软件配置管理。⑹ 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CMM)。⑺ 软件工程标准化与软件文档。⑻ 软件产权保护。六、数据库1.数据库基本概念:⑴ 信息处理与数据库。⑵ 数据模型。⑶ 数据库系统结构。⑷ 数据库系统组成。2.关系数据库:⑴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⑵ 关系数据模型。⑶ 关系的完整性。⑷ 关系代数。⑸ 元组关系演算⑹ 域关系演算。3.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⑴ SQL语言的特点。⑵ SQL语言的基本概念。⑶ 数据定义。⑷ 数据操纵。⑸ 视图。⑹ 数据控制。 ⑺ 嵌入式SQL。4.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⑴ 函数依赖。⑵ 多值依赖。⑶ 关系模式分解。⑷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5.数据库保护:⑴ 数据库恢复。⑵ 并发控制。⑶ 完整性。⑷ 安全性。6.数据库设计:⑴ 数据库设计的目标。⑵ 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步骤。⑶ 需求分析。⑷ 概念设计。⑸ 逻辑设计。⑹ 物理设计。⑺ 数据库的实施与维护。7.数据库管理系统:⑴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⑵ 数据库系统的工作过程。⑶ 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 8.数据库新技术:⑴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⑵ 分布式数据库。⑶ 并行数据库。⑷ 多媒体数据库。⑸ 对象和对象-关系数据库。⑹ 数据库仓库。⑺ 数据挖掘。⑻ Web数据库。 七、计算机体系结构1.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⑴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⑵ 体系结构的定义。⑶ 体系结构的分类。⑷ 体系结构发展的影响因素。⑸ 体系的定量分析。2.存储体系:⑴ 存储层次。⑵ Cache工作原理。⑶ 虚存工作原理。3.指令与时间并行性:⑴ 指令优化策略。⑵ 流水线技术。⑶ RISC。4.并行处理技术:⑴ 并行性概念。⑵ 超流水线与超标量技术。⑶ 向量处理机。⑷ 阵列处理机。⑸ 多处理机。⑹ 机群处理机。 5.系统性能评价:⑴ 性能评价概念。⑵ 基准测试程序。八、计算机网络与通信1.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⑴ 网络发展与网络用户。⑵ 网络硬件。⑶ 网络软件。⑷ 参考模型。⑸ 网络实例(Internet)。2.应用层:⑴ 应用层概述。⑵ 万维网:HTTP。⑶ 文件传输:FTP。⑷ 电子邮件。⑸ 域名系统:DNS。⑹ 网络安全。3.传输层:⑴ 传输层概述。⑵ 传输协议的要素。⑶ 无连接传输:UDP。⑷ 面向连接传输:TCP。⑸ 拥塞控制。4.网络层与路由:⑴ 网络层概述。⑵ 路由原理。⑶ Internet协议。⑷ Internet路由。⑸ 服务质量。⑹ 网络互联。5.链路层与局域网:⑴ 数据链路层概述。⑵ 流量控制。⑶ 差错控制。⑷ Internet链路层与HDLC。⑸ 多路访问协议与ETHERNET。⑹ 数据链路层交换。上机测试内容1.计算机操作能力。语言程序设计能力。3.项目开发能力。4.开发工具的使用能力。考试方式1.考试形式包括笔试(180分钟)和上机测试(60分钟)。2.笔试的试题包括选择题和论述题两种类型,其中在五分之一的选择题用英文书写,其余选择题和论述题用中文书写。

网络工程师的考试流程图

355 评论(12)

一一欧巴桑

三级网络很好考的,就是没用,我就看书,背书,就过了,笔试不难,最难的是上机,就一道题,要不是优秀就是不及格,所以把三级上机那本书好好看,务必背下来,就是那本书上有蓝色的小海豚的那本,就出那上面的。我考那年,上机正赶上那道最简单的,设几个数,什么个位加十位等于什么的,超简单,哈哈

156 评论(9)

bayueshisan

软件工程师有很多分类,分支,有以下:

软件架构、软件设计方法、软件领域建模、软件工程决策支持、软件工程教育、软件测试技术、自动化的软件设计和合成、基于组件的软件工程、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编程语言和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信息与通信安全、计算机图形学与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与识别、嵌入式软件与应用、自动控制、分布式计算与网格计算、云计算技术、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应用技术、大数据分析与处理。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典型的软件有电子邮件、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这些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

314 评论(9)

琳子Yulander

软件评测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 考试要求: (1)熟悉计算机基础知识; (2)熟悉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 (3)熟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4)熟悉软件工程知识,理解软件开发方法及过程; (5)熟悉软件质量及软件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6)熟悉软件测试标准; (7)掌握软件测试技术及方法; (8)掌握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知识; (9)掌握C语言以及C++或Java语言程序设计技术; (10)了解信息化及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11)熟悉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 (12)正确阅读并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 2.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在掌握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软件测试管理方法、软件测试策略、软件测试技术,独立承担软件测试项目;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 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基础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 (2)软件测试应用技术,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问答题。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基础知识 1.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构成及硬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处理机 ●基本输入输出设备 ●存储系统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的中断控制、进程管理、线程管理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 ●网络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的配置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基本原理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征 ●数据库语言与编程 中间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分类、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常用网络设备 ●Internet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网络管理 程序设计语言知识 ●汇编、编译、解释系统的基础知识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数据、运算、控制和传输、过程(函数)调用)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C语言以及C++(或Jav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2.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的概念(标准化的意义、标准化的发展、标准化机构) ●标准的层次(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标准的类别及生命周期 3.信息安全知识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计算机病毒及防范 ●网络入侵手段及防范 ●加密与解密机制 4.信息化基础知识 ●信息化相关概念 ●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 ●信息网络系统、信息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系统基础知识 5.软件工程知识 软件工程基础 ●软件工程概念 ●需求分析 ●软件系统设计 ●软件组件设计 ●软件编码 ●软件测试 ●软件维护 软件开发方法及过程 ●结构化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瀑布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 ●螺旋模型 软件质量管理 ●软件质量及软件质量管理概念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质量管理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 软件过程管理 ●软件过程管理概念 ●软件过程改进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的意义 ●软件配置管理的过程、方法和技术 软件开发风险基础知识 ●风险管理 ●风险防范及应对 软件工程有关的标准 ●软件工程术语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范说明编制指南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数据流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 6.软件评测师职业素质要求 ●软件评测师职业特点与岗位职责 ●软件评测师行为准则与职业道德要求 ●软件评测师的能力要求 7.软件评测知识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软件质量与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定义 ●软件测试目的 ●软件测试原则 ●软件测试对象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V模型 ●W模型 ●H模型 ●测试模型的使用 软件测试类型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确认测试、验收测试 ●开发方测试、用户测试、第三方测试 ●动态测试、静态测试 ●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灰盒测试 软件问题分类 ●软件错误 ●软件缺陷 ●软件故障 ●软件失效 测试标准 GB/T —2003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1部分:质量模型 GB/T —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1部分:概述 GB/T —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5部分:评价者用的过程 8.软件评测现状与发展 ●国内外现状 ●软件评测发展趋势 9.专业英语 ●正确阅读并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 考试科目2:软件测试应用技术 1.软件生命周期测试策略 设计阶段的评审 ●需求评审 ●设计评审 ●测试计划与设计 开发与运行阶段的测试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系统(确认)测试 ●验收测试 2.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白盒测试设计 ●白盒测试基本技术 ●白盒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测试用例的编写 面向对象测试用例设计 ●测试方法选择的策略 ●黑盒测试方法选择策略 ●白盒测试方法选择策略 ●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策略 3.软件测试技术与应用 软件自动化测试 ●软件自动化测试基本概念 ●选择自动化测试工具 ●功能自动化测试 ●负载压力自动化测试 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 ●面向对象测试模型 ●面向对象分析的测试 ●面向对象设计的测试 ●面向对象编程的测试 ●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 ●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 ●面向对象的系统测试 负载压力测试 ●负载压力测试基本概念 ●负载压力测试解决方案 ●负载压力测试指标分析 ●负载压力测试实施 Web应用测试 ●Web应用的测试策略 ●Web应用设计测试 ●Web应用开发测试 ●Web应用运行测试 网络测试 ●网络系统全生命周期测试策略 ●网络仿真技术 ●网络性能测试 ●网络应用测试 安全测试 ●测试内容 ●测试策略 ●测试方法 兼容性测试 ●硬件兼容性测试 ●软件兼容性测试 ●数据兼容性测试 ●新旧系统数据迁移测试 ●平台软件测试 易用性测试 ●功能易用性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 文档测试 ●文档测试的范围 ●用户文档的内容 ●用户文档测试的要点 ●用户手册的测试 ●在线帮助的测试 4.测试项目管理 ●测试过程的特性与要求 ●软件测试与配置管理 ●测试的组织与人员 ●测试文档 ●软件测试风险分析 ●软件测试的成本管理 三、题型举例 (一)选择题 ●下面的哪一项测试步骤中需要进行局部数据结构测试: (1) (1)A.单元测试 B. 集成测试 C. 确认测试 D. 系统测试 ●软件的六大质量特性包括: (2) (2)A.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效率、可维护、可移植 B.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效率、稳定性、可移植 C.功能性、可靠性、可扩展性、效率、稳定性、可移植 D.功能性、可靠性、兼容性、效率、稳定性、可移植 (二)问答题 1.白盒测试方法中的代码检查法需要重点考虑代码的执行效率,阅读以下两个循环,回答问题1和问题2。 循环1: for (i=0;i

35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