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土豆王
桥梁之父茅以升茅以升(1896-1989)男,中共党员,江苏省镇江市人。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美国,其博士论文《桥梁桁架之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1921年回到祖国,先后主持设计和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民自己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近代化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并担任中外专家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参加了人民大会堂的建造,并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主持修撰了《中国古代桥梁史》。他还为我国铁路运输生产建设提供了大量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人才。他是中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详情“预应力先生”建造世纪之桥从爱国说起林同炎,美国加州大学终身荣誉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预应力混凝土先生”,桥梁专家。他1931年赴美国学习深造。然而他说:“我的所有成就,都是在国内念私塾、上中学、唐山交通大学罗忠忱、茅以升教授们教诲打下的基础。”(他1931年从唐山交大土木系毕业,当时只足18岁)。…………详情曽宪武1963年7月毕业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在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工作至今,近40年来,主持、负责、参加大桥勘测设计,标准规范和标准图的编制、技术审查、咨询等工作百余项,先后获国家级和部级奖十余项,1987年任高级工程,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历任设计组长、设计总负责人、室主任、院长助理,现任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顾问,交通部公路工程专家库专家。…………详情王序森(1913—)王序森,桥梁工程专家。从事桥梁设计施工50余年,参加大型桥梁工程达数十座,是举世闻名的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重要工程主要设计者之一。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桥梁技术交流,热心培养建桥人才。为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详情梅旸春(1900—1962)梅旸春,桥梁专家。早期担任第一座国人自己设计监造的杭州钱塘江桥正工程师的工作。抗战期间,又为后方公路铁路交通的大桥如柳江桥、昌淦桥等竭诚付出智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并技术上负责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和施工工作。后担任全部由中国设计、建造及采用国产材料的南京长江大桥总工程师之职。鞠躬尽瘁,毕生为中国近代桥梁事业作出卓越的贡献。…………详情跨越“代沟”的桥梁——桥梁专家李国豪院士谈为学与为人■文/朱云杰沈晓玲图/姜锡祥4月的上海,春天伴随着和煦的暖风、怡人的花香悄然而至。在这样灿烂美好、朝气蓬勃的季节里,我国著名的桥梁力学专家、两院院士、同济大学名誉校长李国豪迎来了他的90华诞。李国豪教授一生都在研究桥梁问题,同时也在架设跨越“代沟”的桥梁,为莘莘学子如何为学、为人提供了极其有益的指导。…………详情李春李春是我国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他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开创了我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为我国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详情桥梁设计大师邓文中博士世界工程科技界的权威刊物——美国《工程》学术周刊,曾在2000年评选出世界近现代史上包括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内的125位对人类发展最具贡献的杰出科学家,华裔科学家仅占3、5位,而桥梁设计大师邓文中就是其中的一位。邓文中也是125人中迄今仍健在的20多人中的一个。…………详情桥梁设计专家徐升桥:敢创世界第一广州市环城高速路上有一座气势宏伟、造型优美的新桥——丫髻沙大桥,它以360米的主跨度飞跃珠江,成为广州市一大景观。这座大桥创下了同类型桥梁主跨度、转体重量、转体技术含量等多项世界第一,标志着我国桥梁专业在钢管混凝土拱桥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它的设计者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年仅36岁的桥梁设计专家徐升桥。…………详情参考资料:
小开心文文
茅以升(1896-1989)中国桥梁学家,字唐臣,江苏镇江人。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系。次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1921年获美国加里基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唐山交通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工科主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北洋工学院院长、杭州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院长、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建国后,历任北方交通大学校长,铁道部铁道研究所所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协第二届副主席、名誉主席,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长,九三学社第五至七届中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高级会员,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协会会员。1982年被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1933年领导设计、修建杭州钱塘江大桥。1959年参与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工作。
梦朦胧6620
相传,鲁班周游天下,走到赵州,一条白茫茫的洨河拦住了去路。河边很多人上争着过河进城,而河里只有两只小船摆来摆去,半天也过不了几个人。鲁班为便利百姓交通运输,决心自己动手,在河上建造一座坚固、美观的石拱桥。鲁班的雄心壮志感动了“上帝”,派来了“天工”“神役”支援。在一个傍晚,有个神童从河西边赶来一群羊,到了鲁班的工地后,神童突然不见了。而那群羊则一下子变成了修桥用的石料、拱圈石、桥面石、栏板石、望柱石、勾石、帽石等,样样俱全。在那些“天工”、“神役”的帮助下,鲁班用了不到一夜时间,胜利地完成了这座“制造奇特”的石拱桥。传说毕竟是传说,赵州桥的设计者是隋朝匠师李春设计。拓展资料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约1397年(也有些资料为大约700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石拱桥。但此前欧洲已有三层石拱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荣获石家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赵州桥
一脚踢飞你
相传,鲁班周游天下,走到赵州,一条白茫茫的洨河拦住了去路。河边很多人上争着过河进城,而河里只有两只小船摆来摆去,半天也过不了几个人。鲁班为便利百姓交通运输,决心自己动手,在河上建造一座坚固、美观的石拱桥。鲁班的雄心壮志感动了“上帝”,派来了“天工”“神役”支援。在一个傍晚,有个神童从河西边赶来一群羊,到了鲁班的工地后,神童突然不见了。而那群羊则一下子变成了修桥用的石料、拱圈石、桥面石、栏板石、望柱石、勾石、帽石等,样样俱全。在那些“天工”、“神役”的帮助下,鲁班用了不到一夜时间,胜利地完成了这座“制造奇特”的石拱桥。传说毕竟是传说,赵州桥的设计者是隋朝匠师李春设计。
优质湖北自考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