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精6699
导游证跟毕业证没什么关系,一般各地的本科都会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考导游证的,会集体组织去,但不想报名的也不会强求,都是考国导证。不过即使你在当地考下了国导证,要来北京的话还是不好用,大多数景区都不会让你免费进去的。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考研的问题,我的见解如下:如果想选工商管理类的专业,那考研最好的就是企业管理,和旅游管理也是最接近的。企管招生虽多,但学的东西太杂,看似面很广,但很难做到专,很多企管出身的同学在最后找工作时就会出现问题,因为不论哪个公司哪个职位招人都还是喜欢在此领域比较专的人,而不是泛泛地懂得企业运作的整体流程。所以我建议放弃学旅游而转学经济类的专业,原因如下。一个专业七年一直学下去不见得是一件好事,除非你立志于考博,在大学任教。而如果你考研的目的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在于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将来找到更好的工作,那就要另做打算了。旅游管理是实践性特别强的一门学科,因为旅游业本身就是完完全全的服务性行业,而服务性行业的特点就是进入门槛低,可替代性强,换句话说就是,这个行业充斥着大量的中低层劳动者,那些服务工作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所以很容易被别人替代。当然,研究生毕业的同学毕竟要有更高的理论素养,也必然会期待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但是,对于旅游这样的服务性行业,如果你没有在一线实操过,恐怕很难对业务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在刚毕业的一两年内就走上较高的管理层恐怕是很不现实的。就比如说,如果你想在饭店工作而从未摆过桌、做过床,你将来若做餐饮部、客房部经理公司是否对你放心?如果你想进旅行社做外联、计调等的管理,而自己却寥有在当地带团的经历,怎么能了解顾客的实际需要、线路的具体设计等?服务性行业特别看重实践经验,我相信,一个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本科或专科生和一个没有太多实践经验的研究生相比,一定具有更大的竞争力。而从每年的高级连锁饭店集团的各大招聘会中也可以看出,虽然参加面试的各学历层次的毕业生都有,但最后留下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硕士以下学历的学生。我分析原因如下:1.硕士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机会较少,入职后需要较多培训,上手较慢。2.硕士生期望值较高,不愿意和其他本科专科生一样一入职就从事基层服务工作,对工资的满意度和本科生相比也会低的多。因此在工作中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在短期内离职的比率比其他学生要高的多。3.饭店工作人员的构成本来就是低学历者居多,博士、硕士人数较少。吃苦耐劳、能力卓越的硕士生日后必然会获得更多的提升机会,因此各部门的中层领导也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危机感,所以更愿意招聘一些实践能力强,但学历较低,领导能力较弱的年轻毕业生。如果你立志投身于旅游行业,前几年对于职位、待遇等毫不计较,那当然无话可说,如果考研仍选旅游的话,就尽量在这三年内多参加一些实习工作,为将来的工作多积累经验。实际上,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大多数都转行了,因为在此领域的发展空间实在太有限。但转行也很难,第一,你学了7年的旅游管理却做了别的行业,就失去了你的核心竞争力。第二,说到底,旅游就是众多行业中的一个,虽然面比较广,但在很多其他的行业都是不大被认可的。比如你毕业想要应聘一家IT企业市场方面的工作,虽然你在本科及研究生期间学过很多相关的课程,也并不比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差,但HR一看到你的简历就会认为你就是做导游、景区、餐饮的,如果你以前也完全没有从事过市场方面的实习工作的话,那这样的简历几乎是百投不中的。而经济就不同了,它是所有企业组织都需要的。而且从近几年的数据汇总来看,经融类行业一直都高居收入排行的榜首,也是毕业生求职的首选,当然也就成了考研的热门,虽然热,但是招生的人数并不少,所以不必太担心。另外,经融行业的门槛是很高的,试想一下,一个会计学专业的硕士和一个会计学专业的本科生一同去某会计师事务所或证券公司应聘,谁的胜算要大一些?这就是核心竞争力,是难以被替代的。所以综合而言,我个人认为经济类的专业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了,跨专业跨学校考研是有相当难度的,这个一定要有心理准备,而且经济类的专业课必然比旅游的专业课更有挑战性。如果只是想换个学校,或者换个城市,尽量稳妥一些的话,可以考虑仍考旅游管理,但若为了将来的长期发展,建议咬咬牙在最后几个月拼了。像清华经管院、北大光华这样的学院难度太大,而且招录的本校保送生较多,难度很大。其实像人大、南开、中财、对外经贸、西交大、复旦、同济、上财、浙大、中山等诸多院校也是很不错的选择。选哪个专业也不是绝对,行行都可以出状元,最重要的是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意,只为所谓的前途,只做最功利的打算。如果所学的以及将来所做的都不是自己真心喜爱的,相信不论在物质上收获了什么,这样的人生也总是让人遗憾的。最后祝一切顺利,考研成功!
优质导游证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