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雨城
【导读】导游证考试《基础知识》考试科目是考试必考科目,不过每年有大量的考生挂在这里,为了帮助大家顺利通过2020年导游证考试,不然《基础知识》成为考生的绊脚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导游证考试《基础知识》考试重点:古代天文历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汉代起,就有完整系统的历法著作留传到现在,包括在各历史朝代中颁行过的和没有颁行过的历法共约100种,绝大部分收集在《二十四史》的《律历志》中,这是研究中国历法的资料宝库。如汉代的《三统历》 《乾象所》,隋唐时期的《皇极历》 《大衍历》,元代的《授时历》,明代的《崇祯历书》等。
(1)《大衍历》,唐代开元十五年(727年)僧一行作,后经张说和陈玄景整理成文,开元十七年(729年)颁行,使用到天宝十年(751年)。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传入日本,在日本使用近百年。《大衍历》结构严谨,条理分明。《大衍历》对太阳、月亮运动不均匀现象有了正确全面的了解,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2)《授时历》,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郭守敬作,次年颁行。《授时历》以365. 2425日为一岁,距近代观测值365. 2422仅差25. 92秒,精度与公历(指1582年《格里高利历》)相当,却比西方早了300多年。
(3)《崇祯历书》,明末徐光启主编,李天经续成,从明代崇祯二年到七年(1629-1634年)完成。它从多方面引进了欧洲古典天文学知识,内容包括天文学基本理论,三角学,几何学,天文仪器,日月和五大行星的运动、交食,全天星图,中西单位换算等,共46种,137卷,计算方法中翻译了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中的许多章节,还有开普勒《论火星的运动》一书中的材料,历法计算中不用中国传统的代数学方法而改成几何学方法,这是中国天文学史和历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开始向近代天文学转变。
清代开始使用根据《崇祯历书》编算的历书《时宪历》,直到清末。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发布的关于“导游证考试《基础知识》考试重点:古代天文历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距能在最后的备考时间离2020年导游证考考试时间越来越近,希望大家能在最后的备考时间,高效复习积极备考,最后祝愿大家都能顺利通关。
告别了以前
大概是需要学习天文地理,然后也需要学习各种各样其他的知识基本上就是什么知识都要知道一些,而且也要知道全国各地有哪些好玩的,有哪些特殊的景点儿。大概是需要提前一年准备,而且必须要去买一些相关的书籍多去背书,导游主要说的就是理解能力以及背诵能力。
土耳其电信
导游员资格证书,是标志某人具备从事导游职业资格的证书,证明了某人具备导游职业的资格。证书是由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颁发,即在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并合格后,向旅游行政部门领取。导游是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资格证,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导游按工作区域划分可分为海外领队、全程陪同导游人员、地方陪同导游人员、景区景点导游人员;按语种划分可分为中文导游(包括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导游)、外文导游(包括英、日、韩、法、德、意等语种导游);按技术等级划分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导游。必要条件作为一个导游,除了要善于调动气氛,懂得社交,还要拥有非常广泛的基本知识,如语言、旅行常识、政策法规、历史、地理、风土民俗、文学、经济、建筑、心理、管理等等。此外,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应变能力并要热爱自己的这份事业。性格要外向,活泼开朗,爱与人打交道,爱为别人服务。能言善辩,口齿清楚,心理稳定,能控制局面,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导游,必须要拥有导游资格证。导游资格证是国家对从事导游服务人员从业资格的证明,有效期终生,虽然说要从事导游职业,还要按照规定获得导游证,但想要跨入导游人员的大门,导游资格证是第一步。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要取得导游资格证的条件、报名时间和步骤等,相信对这一方面信息有兴趣的人一定能得到一点帮助。
优质导游证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