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5

品名暂无
首页 > 导游证资格证 > 绍兴市导游证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eiguihualei

已采纳

绍兴旅游局统一安排绍兴旅游局办公室绍兴培训中心电话:0575-85132711

绍兴市导游证

179 评论(12)

我爱我家2小宝

鲁迅故里是一个公共景区,不需要支付门票,可以凭借身份证领取纸质门票,可以免费逛三味书屋等相关景点。

鲁迅故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浙江省文明示范博物馆。

鲁迅故里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鲁迅中路,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是绍兴市区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水乡古城经典风貌和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鲁迅故里占地50公顷,总投资10亿元。

鲁迅故里由鲁迅纪念馆演化而来,如今已初具规模,不仅再现了鲁迅当年生活的故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的原貌,还可看到鲁迅祖居从未对外开放的西厢房和近期恢复的周家新台门、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等一批与鲁迅有关的古宅古迹,是立体解读中国近代文豪鲁迅先生的场所,是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鲁迅故里是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百度百科_鲁迅故里

197 评论(14)

明天努力找吃喝

凭身份证免费领取门票。还有成人门票景点门票套餐70元起,儿童老人按实际价格执行。

绍兴鲁迅故里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中心,保护规划范围为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公顷。被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历史沿革

1953年1月,绍兴鲁迅纪念馆成立,它是建国后浙江省最早建立的纪念性人物博物馆。它以鲁迅生平事迹的宣传教育、鲁迅文物资料的征集保护、鲁迅思想作品的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已发展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对外宣传教育的一个“窗口”和著名的人文景观。

1988年,鲁迅故居(含三味书屋、周家老台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纪念馆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

1996年,被命名为浙江省文明示范博物馆。

1997年,被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全年对外开放。

2002年,绍兴市委、市政府,在鲁迅纪念馆原有基础上,决策实施《鲁迅故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2004年5月,一座现代化展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在鲁迅故里落成。[1]

鲁迅的童年、少年时期在该故居度过,直至1899年出外求学。1910年至1912年,鲁迅回乡任教亦居于此。1912年至1919年间,鲁迅也曾几次回乡在此住过。

地理位置

鲁迅故里位于浙江绍兴市中心,保护规划范围为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公顷。包括五大区块:以鲁迅祖居、鲁迅故居、三味书屋等核心的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环境展示区,清末民初绍兴市井生活风情和鲁迅作品人物场景展示区、鲁迅文化研究展示区、绍兴传统商业区、旅游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块。绍兴鲁迅故居-百度百科

140 评论(14)

邮政邮政

不要钱,可以凭借身份证免费领取。

绍兴鲁迅故里景区免费参观办法

1、免费开放时间:8:20-17:00 领票时间:8:20-16:00。

2、免费开放范围: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笔下风情园、鲁迅纪念馆。

3、参观办法

(1)散客:凭本人第二代身份证件领票参观,每人限领门票1张。为照顾没有携带证件的同行亲友,您可选择多人次门票(最多3人)。

(2)旅行社团队:凭导游员本人导游证、出团单和所有团员第二代身份证领票参观。

(3)已预约散客:凭预约人本人第二代身份证件到绿色窗口领票参观。

(4)已预约团体:凭预约导游员本人导游证、出团单和所有团员第二代身份证领票参观。(预约可通过登陆绍兴鲁迅纪念馆或绍兴市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网站进入预约系统,按照系统提示进行)。

(5)优待对象:65周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军人、记者、离休干部、浙江省三十年教龄的教师凭本人有效证件直接进景区参观。

(6)学生团体: 凭学校介绍信到游客中心绿色窗口领票参观。

扩展资料: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鲁迅

15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