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83

Q糖奶爸
首页 > 电气工程师资格证 > 俄罗斯电气工程师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画画的兔子

已采纳

电视技术发展历史回顾1883年圣诞节,德国电气工程师尼普柯夫用他发明的“尼普柯夫圆盘”使用机械扫描方法,作了首次发射图像的实验。每幅画面有24行线,且图像相当模糊。 1908年,英国肯培尔.斯文顿、俄国罗申克无提出电子扫描原理,奠定了近代电技术的理论基础。 1923年,美籍苏联人兹瓦里金发明静电积贮式摄像管。年发明电子扫书描式显像管,这是近代电视摄像术的先驱。 1925年,英国约翰.洛奇.贝尔德,根据“尼普科夫圆盘”进行了新的研究工作,发明机械扫描式电视摄像机和接收机。当时画面分辨率仅30行线,扫描器每秒只能5次扫过扫描区,画面本身仅2英寸高,一英寸宽。在伦敦一家大商店向公众作了表演。 1926年,贝尔德向英国报界作了一次播发和接收电视的表演。 1927——1929年,贝尔德通过电话电缆首次进行机电式电视试播;首次短波电视试验;英国广播公司开始长期连续播发电视节目。 1930年,实现电视图像和声音同时发播。 1931年,首次把影片搬上电视银幕。 人们在伦敦通过电视欣赏了英国著名的地方赛马会实况转播。 美国发明了每秒种可以映出25幅图像的电子管电视装置。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采用贝尔德机电式电视广播,第一次播出了具有较高清晰度,步入实用阶段的电视图像。 1939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开始播送全电子式电视。瑞士菲普发明第一台黑白电视投影机 。 1940年,美国古尔马研制出机电式彩色电视系统。 1949年12月17日,开通使用第一条敷设在英国伦敦与苏登.可尔菲尔特之间的电视电缆。 1951年,美国H.洛发明三枪荫罩式彩色显像管,洛伦期发明单枪式彩色显像管。 1954年,美国得克萨期仪器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全晶体管电视接收机。 1966年,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出集成电路电视机。3年后又生产出具有电子调诣装置的彩色电视接收机。 1972年,日本研制出彩色电视投影机。 1973年,数字技术用于电视广播,实验证明数字电视可用于卫星通信。 1976年,英国完成“电视文库”系统的研究,用户可以直接用电视机检查新闻,书报或杂志。 1977年,英国研制出第一批携带式电视机。 1979年,世上第一个“有线电视”在伦敦开通。它是英国邮政局发明的。它能将计算机里的信息通过普通电话线传送出去并显示在用户电视机屏幕上。 1981年,日本索尼公司研制出袖珍黑白电视机,液晶屏幕仅英寸,由电池供电。 1984年,日本松下公司推出“宇宙电视”。该系统的画面宽米,高米,相当于210英寸,可放置在大型卡车上,在大街和广场等需要的地方播放。系统中采用了松下独家研制的“高辉度彩色发光管”,即使是白天,在室外也能得到色彩鲜艳,明亮的图像。 1985年3月17日,在日本举行的筑波科学万国博览会上,索尼公司建造的超大屏幕彩色电视墙亮相。它位于中央广场上,长40米、高25米,面积达1000平方米,整个建筑有14层楼房那么高。相当一台1857英寸彩电。超大屏幕由36块大型发光屏组成,每块重1吨,厚米 4行9作品共有45万个彩色发光元件。通过其顶部安装的摄像机,可以随时显示会场上的各种活动,并播放索尼公司的各种广告性录像。 1985年,英国电信公司(BT)推出综合数字通信网络。它向用户提供话音、快速传送图表 、传真、慢扫描电视终端等。 1991年11月25日,日本索尼公司的高清晰度电视开始试播:其扫描线为1125条,比目前的525条多出一倍,图像质量提高了100%;画面纵横比改传统的9:12为9:16,增强了观赏者的现场感;平机视角从10度扩展到30度,映图更有深度感;电视面像“画素”从28万个增加 为127万个单位面积画面的信息量一举提高了近4倍……因此,观看高清晰度电视的距离不是过去屏高的7倍而是3倍,且伴音逼真,采用4声道高保真立体声,富有感染力。 1995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超微型彩色电视接收机(即手掌式彩电),只有手掌一样大小 ,重量为280克。具有扬声器,也有耳机插孔,液晶显示屏约厘米,画面看来虽小,但图像清晰,其最明显的特点是:以人的身体作天线来取得收视效果,看电视时将两根引线套在脖子上,就能取得室外天线般的效果。 1996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向市场“壁挂”式电视:其长度60厘米、宽38厘米,而厚度只有厘米,重量仅千克,犹如一幅壁画。 我国在1958年9月2日,开始播送黑白电视,并建立了相应的电视工业。 1973年,开始试播彩色电视

俄罗斯电气工程师

306 评论(13)

丸子的小雕

他曾经超越超级喷气式飞机的项目以及发表了100多篇科学论文,拥有多项科学专利。

167 评论(11)

请叫我癸小亥

1925年:电视机雏形

谈论到电视机的诞生,有一个英国人的名字是不得不提的,约翰·洛奇·贝尔德,这位电视机之父曾经为了得到清晰的图像,加大电流电压到2000伏,自己却不小心碰到了连接线,差点触电身亡。

当然,贝尔德的努力在最终也得到了很好的回报,1925年,贝尔德在英国展示了一种非常实用的电视装置。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贝尔德展示的机械设备十分简陋。这台电视机基本上是用废料制成的。光学器材是一些自行车灯的透镜。框架是用搪瓷盆作成的,而电线则是临时拼凑的乱糟糟的蜘蛛网般的东西。最大的奇迹是这些质量很差的材料,一经他的安排,就能产生图像,而这也成了现代电视机的雏形。

1939年: 第一台黑白电视机

在贝尔德发明了可以映射图像的电视装置之后,这项技术很快就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39年美国也诞生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4月30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纽约市弗拉辛广场发表纽约世博会开幕式演讲。他的听众包括现场数万名来宾和纽约市区内其他一小部分人。后者数量不足200,他们以一种现代人极为熟悉的方式倾听总统的声音——看电视直播。

纽约世博会开幕式上的主角有两个:一个是发表热情洋溢讲话的领袖,另一个是他对面50英尺外的电视摄影机。在纽约世博会上,除了现场展现的高速公路、摩天大楼等之外,电视成为最受欢迎的主角。

1950年:“懒骨头”遥控器面世

“懒骨头”遥控器通过一根线缆与电视相连。五年之后,增你智(Zenith)无线遥控器Flash-Matic面世。

1954年: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20世纪50年代,是电视机开始普及的年代,1953年,美国RCA公司设定了全美彩电标准,并于1954年推出第一台彩色电视,到1964年,有31%的美国家庭拥有了彩色电视机。虽然彩色电视技术已问世十几年了,但那时的图像质量仍令人无法恭维;装置的成本也仍然很高;看电视的人还是喜欢看黑白电视;有线电视网很少播放彩色电视节目。NBC播放的彩色电视节目最多,也只是因为其母公司RCA是当时彩色电视制造商的老大。

1958年: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

1958年3月17日,这是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的“生日”。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一直就没有电视广播。而为了向国外看齐,1957年,新中国决定开发自己的电视广播事业,当时的电子工业主管部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局把研制电视发射中心设备的任务交给了北京广播器材厂,把研制电视接收机的任务交给了国营天津无线电厂。

当时国营天津无线电厂成立了专门课题组,共8人,都是厂里的顶级技术人员和工人。到了1958年3月17日晚,我国电视中心在北京第一次试播电视节目。实验大厅里摆放着苏联和我国的电视样机。晚上7点,我国第一台电视机荧屏上清晰地出现了广播员的图像并伴随着洪亮的声音。样机试用考核百分之百通过。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研制成功了。

1960年:第一次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中,马塞州参议员J. F. 肯尼迪从汗流浃背的副总统尼克松手上夺走了观众,赢得了选举。

1967年:第一台特丽珑电视

20世纪50年代,日本索尼公司的黑白电视虽然大卖,但其技术竞争力却毫无优势。这一切到了1967年发生了转变,索尼工程师团队的一位年轻成员聪明地解决了彩色电视机一直存在的难题:图像扭曲和光发散。索尼称此项新产品为“特丽珑”(意为栅条彩色显像管)。

1968年,索尼卖出了第一台“特丽珑”的电视机。精明的消费者意识到,特丽珑是一种超级产品,消费者的热情促成了特丽珑的成功。1968-1988年间,索尼卖出18亿台特丽珑,特丽珑也获得了“有史以来最热卖机型”的美誉。

1977年:第一台携带式电视

1970年代,依然是电视机飞速发展的年代。1973年,首先是数字技术率先用于电视广播,实验证明数字电视可用于卫星通信。1976年,英国完成“电视文库”系统的研究,用户可以直接用电视机搜索新闻、书报或杂志。在1977年,英国研制出第一批携带式电视机,这让消费者意识到,电视机除了可以在客厅内使用之外,还能在出差时随身携带。

1979年:日本国家广播公司NHK发明了Muse,一种高分辨率电视用模拟系统。总统里根称,这项科技“关乎国家利益”。

1981年:The Buggles的《录像带杀死广播歌星》是MTV播出的第一支音乐录影带。事实上,电视又扼杀了音乐录影带。

1999年:TiVo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电视控制力,包括快进跳过。五年后,珍妮·杰克逊(Janet Jackson)在超级碗上的走光视频成为TiVo史上重播次数最多的一刻。

2000年:健康电视概念

1990年代后期,国内电视机的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当时一些国内厂商往往更多地将产品的性价比作为宣传的重点,以促销降价来吸引用户,但创维公司却于2000年在国内首家推出健康1250电视,这款电视克服了模拟电视场闪、线闪、线粗的缺点,并兼容HDTV。同时创维还紧跟国外潮流率先推出了逐行电视,其“不闪的,才是健康的”品牌口号令消费者耳熟能详,创维“健康电视”深入人心。

2008年:现代在日本首次展出消费级3D电视,46寸的E465S。不过5000刀的价格,真是让人眼珠子掉出来。2010年,东芝Regza GL1系列裸眼3D电视机终结了那蠢暴了的眼镜。

2011年:云电视

云概念产品成为2011年智能家电市场的一大热点,在 2011年8月,创维推出了全球首款云电视。

这款产品创先搭载了云平台和智能Android操作系统,在电视上实现云空间、云服务、云社区、云浏览、云搜索、云应用等多种云端个性化应用,并能随时同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互联互动,云端服务器为后台进行数据处理和资源整合,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分享各种视频、照片、资料。

2008年:我国第一台采用国产等离子屏电视机

自2007年长虹正式启动等离子屏项目以来,长虹与彩虹、美国MP公司一道,首期投入亿美元进军等离子屏项目;2008年7月投产,年产等离子屏达到216万片(以42"计)。最终通过三期建设,总投资超过20亿美元,形成年产600万片等离子模组的能力,进入世界四强行列。等离子项目一期建设预计2008年实现量产,这将是中国国内第一条等离子屏多面取生产线,主要生产42、50英寸及更大的等离子屏。

2011年:脑电波电视

在电视显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今天,未来的电视产品还会有啥新的变化呢?或许控制会成为一个新的突破点,2011年7月18日,世界首台脑力波电视在“上海卡萨帝新闻发布会”上震撼亮相。海尔这款划时代电视机的遥控操作是通过一个脑波耳机完成的。

这个特别的脑波耳机可以检测到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并识别出用户所处的状态并将其转化成电视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在将来的某天,我们不再需要电视遥控器,而是可以随意以自己的意志来控制电视开关机、切换频道。

2012年:4K电视

在2013年最后一天,创维发布了国内首台4K家庭互联网电视机,早前,其试水微信操控的电视亦推向市场。与此同时,TCL宣布联手爱奇艺的网络电视销量已突破10万台。跨入2014年,电视厂商触“网”的频率将加快、手段各异,欲为低迷的彩电市场注入活力。据奥维咨询最新统计,2013年彩电销量达到4785万台,同比上升,较上年大幅提升,互联网因素是“救市”的关键。

2014年:世界首款105寸曲面UHD电视

世界首款105寸曲面UHD电视由三星电子推出。首次亮相于2014年1月7日拉斯维加斯举办的2014CES上,同时三星电子率先推出全球市场化的曲面UHD电视品线,发布了2014最新曲面电视和UHD电视阵容。

283 评论(15)

小胶带儿

他获得了电气工程师的学位,1997年工作发表了100多篇科学论文,他在2007年到2015年的时候一直都是俄罗斯航空学院的院长。

245 评论(11)

shaohongxing

俄罗斯因为与乌克兰的战争一直备受国际的关注,而近日俄罗斯的一位俄航空学院前校长阿纳托利·格拉申科 突然坠落身亡。而此次坠楼身亡引起许多人的注意并提出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阿纳托利·格拉申科坠落身亡?能够当上了航空学院的校长足以证明他生前一定非常优秀,而他又有何成就呢?

阿纳托利·格拉申科是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学院前任校长,在9月21日的时候突然报道出他在高空中意外坠落身亡。在俄罗斯国家内,莫斯科航空学院可以说是许多俄罗斯男生心中的梦想学院。不仅里面有最顶尖的航空航天技术,还涵盖了许多国防方面的专业。更是为俄罗斯国防队提供了非常多的人才,可以说莫斯科航空学院是俄罗斯军事方面人才培养的天花板。无数热血的俄罗斯男儿,想要进这个学院完成自己的梦想。

阿纳托利·格拉申科原本就毕业于这所航空学院,更是在学院里面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留校工作,并且因为对自己专业的热爱一直投入研究。在校任职期间就发表了100多篇优秀论文,甚至拥有非常多的专利。2005年的时候因为优秀的个人成绩和为学校作出的贡献,他被任命为莫斯科航空学院校长。在2015年的时候因为年事已高,退居二线一直辅佐现在的新任校长并成为现任校长的首席顾问。

导致他高空坠落的原因也是因为此次学校新建了一栋教学楼,而格拉申科 作为学校的负责人去视察工作的完成进度。当时大楼还没有安窗户等软装物品,格拉申科又因为年事已高没有看清脚下突然被绊了一跤从平台上直接摔了出来。当救援医生赶到时,格拉申科已经没有了呼吸判定为死亡。他的去世给许多学界内的专业人士带来非常大的伤痛,毕竟格拉申科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他一生都在为莫斯科航空学院做奉献,甚至在人生的最后也将自己奉献给了这所学校。

235 评论(13)

虫虫殿下

声呐应用了材料的压电效应,相关资料如下压电效应是铁电材料最为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 同时也是目前铁电材料所有物理性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 例如: 水声声呐系统、医疗超声探头、压电驱动器等器件的核心压电元件均为铁电材料. 本文将以时间为轴, 重点介绍钛酸铅基铁电材料压电效应的发展历史, 同时讨论铁电材料微观结构、极化状态与压电效应之间的构效关系. 本文涉及到影响铁电材料压电效应的一些重要因素, 如: “准同型相界”、“软性掺杂”、“极化旋转”、“局域结构无序”等, 希望能够在铁电功能材料的设计方面给予读者启发.

186 评论(11)

美食界女王

水声学是指研究水下声波的产生、辐射、传播、接收和量度,并用以解决与水下目标探测及信息传输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声学分支学科。在海水中声波的衰减远比电磁波为小,故声波是海水中探测目标和传递信息的有效工具,因而水声学的发展对提高现代海军的反潜作战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水声学在民用如导航、海底地质考察和石油勘探、渔业方面均有广泛应用。声呐技术至今已有超过100年历史,它是1906年由英国海军的刘易斯·尼克森所发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开始被应用到战场上,用来侦测潜藏在水底的潜水艇,这些声呐只能被动听音,属于被动声呐,或者叫做“水听器”。在1915年,法国物理学家PaulLangevin与俄国电气工程师ConstantinChilowski合作发明了第一部用于侦测潜艇的主动式声呐设备。尽管后来压电式变换器取代了他们一开始使用的静电变换器,但他们的工作成果仍然影响了未来的声呐设计。1916年,加拿大物理学家RobertBoyle承揽下一个属于英国发明研究协会的声呐项目,RobertBoyle在1917年年中制作出了一个用于测试的原始型号主动声呐,由于该项目很快就划归ASDIC,(反潜/盟军潜艇侦测调查委员会)管辖,此种主动声呐亦被称英国人称为“ASDIC”,为区别于SONAR的音译“声呐”,将ASDIC翻译为“潜艇探测器”。1918年,英国和美国都生产出了成品。1920年英国在皇家海军HMSAntrim号上测试了他们仍称为“ASDIC”的声呐设备,1922年开始投产,1923年第六驱逐舰支队装备了拥有ASDIC的舰艇。1924年在波特兰成立了一所反潜学校——皇家海军Ospery号(HMSOsprey),并且设立了一支有四艘装备了潜艇探测器的舰艇的训练舰队。1931年美国研究出了类似的装置,称为SONAR(声呐)。和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样,社会的需要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声呐技术的发展。俄罗斯海军专门将一艘核子K-403号潜艇改成声呐测试用艇,可见其重视程度。声波是观察和测量的重要手段。有趣的是,英文“sound”一词作为名词是“声”的意思,作为动词就有“探测”的意思,可见声与探测关系之紧密。

148 评论(9)

大南瓜小咪咪

格拉申科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获得了“电气工程师”学位,自1977年以来一直在该校工作,是100多篇科学论文的作者,拥有众多专利,并被授予荣誉勋章。在45年中,他从一名首席工程师成为负责院校发展和社会问题的副校长,并于2007年到2015年出任莫斯科航空学院校长。2015年至今一直担任校长办公室行政和经济问题顾问。

23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