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oyue1231
由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标准图集等,经过技术人员的图纸会审、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后,由有相应岗位资格的施工人员按施工工艺、操作规程等进行施工。目前消防泵房安装时应遵守的施工规范主要有:《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2010);《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等。消防水泵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消防水泵安装前应校核产品合格证,以及其规格、型号和性能与设计要求应一致,并应根据安装使用说明书安装;2消防水泵安装前应复核水泵基础混凝土强度、隔振装置、坐标、标高、尺寸和螺栓孔位置;3消防水泵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和《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的有关规定;4消防水泵安装前应复核消防水泵之间,以及消防水泵与墙或其他设备之间的间距,并应满足安装、运行和维护管理的要求;5消防水泵吸水管上的控制阀应在消防水泵固定于基础上后再进行安装,其直径不应小于消防水泵吸水口直径,且不应采用没有可靠锁定装置的控制阀,控制阀应采用沟漕式或法兰式阀门;6当消防水泵和消防水池位于独立的两个基础上且相互为刚性连接时,吸水管上应加设柔性连接管;7吸水管水平管段上不应有气囊和漏气现象。变径连接时,应采用偏心异径管件并应采用管顶平接;8消防水泵出水管上应安装消声止回阀、控制阀和压力表;系统的总出水管上还应安装压力表和压力开关;安装压力表时应加设缓冲装置。压力表和缓冲装置之间应安装旋塞;压力表量程在没有设计要求时,应为系统工作压力的2倍~5倍;9消防水泵的隔振装置、进出水管柔性接头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说明和安装使用说明。
爱dele的Vivian
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按接口、本体、连接管、止回阀、安全阀、放空管、控制阀的顺序进行,止回阀的安装方向应使消防用水能从消防水泵接合器进入系统,整体式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按其使用安装说明书进行;2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设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3消防水泵接合器永久性固定标志应能识别其所对应的消防给水系统或水灭火系统,当有分区时应有分区标识;4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应采用铸有“消防水泵接合器”标志的铸铁井盖,并应在其附近设置指示其位置的永久性固定标志;5墙壁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其安装高度距地面宜为7m;与墙面上的门、窗、孔、洞的净距离不应小于0m,且不应安装在玻璃幕墙下方;6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使进水口与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大于4m,且不应小于井盖的半径;7消火栓水泵接合器与消防通道之间不应设有妨碍消防车加压供水的障碍物;8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井的砌筑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蔓陀花主
要减小泵的振动噪音及震动对阀门的影响,软接最好接在泵出口。 止回阀有时要检修,因此接在出口阀门前,以便检能断水,我认为顺序应该是:泵出口、软接、止回阀、闸阀(蝶阀)设计规范详解手册中有说明,分两种情形:1、水泵出水先止回阀后闸阀适用于小口径管道,闸阀有保护止回阀不致损坏的功能;2、水泵出水先闸阀后止回阀适用于大口径管道,此时闸阀易于启闭;止回阀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避免泵的反转速度过高及淹没泵房的情况出现。设置在泵的吸入口,则停泵水倒流依然会对泵产生影响。此外,泵的吸入口应尽量避免安装过多的管件,使泵能够维持足够的气蚀余量。为了防止停泵时产生的水锤对橡胶头产生破坏,应将橡胶头紧接水泵出口设置,对于闸阀和止回阀还没有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决定其顺序,习惯上我院顺序为橡胶头,止回阀,闸阀1。止回阀设在水泵前不知有什么太大意义实在想不出。2。实际的安装顺序应该是:软接头,止回阀,闸阀。压力表最好装在水泵出水口上,但一定要在止回阀前。理由:1)软接接头是为了起减振。当然是水泵与管路系统的连接处。 2)正常工作时,闸阀是不太操作的,而止回阀是频繁动作的,所以维修概率较大,维修时关闭该泵出水管闸阀就能维修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3)压力表装在止回阀前,可以防止水锤作用对压力表的冲击和破坏。 4)有人提出大口径管,止回阀装在闸阀后以便开闭,这不现实。因为水泵停止时由于止回阀存在,装在止回阀后的闸阀前后的水压是一致的,闸阀的开闭是不存在问题的。当然大口径阀门本身就比较难操作一点的。顺便说一句,一个施工队教的经验:泵出入口先做变径再接软接如果泵的法兰和软接接不上经过变径或者一段短管的过渡就接的上了其实泵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振动源,接软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这种振动对管道的损害。所以象对这种设备都是首先接软(空调上冷水机组,风机也是这样),然后才是其它部件:止回阀、闸阀(蝶阀)。当然止回阀接在出水端毫无疑问,否则也就不叫止回阀了。至于压力表的接法楼上的说法都有道理。压力表加在软接与阀之间。原因不想多说,大家记得就行了。正确顺序:泵、软接、压力表、止回阀、闸阀
吃货肥仔喵
要减小泵的振动噪音及震动对阀门的影响,软接最好接在泵出口。 止回阀有时要检修,因此接在出口阀门前,以便检能断水,我认为顺序应该是:泵出口、软接、止回阀、闸阀(蝶阀)设计规范详解手册中有说明,分两种情形:1、水泵出水先止回阀后闸阀适用于小口径管道,闸阀有保护止回阀不致损坏的功能;2、水泵出水先闸阀后止回阀适用于大口径管道,此时闸阀易于启闭;止回阀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避免泵的反转速度过高及淹没泵房的情况出现。设置在泵的吸入口,则停泵水倒流依然会对泵产生影响。此外,泵的吸入口应尽量避免安装过多的管件,使泵能够维持足够的气蚀余量。为了防止停泵时产生的水锤对橡胶头产生破坏,应将橡胶头紧接水泵出口设置,对于闸阀和止回阀还没有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决定其顺序,习惯上我院顺序为橡胶头,止回阀,闸阀1。止回阀设在水泵前不知有什么太大意义实在想不出。2。实际的安装顺序应该是:软接头,止回阀,闸阀。压力表最好装在水泵出水口上,但一定要在止回阀前。理由:1)软接接头是为了起减振。当然是水泵与管路系统的连接处。 2)正常工作时,闸阀是不太操作的,而止回阀是频繁动作的,所以维修概率较大,维修时关闭该泵出水管闸阀就能维修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3)压力表装在止回阀前,可以防止水锤作用对压力表的冲击和破坏。 4)有人提出大口径管,止回阀装在闸阀后以便开闭,这不现实。因为水泵停止时由于止回阀存在,装在止回阀后的闸阀前后的水压是一致的,闸阀的开闭是不存在问题的。当然大口径阀门本身就比较难操作一点的。顺便说一句,一个施工队教的经验:泵出入口先做变径再接软接如果泵的法兰和软接接不上经过变径或者一段短管的过渡就接的上了其实泵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振动源,接软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这种振动对管道的损害。所以象对这种设备都是首先接软(空调上冷水机组,风机也是这样),然后才是其它部件:止回阀、闸阀(蝶阀)。当然止回阀接在出水端毫无疑问,否则也就不叫止回阀了。至于压力表的接法楼上的说法都有道理。压力表加在软接与阀之间。原因不想多说,大家记得就行了。正确顺序:泵、软接、压力表、止回阀、闸阀
傻大明白
要减小泵的振动噪音及震动对阀门的影响,软接最好接在泵出口。 止回阀有时要检修,因此接在出口阀门前,以便检能断水,我认为顺序应该是:泵出口、软接、止回阀、闸阀(蝶阀)设计规范详解手册中有说明,分两种情形:1、水泵出水先止回阀后闸阀适用于小口径管道,闸阀有保护止回阀不致损坏的功能;2、水泵出水先闸阀后止回阀适用于大口径管道,此时闸阀易于启闭;止回阀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避免泵的反转速度过高及淹没泵房的情况出现。设置在泵的吸入口,则停泵水倒流依然会对泵产生影响。此外,泵的吸入口应尽量避免安装过多的管件,使泵能够维持足够的气蚀余量。为了防止停泵时产生的水锤对橡胶头产生破坏,应将橡胶头紧接水泵出口设置,对于闸阀和止回阀还没有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决定其顺序,习惯上我院顺序为橡胶头,止回阀,闸阀1。止回阀设在水泵前不知有什么太大意义实在想不出。2。实际的安装顺序应该是:软接头,止回阀,闸阀。压力表最好装在水泵出水口上,但一定要在止回阀前。理由:1)软接接头是为了起减振。当然是水泵与管路系统的连接处。 2)正常工作时,闸阀是不太操作的,而止回阀是频繁动作的,所以维修概率较大,维修时关闭该泵出水管闸阀就能维修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3)压力表装在止回阀前,可以防止水锤作用对压力表的冲击和破坏。 4)有人提出大口径管,止回阀装在闸阀后以便开闭,这不现实。因为水泵停止时由于止回阀存在,装在止回阀后的闸阀前后的水压是一致的,闸阀的开闭是不存在问题的。当然大口径阀门本身就比较难操作一点的。顺便说一句,一个施工队教的经验:泵出入口先做变径再接软接如果泵的法兰和软接接不上经过变径或者一段短管的过渡就接的上了其实泵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振动源,接软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这种振动对管道的损害。所以象对这种设备都是首先接软(空调上冷水机组,风机也是这样),然后才是其它部件:止回阀、闸阀(蝶阀)。当然止回阀接在出水端毫无疑问,否则也就不叫止回阀了。至于压力表的接法楼上的说法都有道理。压力表加在软接与阀之间。原因不想多说,大家记得就行了。
小胖电玩
水泵出口阀门顺序软接头在闸阀前后均可,其作用一是减震、二是热涨冷缩的需要、三是方便拆装阀门及维修需要;止回阀只要在水泵之后的扬水管上就行,其作用是保护水泵。一般装在闸阀之后。1。止回阀设在水泵前不知有什么太大意义实在想不出。2。实际的安装顺序应该是:软接头,止回阀,闸阀。压力表最好装在水泵出水口上,但一定要在止回阀前。理由:1。软接接头是为了起减振。当然是水泵与管路系统的连接处。2。正常工作时,闸阀是不太操作的,而止回阀是频繁动作的,所以维修概率较大,维修时关闭该泵出水管闸阀就能维修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3。压力表装在止回阀前,可以防止水锤作用对压力表的冲击和破坏。4。有人提出大口径管,止回阀装在闸阀后以便开闭,这不现实。因为水泵停止时由于止回阀存在,装在止回阀后的闸阀前后的水压是一致的,闸阀的开闭是不存在问题的。当然大口径阀门本身就比较难操作一点的。1、软接头紧靠泵的出口,可以使软接头不受系统水压,延缓相交的老化;2、压力表是用来测量水泵出口压力值的,目的是监视水泵是否开空车,是否在高效区运行;3、关于止回阀和闸阀的位置,飞鱼先生说得有道理。当管径大时,闸阀的阀板开启时受的阻力大,操作困难。此时,解决的办法是用两个闸阀,中间加止回阀。这样,上面的闸阀是检修阀,只在检修止回阀是关闭,平时常开。后一个闸阀是操作阀,送水时打开,停泵时关闭。要减小泵的振动噪音及震动对阀门的影响,软接最好接在泵出口。止回阀有时要检修,因此接在出口阀门前,以便检能断水,我认为顺序应该是:泵出口、软接、止回阀、闸阀(蝶阀)止回阀通常装于水泵和压水闸阀之间。因为止回阀经常损坏,所以当需要检修,更换止回阀时,可以用闸阀把它与压水管路隔开,以免水倒灌入水泵房内。这样装的另一个优点是:水泵每次启动时,闸板两边受力均匀,便于开启。缺点是压水闸阀需要检修时,必须将压水管路中的水放空,造成浪费。因此也有将止回阀放在闸阀之后。这样布置的缺点是当止回阀外壳引发生水锤而损坏时,水流迅速倒灌入泵站。因为止回阀由于水锤容易损坏,所以我认为闸阀因在止回阀之后。软接头位置的设置问题,主要应搞清楚软接头的作用。《水泵与水泵站》中:“为了安装上方便和避免管路上的应力(如由于自重、受温度变化或水锤作用所产生的应力)传至水泵,一般应在压水管路上设置伸缩节或可曲挠的橡胶接头”。在泵站里,压水管路的震动大于水泵的震动,因此将软接头放在止回阀之后。顺序为:止回阀—软接头—闸阀(蝶阀)。在水箱间内设置消防用的稳压泵时,泵的震动可能会大于管路给予的应力。软接头置于水泵之后,使震动传到管路上的压力最小。顺序为:软接头—止回阀—闸阀
优质消防工程师问答知识库
已帮助10w+意向学历提升用户成功上岸