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霞大官人
10月7日,特斯拉联合创始人、前首席技术官斯特劳贝尔(JB Straubel)公开表示,要将自己的初创公司Redwood Materials打造成全球顶级的电池回收公司和最大的电池材料公司之一。
斯特劳贝尔说,他的最终目标是「在工业规模上对可持续性产生重大影响。」简单来说,就是要建立一个电池生产和回收的循环或「闭环」体系。而这一想法也并不是近期才有的,早从学生时代开始斯特劳贝尔就对电池炽烈热爱,他多次在公共场合表示,他热爱电池超过 汽车 。甚至有人说,斯特劳贝尔之所以加入特斯拉就是因为他对锂电池技术的兴趣与喜爱。
加入特斯拉的契机
加入特斯拉之前,斯特劳贝尔其实也早已名声鹊起。在大学就读期间,斯特劳贝尔在合租房子的车库里捣鼓自己的发明,通过自己制作电动车控制器和充电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整台设备的软件系统,把在一辆保时捷改装成了一辆电动 汽车 ,并创下了当时性能方面的世界纪录——行驶1/4英里仅用了秒。可惜的是,这辆车的续航里程只有30英里(48km)左右。
拿到斯坦福能源工程硕士学位之后,斯特劳贝尔进入了罗森马达公司(Rosen)担任推进装置工程师,同时他还在自己的母校担任能源储存集成方面的讲师。一直以来,斯特劳贝尔都是一位对能源储存领域情有独钟的人。后来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与埃·隆马斯克共进午餐之时谈论到有关 汽车 的疯狂项目,从此两人一拍即合,也开启了纯电动 汽车 的创新之路。
正是因为看中了斯特劳贝尔的锂电池技术,埃隆·马斯克在为他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还将他招募进了自己刚刚入股投资的特斯拉公司,并成为了特斯拉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出任CTO,马斯克加入董事会成为公司主席。那时候特斯拉的CEO还是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
在幕后发光发热
过去这些年,斯特劳贝尔和马斯克非常相似,常常能做出大胆且独立的决定。在研究 Model S的充电系统时,斯特劳贝尔否决了现有的工业标准,因为它们能传输的电量太少了。他也没有等着和其他 汽车 制造商们达成协议寻求通用充电插座,而选择自己设计一个,于是Tesla Supercharger出现了。现在特斯拉的超级充电桩已经成为了全世界覆盖范围最大的快速充电网络。
正是在特斯拉进行电池研究的过程中,斯特劳贝尔于2017年成立了Redwood Materials公司,任职高管及董事主打电池回收业务。或许从那时起,斯特劳贝尔就已经看到了电池回收的潜在价值。所以去年7月,斯特劳贝尔正式离开特斯拉,开始专心经营电池回收。
在斯特劳贝尔离开特斯拉的近半年时间中,他的电池回收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到2019年底,Redwood Materials开始和电池巨头松下合作进行规模达400磅的电池回收项目;上个月,Redwood Materials获得电商巨头亚马逊「气候承诺基金」的投资,双方均承诺「将在一系列不同领域展开合作」,斯特劳贝尔还提到,将为亚马逊建立一个消费性电子产品再利用平台。
纷纷入局的原因
9月中旬,特斯拉也正式启动电池回收服务。按照特斯拉的相关规划,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服务中心可以处理不再满足客户需求的任何电池,报废的锂离子电池不会进行填埋处理,可100%回收利用。对于电池更换问题,马斯克也曾在社交平台上表示,特斯拉动力电池的续航里程目前在30万公里至50万公里之间,更换新电池则需3000美元至7000美元。
不过在新能源 汽车 行业,特斯拉在进军动力电池回收上确实算动作比较慢的。此前蔚来、哪咤等造车新势力早已推出了「车电分离」服务,用户购买纯电动 汽车 时,可以不用连带电池一同购买,只需每月交租金租用电池,而让企业对电池进行统一管理,目前,比亚迪、北汽、捷豹等车企也纷纷投入了电池回收业务大潮中。上个月小鹏 汽车 则推出了电池租赁计划,吉利也表示将入局换电模式,。
为什么众多车企都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开启电池回收?因为第一批服役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即将结束其使用价值。根据ID TechEx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底,将会有33万吨的锂离子电池被废弃,在未来数年内,可回收电动 汽车 电池预期将会呈指数级增长,自2025年起,报废的电动 汽车 电池将会超过其他普通电池。而按照国际能源署曾预计,到2030年时,全球锂离子电池回收市场将增长至200亿欧元规模。
同时根据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中国累计退役的动力电池将超过20万吨(约25GWh),其中有6万吨的电池需要报废处理;到2025年,动力电池的累计退役量约为78万吨(约116GWh),其中将有约万吨的电池需报废处理。可见,随着电动 汽车 行业的迅速发展,动力电池回收业务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另一方面便是由于动力电池原材料售价的不断走高,迫使车企们不得不想办法提高电池回收利用率,以此降低车辆生产成本,提升消费者购车积极性。以电池中使用较多的镍为例,其价格已经从2017年的万元/吨上涨到今年的万元/吨,随着未来电动车的逐渐普及,这一价格恐怕还将继续上涨。而根据智利铜业委员会的统计,到2030年,全球锂需求量将达到179万吨/年,超出目前万吨/年近4倍。
雅斯顿小结
电池回收业务其实并不算一个新兴的产业,但却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而成为了一个滞后产业。希望随着Redwood Materials这些高端玩家的入局,可以加速改变这一现状。

天晴小卷XJ
我公司专业生产废电池的回收处理设备、锂电池、线路板、电路板等回收设备。
这种设备不是一台机械,而是一整套,价格在20万左右。处理产量越大价格越高。可以去生产厂家实地考察试机。
希望能保证帮助您,望采纳!
MyronKiven
近两年,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国内媒体热门话题之一。有的报道称电池对环境污染很严重,一节电池可以污染数十万立方米的水。有的甚至说废电池随生活垃圾处理可以引起诸如日本水俣病之类的危害,这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有很多热爱环保的人士和团体开展或参加了回收废电池的活动。 然而,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人士却认为,废电池不用集中回收,以前有关废电池危害环境的报道缺乏科学依据,在某种程度上对群众造成了误导。那么,废电池怎样处理才科学呢?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以简要介绍,以期帮助大家更科学地认识废电池处理问题,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环境。 废电池里面到底有哪些污染物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博士生导师聂永丰教授,带领课题组专门对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做过研究。他介绍说,近年来关于废旧电池给环境带来危害的报道的确很多,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报道未向读者或观众说明支持其结论的科研内容,没有向读者介绍其分析推理过程,也没有列举因干电池造成污染的实际案例,只有“污染严重”的结论。 废电池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通过什么样的机理释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多大程度的损害,国内外有无废干电池引起严重污染的案例,发达国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带着疑问,课题组作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得出的结论与一些新闻报道相去甚远,这些报道确有不切合实际和偏激之处。 聂教授介绍说,电池产品可分一次干电池(普通干电池)、二次干电池(可充电电池,主要用于移动电话、计算机)、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三大类。用量最大、群众最关心,报道最多的是普通干电池。下面所说的电池均指普通干电池。 电池主要含铁、锌、锰等,此外还含有微量的汞,汞是有毒的。有报道笼统地说,电池含有汞、镉、铅、砷等物质,这是不准确的。事实上,群众日常使用的普通干电池生产过程中不需添加镉、铅、砷等物质。 废电池中的汞没有对环境构成威胁 汞的挥发温度低,是一种毒性较大的重金属。很多地方的土壤中也含有微量的汞,在汞矿开采、提炼、含汞产品加工过程中,如密闭措施不够完备,释放到空气中的汞(蒸气)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影响很大。 电池中虽然含有汞,但由于是添加剂,其含量很少。即便是高汞电池,含汞量一般也在电池重量的千分之一以内。我国电池行业全年的用汞量,大体上与一个汞法聚氯乙烯,或汞法炼金,或高汞铅锌矿采选的企业年排放废水中的含汞量相当。由于电池消费区域大,含汞废电池进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以后,对环境的影响比前述一个化工企业排放含汞废水所造成的影响要小得多,况且电池使用了不锈钢或碳钢做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因而废电池分散丢弃在生活垃圾中,其危害微乎其微,在客观上不可能造成水俣病之类的危害。日本的水俣病是化工企业几十年向一条河流排放大量含汞废水,下游水系中汞逐渐累积造成的。 含汞电池正在被无汞电池代替 当然,含汞废电池毕竟对环境有负面影响(哪怕是轻微的)。因此,在1997年底,国家经贸委、中国轻工总会等9部门联合发出《关于限制电池汞含量的规定》,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要求国内电池制造企业逐步降低电池汞含量,2002年国内销售的电池要达到低汞水平,2006年达到无汞水平。 从实际进展来看,国内电池制造业基本按照《规定》要求在逐步削减电池汞含量。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电池年产量为180亿只,出口约100亿只,国内年消费量约80亿只,基本已达到低汞标准(汞含量小于电池重量的%)。其中约有20亿只达到无汞标准(汞含量低于电池重量的%)。 聂教授最后强调,截至目前国内外均无废电池造成严重污染的报道或科研资料,有关废电池污染环境的说法的确缺乏科学根据,对群众造成了误导。 废电池集中回收处理不当会造成污染 如果按某些报道呼吁的那样,在我国建造一个专业的、能够批量处理废电池的工厂,是否可行呢?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固体处彭德富工程师介绍说,建设一个废电池回收处理厂,需要投资1000多万元人民币,而且还要每年至少回收4000多吨废旧电池,工厂才能运转起来。而实际上要回收这样大数量的废电池十分困难。以首都北京为例,在大力宣传和鼓励下,3年才回收了200多吨。在环保模范城杭州市,废电池的回收率也只有10%。据了解,目前瑞士和日本已建好的两家可加工利用废旧电池的工厂,现在也因吃不饱经常处于停产状态。这不得不让我们慎重考虑投资建回收厂的问题。 彭德富还介绍说,处理这些集中存放废电池的另一个办法是按照危险废弃物的处理方法集中填埋或存放,但是这样处理一吨需要三四千元的费用,又面临着费用无着落的问题。据了解,四川省有一家小企业打着“环保”的旗号,动用小学生在周六周日帮他们把收集的废电池用锤子敲开,回收其中有价值的电池外壳当废铁卖,而将残渣随意抛弃。废电池不会对环境构成威胁,很重要的一点是电池包了不锈钢或碳钢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把废电池外面的不锈钢或碳钢外包皮砸开了,里面所含的汞极易渗出,结果电池中的有害物质污染了环境,损害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必须严格禁止。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