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大小姐
SilveryBullet
大致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当地生源数减少,这与出生人口有关,与这批学生的高考观、成才观无关,高考报名人数下降较多的身份,就是属于这种“自然减员”。二是复读生减少,这与中学课改与高考政策有关,也与学生的高考观、成才观无关,由于各地推行新课改,一些学生担心课程变化大,不适应新高考,所有放弃复读,另外,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对复读生有诸多限制,比如禁止公办学校办复读班,将当年录取未报到的行为视为“不诚信”,也就是说,学生放弃录取重新复读来年高考有可能受这“不诚信”因素影响。三是出国留学增多,这与国内高校的竞争力有关,却与学生选择上大学的成才观无关,随着境外高校在内地招生力度加大,一些学生可以参加国外的入学考试,申请到国外高校读书,由此放弃内地高考。四是大学就业压力增大,考上大学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因此,有的考生放弃高考机会,直接就业。
吾色真人
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之后几年高考报名人数急剧下降。根据教育部数据,201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15万,录取率为75%。综合各方数据,201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预计为900万。201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39万人,较2013年增幅3%。这是全国高考人数连续五年下降后首次回升。高招调查报告显示,高考报名人数下降的重要原因是:学龄学生人口持续下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新出生人口逐年减少,导致适龄高中生减少。自1990年起,全国新生婴儿数目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2000年前后,在2018年到2020年前后,18岁适龄人口将达到一个最低谷,然后稳步回升,但无法再回到上一个高峰了。根据近些年小学入学新生变化趋势来看,也基本可以看出这一趋势。从2011年前后开始,小学入学新生数量明显回升,基本稳定在1700万左右。通过12年多的延续,将为高校提供相对稳定的高考生源,但最后参加高考人数,将取决于中等职业教育最后的分流量。
大胃王与王囡囡
学生高考是代表的是学生几年来的努力、老师的教导、家长的陪伴,更是学生将来迈上社会舞台的新台阶,也是无限的可能。而成人高考往往是有针对性的提高学历得到更多的工资。两者意义不一样,所代表的希望也不同。学生代表了无限可能,也代表了无数人的希望,成人则不再背负那么多重担。学生从来都是代表着希望的存在,他们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这十二年里,日日夜夜在奋斗读书,拼搏在知识的海洋里。这是为了他们自己能够在将来踏上一个较高的台阶,也是承载着老师们殷切的希望和家长们热切的期盼。作为长辈,孩子的高考是一辈子的大事,若是将此形容为人生的转折点也不为过。学生考完大学成绩出来之后,父母们总是骄傲和自豪的,这不只是孩子努力的结果,也是父母唯一的寄托。对于老师来说,他们自己教出去的学生,考的越好的学校他们脸上越有光,同样是相当自豪的。如果是成人高考,父母们都已年迈,早已过了寄托希望的年纪,儿女们还在为了自己的学业和事业拼搏,同样不会像父母期待孩子高考时候那样寄托全部热血。甚至即使是要高考的自己也没有像自己孩子在高考时候那样认真。这种情况下,谁会盯着成人高考时的状态和最后的结果呢?成人高考所报的学校基本只有两种,一种是更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类;一种是只为了好大学不限专业类。所以没什么竞争力,更没有什么新鲜的事情。有一些公司对于员工的学历和技术能力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在员工想要晋升的情况下,更是需要达到某种标准。为了能够晋升,自然有不少人会去补课学习,根据晋升标准来选择自己到报考的大学和专业。如果是只针对技术方面的要求,那就需要有针对的去系统的学习某项专业,这对大学本身的好坏没有要求,只是某个专业的技术较好就可以了。另一种是需要满足高学历才能晋升的要求。有不少的企业和公司都是这样的晋升标准,所以想要拿到更多的机会,一定会选择985或者211类的学校,不过对于已经把课本知识忘得差不多的成年人来说,难度实在太大,尤其是这边还要顾着工作,更是分心乏术。不过报考这类学校的想法还是很统一的。对于学生来说,每一年参加高考的人数都非常多,所以竞争力要比成人高考大的多,录取分数线和录取名额都是竞争的点。成千上万的学生要报考的学校五花八门,可比成人报考好看的多。
优质湖北自考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