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萝卜丝
电气工程师证申报条件:
1、 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历学生
2、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历应届毕业生并有相关实践经验者
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应基础考试合格或符合免基础考试条件,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
1: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
4、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扩展资料
一、电气工程师证作用
(1)是现在权威性含金量很高的初级职称证书,可以作为招投标的必备证书。
(2)应聘在职电气工程师必须考取电气工程师证才可入职、上岗。
(3)主要企业升报资质必须要一定数量的助工证。
(4)以后可以考(评)中级职称。
(5)享受增加档案工资等福利待遇。
二、电气工程师证权威性
电气工程师证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颁发,权威性高,是招标投标的必考证书,应聘上岗,在职,应对检查。电话、发函、窗口等查询方式。
三、电气工程师证报考对象
从事勘测、规划、设计、电力工程建筑、安装、调试、技术开发、实验研究、发供电运行、检修、修造、电网调度、用电管理、电力环保、电力自动化、技术管理等工作的电力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四、电气工程师证报考指南
需准备有效身份证电子版照片或者扫描件复印件皆可,一寸或者两寸相片电子版照片,和毕业证书电子版照片。
五、电气工程师证好处
(1)有证书才能够正规持证上岗,是用人单位录用、考核、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
(2)每个行业都要持证上岗,国家在倡导,这是个必然趋势。
(3)也是招标投标的必考证书,招投标时要求单位里面助理工程师职称证的数量达到标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气工程师
casa1363007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简介★项目简介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是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合作开展的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项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要负责机械工程师技术资格认证工作,教育部考试中心主要承担机械工程师"综合素质与技能"考试。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行业越来越需要既掌握行业标准、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加快构建机械行业终身教育体系,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的需要。由权威的学术机构对专业工程师进行资格认证是国际惯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受中国科协的指认,承担了全面开展机械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工作。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将通过考试的方式对行业培训成果和学员学习水平给予科学、公正、客观的考核和认定,旨在为资格认证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认证工作面向全国各行业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标准和内容以《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形式向社会公布。大纲要求一名机械工程师要具备工程制图、工程材料、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管理/经济、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计算机应用和机械制造自动化等八个方面的基本知识、相关知识和技能。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开展的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通过统一资格考试、业绩考核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价。积极探索机械工程师技术资格认证的新机制。 ★项目特点 实行资格认证、考试、培训分离的原则,面向社会体现公开、公平、公正;资格认证与继续教育紧密结合,以真正体现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终身教育;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力争国际互认。 ★资格申请 申请资格认证和资格考试报名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程学会负责受理。 ★登记注册及确认管理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对已取得各类资格的人员实行登记注册制度。年度确认时重点考查其遵守机械工程师职业道德、参加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等满意状况。内容包括: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其中每年至少参加一门《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所含课程的学习)、参加学术交流、技术考察等。登记注册者需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或国家认可的继续教育证书及其他有效证明,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程学会申请办理。年度确认工作自发证之日起,每3年进行一次(杰出机械工程师每年一次),合格者在网上公布。★报名、考试时间报名时间:每次开考前两个月截止报名。考试时间:每年11月份★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江苏省分中心报名机构 地 区 报名机构名称及通讯地址 邮 编 咨询电话南京 江苏机械电子工程师进修大学(南京市虎距北路50号148信箱) 210013 常州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教部(常州市吊桥路127—5号) 213000 无锡 无锡市机械局教育培训中心(无锡市复兴路151号) 214001 苏州 苏州创元集团教育培训中心(苏州市南门东二路2号) 215007 南通 南通市科技人员进修学院(南通市青年西路2号五楼) 216006 徐州 徐州机械中专学校(徐州市矿山西路) 221006
王子麻麻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机械电子工业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机械电子工业科技人员的素质,适应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实现我部“四上二提高”战略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继续教育是对科技人员不断进行知识补缺、更新和拓宽,提高适应能力和技术业务水平,加速智力开发的教育。继续教育是全面提高科技人员素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科技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基本对策之一。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第三条继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紧密结合本单位教学科研生产实际,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讲求实效的原则,做到当前与长远、理论与实践、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知识广博与专深相结合。第四条继续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事生产、设计、科研、科技管理、教学及其他技术工作的在职科技人员。重点是中级以上技术骨干和优秀青年科技人员,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要优先培训。第二章内容与方式第五条继续教育的内容要紧密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目标、技术进步、产品开发、科研项目、管理现代化等以及长远规划的需要,对不同层次的科技人员确定不同培养目标:(一)高级科技人员要学习和掌握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科技知识,学习相关学科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发展动向,提高对新技术的跟踪能力和创造能力,成为本专业的技术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二)中级科技人员主要是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结合本职工作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培养独立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了解本学科、本专业国内外科技现状及发展动向。(三)初级科技人员主要进行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锻炼,提高岗位工作能力,掌握科技工作方法。(四)新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必须进行见习期教育,主要进行本岗位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使他们在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训练,可采用“导师制”,由高级工程师或工程师实行业务指导。第六条为适应对外开放搞活经济的需要,科技人员还必须进行技术政策、经济政策、现代化管理、创造力开发和其他有关学科知识的学习。第七条继续教育应当以短期为主、业余为主、自学为主,同时要保证科技人员参加必要的脱产或半脱产进修。其方式包括:(一)参加本单位或高等院校、学术团体和其他继续教育部门举办的培训班。(二)参加本单位或其他单位举办的技术讲座,学术交流。(三)利用广播、电视、录像、函授、刊授等进行远距离教育。(四)结合本职工作进行的文献资料查索、专题调研和考察(包括出国考察)。(五)在本单位或其他科研、生产、教学单位结合工作的学习。(六)专业技术岗位培训。(七)有计划的自学。(八)有利于专业技术水平提高的其他方式。第三章职责分工第八条机械电子部的职责是:制定继续教育规划、制度和管理方法;制订指导性的科技人员岗位职务规范、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考核办法,组织编写参考教材;监督、指导和协调机械电子工业地方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的继续教育工作;指导继续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组织开展高层次继续教育;管理部继续教育基地;表彰奖励部系统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第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含计划单列市)机械电子工业管理部门的职责是:贯彻部有关继续教育的方针政策,制订本系统的继续教育规划、管理办法,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协调基层继续教育工作;管理好所属继续教育基地(如机械电于工程师进修大学各省分校);表彰、奖励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第十条公司、企业集团和企事业单位的职责:贯彻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继续教育的方针政策;制订本单位继续教育的规划、计划和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保证科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经费和其他必要条件;检查、考核科技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并进行奖惩;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对继续教育的监督和检查。第四章培训基地第十一条继续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含计划单列市)厅局要建立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可单独建立培训中心,也可设在高等院校,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也要建立培训中心,有些专业研究所承担全行业的开展相应专业的新技术、新理论的继续教育任务,各培训中心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优质工程师考试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