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4

丶沫小若
首页 > 导游证资格证 > 男明星考导游证的有谁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多多lady

已采纳

我认为陈赫为跑男背过的锅太多了,因为我们都知道陈赫是跑男中很重要的嘉宾之一,并且很多时候她为了维护跑男的利益,也不会戳穿这些记者的谣言

男明星考导游证的有谁

216 评论(11)

挥之不去215

从给郭富城的情书写起 中国桃的爸爸妈妈在她小时候就常常不在身边,东家呆几个月,再西家呆几个月成了她童年的家常便饭。幼儿园上过7个,小学转了6次,临中考前三个月还在转学。所以中国桃没有小女生一般恋家的概念,她变得非常独立,自由的生活对她来说相当惬意。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中国桃迷上了郭富城。那年郭富城要在香港开演唱会,她激情澎湃地写下一篇500字的《纯情,永远为你》,竟然发表在了当地的《广播电视报》上。“小学生能写什么好句子啊,反正就是直直白白,结尾还来了句:I LOVE YOU,现在想起来真是起一身鸡皮疙瘩啊,哈哈。”后来被老师和同学看到,中国桃不得不在升旗仪式上做检讨,检讨书里有句话让中国桃至今想起来都大笑不止:“对不起,我不该和郭富城早恋”。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桃迷上了写作。原来自己的想法和生活可以这样酣畅淋漓地通过文字表现。16岁的时候,她的第一本小说《象牙童话》出版。这对中国桃意义十分重大。 “《象牙童话》写的是在女校里的日常琐事。别的学校在抓升学率的时候,我们女校却很笃定地教芭蕾形体和交际课程,这段时间是让我快速认清世态的时期。我开始知道这世界上其实有捷径。要利用女性的优势去整合手上的资源,硬拼的女强人并不可取。” 书出版之后,中国桃有些浮躁了。各路媒体的采访和签售会上让她始料未及的人山人海,让她飘飘然以为自己真的成了职业作家。她想完全放弃乏味的理科而只写小说,老师却要按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标准要求她,中国桃变得异常叛逆。 因为胆子很大心又很野 2000年的时候,中国桃喜欢上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去应聘野外生存教练,中国桃为了接近他想也没想就跟去了。不料男孩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中国桃却凭着自己迅速的反应速度和充沛的好奇心一路杀到最后,进入了野外基地的封闭集训。“我发现这个圈子比那个男孩还有意思,所以就干脆在圈子里野了起来。” 中国桃话虽说得轻松,其实跟她一同封闭集训的还有好几个女孩,最后都实在无法坚持而放弃,只剩她一个人通过了最后悬崖速降的考验,凭着超强的毅力和勇气成为国内第一位女性野外生存教练。“野外生存是团队活动,教练在出发前都会开会分工,一般我负责教授各种户外器械的使用方法。因为所有的野外生存活动都在挑战体能和勇气的极限,由女教练来做示范会减轻队员的心理压力。”有次中国桃带一队西门子的外籍工程师去马来西亚的原始森林探险,几个队员身上都擦着香水,大家行走在炎热的热带雨林,毒蛇频繁出没,时不时就能看到动物的尸骨。当大队人马看到一株高达米的猪笼草时,所有人都欣喜地驻足观看。然而,因为被猪笼草的蜜汁吸引,蜂群少不了出没。等中国桃发现有野黄蜂的时候,她赶紧让队员们离开,只有名叫MARK的队员还拿着宝贝相机拍得不亦乐乎。黑压压的蜂群呼地就逼了过来,MAKR身上浓烈的花香型香水可能让他和队员们招致难以预料的后果。 中国桃当机立断,命令大家不要跑,全部面朝下卧倒,并让队员们把身上的衣服快速脱了抛向远处,然后自己趴在地上从包里掏出一次性雨衣扔给光溜溜的队员们,让他们盖住身体。蜂群在上空盘旋了一会儿,嗡嗡声渐渐转移到老外们衣服的方向。等声音完全远去,大家才心有余悸地爬起来。此后再没人喷香水,他们每个人说起中国桃都是,VERY GOOD。 做国际导游玩转世界 如果中国桃做野外生存教练的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那么成为玩转世界的国际导游看似偶然,实际却是中国桃传奇的延续。 在大学中国桃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因为需要考出导游证和英语八级才能拿到学位,语言天赋甚佳的中国桃自然不愁英语八级,而且连德语四级一并都早就过了,唯一有点遗憾的是当时导游证还没考下来。但那时候旅游旺季的时候,一个导游学姐实在忙不过来,只好到学校找人帮忙。一开始找到的有导游证的男孩非常胆小,不敢接团,反倒是中国桃逮住机会就,当仁不让。面试的时候旅行社问中国桃的情况,她以流利的英文不假思索地说,没问题啊,我带过两年团的,你就不用操心了。旅行社马上被唬住了,再加上确实急着要人,于是中国桃成功上位。“就这么混的啊。除了我之外,别的在校生才没有这个魄力撒谎还振振有辞的,这就是我的江湖本事。再说旅行社这一行其实有很多空子可钻,我都研究过了。” 临时抱佛脚也是要本事的,为了这个第一次,中国桃可谓做足了功夫背了一晚的导游辞,结果到实地一看,才发现很多景物和导游辞根本就对不上。幸好当时是旺季,同时还有其他旅游团一起,聪明的中国桃听别人说什么她也说什么,等到导游辞也背完了,学别人的也学完了。中国桃干脆说起了自己的生活来。没想到外国游客反而觉得新鲜,觉得比听导游辞有意思多了,最后还给了她很多小费。 就这样从2002年到2004年,中国桃国际导游的舞台上轻舞飞扬着。世界仿佛都在她的指掌中,无论是欧亚路线,还是东南亚,中国桃都能玩转,带过EBAY的总部高层,西门子和通用电气的高层,品香师,网球明星费德勒等等,有时“工作就是工作,不可能太好玩的。尤其是导游,从接到团下来就开始盘算怎么赚回扣和小费,不这么想就赚不到钱。” 对于媒体盛传的“穿高跟鞋旅游的奇女子”说法,中国桃大笑了起来。“我说这话的原意是一定要在旅途中准备好要艳遇,不要邋遢赶路。不是你们误会的那么铿锵玫瑰,哈哈。” 当外企的地区总裁才是正经事 别看野外生存教练和国际导游的招牌大,许多人都羡慕得紧,中国桃已经不干了,只承认她的商人和作家身份。 她现在作为德国最大的木材供应商的中国区首席代表,换种叫法就是总裁,尽管不做国际导游了,但是一样满世界地转。很多人都难以相信,这个7月刚满25岁的这个小小女孩,竟然可以裁决一个外国企业在一个国家的所有业务——中国桃不觉得有什么。 “我是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做导游时又带的多是商务VIP 团,因此对各种商业模式已经非常熟悉,也积累了很多高层的社会关系。这对于我现在的工作来说帮助很大。我喜欢做事找捷径,现在我只做大CASE,别人打开销售渠道是一家家买家跑,我花了三个月疏通家具协会和地板协会的高层,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他们所有成员都从我这儿买木材,由上而下的路线永远比由下而上的路线好走的多。我做事不喜欢下死工夫,利用好资源最重要。” 飞来飞去谈生意之外,中国桃最喜欢参加各种时尚party,出席各种活动,给杂志写专栏,她应邀担任《超级模特》的评委,短短两期之后收视率迅速攀升,主持人刘仪伟评价她的风格很像黄健翔,充满激情。 中国桃即将为自己编剧的一部全副上海人阵容的卡通剧踏上北欧旅途,同时还将携带以她为主打的MOOK书《up势力》参加柏林书展。对于中国桃来说,总裁是赚钱用的,作家却是一辈子都要坚持的理想,这两者有一个共通前提,那就是快乐。

258 评论(10)

水中央1985

背了很多的锅,因为跑男这部综艺他奉献了很多。

157 评论(9)

天天考古

尤其是剧中饰演“展翔”的张颂文,让人印象极其深刻。

的确,初见这个角色,“油腻”“恶心”等形容词都可以甩在他的身上,很多观众更是直言,张颂文把这个角色演得太“过”了。

但谁又能想到,短短十集过后,风向骤变。

大家这会儿才突然意识到,张颂文是真正为“展翔”赋予了灵魂,以致于,观众的心时刻随着角色情绪变化而变化,包括“展翔”错失女神的戏码,更是让人心酸。

不得不说,张颂文的确是个好演员,他的演技,更是有目共睹,只不过,相比较张颂文的演技,他的人生经历,或许会更值得提及。

一、

1976年,张颂文出生在广东韶关一个普通的小县城里,跟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小张颂文的日常,就是在山间跑跳玩闹。

等到稍大点,全家搬到了市区,身边环境像是得到了改善,但生活质量却一点儿都没变。

很多时候,张颂文都是一个人在家,一个人上下学,父母也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对他进行管教。

好在,张颂文身边的人都是质朴且善良的,尤其是一位在电影院看门的老大爷,他常常趁没多少人时,送张颂文进去看电影,也就这样,艺术细胞在张颂文心间埋下了种子。

张颂文母亲是一名中医,之前在乡下的时候,常常都是亲自上门帮人问诊。

张颂文很享受跟着母亲走街串巷的日子,他也清楚的记得,母亲总是喜欢对他说:“文仔,如果不开心了,就去晒晒太阳,多晒太阳会快乐的。”

小时候的张颂文,跟母亲相处的时间最长,却,也是最短。

13岁那年,张颂文母亲被确诊肝癌晚期,医生说,可能只剩下半年时间了。

张颂文不信,他四处去找偏方、请老中医,甚至去求医生给母亲打杜冷丁止痛。

在张颂文的照料下,母亲的生命熬过了半年,甚至还延续到了两年,可惜,在张颂文读初三那年,母亲还是永远地撒手人寰了。

尽管张颂文凭一己之力让医生当初的诊断出现了误差,但张颂文却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

浑浑噩噩虚度了几年光阴,1992年,16岁的张颂文在高职毕业后离家去了东莞。

他先后做过印刷厂工人、饮料销售员、空调安装工、酒店服务员、饭店经理等,最后考了证干起了导游工作。

对于张颂文来说,当导游可能是自己最累但也最顺遂的时光。

为了节省时间,他常常三餐并作一顿,天还没亮就起床做准备工作,一年下来,日复一日,连休息时间,都会严格控制在三天之内。

如此卖力的张颂文,换来的收获也是满满,在那个人均月收入仅千元的年代,张颂文就已经可以领到每月2万5千元的工资了。

可能张颂文也以为自己会这样过一辈子,只是没想到,同事的一番话,让他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旅行社没几年,张颂文已经是明星员工了,他不仅连续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导游”,常年往返泰国的他,还被游客戏谑为“泰国小王子”。

因为业绩出色,很多新人刚加入时,都喜欢在张颂文面前晃悠,或多或少向他学习经验。

有一天,旅行社来了一位刚毕业的年轻女孩儿,她也跟其他人一样,常常找张颂文聊天。

可能越年轻的人越有朝气,在两人天南地北的过程中,突然就聊到了彼此儿时的梦想。

当女孩儿问到张颂文时,一刹那,张颂文似乎又想起了儿时看电影的美好时光,没回头,张颂文就这样淡淡地回答道:“我想从事电影行业,但现在已经不可能了。”

“怎么不可能?可以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啊,张艺谋也是28岁才去学的电影。”女孩儿天真但又肯定地回答到。

说者无心可听者有意,女孩儿的这番话,就像是闹钟一样,时不时就在张颂文的脑海中响起。

张颂文感觉到烦恼,一个是自己的梦想,一个是现实生活,他知道,如果选择了梦想,那就意味着要丢掉生活的筹码,稍有一步踏错,可能下半辈子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但在这时,张颂文想起了母亲对他说过的话:“多晒太阳会快乐的。”

感受着窗外刺眼的阳光,闭着眼的张颂文在思索了许久后,终于暗暗下了决心。

1999年年末,在带完最后一支旅行团后,24岁的张颂文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

二、

赶在北电报名结束之前,张颂文抵达了北京。

说来也是巧合,张颂文虽然了解到了北电的报名时间,但他却忽略了开班内容。

本意上,张颂文是想报考导演专业,没成想,那年导演专业不开班,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张颂文,最终去了隔壁的表演进修班,与周一围、车晓和林家川等人成了同学。

考进学校的过程就不提了,最让张颂文难忘的,显然还是短短两年的学习生涯。

满打满算,同学们不过都是18、9岁的年纪,张颂文怎么看都跟其他人显得格格不入。

故此,有好几次走到学校,张颂文常常被误会是老师或是助教,这也让他哭笑不得。

不过,年龄大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开学没多久,辅导员就选中了张颂文担任班长,而有过好几年 社会 经验的张颂文,也果然发挥自己的特长。

比如,学校有规定学生每天要练晨功,他就发动起同学们,每天带头第一个跑去操场,整整两年,风雨无阻,没有一天缺席,直接创造了北电班级打卡的纪录。

再比如,同学们有时候缺乏灵感,拍不出小品作业,张颂文就主动带着他们观察生活,帮他们出点子,提意见,再从修改到完备,引他们上路。

年龄大的张颂文也深受同学们的敬佩,尤其是包括周一围在内的同寝四人,张颂文一直对他们要求,大家必须共同进退,一起认真学习,一起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或许也是得益于张颂文的高标准、严要求,他们这个班,也向来都是同期口碑最好,最受老师们喜爱的班级。

周一围也一直对张颂文感谢有加,他曾在博客上撰文形容张颂文:“拥有一个世故而不圆滑,绝顶聪明却从不偷耍小聪明的同学是那么的幸福!”

当然,张颂文在学校的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

因为是广东人,他的普通话其实一直都不过关,尤其是在刚开学那会儿,常常因为平翘舌不分而惹得老师发火。

张颂文在节目上曾说过,自己在学校闹过好几次笑话。

一次,张颂文到学校食堂吃饭,因为要排队,无论是学生还是食堂阿姨都很急。

排了老半天,好不容易轮到张颂文了,他却因为说不好“鱼香茄子”这四个字,导致食堂阿姨最后干脆叫他先走开,别耽误后面的学生打饭。

还有一次,学生们要搞集体大扫除,老师们安排学生去相对应的地点借劳动工具。

结果,张颂文又因为普通话说不好,连续把改锥说成“螺丝批”,簸箕说成“垃圾铲”,惹得老师干脆对他说下次别再来了。

但相比较起来,闹笑话对于张颂文来说,其实都算不上什么。

张颂文清楚的记得,在某天台词课上,因为一直出错,导致忍无可忍的老师给张颂文下了最后通牒,威胁他如果四个月后考不过等级,就等着自己退学吧。

老师的这番话深深刺激到了张颂文,从此,他没日没夜的,一有机会就逮着绕口令对着镜子练。

那时,张颂文几乎每个晚上都会准点跑到电影学院的操场上练习,很巧的是,海清作为她的师姐,当时也是同样如此,两人常常在操场上碰面,互相敦促练习效果。

后来,为了能够更快的克服缺点,张颂文又特意找了几颗小石子,洗干净后就放在嘴里用舌头抵住,导致嘴里经常被磨出一大片的血泡。

正所谓,天道酬勤。

没出一个学期,张颂文就把普通话从一级乙等提升到了最高的一级甲等。

并且,张颂文的台词也得到了大大提升,到后来,他甚至还接到了不少配音的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越。

就这样,在张颂文的努力之下,他最终以全届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三、

在毕业之后,张颂文被学校聘用,在表演系当起了助理教员,没有正式编制,每月只有1800元的底薪。

张颂文有些介意,只不过,他介意的不是工资,而是他自认为没有出去演过戏就去教表演,没有说服力。

于是,他决定在休息时间里,比如寒暑假尽量去剧组投简历,那时,同学们都对张颂文说,你是咱们的第一,肯定很快就能找到合适的戏。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张颂文没人要。

他记得很清楚,2003年的某一天,他和周一围一起去剧组投简历,一天下来跑了好几个剧组,都没有被录取。

到了最后一个剧组的时候,张颂文和周一围见到副导演正在和几人聊天,当两人识相的准备离开时,却被对方叫住了。

那一刻,张颂文以为终于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却没成想,那位副导演直接就指着他俩向几位老板举例讲解什么人不能当演员:

“他就做不了演员,你看他长得,第一,侏儒,第二,大脑门,跟个猿人一样。”

尽管在众目睽睽之下遭受如此羞辱,但张颂文仍然没有发脾气,他脸上笑眯眯的,先是向副导演弯腰鞠躬,然后又主动递上自己的简历。

只是,张颂文显然没想到对方如此高傲,不仅没有伸手去接,反而再次开口说到:“你们都当不了演员,还留什么简历?”

听到这话,张颂文两人意识到没戏了,随后,两人叹着气离开,走到电梯里时,两人四目相对,眼神空洞,久久无言,甚至,彼此都忘记了去按电梯楼层。

从这时候开始,张颂文开始疯狂跑组。

第一年,他跑了360个剧组,第二年,280个,第三年,200个,可即便自己如此努力,依然没人愿意要他。

没办法,日子总得过。

为了能让自己不至于饿死街头,张颂文再投简历的时候,无论是什么角色他都愿意接,甚至,连一年2到3万元的打包价他都可以,只要能让自己去演戏。

并且,为了节省开支,张颂文还把家搬到了北京六环外的一个村子里,他把自己所有的行李都放在出租屋内,只有到了换季的时候,才过去一趟,拿些换洗的衣服。

至于平时,要么就睡在剧组,要么就找同学拼床对付一下。

在日常吃喝方面,张颂文也是能省则省。

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自己做的张颂文,也常常在夜晚准时出门,到菜市场买些成捆成堆的小菜,价格比白天便宜不少。

就这样,张颂文熬过了好几年这样清贫的日子,直到2004年,南方电视台筹备电视剧《乘龙怪婿》,当时,制作班底很多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于是想到了来自广东的同学张颂文。

由于这部剧在制作时,就启用了全员新人的阵容。

张颂文本身是广东人,粤语没问题,加上又是北电的专业第一,自然顺理成章出演了男一号。

最终,张颂文也凭此剧在圈里有了名气,他也拿到了第一笔称得上“可观”的片酬,生活总算迎来了曙光。

另外值得一提是,因为剧组缺乏专业指导,张颂文在当演员之余,也同时担任了这部剧的表演指导。

剧集在广东本土大获成功后,不少明星也是纷纷找到张颂文,希望向他学习表演。

一开始,张颂文还婉言谢绝,但随着找来的人越来越多,手头本就不宽裕的张颂文,内心也逐渐动摇了起来。

2008年,张颂文离开北京电影学院,成立了“张颂文国际表演工作室”,专门给明星艺人开班授课,久而久之,他就有了“明星教父”的称号。

当然,有时候这个“明星教父”的称号也不太好使,有些被他教过的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会说“我是跟张颂文老师学的”。

别人问:哪个张颂文老师?他们说:中国最厉害的国际表演工作室。

可实际上,基本上大多数人听到这个问答都一头雾水,毕竟,这个所谓的工作室没有任何工作人员,也就张颂文一个人,一对一地教。

四、

张颂文的生活条件,算是肉眼可见的好起来了。

但张颂文却一点儿都不高兴,他觉得自己是被迫教表演的,这就好比自己明明想打篮球,别人却让他当篮球教练,他怎么会快乐呢?

不过,张颂文也很烦恼,因为,他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起点。

在那个年代,电影不多,真正的市场都是属于电视剧的,可电视剧市场真正的明星,又以中生代演员为主,陈宝国、陈道明、王志文、李保田等等,个个都是老戏骨。

所以,张颂文就很烦恼,他甚至每天对着镜子看,讨厌自己长得年轻,天天都渴望能快点老。

当然,张颂文之所以渴望变老而不是变年轻,因为再往下看,第二梯队的年轻演员也早已冒出了头,比如黄晓明、佟大为、印小天、聂远等,个个都比他形象出色。

说到这里,张颂文有一次在跑剧组的时候,他跟邓超分到了同一组,邓超演韦小宝,他演皇帝,两人试戏完还在私下合了张影。

但后来,两人都失败了,因为这部戏的名字叫做《鹿鼎记》,韦小宝的角色最终归了黄晓明,皇帝的角色则归了钟汉良。

命运的锁链总是反复鞭挞着张颂文的神经。

或许是上天愿意给他机会,2009年,他顺利接拍了尤小刚导演的电视剧《杨贵妃秘史》。

这部剧播出后,收视率拿到了全国同一时间段的第一名。饰演臣子杨国忠的张颂文,也被更多观众熟知。

这部剧也给张颂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当时,他独自跑去试戏,那天剧组试完男生又试女生,尤小刚导演没急着要他,只是说:“你先别走,帮我给别的演员搭戏”。

就这样,本是来应聘工作的张颂文,反而成了尤小刚导演试戏的工具人,好在,在张颂文一遍又一遍的诚恳表现下,最后成功争取到了这个角色。

张颂文更清楚地记得,拍这部戏的时候,他在40度的天气下穿着三件衣服,因为太瘦撑不起服装,导演又不得不在他的衣服里加了棉袄,此举,也让他多次出现中暑的情况。

尽管,拍摄的回忆是痛苦的,但带来的效益却是可观的。

而且,也是因为这部剧,张颂文还因缘认识了香港导演刘伟强,并得到了拍摄电影《精武风云》的机会。

尽管张颂文的戏份都不足,但他敬业的精神以及出色的表演还是获得了导演的肯定。

之后,张颂文也得到更多机会,短短一年后,他连续参与拍摄了五部电影。

或许现在看来,观众甚至都不记得张颂文是否在这些电影有过演出,但对于那时的张颂文来说,他却已经很满足了。

也是在同年年底,张颂文把家从一个平方升级到了一个农家院。

院子本身简单又朴素,但在张颂文的打理下,满屋子花草盛开,别有一番风味。

后来,张颂文也经常邀请朋友到院子里聚会,他们在这里纵声高歌,互相交流表演心得等。

后来,张颂文成为了娄烨的御用男演员。

《春风沉醉的夜晚》、《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多部电影,让观众真正见证了张颂文的扎实演技。

再到2020年,张颂文凭借网剧《隐秘的角落》的火爆,与同剧男主角秦昊,尝到了一夜爆红的滋味。

张颂文终于火了,在从业整整20年后,在他44岁的时候,他的演技终于得到市场的认可了。

所以,后来的张颂文,一步步登上《我就是演员》,再以男一号的身份主演《革命者》《扫黑:决战》等电影,一切都显得恰到好处,不多不少,不疾不徐。

或许,是这个时代,让张颂文顺利走上了人生巅峰。

可这个时代,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公正的,张颂文,亦是如此。

那一年,倘若还在做导游的张颂文无法下定决定,那一年,假设在演员生涯里苦苦坚持的张颂文突然放弃,那一年,若是当演员老师的张颂文就此认命,他都等不到这一天的到来。

张颂文,他终于凭着自己一往无前的本领,就这样改写了自己的命运,这样的他,于你、于我,都是一篇“寒梅傲雪”般的范文佳作,值得反复翻阅、欣赏,乃至学习。

357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