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靥的梦魇
咸阳十大旅游景点介绍如下:1、石门山森林公园郁郁葱葱,有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和整洁的人工林。它充满了奇异的花和草。它可以被称为黄土高原上的“植物王国”。这是人们亲近自然的最好地方。2、杨陵是刘启皇帝和王皇后的合葬陵园。经过多年的考古工作,发现杨陵平面呈不规则葫芦状。整个陵墓以皇陵为中心,有四个拱门,南北对称,东西相连,布局规整,结构严谨,体现了皇家意识和严格的等级制度。3、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伟大工程。这是关中最早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西起水镜河,东至洛水河,灌溉面积达4万公顷。它也是陕西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4、大佛寺位于梁青山脚下,原名青寿寺,有107个不同大小的石窟,257个神龛和1498个不同大小的雕像。它是中原文化鼎盛时期,唐朝都城长安附近的一座重要的佛教石窟寺庙。5、袁家村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周边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元嘉村是关中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的代表地,是体验风土人情的好地方。6、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德国王后孙昌施的合葬墓。它占地200平方公里,共有180多座古墓。它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最大、埋藏最深的陵墓,有“世界名墓”的美誉。7、甘岭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除了祖坟之外,还有17座小型墓葬,埋葬着其他皇室成员和英雄。甘岭是十八座唐墓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也是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唐墓。8、杨贵妃墓位于马尾府以西500米处。这座坟墓是半球形的,高3米。整个坟墓是用青砖建造的。墓后还有一尊6米高的杨贵妃大理石雕像。历代人们留下了大量关于杨贵妃和唐的爱情故事,也使杨贵妃的陵墓闻名于世。陵墓周围有历代学者和诗人题写的诗歌。9、茂陵是汉朝皇帝刘彻的陵墓。它是汉代最大、建造时间最长、埋藏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它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坟墓前后花了53年。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等人的墓都与此墓同葬。10、咸阳湖生态景观建设以渭河和丰河为主轴,以渭河两岸为带状。以咸阳的“武陵源"为历史背景,渭河的“咸阳湖"将水系与南北两岸的现代景观融为一体。每一种景观都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呈现出一幅令人心满意足的自然景观。更多关于咸阳十大旅游景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duxingdejimi
1、咸阳的主要景点有:咸阳五陵塬、茂陵、乾陵、昭陵、咸阳博物馆。 2、五陵塬地处关中平原中部的咸阳北塬上,南临渭水,北接北山山系,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总面积800平方公里,以西汉王朝的五个陵邑而得。汉高祖九年(前198年),刘邦接受了郎中刘敬的建议,徙天下富豪、旺族于此以奉陵邑,并在陵园附近修建长陵县邑。此后,汉惠帝、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也都竞相效法,相继在陵园附近修造安陵邑、阳陵邑、茂陵邑和平陵邑。五陵塬上的陵邑墓葬有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周陵,秦人墓葬,西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元帝渭陵、成帝延陵、哀帝义陵和平帝康陵以及唐代的顺陵、苏君墓等。 3、茂陵是西汉帝王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体高大宏伟,形为方锥,周围有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李夫人等陪葬墓20余座。茂陵博物馆建在霍去病墓前,是以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而闻名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占地面积154836平方米,馆藏文物4100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4件,已形成融文物、古建、园林于一体的著名旅游观光胜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4、乾陵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盛唐文化的代表性旅游区,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中国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仿唐长安城格局构筑,分为宫城、皇城和外城三个部分。内城面积约为230万平方米,有南朱雀、北玄武、东青龙、西白虎四门,外城周长40公里。现存有华表、翼马、无字碑、六十一蕃臣石像等精美绝伦的大型石刻100多件。陵园的东南隅分布有17座陪葬墓,出土以唐三彩为代表的珍贵文物4000余件,壁画1200多平方米,石雕线刻画150平方米,其中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地宫已对中外游客开放,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5、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咸阳市礼泉县城东北公里处,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6、咸阳博物馆位于咸阳市中山街中段,馆址为明洪武四年(1371年)所建文庙,占地面积约8531平方米,馆藏文物万余件,藏品级别高,数量大,品类丰富,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jarvinia奈奈
咸阳博物馆,乾陵,茂陵,杨贵妃墓,彬县大佛寺,三原城隍庙,昭仁寺,永泰公主墓,崇文塔,昭陵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合葬陵。因处于长安西北方、八卦的乾位而称乾陵。乾陵位于乾县城北门外6公里的梁山上。乾陵建于684年,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比较完整的陵墓之一。陵园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内城东西长1450米、南北长1582米,厚度为24米。四面各有一门(东为青龙门、西叫白虎门、南称朱雀门、北是玄武门),现在各门附近的村庄仍以门名称之。乾陵的地面设施遗留至今的主要是陵墓石刻,这些石刻大都 集中在朱雀门外。据《金石萃编》记载:宋金时共有13段 题字,但多被风雨剥蚀,唯金代太宗天会十三年(公元1135年)用女真文字刻写、旁有汉字翻译的“即君行记”保存较为完整。女真文字现已绝迹,因而此碑保存的女真文字便成为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极其珍贵的资料。 两通石碑北边,原有61番酋石像。现存60尊,是武侧天为纪念参加高宗葬礼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臣下令雕刻的。石像身穿紧袖衣,腰束宽带,足蹬皮靴,身背刻有国名,官职及姓名。明代刘伯温作诗道:“番王俨待立层层,天马排空势欲腾。”郭沫若也曾咏诗曰:“岿然没字碑犹在,六十王宾立露天。”就是对石刻雄姿的描写。乾陵形制雄伟,建筑也很牢固,据《新唐书·严善思传》载:“乾陵玄、石门,冶金固隙”非常坚固。据勘查,墓道长米,宽米,全用石条填砌。从墓道口到墓门共39层石条,每层间都有铁栓固定,井用白铁水灌注。这些情况与文献记载吻合。乾陵不仅外现宏伟,修建坚固,内藏也十分丰富。李治生前酷 爱书法,广为搜集,临终遗嘱把他所收藏的书字埋在墓内,李治和 武则天均处于盛唐时期,且据勘查,乾陵虽经1000多年,却未被盗 过。由上可以想见,乾陵内部的文物一定十分丰富,极其珍贵。乾陵的范围很广,除山陵外,还包括县城东北一带17座陪葬 墓在内,这些陪葬墓有太子、公主和大臣的坟墓。这些墓的封土堆 基本保存完好,个别墓前陈列着一些石刻。 乾陵是盛唐历史文物的集中代表。解放后党和政府曾多次拨 款重修,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重点发掘了乾陵的一些陪葬墓,出土大批文物,供中外游客参观、游览。景区为:4A级旅游区(点)
优质导游证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