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sunart
克孜尔千佛洞可以让游客参观壁画克孜尔石窟群现存壁画约 10000平方米,有关专家说,这在世界上是仅次于敦煌画的艺术宝库,堪称“中国第二敦煌”。这里的壁画不仅包括飞天、伎乐天、佛塔、菩萨、罗汉、天龙八部、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图画,而且还有大量的民间习俗画:古时的生产和生活场面、西域山水、供养人、飞禽走兽等等。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既有汉文化的影响,也有对外来文化艺术有选择地巧妙接受,更是古龟兹画师非凡的智慧。他们用粗犷有力的线条,一笔勾划出雄健壮实的骨胳,用赭的色彩,烘染出丰富圆润的肌肤,轻轻一笔画出布置均匀的衣褶,又借助一条飘曳的长带,表现出凌空飞舞自由翱翔的意境,使人一看到那些 “飞天”,便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之感。有关学者说,克孜尔千佛洞的“飞天”,同背上生着双翅的古代欧洲的“飞神--安琪儿”相比,在艺术上显得更成熟,更为浪漫。据了解,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政府设立保护所开始对克孜尔千佛洞进行保护。到上世纪70年代,因为壁画脱落现象严重,不少洞窟墙壁出现大片空白,再加上洞窟处于地震多发区,窟内出现很多裂缝。当时受人才、技术、资金等制约,保护人员简单地用水泥涂抹了洞窟空白的墙壁,这对克孜尔千佛洞是一次很大的保护性破坏,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1986年,克孜尔千佛洞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疆还成立了龟兹石窟研究所,加强研究和保护。
淡蓝色的蝎子
导语:阿克苏市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河上游,因水得名,维吾尔语意为"白水城", 古为秦汉之际西域三十六国的姑墨、温宿两国属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是阿克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兵团农一师师部所在地。全市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45平方公里。
克孜尔亚胜景
克孜尔亚胜景位于库车县城北山区,古称“北山”,史称“赤砂山”。出库车县城向北,在去“大龙池”的120公里的公路两侧,群山环绕,怪石林立,由红,黄,绿,白多种色彩组成了千姿百态的山峰。著名的“赤砂山”景区,就在这条公路的65公里处。赤砂山色彩呈红褐色,在阳光照射下,烟雾缭绕,似燃烧的火焰。这里还有造型奇特,美丽的山峰。千百年来在大自然神力的雕琢下,有的像桂林的“石林”;有的像西藏的“布达拉宫”;还有的像摩天大楼;原始人类居住的石屋等。库车古代著名的可可砂炼铁遗址,炼铜遗址就在此景区附近。
克孜尔魔鬼城
位于阿克苏拜城县东部克孜尔乡和黑英山乡境内,去黑英山乡可经过该景点。从库—拜307省道克孜尔乡路段以北有20Km砂石路即可抵达该景点,景区西距拜城70Km,东南距库车60Km。地理坐标:东经81°52′16″,北纬41°47′34″,海拔1300m。
克其克硝尔布拉克魔鬼城地处拜城盆地与东北部黑英山之间的低山丘陵区。整体地形北高南低,总面积约6Km2,地形由剥蚀、风蚀和流水作用形成的一毓纵横沟谷及沟谷间的`梁脊、台地、孤丘等组成。孤丘、台地、梁脊与谷地高差不等。
魔 鬼城整体地形北高南低,沙石颜色以褐红色、黄绿色、灰绿色、姜黄色为主。这里地处少雨多风的干旱区,岩石裸露,经暴雨的冲刷及大风吹蚀,不同的岩层形成各 种形态,构成象人、龟、骆驼、鲤鱼等造型。大风吹时,谷内就会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犹如鬼怪呼啸,颇具神秘恐怖的色彩。
阿克苏克孜尔尕哈千佛洞
阿克苏克孜尔尕哈千佛洞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阿克苏库车县城西北13公里的山沟内。为唐代遗址。共有46个洞窟。解放前大部份被毁。现在较完整的洞窟有38个,其中19个为支提窟,19个为毗河罗窟。窟中壁画多为佛本生故事像,以及披甲、剑,脚著长革动靴的龟兹武士供养人像等。
较为特殊的是第24号窟,为七角形平面,窟中有中心柱,左右开甬道,后壁有隧道,且又是平顶的支提窟,此种形式为其他窟群所罕见。有壁画的洞窟共11个,其题材、风格与克孜尔干佛洞大致相同,是以本生故事和座佛像为主。
乌什喀特古城
乌什喀特古城即“三重城”之意,在新和县西约20公里处,为汉代遗址,被认为是汉代龟兹国的大城市之一。城三重,有外城、内城、中心城。为夯土筑,外城已 毁,内城保存较好。东西408米,南北451米,残墙高厚各5米。遗址曾出土有“汉归义羌长”阴文卧羊纽铜印一枚,颇为珍贵。
千泪泉
位于新疆境内的克孜尔千佛洞景区,“千泪泉”处在渭干河上游北岸的明屋塔格山上幽深的山坳中,在谷底,三面崖壁高耸呈椭圆状,此处光线暗淡,空气湿润清 凉。“千泪泉”从山间渗出,宛若垂落在崖壁上的银色珠帘,点点珠光飘然晃动着,撩拨着人眼。走近细瞧,泉水泪珠般从长满苔藓的崖壁上滴落下来,叮咚有声, 非常悦耳。
优质导游证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