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06

西安指纹锁
首页 > 工程师考试 > 网络工程师考试分析与备考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秤座dan

已采纳

直接买2013软考网络工程师教程第三版修订+历年试题+冲刺指南只要把网络工程师教程看完,一般上午的试题就能过了,然后在做做试题。下午卷的试题的时候尽量多的去做动手实验,把原理搞清楚就可以了

网络工程师考试分析与备考

217 评论(13)

麦生啤酒

网络工程师备考书籍、资料推荐:

《H3C S12500系列路由交换机 配置指导-R1828P04-6W182》 。这本手册是华三的,并不是华为。但是华三和华为在对设备的配置上很多基础命令是相同的。而且你需要知道的是,不同厂家有不同的设备,同一厂商的设备也会有不同的型号,所以命令在实际场景中很多情况下是不一样的,不是说你学一个厂商的设备命令就能万事OK。重点还是要学习一个技术他的原理。对于这本配置指导,里面给出了技术的概念,原理,使用场景,案例及案例对应的配置命令与说明。了解该手册,能对大部分技术有个基本认识。

至于如何复习,看资料加做题,多刷题能更巩固知识点。

242 评论(8)

财米财米

望各位考过的朋友帮助我补充不足,以利于 CSDN的朋友通过考试!这篇文档记录了我在参加2001年度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网络设计师部分考试后的一些感想。我幸运的通过了考试(考号:011606800229,上午成绩 45 ,下午成绩46 ;合格标准:网络设计师,总分为90分,其中,上、下午考试科目均不低于40分)。我把备考过程及一些感触同大家分享,希望能借此交到更多的朋友。 参加考试的目的 我参加这次考试有两个目的:1、我一直对网络感性趣并自己学了一些关于网络的知识,我想系统化一下我学的知识,检验一下我的水平到什么样。2、我是一名电大的统招专科生,升到了一所重点本科院校,受到了老师的歧视,想通过考试证明一下自己!这个考试是考试中的,呵呵。 “水平考试合格者,授予信息产业部统一印制的《计算机软件水平证书》,全国有效。计算机水平证书,在日本、美国、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各级水平考试跟踪国际水平,不受上述资格条件的限制。是大中专毕业生谋求理想与高薪职业的有力凭证。”引自官方网站。 应试经验 “备考的朋友应该买本当年的考试大纲仔细的学一遍,了解具体考试的知识点和内容和上一年的试题”。从2001年的试题看,只掌握了指定的教材和辅导书完全可能通过,但是下午考试拿不到高分;并没有完全遵照大纲的所有条目!我自己认为重点的地方反而不是,例如:网络程序设计和网络安全。虽然, 2001年全国网络部分的只有10%左右。但是,我猜今年的题目还是会有变化的!请大家在网上密切注视相关的信息。为了能通过这次考试,我除了看指定的教材、辅导书外,还大量的参考了相关的书籍、网站。大部分图书是来自学校图书馆和校外的科技书店。我想两点是我能踩线通过的重要原因!对于下午试题,要求既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又要有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我们监堂的老师是我校计算机学院负责校园网络维护的老师之一。她说:“ 这张卷(下午)挺有水平的,需要有工作经验!”所以,我建议尽量去接触些网络工程,即使不参与,看一下设计书、询问网络的维护事宜等也对应试很有帮助! 参考资料 首先,考试的最新大纲和指定的教材、辅导书是必需的。正如《程序员增值合定本》上所言:“软考的学院气很重,比较适合看国家承认的各简介类高校教材,但是市面上一些介绍性、实践性的书籍就不是很适合。”(我自己买了一些实践性书籍就没用上,但是网络程序员考试却相反!)如果,想混个证的话,看指定的书够了。我想肯定理解不深!这里举出来的只是我参考比较多的。 一、相关的书籍 1、《计算机网络(第3版)》(Andrew 著 熊桂喜、王小虎等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是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经典教材。这本书比较深,但不会让你感到枯燥。作者旁征博引,文笔生动幽默。”——引自《程序员》。我当时(99年)买这本书是听说,它是一本国外大学优秀教材,高校都用。确实不错,再看国产的教材才知什么是垃圾!如果看指定的教材中所述知识有困难和疑问到这里找,很好的!对付上午没问题的。 2 、《网络设计师重点综述与试题分析(下)》(中国民航出版社) 先说它对我的好处,我是在看了这本书的实验部分才对下午的两道题有思路和答案的。一道是CISCO路由器的配置、另一道是网络C语言编程题(它提供了我去哪里找,呵呵)。可能还有一点就是,中国人的应试习惯:没题做不舒服。其实这本书的基础知识部分内容还是有些用的,可以配合理解教材,其余大部分是垃圾。绝对的劣质书!!!其中的上册被我早扔了。 如果,你的资金充足且你想系统的学习并往这方面发展,我推荐《网络工程师教育丛书》一套八本,3COM公司编的(好象是人民邮电出版社)。这是,我看到的国内中文网络书籍比较好的!网络图书同编程的书差不多。烂货太多且品种不全,选择余地极小。 二、相关的网站 1、官方网站 /;特点是:论坛回复不是很及时但很权威;论坛很不稳定,时常关闭;网站更新缓慢,但没有费话。这里有关于考试的一切最权威和及时的信息!不看的话,想通过考试不容易!2001年的考试之前公布了新增考试的备考要点!其中包括:考试形式、题型、大致内容、备考注意事项等等。 2、赛迪网 /;这里的网络相关的文章很不错,什么层次都有。我在这里看有关路由器、服务器、无线网络等等。 3、天极网 /;这里的网络组建实例和相关的布线、Internet接入的文章也不错。还有网络设备的介绍。 计算机世界 /;网络相关的文章 4、 CISCO的官方网站 /;网络知识的宝库。(去看英文的站点) 5、3com的官方网站 6、CSDN的程序员考试论坛:有什么问题,有热心的网友解答的。在这里我认识了不少同路人,对我的复习有不少帮助。我很菜,常找不到好论坛、网站。望大家推荐一些好的技术站点给我,谢谢! 7、考试大计算机水平网站

298 评论(11)

反叛的路鲁修

我也算是一名新手吧,刚考过软工。我是个人完全自学的,所以我的个人建议是:书本是关键,要尽可能的多看几遍,还有就是历年的真题也一定要做,模拟题要适量做点。精力够的话就再看点相关视频教程,因为很多时候,有些我们百思不解的地方,可能被他们一语就道破、明白了。总之自己要努力,关键还是看自己的毅力。以上纯属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138 评论(8)

把你的锅盖盖好

考网络工程师,首先要有的是标准教材《网络工程师》,清华大学出版社,雷震甲主编,虽然这本书很垃圾,但是没有还不行,因为这本书其实是个目录,讲到什么内容,你就找什么内容的资料看。nbsp;还有几本必备的书:nbsp;《计算机网络(第三版)》nbsp;黑色的封面,是外国人主编,中国翻译的那本,别搞错了,中国也有《计算机网络》,很薄,看了还不如不看。nbsp;《CISCO网络技术教程》nbsp;很有用的,交换路由的知识全靠它了。nbsp;到考前1个月,就买真题来做,死命做,然后总结出知识点,你会发现来回就是几个点考得最多。当然前面的复习很重要。下午题考的是实践了,除了多看书和做题之外,安个虚拟机玩玩是必不可少的~~nbsp;网络工程师一年考两次,大概是在5月和11月。具体情况请参考这个网址:

220 评论(14)

偶是九九

你的问题是:“如何准备网络工程师考试?”而我的看法是:据你所说,看得出来,你由于责任意识比较强或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有强烈要求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其实,单看你的所下的决心,就知道你是可以学好的。理解与否不是看你能力是否有限,而是你愿意花多少时间去理解。就像下定决心不在与决心有多强烈,而在于决心能持续多久。比起你所想要的学习方法,你的决心更重要,也更让人钦佩。我的建议:相关的书籍多看下,弄懂自己究竟是哪里不懂,一切慢慢来;毕竟“糊糊图图的混了一年”,现在还来得及,只是需要比别人更努力而已。不懂就问,大学主要靠自学,方法自己决定才更有针对性。

287 评论(9)

锦和1105

网络工程师考试属于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称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中的一个中级考试。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应用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 网络设备 的软硬件安装调试工作,能进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网络资源,作为网络专业人员对系统开发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网络管理员从事网络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工作。 我们先来看一下考试科目: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 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问答题。考试方式: 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考试时间为上午09:00-11:30 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下午14:00-16:30 每科满分75分,上午科目与下午均大于45分即为通过!考试要求: 备考经验~ 1.定制好计划,至少要提前两个月的时间来备考。每天该干嘛制定好计划,每天至少要花三个小时来看书复习;网工备考之路先从考试大纲开始。通读了网工的考试大纲后,首先根据大纲的内容选择备考书籍,然后在按照计划进行,再就是你要有足够的信心; 2.如果看书看太久犯困了的话,这时候就做题,因为做题是很容易投入的,做几道题就会马上进入读书的状态,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3.多做历年真题。在看书的同时,一边做历年真题,我做了近几年的上午题,几乎做了所有年份的下午题。觉得历年真题还是帮助比较大的; 4.在考试的时候保持好轻松的心情是很重要的,我在做题的时候,每道题都看两遍,第一遍先读懂题目的意思,第二遍语法分析,最后在确认答案。我觉得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要控制自己少犯不必要的错误。 欢迎一起交流~

26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