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25

爱吃牛蛙的鱼
首页 > 导游证资格证 > 导游证中国传统美术工艺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是不是很S

已采纳

导游基础知识重点:特产 1、世界三大饮料:茶叶、咖啡、可可;2、世界三大高香名茶:、祁门红茶、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茶; 3、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特产:瓷器、丝绸、茶叶; 4、中国三大瓷都:景德镇、 醴 陵(釉下彩餐具)、德化(白瓷塑); 5、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国粹:中医中药、国画、京剧; 6、中国传统工艺“三绝”:北京景泰蓝、福建脱胎漆器、江西景德镇瓷器; 7、中国工艺美术三长:北京雕漆、江西景德镇瓷器、湖南长沙湘绣; 8、中国三大佳石:寿山田黄石、青田冻石、昌化鸡血石; 9、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天津杨柳青、江苏苏州桃花坞、山东 潍 坊杨家 埠 ; 10、浙江三雕:东阳木雕、东清黄杨木雕、青田石雕; 11、中国当代三大名锦: 云锦:因锦纹如云而得名;产于江苏南京; 蜀锦:因四川简称蜀而得其名;产于四川成都; 宋锦:相传始织于宋代而得其名;产于江苏苏州; 12、中国当代四大名绣: 苏绣:产于江苏苏州、南通一带;代表作有:双面绣《猫》; 湘绣:产于湖南长沙一带;代表作有:狮、虎; 粤绣:产于广东省;代表作:《百鸟朝凤》; 蜀绣:产于四川成都;代表作:《熊猫》、《芙蓉鲤鱼》; 13、我国的四大名砚:端砚、歙砚、 洮 砚、澄泥砚; 14、文房四宝及其之首: 文房四宝:笔、墨、砚、纸; 文房四宝之首:湖笔、徽墨、端砚、宣纸; 15、景德镇四大名瓷: 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高温颜色釉瓷; 16、中国当代陶器与瓷器的产地: 陶器:江苏宜兴、广东石湾、安徽界首、山东淄博、湖南铜官、云南建水、甘肃天水、 河北唐山等; 瓷器:江西景德镇、湖南 醴 陵、福建德化、浙江龙泉、山东淄博和河北唐山等; 17、陶都宜兴紫砂器: 江苏宜兴所产的紫砂器创烧于宋代,至明清时代有了很大发展。 紫砂器是使用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烧制的无釉细陶器,呈赤 褐 、江黄或紫黑色;造型美观,色彩古朴,淡雅,是精致的手工工艺品。 18、中国是茶叶的祖国: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又是最早发现茶叶功效、栽培茶树和制成茶叶的国家。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中茶业科学专著,它记述了茶的起源,品质、种植方法、产地、采制、烹饮及器具等。 19、陶器与瓷器的异同: 陶器:原料为粘土;焙烧温度为700-800摄氏度;烧制历史为: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瓷器:原料高岭土;焙烧温度为1200摄氏度以上;烧制历史为:高代就烧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制出真正的瓷器。 20、茶叶的分类: 按加工工艺分为: A、初加工:绿茶、红茶、青茶、黑茶、黄茶、白茶; B、再加工:紧压茶、花茶; 按商业习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紧压茶、花茶; 21、中国传统名茶: 绿茶:出现时间:最古老; 加工工艺:不发酵茶,高温杀青; 特点:绿叶绿汤,色泽光润,汤澄碧绿,清香芬芳,味爽鲜醇; 代表茶叶名称:西湖龙井茶、太湖碧螺春茶、黄毛峰茶; 红茶:出现时间:清朝; 加工工艺: 渥 红(发酵),全发酵; 特点:红叶红汤,香甜味醇,具有水果香气和醇厚的滋味; 代表茶叶名称:安徽祁红、云南滇红; 乌龙茶,也称青茶:出现时间:清朝; 加工工艺:半发酵,“摇青”、“做青”、“炒青”; 特点:绿叶红镶边,既有红茶的甜醇,又有绿茶的鲜浓香味; 代表茶叶名称:福建的大红袍、武线夷岩茶、铁观音、广东的水仙,台湾的乌龙。 黄茶:出现时间: 加工工艺:“闷黄”工艺; 特点:黄叶黄汤,香气清悦醇和; 代表茶叶名称:湖南君山银针; 白茶:出现时间: 加工工艺:只经萎凋、干燥,不揉捻、不发酵; 特点:汤色浅淡,素雅,初泡无色,滋味鲜醇,毫香明显; 代表茶叶名称:白毫银针、白牡丹; 22、西湖龙井茶: 因产于杭州西湖龙井村及其附近而得名。其中尤其以狮峰所产为最佳,被誉为“龙井之巅”。每年清明节前采摘的芽茶称“明前茶”,极为名贵。龙井茶被世人誉为“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以虎跑泉水冲泡西湖龙井茶,号称杭州“双绝”; 23、中国酒的分类: 根据酿酒方法分为:蒸馏酒、发酵酒、配制酒; 据酒中酒精含量分:高度酒(一般在40度以上)、中度酒(20-40度之间)、低度酒(在20度以下); 据商业习惯分:白酒、黄酒、葡萄酒、啤酒、果酒、露酒、药酒; 24、白酒香型: 酱香型(茅型):贵州茅台酒;特点:酱香、细腻、醇厚、回味长久; 清香型(汾型):山西汾酒;特点:清香、醇甜、柔和; 浓香型(泸型):四川泸州老窑特曲酒;特点:芳香、绵甜、香味谐调; 米香型:广西桂林三花酒;特点:蜜香、清雅、绵柔; 其他香型:贵州董酒、陕西西凤酒;特点:具有各自独特的`生产工艺和口感风味,其主体香及香型尚未确定。 25、国家名酒(1952-1988年)白酒17种: 山西汾阳、杏花村:汾酒,清香型; 四川泸州:泸州老窑特曲,浓香型; 陕西凤翔:西凤酒,其李香型; 四川宜宾:五粮液酒,浓香型; 安徽毫州:古井贡酒,浓香型; 四川成都:全兴大曲酒,浓香型; 贵州遵义:董酒,其他香型; 四川绵竹:剑南春酒,浓香型; 江苏泗阳、洋河:洋河大曲,浓香型;江苏泗洪、双沟:双沟大曲,浓香型; 湖北武汉:特制黄鹤楼酒,清香型; 贵州仁怀、茅台:茅台酒,酱香型; 四川古 蔺 :郎酒,酱香型; 河南宝丰:宝丰酒,清香型; 湖南常德:武陵酒,酱香型;河南鹿邑:宋河粮液,浓香型;四川射洪: 沱 牌曲酒,浓香型; 26、黄酒的主要产地及国家名酒: 主要产于中国长江下游一带,以浙江绍兴的产品最为著名。 浙江绍兴加饭酒、福建龙岩沉缸酒。 27、中国近代最早的葡萄酒酿造业。 1892年华侨张弼士创建的山东烟台张裕葡萄酒厂。 该厂所生产的红葡萄酒、味美思、雷司令和金奖白兰地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拿到四块金质奖章。 28、葡萄酒的分类: 按加工方法分:酿造葡萄酒(又称原汁葡萄酒,或静止葡萄酒)、加香葡萄酒、起泡葡萄酒、蒸馏葡萄酒; 按糖分含量分:干葡萄酒(小于,口感无甜味)、半干葡萄酒(,有极微弱甜味)、半甜葡萄酒(,口感较甜)、甜葡萄酒(大于5%,口感很甜); 按色泽分:红葡萄酒、玫瑰红葡萄酒、白葡萄酒; 29、国家名酒葡萄酒9种: 山东烟台:红葡萄酒,类型:甜红; 山东烟台:金奖白兰地; 山东烟台:味美思;山东青岛: 白葡萄酒,类型:甜白; 北京:中国红葡萄酒,类型:甜红; 北京:特制白兰地; 河北沙城:中国长城干白葡萄酒,类型:干白; 河南民权:白葡萄酒,类型:白 天津:王朝半干白葡萄酒,类型:半干白; 30、啤酒的分类: 按是否杀菌分:鲜啤酒(生啤酒)、熟啤酒; 按开后门汁浓度分、酒精含量(质量)分:低浓度啤酒、中浓度啤酒、高浓度啤酒; 按颜色深浅分:黄啤酒(淡色啤酒或浅色啤酒)、黑啤酒(浓色啤酒或绿色啤酒); 31、国家名酒啤酒3种:山东青岛啤酒、北京特制啤酒、上海特制啤酒; 32、配制酒国家名酒:山西竹叶青、湖北园林青; 33、中药在中国古籍中的通称:“本草”; 34、中药按加工工艺分类: 中药材:经加工炮制可直接供药房及药厂制剂使用的半成品药。 中成药:经精加工可直接使用的成品药,分丸、散、膏、丹、片、口服药、药酒等。携带、服用方便。 35、主要中药材: 人参:产于东北三省,以吉林扶松,集安产量多,质量好。功效:具有大补元气、回脱、生津、安神之功效。称誉:吉林人参,被誉为中国人参的正宗。 三七:产于云南、广西两省区。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俗称“金不换”,“三七补药第一”。 冬虫夏草:产于青海、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青海省为全国产要产区。具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之功效。 鹿茸:具壮元阳、益精气、强筋骨之功效; 阿胶:产于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具滋阴养血、补肺润燥、止血安胎之功效; 36、中成药: 山西定坤丹:产于山西中药厂,具调经活血、平肝益肾、理气健脾、补血止血、镇痛强壮之功效。原为宫廷御药; 大活络丹:产于同仁堂,具舒筋活络、祛风除湿之功效;被称为宫廷秘方; 漳州片仔 癀 :产于福建漳州制药厂,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等功效。有一片即能退 癀 (即消炎消肿止痛)之美誉; 安宫牛黄丸:具有解热、解毒、镇惊、避秽除痰开窍之功效; 山西龟龄集:产于山西中药厂,具有强身健脑、固肾补气、增进食欲之功效。原为御用圣药; 云南白药:产于云南白药厂,具有活血,止血,止痛之功效;被称为伤科圣药、“神药”、“仙丹”、“灵芝草”。 37、湖笔、徽墨、端砚、宣纸: 湖笔:产地:浙江湖州善琏镇。名称由来:古属湖州。 特点:尖、齐、圆、健四大特点。称誉:“毛硕之冠”“湖笔之乡”。 徽墨:产地:安徽歙县和体宁。名称由来:历史上属于徽州。 历史:唐末五代至清代。特点: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称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 端砚:产地:广东省肇庆市。名称由来:唐代在肇庆设端州。 历史:开采于唐宋为世所重。 特点:石质优良、幼嫩细腻、滋润,素有“发墨不损毫”、“呵气研墨”的特点。 称誉:“端石一斤,价值千金”,四大名砚之首; 宣纸:产地:安徽泾县。名称由来:历史上性宣州府。历史:始产于唐代。 特点:纸质柔韧,洁白平滑,细腻匀整,不皱,不掉毛,抗老化,久不变色,不蛀不腐,卷折无损。称誉:“纸寿千年”。 38、北京景泰蓝的名称由来及制作工艺: 景泰蓝13世纪由云南传倒北京,盛于明朝景泰年间,又多用宝石蓝、孔雀蓝等蓝色 珐 琅釉料,因此称之为景泰蓝,也称“铜胎掐丝 珐 琅”。 39、中国漆器制作的历史及 髹 漆工艺专著: 天然漆自古盛产于中国。中国漆器制作始于六七 拮 年以前。 40、中国当代漆器制作分布及 髹 漆工艺技法: 主要分布于北京、福建福州、江苏扬州、四川成都、山西平遥、贵州大方、甘肃天水等地。 以推光、雕填、彩绘、镶嵌玉石和螺钿等技法,制作出各种精美的 髹 漆工艺品。 41、福建脱胎漆器: 产于福州市,已有180多年历史,一直是我国著名 的国际礼品和重要出口产品,被誉为“真正的中国民族艺术”,为中国传统工艺“三绝”之一。 42、中国玉雕的历史: 玉雕,亦称玉器,是我国的特种工艺品之一。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玉制品。 43、中国玉的主要产地: 新疆和田、河南南阳的独山和辽宁的 岫 岩等地。 和田玉又称昆山玉,简称昆玉,其中称为羊脂玉的白玉最佳。 44、玉雕的分类: 件活:炉、瓶、茶具、人物、花卉等; 零碎活:别针、戒指、印章、烟嘴等; 45、中国玉雕的主要产地: 北京、江苏、上海、广东、河南、新疆、辽宁、甘肃等地。 北京玉雕:集南北技艺之长。 扬州玉雕:以“南方之秀”为主,兼“北方之雄”。 苏州玉雕:以“苏帮”著称,“良玉虽集京师,工七则推吴郡”。 46、中国三大雕刻佳石: 山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主工名贵石有“田黄石”;雕刻品种有:圆雕、浮雕、薄雕、印钮;称誉:“一两田黄一两金”。 田石:产于浙江青田县,名贵石有:冻石;雕刻品种有:镂雕。 化石:产于浙江昌化县,名贵石有:鸡血石。雕刻品种有:印章; 47、其他著名石雕产地及品种: 湖南济阳——菊花石雕;河北曲阳——汉白玉雕刻; 云南大理——大理石雕;内蒙古赤峰——巴林石雕; 48、中国木雕主要分布: 浙江东阳——东阳木雕;浙江乐清——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 江苏苏州——红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湖北——木雕船;山东曲阜——楷木雕; 49、东阳木雕: 产于浙江省东阳县,大约始于北宋,是我国古老的民间木雕工艺品之一。东阳有“木雕之乡”的美誉。 50、木版水印画的工艺及著名产地: 木版水印画是根据活版印刷原理,先将绘画原作勾描成底稿,再分成若干块刻版,以水调色印制而成。 著名产地为北京劳宝斋、上海朵云轩。 51、内画壶的工艺及主要产地: 内画壶原是鼻烟壶的一种。先将料器制成瓶子,再用铁砂在瓶内摇磨成乳白色,然后用极其精细的特制竹笔蘸色在瓶内画出各种人物、山水、花卉、书法等,成为一种独特、古雅、小七的手工艺品。因在透明 玻 璃瓶内壁作画,故称内画。 著名产地为北京、山东博山、河北衡水。 52、风筝的主要产地及国际风筝赛会; 风筝的主要产地有山东 潍 坊、北京、天津、江苏南通等。 山东 潍 坊市从1980年开始,每年4月1日举行国际风筝赛会。 ;

导游证中国传统美术工艺

341 评论(11)

长安三太子

2017山西省导游证考试主要内容

在中国,凡希望从事导游业务活动的人都必须按规定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那么山西省导游证考试主要内容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

一、口试形式

室内模拟讲解。

二、口试目的

通过模拟讲解,考察考生对山西旅游景点知识和导游服务规范、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其应变能力、讲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的综合测评。

三、口试内容

景点讲解:分景点、专题两部分。景点考试内容共涉及5条线路,考生可任选其中一条进行准备,每条线路包括5个旅游景点;专题题目共8个。以上考生通过抽签决定讲解内容(景点1个、专题1个)。

考试时间中文类共15分钟,外语类25分钟。

口试总分100分,中文类考试内容为景点讲解、专题讲解、导游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综合知识问答。外语类考试内容为景点讲解、专题讲解、导游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综合知识问答、和口译测试(包括“中译外”,“外译中”)

四、中文类考试内容及考评要点

(一)宗教古建游

1、云冈石窟

①云冈石窟的开凿历史;

②第5~6窟的窟制特点、艺术特征,中心塔柱的功用;

③昙曜五窟的建造历史及艺术、宗教特征;

④云冈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

注:①②可任选一重点内容讲解

2、悬空寺

①悬空寺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体现出其特殊的选址;

②“半插飞梁为基”等高超的建筑手法在悬空寺的运用;

③悬空寺“三教殿”的宗教特色及历史意义。

3、应县木塔

①木塔的建筑特色:

世界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建筑,斗拱的使用54种240组,八角形双层套筒结构、逐层环形内收的叉柱造方法——刚柔相济的力学作用;

②木塔的文化内涵:

壁画及其体现出的辽代契丹文化

塑像、佛牙舍利

牌匾:释迦塔、天柱地轴、天下奇观、峻极神工等

③木塔的建造历史、社会地位及其功能

4、显通寺

①显通寺所代表的五台山建寺历史,及其作为青庙之首的历史渊源;

②中轴线七重大殿选择三大特色殿或大文殊殿、千钵文殊殿进行讲解;

③显通寺在五台山的宗教地位。

5、佛光寺

①全国仅存四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在山西

②梁思成夫妇发现佛光寺

③东大殿的建筑特征和历史标识

④东大殿的唐代彩塑

⑤建于金代的文殊殿是“减柱营造法”的成功范例

(二)晋商文化游

1、中国煤炭博物馆

①社会地位:

中国唯一的煤炭行业专业博物馆,是煤炭文物标本的收藏机构

②煤炭生成厅:

植物成煤过程(泥化碳阶段、成岩阶段、变质阶段)

植物成煤的条件(温湿的气候、植物的大量繁殖、适宜的地形、地壳运动)

③模拟矿井(古代到现代的煤炭开采方式的演变)

古代高落式采煤、近代炮采工作面、现代机械化综掘工作面

2、晋祠

①晋祠是祠庙式园林建筑、“剪桐封地”的历史典故;

②以中轴线为主,介绍晋祠的三大国宝建筑、晋祠三绝;

③可延伸讲解晋祠三大名匾、三大名泉。

3、乔家大院

①乔家大院的建筑布局、文化内涵;

②民俗展览中展示出的晋中民俗特征;

③乔氏家族诚信从商折射出的晋商精神。

4、平遥古城

①平遥古城的布局特点;

②平遥古城墙城防设施的主要特点及文化内涵;

③日升昌票号产生的历史背景、经营特色、用人制度以及对现代金融业的影响或借鉴作用;

④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概念和重要价值。

注:②③择一详一略讲解即可

5、绵山

①绵山的历史背景及寒食节的由来;

②大罗宫、抱腹岩及云峰寺等景观可择一重点讲解;

③绵山所弘扬的忠孝文化——忠孝文化的发源地

(三)寻根觅祖游

1、普救寺

①“天下佛寺不言情,普救寺中情意浓”——普救寺和《西厢记》的关系;

②普救寺莺莺塔的回音建筑原理;

蛙鸣形成原因:1、地形地貌特殊;2、建筑结构特殊;3、建筑材料特殊

③顺着《西厢记》“拷红”、“西厢待月”等典型的故事情节,揭示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2、永乐宫

①永乐宫在中国道教史上的地位;

②永乐宫搬迁历史;

③三清殿的主要特点;

③《朝元图》的艺术价值及其在中国绘画史和世界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壁画特点:

1、人物布局整齐严谨,主从有致,疏密得体;

2、人物塑造形神兼备、仪态万千;各有各的神韵仪容、各有各的风情姿态;286位尊神,286种表情,绝无重复雷同之感;

3、着色法的使用主要是石青、石绿,至今依然艳丽夺目;

4、以绘画形式把古代的朝廷仪仗集中反映在四壁上,达到了中国画传统线描艺术的最高成就

3、解州关帝庙

①关帝庙作为我国的“武庙之冠”、其独特的皇家建制;

②崇宁殿的宏伟壮观和春秋楼“悬梁吊柱”的建筑特色;

③关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4、尧庙

①尧帝的历史功绩和尧庙的宏大规模;

尧帝被尊为“民师帝范、文明始祖”——作为政治文明创始者的最高评价。

定都平阳、划定九州,成为中国的雏形;

尧井台:见证尧帝凿井改变逐水而居的生活;

诽谤木:见证尧帝首开民主先河,设立“禅让制”。

②五凤楼的历史作用和广运殿的历史意义。

5、洪洞大槐树

①明朝的移民历史;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移民壮举;

依托“根”字影壁和迁民壁画。

②三代大槐树所体现的根祖文化。

(四)太行山水(红色经典)游

1、皇城相府

①皇城相府的灵魂——陈廷敬;

②各具风韵的官宦宅邸和民居院落以及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

(择御书楼、大学士第、功德牌坊、河山楼等景观重点阐述)。

③“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突出其文化大家庭的特色。

2、太行大峡谷

①太行山大峡谷的地质形成特点;

②主要景观——红豆峡、八泉峡、黑龙潭等太行风光。

注:可择一景区讲解

自然景观的审美方法

形式美:形式上的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即感官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惬意。

文化美:具体的物象表现出来的人类文明程度,即在内容上给人的启迪,文化思想的教育和道德情操的熏染。

象征美:即一种寓意或隐喻,处在自然景观美的最深层次上。

3、黄崖洞

①黄崖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秀美的自然风光;

②黄崖洞保卫战的重要事件和历史意义;

以敌我伤亡6:1的辉煌战绩,开创了抗日作战史上的空前记录。

③兵工厂旧址及历史作用。

作用:不仅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兵器,而且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军工人才。

4、红色武乡

①武乡名称由来及其抗战历史

②武乡是“八路军的故乡”和“抗战的圣地”

③八路军总部旧址

王家峪、砖壁的驻扎时间;百团大战指挥部

④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注:择③④其一重点阐述

5、藏山

①藏山的得名及自然风光;

②“藏孤救孤”的历史典故及重点遗迹藏孤洞;

③“藏孤救孤”的典故感天动地,弘扬的是一种忠义的美德。

(五)黄河文明(吕梁风光)游

1、芦芽山

①芦芽山的植被特征及绮丽的自然风光;

②芦芽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鸟褐马鸡保护地;

③太子殿。

2、玄中寺

①玄中寺创建年代、自然环境及选址

建于北魏延兴二年(公元472年)。石壁山形似莲花,隐喻净土宗与莲花的'关系。

②大雄宝殿体现净土道场的特点,祖师殿体现净土宗的传承和中日友好往来的历史过往。

昙鸾、道绰、善导三祖师

③玄中寺在佛教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3、酒都杏花村

①中国的酒文化之汾酒的历史;

②汾酒的酿造工艺;

③汾酒的种类、美誉及品牌文化。

4、碛口古镇

①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碛口的得名及历史作用;

碛:由沙石堆积而成的浅滩。

②碛口古街的特点及小镇古貌所承载的晋商文化内涵;

商业雏形在金元时期形成,开中制兴盛,持续至20世纪20年代。

主要功能就是货物中转。

③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西湾古村的村落特色。

5、壶口瀑布

①壶口瀑布的得名及形成;

②壶口瀑布壮观的四大景观及不同季节的瑰丽景象;

③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

五、专题知识讲解要点

专题一、山西的地理环境

①山西“表里山河”的地理位置;

东南西北的位置相邻。

②山西作为军事要地的地理优势。

“王业所基,国之根本”

专题二、山西的历史文化

①山西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西侯度遗址 匼河遗址 丁村人遗址 峙峪人遗址的重要进化事件,农桑始祖与山西的关系。

②陶寺遗址的重要发现;

③“史前三圣”尧舜禹在山西建都立业;

④山西历代重要事件。

专题三、山西的气候物产

①山西的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

②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山西丰富的物产资源;

③丰富的矿产资源;

④煤炭在山西的重要地位。

专题四、和谐相融的宗教

①山西的宗教文化特征;

②佛教在山西的传播发展及重要事件;

山西人王通提出的“三教合一”的文化构架;

佛教名人:东晋高僧法显、十六囯时高僧道安、山中宰相继颙等。

③道教在山西的历史渊源及代表性的景区。

北魏到北周是道教发展鼎盛时期,北岳恒山、永乐宫 龙山石窟

专题五、一流的古建艺术

①山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

28027处古建全国第一,元代以前540座木构建筑占全国同期同类古建筑的70%以上;全国仅存的四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全在山西。

②与古代建筑相辅相成的艺术种类及代表性的景区景点、古村镇、古民居、石窟、古塔、彩塑、雕像、壁画等

专题六、称雄明清的晋商

①晋商的发展过程及历史贡献;

贡献:造就了一批管理人才、举办商人职业教育、开创了金融贸易先河

②晋商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及研究晋商文化的历史意义。

精神:坦然从商、目光远大、讲求信誉、严于管理;恪守商业精神、商业道德,教书育人、做人的理念

专题七、独特的风土人情

①山西的独特的风土人情的形成及有代表性的风俗(居住习俗、婚嫁习俗、人生礼俗可择其一二阐述);

②山西的戏曲文化是如何体现山西地方民俗特征的

能够说出各种地方戏曲的代表曲目和发源地

③山西的民歌、小调

专题八、情深谊长山西面

①山西被誉为“面食王国”的原因;

“尧制石饼”及出土的面食器具,以及一面百样吃

②山西的主要面食品种及体现的面食文化(可择其一二阐述)。

十大面食及山西人给予面食的民俗含义

六、外语类考试内容:

2条线路分别为:

1、宗教古建游; 2、晋商文化游

考生讲解内容分别为:

(一)宗教古建游

景点讲解题目:

1、云冈石窟; 2、悬空寺;

3、显通寺; 4、佛光寺

专题讲解题目:

①山西的历史文化 ②山西的气候物产

③和谐相融的宗教 ④一流的古建艺术

(二)晋商文化游

景点讲解题目:

1、晋祠; 2、乔家大院;

3、平遥古城; 4、绵山

专题讲解题目:

①山西的历史文化 ②山西的气候物产

③和谐相融的宗教 ④一流的古建艺术

第一章 山西地理、历史、文化

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山西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人口构成与经济发展、山西历史发展概要、古代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山西地理、历史、文化的识记、欣赏和讲解能力。

考试内容:

一、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

了解山西植被形态与动物种类,山西的建置沿革,山西工业、农业、交通等发展情况。

熟悉山西山脉走向与河流分布,山西的地质结构、代表性的山川地貌,山西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动,山西不同历史阶段交通的发展情况。

掌握山西地理位置与地域形势、地貌类型与气候特征,山西居于全国首位的矿产资源,山西的行政区划,山西的人口结构及分布,人口的民族构成,山西在全国规模最大的代表性企业。

二、历史发展概要

了解山西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尧、舜、禹时期的传说故事。

熟悉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中涌现的山西将领,两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更迭,隋末农民起义和李渊起兵太原,五代时期政权的建立过程,宋辽对峙时期的抗辽事件,元明清时期对山西的统治,阎锡山地方统治的确立,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掌握晋国霸业的建立、三晋称雄的过程和三晋法家文化的发展,明代初期山西的大移民,山西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役。

三、古代文学艺术

了解山西古代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的产生、发展和艺术特征。

熟悉山西地方戏曲的主要剧种及特征。

掌握山西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代文学、书法、绘画、音乐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山西代表性的曲作家和代表作品。

四、宗教信仰

了解伊斯兰教、基督教在山西的发展过程。

熟悉不同历史阶段佛教、道教在山西的发展过程。

掌握佛教、道教在山西的代表人物及影响。

第二章 山西古代建筑

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山西祠庙与墓葬、楼阁古塔与壁画、佛寺道观与石窟、衙署关隘与民居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山西底蕴深厚的古代建筑的认知和导游宣讲水平。

考试内容:

一、祠庙与墓葬

熟悉山西古代祠庙的建筑布局,山西上古传说中的帝王陵墓。

掌握山西境内主要祠庙建筑的地理位置及建筑特色,山西历史名人、名将、贵族陵墓的地理位置及陵墓特色。

二、楼阁古塔与壁画

熟悉山西境内不同历史时期壁画的主要艺术特色。

掌握山西境内主要楼阁、古塔的地理位置、修建年代、地位及建筑特色,山西境内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壁画及特点。

三、佛寺道观与石窟

熟悉山西佛寺、道观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山西石窟的主要分布特点。

掌握山西境内主要佛寺、道观的地理位置、建筑年代、布局和建筑特色,山西境内主要石窟的地理位置、雕凿年代和主要艺术特征。

四、衙署关隘与民居

了解山西衙署、关隘、民居的建造特点。

熟悉山西主要衙署、关隘的建筑年代及相关历史事件。

掌握山西主要衙署、关隘的地理位置、布局、地位和建筑特色,山西境内主要民居的地理位置、布局及建筑特色。

第三章 山西民风民俗

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山西的生产商贸习俗、居住习俗、人生礼仪与岁时节日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山西民风民俗的鉴赏能力和导游宣讲水平。

考试内容:

一、生产与商贸习俗

熟悉山西的生产习俗,山西行商的主要特点,山西的集市和庙会。

掌握山西钱庄和票号等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二、居住习俗

了解山西的居住习俗。

三、人生礼仪与岁时节日

了解山西的岁时节日。

熟悉丧葬习俗。

掌握山西生育习俗、寿诞习俗和婚姻习俗。

第四章 山西饮食和土特名产

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山西的饮食、风味食品、土特名产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山西饮食和土特名产的鉴赏能力和宣讲水平。

考试内容:

一、山西饮食

了解山西日常面食及饮食的特点。

熟悉山西十大面食的特点。

掌握山西十大面食的制作工艺。

二、风味食品

了解山西风味食品的传说故事。

熟悉山西风味食品的特点。

掌握山西风味食品的产地。

三、土特名产

了解山西醋的历史典故。

熟悉山西主要传统工艺品的制作工序、主要特色,中药的产地、特点、用途,地方土特产的主要特点。

掌握山西传统工艺品的产地、称誉,山西地方土特产的产地、美誉,山西醋的制作工艺和功效。

第五章 山西旅游资源

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山西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山西旅游资源的认知和宣讲水平。

考试内容:

一、旅游资源概况

了解山西旅游资源的特点。

二、自然旅游资源

了解山西历史名山、山西峡谷陉道和山西珍稀自然景观的主要分布。

熟悉山西主要历史名山的旅游资源,山西主要峡谷的景观特点,山西主要洞穴景观的形成过程,山西主要湖泊渡口、泉涌瀑布的发展历史。

掌握山西主要历史名山、峡谷陉道的地理位置、美誉,山西主要洞穴景观的位置及特征,山西主要湖泊渡口、泉涌瀑布的地理位置及特征,山西主要珍稀景观的地理位置及特征。

三、人文旅游资源

了解山西主要旅游节庆活动举办地、举办时间及主要特色。

熟悉山西主要古人类文化遗址,古今战场的地理位置及历史事件,主要历史名人故居、古村落旅游资源的特征、山西的主要博物馆旅游资源、山西的主要红色旅游资源、山西的主要工农业旅游资源。

掌握山西古城遗址的发展演变,山西主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价值,山西的世界遗产状况。

179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