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饱的阿呜
id独自等待
第01届 1956年01月01日至01月03日 广州 第02届 1959年03月22日至03月29日 广州 第03届 1964年10月18日至10月25日 广州 第04届 1974年09月15日至09月22日 广州 第05届 1978年09月17日至09月24日 广州 第06届 1982年02月04日至10月10日 广州 佛山 第07届 1986年06月01日至09月21日 江门 韶关 第08届 1990年07月15日至08月31日 汕头 湛江 第09届 1994年11月04日至11月27日 肇庆 东莞 第10届 1998年10月18日至11月01日 珠海 中山 第11届 2002年12月03日至12月16日 深圳 第12届 2006年11月11日至11月25日 佛山 第13届 2010年07月03日至07月16日 惠州 第14届 2015年07月25日至08月16日 湛江 第15届 2018年 肇庆
Q蛋蛋果
历届全运会举办城市及时间如下(截至2019年):第一届:北京市(1959年09月13日~10月03日);第二届:北京市(1965年9月11日~9月28日);第三届:北京市(1975年9月12日~9月28日);第四届:北京市(1979年9月15日~9月30日);第五届:上海市(1983年9月18日~10月1日);第六届:广东省广州市(1987年11月20日~12月5日);第七届:北京市、秦皇岛市和成都市(1993年8月15日~8月24日、9月4日~9月15日);第八届:上海市(1997年10月12日~10月24日);第九届:广东省广州市(2001年11月11日~11月25日);第十届:江苏省南京市(2005年10月12日~10月23日);第十一届:山东省济南市(2009年10月16日~10月28日);第十二届:辽宁省沈阳市(2013年8月31日~9月12日);第十三届:天津市(2017年8月27日~9月8日)。扩展资料:全运会的改革措施一、鼓励省区市在部分4人以下(含4人)项目上跨单位组队参赛;二、实施少数民族自治区交流引进少数民族运动员政策;三、实施军队和地方共同培养运动员政策;四、建立游泳项目业余运动员参加全运会比赛机制;
曼妙樱花
历届全运会举办地、举办时间:第一届全运会 北京市 1959年 1959年09月13日——1959年10月03日第二届全运会 北京市 1965年 1965年09月12日——1965年09月28日第三届全运会 北京市 1975年 1975年09月12日——1975年09月28日第四届全运会 北京市 1979年 1979年09月15日——1979年09月30日第五届全运会 上海市 1983年 1983年09月18日——1983年10月01日第六届全运会 广东省 1987年 1987年11月20日——1987年12月05日第七届全运会 北京市 1993年 1993年09月04日——1993年09月15日第八届全运会 上海市 1997年 1997年10月12日——1997年10月24日第九届全运会 广东省 2001年 2001年11月11日——2001年11月25日第十届全运会 江苏省 2005年 2005年10月12日——2005年10月23日第十一届全运会 山东省 2009年 2009年10月16日——2009年10月28日第十二届全运会 辽宁省 2013年 2013年08月31日——2013年09月12日第十三届全运会 天津市 2017年 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吉祥物取名为“津娃”,取材天津杨柳青年画,具有浓郁的天津特色。“津娃”身着牡丹花图案服装,脚穿虎头鞋,做出跳跃的动作,传递出运动的概念。
壬生京三郎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简称“全运会”,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首届运动会于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在北京举行。全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一般在奥运会结束后一年举行(前三届的间隔时间并不固定,较长间隔有十年之久;第七届间隔了六年之久)。目前,全运会比赛项目的设置除武术外基本与奥运会相同,其原意是为国家的奥运战略锻炼新人,选拔人才。但却被各省市视全运会的成绩为其体育及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而各省市的竞争十分激烈,甚至违背了举办全运会的原意。为了更加调动各省市区的积极性,国家体育总局在1996年奥运会前出台了“将奥运会奖牌带入全运会”的举措,即将某省市区运动员代表国家在奥运会上取得的奖牌,作为该省市区成绩计入次年举行的全运会中。第一届全运会: 北京 1959年9月13日-10月3日 冠军:解放军第二届全运会: 北京 1965年9月11日-28日 冠军:解放军第三届全运会: 北京 1975年9月12日-28日 冠军:广东第四届全运会: 北京 1979年9月15日-30日 冠军:解放军第五届全运会: 上海 1983年9月18日—10月1日 冠军:广东第六届全运会: 广东 1987年11月20日—12月5日 冠军:广东第七届全运会: 北京 1993年9月4日—9月15日 冠军:辽宁第八届全运会: 上海 1997年10月12日-24日 冠军:上海第九届全运会: 广东 2001年11月11日---11月25日 冠军:广东第十届全运会: 江苏 2005年10月12日——10月23日 冠军:江苏第十一届全运会: 山东 2009年10月11日——10月23日冠军:山东
叶子飞扬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体育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为此,决定于1959年在北京举办第1届全运会。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一般在奥运会结束后一年举行(前三届的间隔时间并不固定,长的间隔有十年之久;第七届间隔了六年之久)。 第一届全运会:北京 1959年9月13日-10月3日 当时的会徽十分朴实、直接和传统,由金色的跑道、金色的麦穗和夸张的红1字组成,麦穗代表建国10年的丰硕成果,而似乎要冲出跑道的1字恰似上升的“箭头”,象征着当时人们热火朝天建设新中国的激情。谷老甚至清晰地记得首届全运会的会徽是由上海证章厂制造,做得不多但质量很好,是用铜做的。 第二届全运会: 北京 1965年9月11日-28日 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后的1965年,国家举办了第二届全运会。会徽是跑道上方一面红旗飘扬,象征高举社会主义伟大红旗。 第三届全运会: 北京 1975年9月12日-28日 第三届全运会会徽背景是圆形的体育场,寓意当时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安定团结的愿望,同时保留了第二届全运会的红旗,表示继续高举马列主义MZD思想伟大红旗。但当时人们认为会徽是珍贵的纪念品,都是组委会指定厂家制作,而且只能在运动会的工作人员、嘉宾、教练员和运动员内部发送,因而数量有限;加之那时人们的收藏意识不强,大多数会徽已丢失。 第四届全运会: 北京 1979年9月15日-30日 1979年举办第四届全运会时,正值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会徽是由跑道和火炬组成,以火炬为主要标志。 第五届全运会: 上海 1983年9月18日—10月1日 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是第一次在首都以外的城市举办全运会,开始按奥运会的竞赛项目设置。会徽首次运用中西文结合的表现手法,图案立意新颖,横放的跑道,加上与之垂直的国旗,形成“中”字,象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五届的五字改用罗马字“ V”,又是国际公认的“胜利”代号, 第六届全运会: 广东 1987年11月20日—12月5日 会徽:会徽由醒目的“6”象征火炬,跑道则形象地表达出“羊”的韵意 第七届全运会: 北京 1993年9月4日—9月15日 会徽:会徽图案是一把燃烧的火炬,火焰由罗马字母VII(七)字变型而成;手柄成跑道造型,由两个相反的“7”字组成,点明届数。 第八届全运会: 上海 1997年10月12日-24日 会徽:会徽图案由代表八运会的8和代表上海的汉语拼音字母“S”重新组合,图形外围是红色的“8”,中心形成一个白色的“S”,视觉上像一把火炬,又像一朵上海市花白玉兰;下半部分以“8”字为基础,像上海八万人体育馆,一环套一环,象征着全国人民大团圆 第九届全运会: 广东 2001年11月11日---11月25日 会徽:会徽中间丰满,两端渐细的曲线给人无限的延伸感,配合倾斜的线条,更显奔腾飞跃之意。对比鲜明的红、黄、蓝三色,对视觉有强烈的冲击力。造型洒脱地色勒出一个“9”,既直接传达了九运会的信息,又宛如一位矫健、充满活力、奋发向上的运动员,豪迈跨入新世纪 第十届全运会: 江苏 2005年10月12日——10月23日 第十届全运会于2005年在南京举行,会徽图案由数字“10”变化而来,又是一个S的变形,S是英文“体育”(sports)的首字母,也是江苏简称“苏”的拼音首字母,整个画面造型以倾斜的、流动的线与面结合,在简洁的S型主线上,龙、虎、火相互穿插呼应。会徽图案为红黄两色,既是中国最吉祥和欢乐的颜色,又是中国国旗的色彩组合。会徽设计意在以虎踞龙盘的艺术形象,体现江苏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域特征,以及竞技体育生龙活虎的鲜明特点。会徽图形的设计既注重传统、又立足现代,特别强调活力和动感,以凸现体育健儿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 第十一届全运会: 山东 2009年10月16日——10月28日 第十一届全运会于2009年在济南举行,十一届全运会会徽总体把握住了“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具有竞技体育的韵味,对中华文明、齐鲁文明、现代文明体现得比较准确,符合当代审美要求,同时体现了当代体育精神,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会徽取名为“和谐中华、活力山东”,以“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图形中含有多种运动项目,形态之间相互穿插、相互融合、和谐共存,体现了第十一届全运会“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理念;同时,以"运动人形"作为会徽主形态,也充分体现了“全民全运”的参与性和“以人为本”的时代特点。
shaohongxing
全运会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首届运动会于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在北京举行。自1975年北京第三届全运会后,基本每四年举办一次,举办时间一般在九月或十月份。至今已经举办十一届:第一届全运会 北京 1959年9月13日-10月3日 第二届全运会 北京 1965年9月11日-28日 第三届全运会 北京 1975年9月12日-28日 第四届全运会 北京 1979年9月15日-30日 第五届全运会 上海 1983年9月18日—10月1日 第六届全运会 广东 1987年11月20日—12月5日 第七届全运会 北京 1993年9月4日—9月15日 第八届全运会 上海 1997年10月12日-24日 第九届全运会 广东 2001年11月11日---11月25日 第十届全运会 江苏 2005年10月12日——10月23日 第十一届全运会 山东 2009年10月11日——10月23日第十二届全运会 辽宁 2013年
麦当当5188
第一届全运会 北京 1959年9月13日-10月3日 第二届全运会 北京 1965年9月11日-28日 第三届全运会 北京 1975年9月12日-28日 第四届全运会 北京 1979年9月15日-30日 第五届全运会 上海 1983年9月18日—10月1日 第六届全运会 广东 1987年11月20日—12月5日 第七届全运会 北京 1993年9月4日—9月15日 第八届全运会 上海 1997年10月12日-24日 第九届全运会 广东 2001年11月11日---11月25日 第十届全运会 江苏 2005年10月12日——10月23日 第十一届全运会 山东济南 2009年10月16日——10月28日 第十二届全运会 辽宁 2013年
聰軎膥賳过
第一届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1959年09月13日~1959年10月03日在北京市举行,参赛的有各省、市、自治区、中国人民解放军等29个单位10658人。共设36个比赛项目和6个表演项目。比赛项目: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手球、棒球、女子垒球、水球、马球、田径、公路自行车、体操、技巧运动、举重、游泳、跳水、赛艇、武术、中国式摔跤、射箭、中国象棋、围棋、赛马、障碍赛马、射击、摩托车越野、摩托车环行公路、无线电收发报、航海多项、航海模型、滑翔、飞机跳伞、伞塔跳伞、航空模型共36项。表演项目:赛车场自行车、击剑、自由式摔跤、古典式摔跤、国际象棋、水上摩托艇共6项。奖牌设置:金牌384枚;银牌405枚;铜牌380枚。破纪录情况:2人2队四次打破世界纪录;64人844次打破106个单项的全国纪录。第二届第二届全运会1965年9月11日--9月28日在北京市举行。开幕式上,6万多人表演了大型团体操《革命赞歌》。共有5014人参赛。比赛项目: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水球、田径、自行车、体操、举重、击剑、游泳、跳水、摔跤、射箭、射击、摩托车、无线电收发报、飞机跳伞、航空模型、航海模型22项。表演项目:武术共1项。奖牌设置:金牌300枚;银牌303枚;铜牌300枚。破纪录情况:24人10次打破9项世界纪录,330人469次打破130项全国纪录。第三届第三届全运会1975年9月12日--9月28日在北京市举行,有包括台湾省在内的31个代表队共1249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项目成年组设28项,少年组设8项,另有6项表演项目。比赛项目: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球、女子垒球、手球、田径、体操、技巧、游泳、跳水、水球、划船(包括赛艇、皮艇、划艇)、举重、射击、射箭、击剑、武术、自行车(包括公路自行车和赛车场自行车)、中国式摔跤、棋类(包括围棋、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滑雪。表演项目:马术、秋千、跳板、民族摔跤、飞机跳伞、航空模型、航海模型、水上摩托挺、摩托车和幼儿体育。奖牌设置:金牌310枚;银牌309枚;铜牌311枚。破纪录情况:有1个队4人6次打破3项世界纪录,2人2次平2项世界纪录,49个队83人197次打破62项全国纪录,4个队36人144次打破58项全国青少年记录。第四届第四届全运会1979年9月15日--9月30日在北京市举行。有包括台湾省在内的31个代表队共15189名运动员参加,成年组比赛项目有34项,少年组有2项。比赛项目: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手球、棒球、女子垒球、田径、体操、技巧、举重、游泳、跳水、水球、划船(赛艇、皮艇、划艇)、武术、射箭、棋类(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击剑、自行车(公路、赛场)、摔跤(中国式、自由式、古典式)、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滑雪、射击、摩托车、跳伞、航空模型、航海模型、摩托艇和潜水共34项。表演项目:团体操。奖牌设置:金牌469枚;银牌471枚;铜牌469枚。破纪录情况:有5人5次打破5项世界纪录,2人3次平3项世界纪录,36个队204人376次打破102项全国纪录,2个队6人10次打破5项全国少年纪录。第五届第五届全运会1983年9月18日--10月1日在上海市举行,比赛项目有25项,表演项目1项,31个代表队的8943名运动员参赛。比赛项目: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手球、曲棍球、田径、体操、艺术体操、举重、游泳、跳水、水球、帆船、帆板、射箭、射击、击剑、自行车、摔跤、柔道、武术表演、赛艇、皮划艇。其中艺术体操、柔道、帆板、曲棍球是新增比赛项目。表演项目:武术。奖牌设置:金牌277枚;银牌279枚;铜牌282枚。破纪录情况:有2人3次打破2项世界纪录,7人12次打破9项亚洲记录,38队64人142次打破60项全国纪录。第六届第六届全运会1987年11月20日--12月5日在广东省举行,这是我国历史上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体坛盛会,共有37个代表队7228名运动员参加决赛,设44项比赛项目。比赛项目: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手球、曲棍球、女子垒球、棒球、田径、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举重、体操、艺术体操、击剑、柔道、国际式摔跤、中国式摔跤、技巧、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马术、现代五项、武术、射击、射箭、赛艇、皮划艇、帆船、帆板、蹼泳、航海模型、航空模型、自行车、滑水、摩托艇、摩托车越野、无线电测向、跳伞。表演项目:高尔夫球、保龄球、桥牌。奖牌设置:金牌343枚;银牌344枚;铜牌347枚。破纪录情况:有10人2队17次打破15项世界纪录,3人3次平3项世界纪录,2人2次超过2项世界纪录,18人1队24次打破17项亚洲纪录,10人14次创造17项亚洲纪录,28人39次超过21项亚洲纪录,85人14队168次打破82项全国纪录。第七届第七届全运会由北京市承办,秦皇岛市和四川省协办。北京赛区的比赛于1993年09月04日至09月10日举行。除参加前期若干项目比赛和成都赛区项目比赛的运动员外,北京主赛区共有包括解放军和行业体协在内的45个代表团的4228名运动员、1200名教练员参加,加上各代表团团部人员等,总数达7551人。比赛项目:田径、游泳、体操、艺术体操、举重、击剑、柔道、国际式摔跤、拳击、现代五项、马术、中国式摔跤、围棋、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自行车、航海模型、无线电测向、跳伞、足球、篮球、乒乓球、网球、手球、曲棍球、女子垒球(北京);跳水、水球、花样游泳、技巧、射击、射箭、赛艇、皮划艇、蹼泳、滑水、航空模型、排球、羽毛球、棒球、武术(四川);帆船和帆板(秦皇岛)。表演项目:无表演项目。奖牌设置:金牌374枚;银牌367枚;铜牌362枚。破创纪录情况:共有4人4次创4项世界新纪录,18人4队43次超21项世界纪录,4人4次平3项世界纪录,54人1队93次创34项亚洲新纪录,61人3队143次超66项亚洲记录,130人14队273次创117项全国新纪录。 第八届第八届全运会1997年10月12日--10月24日在上海市举行。比赛项目:足球、篮球、排球(含沙滩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手球、曲棍球、棒垒球、田径、游泳(含跳水、水球、花样游泳)、体操(含艺术体操)、举重、射击、射箭、击剑、柔道、摔跤、拳击、自行车、赛艇、皮划艇、帆船(含帆板)、现代五项、马术、速度滑冰、短道速度滑冰、武术28个大项319个小项。表演项目:无表演项目。破纪录情况:有179人659次超41项世界纪录,其中16人19次超7项奥运项目世界纪录;4人4次平3项世界纪录;100人3队367次超55项亚洲纪录;88人6队142次创66项全国纪录。第九届第九届全运会2001年11月11日--2001年11月25日在广东省举行。比赛项目:田径、游泳、体操、艺术体操、举重、击剑、柔道、国际式摔跤、拳击、现代五项、马术、中国式摔跤、围棋、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自行车、足球、篮球、乒乓球、网球、手球、曲棍球、女子垒球,跳水、水球、花样游泳、技巧、射击、射箭、赛艇、皮划艇、排球、羽毛球、棒球、武术、帆船、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表演项目:无表演项目。破纪录情况:有24人35次超7项世界纪录,6人1队7次创6项亚洲纪录,28人41次超9项亚洲纪录,32人4队52次创37项全国纪录。第十届第十届全运会于2005年10月12日--2005年10月23日在江苏省举行。比赛项目:赛艇、散打、帆船、马术、举重、射箭、击剑、水球、垒球、棒球、排球、手球、游泳、田径、帆板、柔道、体操、滑冰、跳水、篮球、拳击、曲棍球、足球、羽毛球、射击。表演项目:无表演项目第十一届第十一届全运会于2009年10月16日--2009年10月28日在山东省举行。代表团共有41个省市及体育协会。比赛项目:田径、射箭、击剑、游泳、赛艇、皮划艇、羽毛球、篮球、拳击、马术、足球、体操、手球、帆板、柔道、网球、排球、举重、摔跤、射击、曲棍球、棒球、垒球、滑冰。第十二届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于2013年08月31日-09月12日在辽宁省举行。本届全运会主赛区设在沈阳市,辽宁省其他13个地市均设有分赛区,共有自各省(市、区)、解放军、行业体协的33支代表队9000多名运动员参加。设31个大项、40个分项、350个小项。竞赛项目: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射箭、田径、羽毛球、棒球、篮球、拳击、皮划艇(激流回旋)、自行车、马术、击剑、足球、高尔夫球、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手球、曲棍球、柔道、现代五项、赛艇、橄榄球、帆船(帆板)、射击、垒球、乒乓球、跆拳道、网球、铁人三项、排球(沙滩排球)、举重、国际式摔跤、武术(套路、散打)。 [4] 第十三届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于2017年在天津市举行。天津在2011年08月16日成功取得第十三届全运会的主办权,中央政府取消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垄断举办权后,继江苏、山东与辽宁后的第4个主办全运会的省市。第十四届2015年12月2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陕西省承办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为做好筹备工作,2016年7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总体工作方案》;9月,陕西省政府召开了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陕西省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组建了由省长为主任的筹备委员会。2017年9月8日,在天津全运会闭幕式上,陕西省接过全运会会旗,标志着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进入陕西时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1年9月15日至9月27日在陕西省举行,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1年10月22日至10月29日在陕西省举行。
华师小超
截止至2019年3月:届 次 举办地 承办年份 赛事日期1、第一届 北京市 1959年 1959年09月13日——1959年10月03日 2、第二届 北京市 1965年 1965年09月12日——1965年09月28日 3、第三届 北京市 1975年 1975年09月12日——1975年09月28日 4、第四届 北京市 1979年 1979年09月15日——1979年09月30日 5、第五届 上海市 1983年 1983年09月18日——1983年10月01日 6、第六届 广东省 1987年 1987年11月20日——1987年12月05日 7、第七届 北京市 1993年 1993年09月04日——1993年09月15日 8、第八届 上海市 1997年 1997年10月12日——1997年10月24日 9、第九届 广东省 2001年 2001年11月11日——2001年11月25日 10、第十届 江苏省 2005年 2005年10月12日——2005年10月23日 11、第十一届 山东省 2009年 2009年10月16日——2009年10月28日 12、第十二届 辽宁省 2013年 2013年08月31日——2013年09月12日 13、第十三届 天津市 2017年 2017年08月27日——2017年09月08日 扩展资料:第十四届全运会:2021年在陕西省举办。申办历程:申办历程陕西曾申办过第十一届全运会和第十三届全运会,尤其是第十三届全运会,在最后一轮投票环节以微弱的劣势惜败天津市。2015年10月31日,是各省市递交申办报告的最后期限。最终,只有陕西省一个单位递交了申办报告。2015年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承办候选单位名单,经研究决定,确定陕西省为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承办候选单位。2015年12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陕西省承办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函》,同意陕西省承办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
优质广东专升本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