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也是部长
中国职业分类与代码 创业论坛 2009-07-13 21:43:39 阅读835 评论2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大类: 0-1: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2: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4:商业工作人员 5:服务性工作人员 6:农、林、牧、渔劳动者 7-9: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 说明: 本职业分类采用三位阿拉伯数字代码,第一位数表示大类,第二位数表示中类, 第三位数表示小类。 第一大类占用0和1两个数字,第七大类用7/8/9,占用7、8、9三个数字;第十大类用罗马字符“X”表示, 其余各大类均占用一个数字。 代 码 分类名称 大类0/1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01/02 科学研究员 011 哲学研究人员 012 社会学研究人员 013 经济学研究人员 014 法学研究人员 015 教育学研究人员 016 文学、艺术研究人员 017 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人员 018 历史学研究人员 019 理学研究人员 020 工学研究人员 021 农学研究人员 022 医学研究人员 029 其他科学研究人员 03/04 工程技术人员和农林技术人员 031 城市建筑规划技术人员 032 土木建筑工程技术人员 033 电气和电子工程技术人员 034 机械工程技术人员 035 化工工程技术人员 036 冶金工程技术人员 037 矿业工程技术人员 038 工业管理技术人员 039 测绘、水文技术人员 040 气象、地震技术人员 041 地质工程技术人员 042 轻工、纺织技术人员 043 食品、饮料技术人员 044 农业技术人员 045 林业技术人员 046 兽医 049 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和农林技术人员 05 科学技术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 051 科技管理人员 052 科学技术辅助人员 06 飞机和船舶技术人员 061 飞机驾驶员和领航人员 062 飞机机械技术人员 063 船舶指挥和领航人员 064 船舶轮机技术人员 069 其他飞机、船舶技术人员 07/08 卫生技术人员 071 医生 072 中西药剂人员 073 护理人员 074 城市街道群防员 075 农村乡村卫生技术人员 089 其他卫生技术人员 09 经济业务人员 091 经济计划人员 092 统计人员 093 财会人员和审计人员 094 劳动工资人员 095 调度人员 096 税务人员和工商管理人员 097 金融业务人员 098 海关检察人员 099 其他经济业务人员 10 法律工作人员 101 审判人员 102 检察人员 103 律师 109 其他法律工作人员 11 教学人员 111 高等教育教师 112 中等教育教师 113 小学教师 114 幼儿教师 115 盲聋哑学校教师 116 教学辅助人员 119 其他教师 12/13 文艺、体育工作人员 121 文艺创作和评论人员 122 编导和音乐指挥人员 123 演员 124 乐器演奏员 125 摄影人员 126 电影、电视摄制人员 127 美术工作人员 128 舞台工作人员 129 体育教练员和裁判员 130 运动员 139 其他文艺、体育工作人员 14 文化工作人员 141 记者 142 编辑 143 播音员 144 翻译 145 图书资料业务人员 146 档案业务人员 147 考古和文物工作人员 148 展览讲解员 149 其他文化工作人员 15 宗教职业者 150 宗教职业者 大类2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21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211 中央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212 省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213 地、市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214 县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215 城镇、街道、乡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22 党群组织负责人 221 中国共产党中央及地方县级及县以上组织负责人 222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负责人 223 共青团、工会、妇联负责人 224 政协、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级组织及其工作机构专职负责人 229 居民(村民)委员会负责人 24 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241 中央级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242 省、军级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243 地、师级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244 县、团级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245 县、团级以下集体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246 私营企业负责人 大类3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31 行政办事人员 311 行政业务管理员、助理员 312 秘书 313 收发员和通讯员 314 打字、誉印人员 319 其他行政办事人员 32 政治、保卫工作人员 321 政治工作人员 322 人事管理人员 323 人民警察和公安保卫人员 324 消防人员 329 其他政治、保卫工作人员 33 邮电工作人员 331 邮政业务人员 332 电信业务人员 339 其他邮电工作人员 39 其他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399 其他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大类4 商业工作人员 41 售货人员 411 营业员、售货员 419 其他售货人员 42 采购员和供销人员 420 采购员和供销人员 43 收购人员 431 农副产品收购人员 432 信托收购人员 433 废旧物资回收人员 44 经纪人和有关人员 441 经纪人 49 其他商业工作人员 499 其他商业工作人员 大类5 服务性工作人员 51/52 服务员 511 饭馆、餐厅服务员 512 饭店、旅店、宾馆、招待所服务员 513 影剧院、体育场(馆)和公共游览观赏场所服务员 514 浴室服务员 515 车、船、飞机服务员 516 售票员 517 幼儿保育员 518 家庭保姆及家庭服务员 519 理发员 520 洗染织补人员 521 生活燃料供应工人 522 环境清洁卫生工人 523 公勤人员 524 殡葬人员 525 园林工作人员 529 其他服务员 53 厨师和炊事员 531 厨师 532 炊事员 54 导游员 540 导游员 55 生活日用品修理人员 551 家用机电产品修理人员 559 其他生活日用品修理人员 59 其他服务性工作人员 599 其他服务性工作人员 大类6 农、林、牧、渔劳动者 61 农业劳动者 611 粮农 612 棉农 613 菜农 614 茶农、果农、桑农 619 其他农业劳动者 62 林业劳动者 621 营造林人员 622 采伐人员 623 护林人员 624 木材水运人员 629 其他林业劳动者 63 牧业劳动者 631 大牲畜饲养人员 632 家禽家畜饲养人员 633 特殊用途动物饲养人员 639 其他牧业劳动者 64 渔业劳动者 641 水产养殖劳动者 642 水产捕捞劳动者 643 天然水生物采集劳动者 644 机动渔船驾驶员 649 其他渔业劳动者 65 狩猎业劳动者 650 狩猎业劳动者 66 农业机械操作人员 661 拖拉机驾驶员 669 其他农业机械操作人员 69 其他农林牧渔劳动者 699 其他农、林、牧、渔劳动者 大类7/8/9 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 70 工段长 700 工段长 71 采矿、采石、勘探、钻井、采盐工人 711 采矿、采石工 712 矿物和石料处理工 713 石油、天然气开采工 714 地质勘探工 715 采盐工人 719 其他采矿、采石、勘探、钻井、采盐工人 72 金属冶炼和处理工人 721 金属冶炼工人 722 金属轧制和机械操作工 723 铸工 724 金属热处理工 725 金属拉拔和挤压工 726 金属表面处理工 729 其他金属冶炼和处理工人 73 化学工人 731 基本化学原料制造工人 732 化学肥料制造工人 733 化学农药制造工人 734 日用化学工人 735 化学纤维制造工人 736 炼油工人 737 炼焦工人 738 制药工人 739 其他化学工人 74 橡胶和塑料制品生产工人 741 橡胶机械操作工 742 塑料机械操作工 743 轮胎制作工和加硫工 749 其他橡胶和塑料生产工人 75 纺织、针织、印染工人 751 纤维预处理工 752 纺纱工、缫丝工、合股捻线工 753 纺织、针织、印染机安装维修工 754 织布工 755 针织工 756 纺织印染工 759 其他纺织、针织、印染工人 76 皮革、皮毛制造及制品制作工人 761 皮革、皮毛制造工 762 皮革制品制作工 763 皮毛制品制作工 769 其他皮革、皮毛制造及制品制作工人 77 裁剪缝纫工人 771 打样、裁剪工人 772 缝纫、缝制工人 773 鞋、帽制作工人 774 刺绣工人 779 其他裁剪缝纫工人 78 食品饮料制造工人 781 碾米工、磨粉工、榨油工 782 制糖工人 783 屠宰和肉类食品加工工人 784 食品腌渍、制罐头和保藏工人 785 乳制品加工工人 786 面包、糕点和糖果制造工人 787 制茶工人 788 酿造和饮料制造工人 789 其他食品饮料制造工人 79 制烟工人 790 制烟工人 80 木材加工和木、竹、麻、藤、棕 、草制品制作工人 801 木材处理工 802 制作工人 803 家俱、营建木工 804 竹、麻、藤、棕 、草制品制作工人 809 其他木材加工和木、竹、麻、藤、棕 和草制品制作工人 81 造纸和纸制品制作工人 811 造纸工人 812 纸制品制作工人 819 其他造纸和纸制品制作工人 82 印刷工人和有关人员 821 拣字和排版工人 822 制版工人 823 印刷工人 824 装订工人 825 照相暗室工人 829 其他印刷工人和有关人员 83 石料切割和雕刻工 831 裁石工 832 工艺石工 839 其他石工 84 锻工、工具制造工、机床安装操作工 841 铁匠、锻工和锻压机操作工 842 钳工 843 机床安装工 844 金属切削机床操作工和刃磨工 849 其他锻工、工具制造工、机床安装操作工 85 机器装配工和精密仪器制造工 851 机器装配工 852 机器修理工 853 钟表及精密仪器制造工 859 其他机器装配工和精密仪器制造工 86 电气、电子设备安装工、修理工、装配工和有关人员 861 电气设备安装工、修理工 862 电子设备安装工、修理工 863 电气、电子设备装配工 864 电工 865 电话、电报设备装修工 869 其他电气、电子设备安装工、修理工、装配工和有关人员 87 广播电台(站)录音设备操作人员和电影放映员 871 发射设备操作人员 872 录音设备操作人员 873 电影放映员 88 管工、焊工、冷作工和金属构件安装工 881 管工和管道工 882 焊工 883 冷作工 884 金属构件制作和安装工 89 玻璃、陶瓷和搪瓷制品工人 891 玻璃工 892 陶瓷工 893 搪瓷工 90 油漆工人 901 油漆工 909 其他油漆工 91 其他生产工人和有关人员 911 水泥及其制品制造工人 912 石棉及其制品制造工人 913 砖瓦、石灰制造工人 914 耐火材料制造工人 915 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工人 916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工人 917 珠宝、金银首饰加工工人 918 工艺美术品制作工人 919 其他生产工人和有关人员 92 建筑工人 921 瓦工、抹灰工 922 混凝土工 923 钢筋工 924 架子工 925 力工(壮工) 929 其他建筑工人 93 动力设备操作工 931 发电设备运行工 932 电力网值班运行工 933 锅炉工 939 其他动力设备操作工 94 装卸工和有关设备操作工 941 装卸搬运工 942 起重机械操作工 943 土建机械和有关设备操作工 949 其他装卸工和有关设备操作工 95 运输设备操作工 951 船员 952 机车司机和司炉 953 铁路运输工人 954 汽车司机 955 机动车司机 956 兽力车驭手 959 其他运输设备操作工和有关人员 96 检验、计量、试验、分析人员和有关人员 961 检验员(工)、检查员(工) 962 计量员(工) 963 测试员(工)、试验员(工) 964 化验员(工)、分析员(工) 965 描图、绘图、影印员(工) 966 计算机纸带孔录入员(工) 99 其他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 991 水下作业人员 992 测绘工人 993 包装工、打包工 994 仓储工人 999 其他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 大类X 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xx 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998 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Leo不是处女座
1.准备考试资料: A:笔试考试书籍资料:《 导游基础 》《 导游实务 》《 旅游政策与法规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B:口试考试书籍资料:《 本省导游词 》《 导游规范服务 》《 导游应急事件处理 》 2.考试报名: 导游资格证考试每年一次,各省的报名时间在六至九月份,先打电话到当地的旅游局咨询报名的时间, 然后在报名的时间里,带上你的身份证和毕业文凭到当地的旅游局报名。街上买不到的教材,此时在旅游局都可买到,在旅游局里仔细咨询本省的笔试,口试考试信息。 3.学习方法: 很多的考生拿到教材后,面对一大堆的书籍,不知从何入手。有的考生看书很慢,一本教材看了一个月还没有看完,看了后面又忘了前面,什么也没记住。有的考生拿着书东翻翻,西翻翻,没有系统的学习进程。还有的考生在网上下载一些历年的考题,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做(因没有标准答案),也不知对错,且不知考过的题是不会再出的,结果花了很大的力气,在考场上仍然做不出没见过的考题。 以上的学习方法,考生尽管自己去努力了,但学习不得法,事倍功半,难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取得明显的提高。要想在考前的短短几个月里有大的突破,须按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考试考的是考生对旅游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生最重要的是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知识加强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考题。而基础的训练是*做大量的练习考题来提高的,就象高考的尖子生都是题海战术训练出来的一样,你也要做大量的相关配套的训练考题。所以你不光要有考试的全套教材,你还必须配备与教材配套的全套练习考题。 〔2〕:把笔试的教材先取一本,用最快的速度大概的通览一遍(一天的时间),然后开始做与本书配套的十五份考题,先在书上找答案,书上找不到答案就把标准答案抄上去。因为我们编辑的十五套考题是根据书本的章节按顺序编制的,考题的内容都是本书上的基础知识。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加强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做完这十五套考题你会觉得自己几乎可以把这本书背下来了,从而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大增,能力大为提高。 〔3〕:按以上的方法把笔试的四本教材的练习考题通做一遍,也就是花一个月的时间,你就掌握了笔试教材的全部基础知识。 〔4〕:接下来你开始做笔试的二十套综合模拟考试练习题,仔细的做,思索着做,翻着书做,对着标准答案做。进一步加深和提高对书本教材中基础知识的阅读,理解和背颂能力。 〔5〕:做完了所有的模拟考试练习题以后,你又把所有的笔试书籍反复的看几编,这样笔试的几本教材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就在你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有了这样的能力,你将纵横考场,无所不能。 〔6〕:对口试的本省考试景点,仔细的阅读,好好的思考,象写文章的中心思想一样把景点都浓缩成八百来字一篇,你自己这样做了一遍以后,你对这些景点会记得很牢;你再把《导游规范服务》《导游应急事件处理 》的教程多看几遍,想想自己如果带团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样处理。 〔7〕:在考完笔试到考口试的这段时间里,对口试的导游词和教材天天的看,天天的读,天天的背,有条件的话,还到景点亲自去走一趟,看看在景点带团的导游是怎样解说的。自己模仿考场的情景对自己进行模拟考试。经过这样的精心准备,你一定能考好口试。 4.考场发挥: 〔1〕:在笔试的考场上,认真阅读试卷,快速,准确,全面的答题。先做完自己会做的题,再来思考不会做的题,尽可能的答完全部的试题。提早做完题的不要提前交卷,反复仔细的检查做完的答案,准确无误了再交卷。 〔2〕:在口试的考场上,衣着要整洁,礼节要周全,态度要平和,解说要流畅,口齿要清楚,语速要中等,反应要敏捷,面部要微笑,神态要亲切。 1、考中文导游需要准备的资料:政策与法规、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考试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笔试,第二阶段是面试,他们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笔试:只考政策与法规、导游基础知识两科,一般只要平均分考到60分以上,就可以通过了。根据各个不同省份的要求也许略有出入。即使你不是学旅游专业的,也从来没有接触过旅游业,也不用太着急,只需要把两本教材背熟就肯定可以过关,也就是说,死记硬背是可以过关的。 2、政策与法规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比较难考的,因为他考的是死的,法律法规比较枯燥,需要较好的记心。去年政策法规与道德规范合二为一,但道德规范只占了很少一部分,而且涉及到的内容也很简单,只要把大的提纲背出就能应付了。政策法规主要考题一般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和案例分析几大类。选择题一般占50分,所以对书本熟的话,在选择题拿下大部分分数,后面就轻松了。案例分析需要一定的综合分析和总结能力,要看清题目,符合哪条法律法规,不要用一般人的眼光来评判是非,就算你说的再有理,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一切等于零。评卷老师是不会与你产生共鸣的。 3、导游基础知识分为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所谓地方,就是你所在的省份),为一份考卷,各占50分,你不必找其它书来扩充你的景点知识,前面说过,死记硬背是可以过关的,书本上的知识占了95%,考试第一,兴趣第二,无论如何你是来考证的,先拿到证在谈其它的吧,纵然你满腹经文,才高八斗,连证都没有,凭什么去带团赚钱啊,现在旅行社不缺中文导游,导游多的是,旅游局又查得严,完全没必要用一个无证导游带团的。前几年另当别论。 4、导游基础知识考试题型,一般为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还有5分是时事题,考你是否关心国家大事,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为了这5分专门买时事题来看,你只需要多看看报纸,遇到对旅游有关的大事留个心就够了,这玩意还真没法准备,还不如把时间花在背书上,多拿几分。填空题占50分,很可观的,只要你确实用了心背,这里拿40分应该是没问题的。 5、以上两科请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来准备,现在老师出题一般不会超出考试大纲,不象以前,出很多非常偏非常难的题目,考试大纲里对每一章都有详细的要求,有的要点是了解、有的要求熟悉、有的则要求掌握,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哪些是重点了吧。 6、在笔试过关以后,你就可以全力准备口试了,口试一般有三位主考官,他们会分别对你提2到4个问题,有的会提更多,回答问题固然很重要,但最主要的是你的导游词讲解,这是重中之重,一般说来,只要你在导游讲解过程中,作到普通话标准流利,讲解不停顿,那基本上可以恭喜你顺利过关了,在这里,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7、导游词一般准备5至7分钟为宜(具体时间最好自己确定一下),不要太长,因为口试时间只有15分钟,还得留时间给老师提问,所以准备导游词的时候,一定要自己看着表进行多次练习,练习时要注意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速适中、面部略带微笑,这就是考试时需要的,看表练习当然是为了考试时能把握时间,如果太长或太短,快做修改吧,不要认为这句话或那段典故经典,舍不得删,老师一天要面对几百个考生, 8、考试时还应注意:一般考场里只有一位考生,待其考完后,才到下一个,所以进门前一定要轻轻叩门,表示对老师的尊重,进去后应问候考官,面对考官时要谦虚有理,落落大方。 9、主考官提问的问题包括导游实务和景点知识,你主要把导游实务的内容答出来,就没什么问题了,因为导游实务是有书可查,而景点知识很多则不可琢磨,难以复习,只能尽可能多看有关的书,但建议还是把主要景点常识看熟,太偏的答不出也不会太丢脸。此外准备一下欢迎辞和欢送辞是很重要的,老师抽的机率比较高。 10、回答完问题后,老师会分别对你打分,然后当众宣布你的最后成绩。 11、考外语导游证需要在考中文导游的基础上加试你所考的语种,口试当然也是你报考的语种。 12、报名后一般都有考试培训,以往都是强制参加的,具体说是强制交费,今年是否强制就不知道了,培训课还是有点用,特别对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旅游业的朋友来说,可以让他们对旅游业有个初步的认识,一般还会安排几次特级导游讲课,他们的经验是很值得学习的,当然,只要你是背书的料,不参加培训一样可以过关,毕竟是考死记硬背的东西占了绝大多数。 13、2003年全国导游证资格考试的时间大概安排在12月,报名时间按以往的惯例,一般在8、9月份,各位准备报考的朋友最好经常与旅行社联系询问,因为一般旅游局从通知报名到截止也就一个多星期,稍不注意就错过了。 14、提醒一点,现在导游证只有一种,都是全国通用的,没有地方和全国之分了。据内部人士透露,老师改卷是采取多劳多得制,请笔试时回答问题务必简明扼要 北京导游的概念: 依照北京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 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 北京导游的分类: 按工作区域划分:北京导游、海外领队,全程陪同导游人员(简称全陪),地方陪同导游人员(简 称地陪),景区景点导游人员; 按语种划分:中文导游(包括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导游),外文导游(包括英、 日、韩、法、德、意等语种导游); 按技术等级划分: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导游。 北京导游的要求: 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广泛的基本知识(语言、旅行常识、政策法规、历史、地理、风 土民俗、文学、经济、建筑、心理、管理等),较强的组织、协调、应变能力,精通导游业务 ,较高的导游技能,注重仪容仪表,身心健康。 北京导游资格证与导游证: 导游资格证是国家对从事导游服务人员从业资格的证明,有效期终生,而导游证是从业 许可的证明,有效期3年(可续)。通过考试,取得导游资格证,只是进了导游人员的大门, 要从事导游职业,还要按照规定取得导游证。我们所考的是导游资格证。 报考条件: 是中国公民,具有高中或中等专业学校或以上的学历,身体健康。 报考程序: 9月上旬,通过所在学校(对学旅游的学生而言)或培训班集体报名,个人不得报名。提 供学历证明、县级或以上医院的体检报告单、身份证复印件和几张照片,报名费210元(2001 年北京地区标准)。 12月上旬,笔试。笔试分导游综合知识(包括导游业务和政策法规)和导游基础知识( 包括导游基础和北京导游)两大试卷,每张试卷2小时做完,100分满分,一天考完。 12月中下旬,口试。口试包括六大景点讲解(天安门广场、故宫、天坛、颐和园、十三 陵和长城随便抽一个讲),导游基础和业务问答和部分汉语言文学内容。满分100,时间10— 20分钟。 来年2月,成绩出来,三门都及格便通过。 3 月底,到北京旅游局培训,取得导游资格证,再办理手续,领取导游证。 经济开支: 考试前:体检费70,报名费210,教材及练习费200,培训费500—1000,景点考察实习费 300—500; 考试后:若通过,资格证制作费30,旅游局培训费60,取资格证,若想取导游证,再交 旅游局几百。 另外,一些相关法规也看看。 导游证管理办法 (1999年8月27日 旅管理发[1999]136号) 一、为规范和加强导游证管理,依据国务院《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二、导游证(含临时导游证)是证明持证人已经依法进行导游注册、能够从事导游活动的法定证件。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佩戴导游证。无导游证从事导游活动,依据《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依照本办法有关规定领取的导游证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导游证只限持证人本人使用,不得伪造、涂改、转借和买卖。 三、导游证由国家旅游局规定样式规格(附件一)并统一印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旅游行政部门")颁发。 省级旅游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委托地市级旅游行政部门代为颁发导游证。省级旅游行政部门委托地市级旅游行政部门代为颁发导游证的,应当在作出委托决定的同时书面报国家旅游局备案。 四、导游证正面设置中英文对照的"导游证(CHINA TOUR GUIDE)"、导游证编号、导游等级等项目,并在中部贴持证人近期免冠2寸正面照片,背面设置持证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导游资格(等级)证书号码、语种、服务旅行社、发证机关(钢印、发证日期和有效期限三年等项目。 临时导游证正面用不易为公众看出的字体写有"临时"二字,无导游等级和导游资格(等级)证书号码,背面增设工作单位项目,有效期限为三个月,其余同导游证。 五、导游证与临时导游证分别编号。 导游证编号由大写英文字母"D"和8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其中,"D"表示导游;8位阿拉伯数字中,第一、二位为导游所在省级行政区的标准代码,后6位由发证机关按先后顺序编号,发证机关也可以根据需要确定第三、四位为各地市的地区代码;字母和数字之间用"-"连接。 临时导游证编号由大写英文字母"L"和8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其中,"L'表示临时导游,其余同导游证编号。 六、申请领取导游证,必须依照《条例》和国家旅游局的其他有关规定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并不具有《条例》第五条规定的任何一种情形。 旅行社(含导游公司,下同)可代申请人统一办理导游证申领手续。 领取导游证,须持以下材料向所在地的省级旅游行政部门或省级旅游行政部门委托的地市级旅游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发证机关")提出申请: (一)申请人的《导游人员资格证书》或《导游员等级证书)(交验); (二)与旅行社订立的劳动合同或在导游公司登记的证明材料; (三)按规定填妥的《申请导游证登记表》(一式两份,样式见附件二)。 发证机关经审核,对符合规定条件和材料符合要求的,向申请人员颁发导游证;对不符合颁证条件的,当面通知申办人或书面通知申办人;对材料不符合要求的,要求申办人进行补充、修改。 七、申请领取临时导游证,必须是具有实际需要的特定语言能力的人员,并不具有《条例》第五条规定的任何一种情形。 领取临时导游证,须持以下材料向发证机关提出申请: (一)由旅行社出具的临时导游证申请书; (二)填妥的《申请导游证登记表》(一式两份,须注明"申请领取临时导游证"); (三)证明申请人员具备特定语言能力的材料。 发证机关经审核,对符合颁发临时导游证条件的,颁发临时导游证;不符合条件的,当面通知申办人。 八、导游证有效期3年,从发证之日起计算。持证人在有效期满后继续从事导游活动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持即将到期的导游证、导游资格(等级)证书和申请导游证登记表(一式两份,须注明"到期换发"),向发证机关申请换发。 临时导游证有效期最长不超过3个月,并不得展期。旅行社需再次聘用的,按照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重新申办临时导游证。 九、持证人在导游证有效期内变换服务旅行社继续从事导游活动的,应当持原旅行社同意调出或解除聘用关系的证明材料、由原旅行社剪角作废的原导游证、导游资格(等级)证书、与新聘用旅行社订立的劳动合同或聘用协议、申请导游证登记表(一式两份,需注明"变更换发"),向新聘用旅行社所在地的发证机关申请换发导游证。 在有效期内因晋升导游等级需换发导游证的,需持原导游证和新取得的导游等级证书和申请导游证登记表(一式两份,需注明"变更换发"),向所在地的发证机关申请换发导游证。 十、导游证遗失,持证人应当及时报告服务旅行社,由旅行社持遗失导游证的《申请导游证登记表》到发证机关办理挂失手续,由发证机关将遗失导游证的号码、持证人、发证机关和日期等在《中国旅游报》或所在地一家省级日报上刊登遗失和作废声明,然后由持证人或其所服务的旅行社持导游资格(等级)证书、申请导游证登记表(一式两份,须注明"遗失补发"),向发证机关申请补发。 在申请补发导游证期间,申请人不得从事导游活动。 导游证损坏,持证人应当持原导游证、导游资格(等级)证书和申请导游证登记表(一式两份,须注明"损坏换发"),向发证机关申请换发。 十一、依据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换发和补发导游证,导游证有效期重新计算。 依据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三款的规定换发导游证,使用原导游证号码;依据本办法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补发导游证,原导游证编号作废,由发证机关重新编号。 十二、持证人应当接受旅游行政部门依法进行的检查,按检查机关和检查人员的要求出示导游证和提交有关材料。 旅游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导游持证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时,应当出示检查证件,否则导游人员可以拒绝接受检查。 十三、持证人违反《条例》及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使用导游证,旅游行政部门可以依据《条例》的有关规定,作出责令改正和暂扣、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等处罚,其他组织或个人不得擅自扣留、销毁、吊销导游证。 十四、景点景区导游人员的导游证管理,由各省级旅游行政部门依据本地区景点景区导游人员管理办法,参照本办法作出规定,但其导游证只能在本景点景区内使用,其样式规格必须与本办法规定的导游证样式规格有明显区别。 十五、本办法由国家旅游局负责解释。 十六、本办法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国家旅游局1988年1月4日发布的《关于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导游证书的暂行办法》和1989年12月11日发出的《关于颁发和管理导游员证书的通知》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参考资料:
咚董董动
1、关于导游证:导游证一般分为国导证,省导证,地方导游证,这几个证,从先往后先难后易。国导证最难考,不过国导考到手了在全国所有的地方都是通用的,所以还是建议考国导。2、关于考导游证的资格:只要是高中及同等诉中专或是职高毕业就能考.不过现在不同的地方好像有些不同的规定吧.要看你所在的地区.3、关于导游考试的题目:导游证的题目也是各个省自己出的,虽说是国导也要专业考所在省的部分知道.现在大概都考三门:基础知道(这个是两本书的:全国的和所在省的)、导游业务、现场导游(这个会提前告诉一定量的景点,在现场抽题)4、关于报名和费用:如果真的要考,就要先要当地的旅游局下面的一个部门——旅游培训中心打听一下。各地的报名费用和考试时间都不一样。不过导游证报名费都不低,要到500上下吧。再去培训中心买书和大纲。5、关于是否好考:一句话,只要把3本书都背完了,还有所有的景点导游辞都背了就能过。不过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至少要保证你的记忆力不差还有你对历史地理这些东西不反感,这些是首要的。你要准备一个月的时间要天天看书,(个人情况不定)。如果你本来史地知识就很好那就太好了。你会轻松很多。6、我们考到的并不是导游证,只是导游人员资格证,但必要有了这个证才能去通过旅行社向当地旅游局申请导游证。这是一个过程了,就是说你考试之后一定要跟一家旅行社签了合同才可能拿到导游证。导游资格证考试报名条件、时间与要求※报名条件与要求遵守宪法,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考试内容:一、导游综合知识:为笔试,主要内容为:(1)【旅游方针政策与法规及每年的时事政治】(2)【导游业务】(含旅游案例分析)(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地方导游基础】(4)【汉语言文学基础】(北京与湖南的考生须考)(5)【导游外语】(外语类考生须考,国语类考生不用考)二、导游服务能力:为现场考试,即口试,主要内容为:(1)【导游讲解能力】(2)【导游规范服务能力】;(3)【导游特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外语类考生须用所报考语种的语言进行"导游服务能力"一科考试,并加试口译(中译外和外译中)。※报名与考试时间:由各省结合自身情况自定。报名一般在每年的六月至九月,考试一般在10月至12月间,象广东省去年就考了俩次,所以考生要向当地旅游局问清楚报名和考试的时间。※考试教材笔试教材:【全国导游基础】【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参考书:【旅游案例分析】口试教材:【地方的旅游景点导游词】【导游规范服务】【导游应变能力及应急事件处理】解析导游资格证考试的考场内外■一:精心策划,准备资料:全国各省市导游资格证考试每年举行一次,报名的时间在每年的六月份至十月份,考试的时间在九月份至十二月份,,现各省的录取率仅百分之二十几,比高考的录取率还低,竞争在趋于白热化。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考生就此须制订一个学习计划。外语类的考生如自己的外语基础好可以一次性报考外语导游资格证考试,如果自己的基础没有把握,建议第一次先考国语导游证,拿到了国语导游证第二年再补考一门外语的笔试和口试就可以拿到外语导游证了。(1)【提早准备】:一般以提前几个月做准备为好,有几个月的时间你可以对几本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性训练。有的考生等到报名后才拿到书,,凭着侥幸的心理,没一点把握就上考场了,考出来猜想自己也许可以得六十分,结果是年年考,年年落榜,最后自己都没信心了,浪费了多少时间,钱财和精力。(2)【收集资料】:和参加高考一样,你的手头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导游资格证考试教材和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和模拟考题。笔试:【全国导游基础】【导游实务】【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四本教材,及【旅游案例分析】参考书。口试:【地方导游词】【导游规范服务】【导游应急事件处理与应变能力】。二:努力学习,接受指导,高强度练习训练:■导游资格证考试的笔试,口试内容及强化学习■笔试的考试教材有四本书:【导游基础】【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地方导游基础】口试的考试教材有三方面的书籍教程:【本省导游词】【导游规范服务】【导游员特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
优质导游证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